李白的勸酒詩太狠了,就差指著鼻子叫人喝了,讓人不喝都不行!

2020-12-14 大咖說史

眼看年關將至,就要到新春佳節之際了,相信各位小夥伴們少不了會邀上三五個知己好友對酌小飲,談論過去一年的收穫,亦或者到親戚家一坐,聊些家長裡短人暖情長。

無論如何,中國的新年你無論是跑到哪個城市都需要喝酒,畢竟酒在中國擁有極其悠久的歷史,也孕育出了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酒文化。如若我們翻開中國的詩詞史,簡直就是一本讀書人的酗酒日記。

圖片:古代的酒文化劇照

喝酒並非是男人的專屬,就連古代著名的大詞人李清照,一身紅妝依舊能將酒詞書寫的淋漓盡致,以至於李清照的酒詞堪稱「宋詞一絕」。

李清照寫酒詞的時候,特點非常的鮮明,雖有酒意,卻無醉態。最為人所知的一首酒詞,必然是李清照的《醉花陰》了,「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我們翻開唐詩宋詞,無論哪一個詩人詞人,都會留下與有關喝酒的詩詞。喝酒簡直就是我國古代文人墨客最大的愛好了,甚至很多人還將喝酒跟事業拉上了關係,無論是非成敗,皆是一飲而醉。

高興時,喝酒助興;煩惱時,喝酒排憂;聚會時,把酒言歡;寂寞時,排解孤獨。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古人們都寫過什麼樣的勸酒詩,而這些詩中唯有李白的堪稱最狠,讓人根本沒有辦法拒絕。

圖片:李清照劇照

從古至今,最讓人覺得酣暢淋漓且直抒胸懷的勸酒詩,非曹操的《短歌行》莫屬。奉勸我們把握當下,珍惜時光。人的一生是很短暫的,要抓緊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成就一番大事業。

不過後來的人,就慢慢的將這首詩理解為要及時行樂了。曹操的這首詩,抒發了自己心中的報復,對於成功的渴望,以及憂國憂民的個人性格。

一首短歌行並不長,曹操卻用短短的詩詞將自己書寫的淋漓盡致,是其他詩詞難以比擬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曹操

到了唐朝的時候,堪稱我國歷史上最為神奇的一個時代,多少人夢回大唐,想要感受當時的繁華和昌盛,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時代,才孕育出了這麼多詩人,產生了這麼大的影響?

在唐朝時期,僅僅是同一時代中就留下了數不清的詩詞,出現了一位又一位大詩人。這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酒中八仙了,李白便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位,畢竟天子派人來喊都不帶理的,他可是少有的一部分人。

李白喜歡喝酒,這一點很多人都知道,而喝酒的人都喜歡拉著別人一塊喝,如果別人不想喝的話,就會想辦法勸別人喝。

李白勸酒肯定比我們要有文化的多,我們也就是念叨兩句順口溜,李白則是直接揮毫潑墨作上一首勸酒詩,而且詩中有理有據,讓你實在無法拒絕。

李白的勸酒詩中最為出名的,也是很多人都會背的一首,便是《將進酒》。

圖片來源於網絡:《將進酒》

整首詩寫出了一個酒局,一開始便是感嘆時光飛逝,人生苦短,就好像黃河水一樣一路向東不見回還,和曹操的《短歌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並且李白也提出,要及時行樂,須盡歡。不要在意這麼多當下的事情,自己的能力自己知道,也不要扣扣搜搜,錢財乃身外之物,千金花完了一樣還能賺回來。

一首詩歌,從開頭的勸酒,到最後的高潮,完整的酒局流程,你要是學會了,過年在家喝酒完全不會怯場。

李白喝酒和勸酒堪稱史上最絕,寫下的勸酒詩不計其數,畢竟鬥酒詩百篇,你跟一個喜歡喝酒的人在一起,他永遠能找到無數條理由讓你喝酒。

而面對那些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喝酒的人,李白依舊有辦法讓他們不得不端起杯子喝一點。

李白曾和一位姓王的安徽厲陽縣丞在一起喝酒,這位縣丞怎麼勸也不喝酒,於是李白就直接寫了一首《嘲王厲陽不肯飲酒》的勸酒詩,讓對方不得不喝酒。

圖片來源於網絡:《嘲王厲陽不肯飲酒》

這首詩的開頭第一句,講述的是當時的季節和環境。寒冬時節,雪花紛飛,巴掌大的雪花已然鋪滿了地面,這個時候正是喝酒的好時機。

在古代的時候,文人喝酒最看重環境,尤其是這種大雪紛飛的時候,最適合用小火爐煨上一壺濁酒,邀上知己對酌一二,這是何等的情境。

白居易就曾寫過一首詩《問劉十九》,剛釀好的新酒用小火爐煨熱,天色漸晚大雪紛飛,朋友要不要喝一杯?此情此景,讓人難以拒絕。

圖片來源於網絡:《問劉十九》

而李白也同樣用了描述環境的方法,來為這個酒局找一個理由,意思是這麼好一醉方休的時候,你怎麼能不喝酒呢?你連酒都不喝,還整天沒事學陶淵明,怕是要笑死個人哦。

這個王縣丞一直把陶淵明視為偶像,平日裡的做派也處處效仿陶淵明,然而卻是滴酒不沾。要知道陶淵明這個人也是非常喜歡喝酒的,這個其實也不用多說,畢竟古代的文人都會喝酒。

陶淵明還寫過很多關於喝酒的詩詞,你身為陶淵明的粉絲,竟然不喝酒,有什麼資格把陶淵明當偶像?

陶淵明有一把無弦琴,也就是琴上沒有琴弦,說實話就是一個和琴差不多形狀的木頭板子,陶淵明每次喝多了,都會將琴拿出來撥弄一番。

而陶淵明這個人是非常喜歡交朋友的,所以喝多的時候旁邊大多時候都是有人的,這個時候再把無弦琴拿出來撥弄就顯得有些怪異了。

圖片:陶淵明漫畫

而陶淵明卻滿不在乎,每次喝多了總會自娛自樂的「」奏,這讓身旁的朋友尬得不行,於是就問:這琴沒弦沒音你撥拉它幹啥?然而陶淵明卻說:「但識琴中趣,何須弦上音?」以此來表達自己的追求和意境。

而五棵柳樹同樣也是陶淵明身份的象徵,陶淵明自己給自己取名叫做「五柳先生」,還曾給自己寫了一本自傳叫做《五柳先生傳》。五柳先生這個名字,表達了陶淵明淡泊名利,對于田園生活的嚮往。

而這個王縣丞雖然處處都在效仿陶淵明,手裡也拎著個無弦琴,家門口也種著五棵柳樹,然而卻只學到了陶淵明的「形」。

所以李白在這裡用「浪」「虛」兩個字來譏諷他,你沒有那種瀟灑超然的品性,這種東施效顰的模仿也不過是在發浪,看起來虛的不行。

圖片來源於網絡:陶淵明彈奏無弦琴

而最後的一句更是對這位王縣丞使用的激將法,陶淵明在《飲酒二十首》中寫道:「若賦不快飲,空負頭上巾。」陶淵明這裡說的「空負頭上巾」是說我不喝酒就辜負了頭上戴的頭巾,這個頭巾是說讀書人的頭巾,在詩中的也代表著文人的責任和擔當。

而李白說王縣丞只是頭上戴了一塊讀書人的頭巾,卻沒有幹讀書人該幹的事,不僅學不到陶淵明的精髓,反而還成為陶淵明最厭惡的那種人,所以才有了「吾於爾何有?

這個吾不是李白,而是說的陶淵明。你頭上戴著一塊書生的頭巾,還處處在學我的做派,卻連我的思想和品性都不了解,我對你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呢?自命清高的旗幟?還是貪慕虛榮的遮掩?

圖片:讀書人的頭巾劇照

不得不說,李白的這首勸酒詩實在是太狠了,已經不能再說是勸了,這完全就是在指著鼻子罵別人道貌岸然,痛斥別人的虛偽。

如果聽到了這首詩還不喝,那就是承認了自己是這種人,必然為世間文人墨客所不齒。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李白著名的勸酒詩 聽完最後10字不喝都不行
    聽過教授戴建業講課的人,大概永遠都忘不了《將進酒》這一首詩,也忘不了李白的勸酒藝術。愛喝酒的人,勸酒也不會太差,畢竟自己是真的喜歡這東西。但是像最近網絡上流傳出來把喝酒當成公司聚會的硬指標,勸酒勸不聽就開始打人罵人,這就真的是人品和企業文化有問題了。我是山東人,都說山東大漢能喝酒,但是我無論在家裡還是出遠門,從來沒有說要灌我酒的。
  • 李白很著名的勸酒詩,句句豪爽大白話,聽完最後10字不喝都不行
    愛喝酒的人,勸酒也不會太差,畢竟自己是真的喜歡這東西。但是像最近網絡上流傳出來把喝酒當成公司聚會的硬指標,勸酒勸不聽就開始打人罵人,這就真的是人品和企業文化有問題了。李白那麼喜歡喝酒的人,自己喝酒也從來沒有強迫過別人,能喝你就多喝點,不能喝那就算了唄。李白特別好的一點,是喝酒不斤斤計較,也不在乎自己的錢,「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多少名貴的東西都丟棄掉也無所謂,這一刻與你的歡暢淋漓一定不能有遺憾。
  • 李白很著名的勸酒詩,句句豪爽大白話,聽完最後10字不喝都不行
    文/顧無【引觴漫談】聽過教授戴建業講課的人,大概永遠都忘不了《將進酒》這一首詩,也忘不了李白的勸酒藝術。愛喝酒的人,勸酒也不會太差,畢竟自己是真的喜歡這東西。但是像最近網絡上流傳出來把喝酒當成公司聚會的硬指標,勸酒勸不聽就開始打人罵人,這就真的是人品和企業文化有問題了。我是山東人,都說山東大漢能喝酒,但是我無論在家裡還是出遠門,從來沒有說要灌我酒的。看看現代社會的亂象,再回去讀李白的詩,才覺得古人的生活和人格都是那麼的單純美好。
  • 李白鮮為人知的一首「勸酒詩」:不喝我就笑話你,讓人不得不喝
    李白的一生之中都和酒有關係。很多關於他的傳世之作,都是他喝醉酒以後作出來的。這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比如很多人把自己灌醉了,非但沒有寫出好的詩歌,反而自己變成了一個爛酒鬼。李白的詩是由於他喝酒而得,那麼他肯定是一個喝酒如命的人,他寫了很多詩,肯定和酒有關係了。
  • 難怪李白號稱「酒中仙」,你看他的勸酒名詩,不喝不行
    酒是中國傳統文化裡必不可少的精華,時至今日仍然是人們最必不可少的佳餚,但也有很多人不喜歡飲酒,遇到這一類人在特定的場合裡免不了要被勸酒了。而古人同樣有此種遭遇,李白號稱「酒中仙」,也曾當過勸酒人。李白喜歡遊山訪友,一次來到厲陽縣(今天的安徽省和縣厲陽鎮),當時大雪紛飛,縣令耳聞李白大名便設宴款待,李白好酒的美名自然聞名遐邇,桌上美酒佳餚,李白逢此雪天見了好酒自是頻頻舉杯,縣令雖然也能小酌幾杯但和李白的酒量想比就有些相形見絀了,李白酒過三巡讚賞厲陽的山水之美,但酒卻喝不那麼盡興,席間為了勸縣令陪他喝酒,便賦詩一首揶揄調侃。
  • 李白:詩歌史上最牛的勸酒大師,讓你不喝也得喝,趕緊來學!
    說起古代的詩人和酒客,便少不得提起李白這個人。小白公子不光詩詞一流,被人冠以「詩仙」的偉大稱號,喝起酒來也絕對不會含糊。在他的眼裡,老天爺和土地公都是好酒的,因此他說:「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 李白一首東北味兒的勸酒詩,不喝就埋汰你,最後一句成酒桌流行語
    岑夫子和丹丘生都是李白泡在酒杯裡的至交,自然會毫不保留地敞開肚皮大喝特喝,然而並非人人愛酒,不少人只當它是一種昂貴的「辣水」,那麼當李白碰上一位不喜歡喝酒的朋友時,他會使出怎樣的解數勸酒呢?話說李白遊歷至安徽省歷陽鎮,時值寒冬臘月大雪紛飛,歷陽縣丞便設宴為其接風。
  • 李白《將進酒》:千古最狠勸酒歌
    有些人,包括我,開始偷著樂了!以後出去喝酒,不會勸酒的時候,就學學酒仙李白是怎麼勸的,人家不僅勸得狠,還勸得妙,並且邊唱邊勸,想拒絕都沒辦法拒絕,拒絕了還算個爺們嗎?!與《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相似,他一上來就用了兩個很長的排比句,烘託出排山倒海的氣勢。「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 李白最冷門的一首勸酒詩,勸酒不成發動嘲諷技能:不喝我就笑話你
    文/涵涵「酒仙」李白勸酒不成,隨之發動嘲諷技能:不喝酒我就作詩笑話你在古代,詩和酒是不分家的,更確切地說像是聯姻的關係。連杜甫都說他:李白鬥酒詩百篇。李白一生光寫飲酒的詩就有將近兩百篇,是酒,成就了他放浪不羈的豪情和極其張揚的浪漫主義情懷。雖然李白的好飲酒作詩的喜好眾人皆知,但據了解他的酒量並沒有多高,只是喜歡在酒香中醞釀靈感,大概那時候酒都用來勸別人喝了吧。
  • 李白勸酒字也醜,掉粉了?
    這首詩說的是李白來到歷陽縣(今安徽和縣),這裡一個姓王的縣丞請他吃飯喝酒,但自己卻不喝酒,被李白寫詩嘲笑了一番。天這麼冷,雪這麼大。陶淵明都要笑話你不肯喝酒。你還學他彈琴、栽柳樹呢,真枉自撫了一張素琴,空自栽下了五株柳樹。你穿著打扮也學人家,但是不飲酒,學得不到位,白白辜負了頭上的葛巾啊。快喝吧,不喝我們還算朋友嗎?
  • 勸酒詩10首,哪首最能打動你喝下杯中酒?
    東漢王充的《論衡》中記載:「文王飲酒千鍾,孔子百觚」,孔子的酒量雖然比文王差10倍,在酒徒中也堪稱聖人了。所以,要找人喝酒,那就得會勸酒,也產生了一批勸酒的詩詞。詩人們勸酒的理由也五花八門,有人說人生苦短,也有人說浮生若夢,還有人說及時行樂。總之,就是想讓你把酒喝下去。真誠地奉勸我的朋友再幹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陽關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這首詩所描寫的是一種最有普遍性的離別。它沒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摯的惜別之情,這就使它適合於絕大多數離筵別席演唱,後來編入樂府,成為最流行、傳唱最久的歌曲。
  • 李白最狠的一首勸酒詩,首句寫得最誇張,尾句堪稱典範
    盛唐詩人最飄逸,最瀟灑的要數「謫仙人」李白了,他的一生絕對不平凡,高力士脫靴,楊貴妃磨墨的待遇除了他還未曾有人能夠享受的到。這就是李白的造化之神,李白一生中為我們留下來的詩歌非常多,而且從詩歌中我們就能看的出來他有一個愛好是喝酒。李白號稱「鬥酒詩百篇」,李白寫喝酒的詩歌非常多,在小編的心中能和李白做朋友的應該酒量都不差,因為李白這個人勸酒也是一把好手。
  • 我國這六個省勸酒太厲害了,常喝到「不能自拔」,去一次醉一次
    我國是酒文化的發源地,是世界上釀酒最早的國家之一, 釀酒和飲酒文化,我國有相當長的歷史,古代很多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很多關於酒的詩,詩仙李白所著《將進酒》是與酒文化相關的著名詩。
  • 華中師大戴建業教授場景式解讀古詩:李白勸酒「套路深」
    王之渙寫了《登鸛雀樓》,一般人寫不出來,他傍晚登上鸛雀樓後,看西邊「白日依山盡」,看東邊「黃河入海流」,景界闊大,把宇宙都望穿了,還覺得不過癮,他說「欲窮千裡目」,還要「更上一層樓」,這叫盛唐,浪漫得要死,狂得要命。到了宋朝就不行了,宋朝有個非常有才華的宰相叫晏殊,寫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跟盛唐相比根本不是一個味道,盛唐詩人都昂首闊步「我就是天下第一!」
  • 最能勸酒的10首詩詞,哪一首最能打動你喝下杯中酒?
    東漢王充的《論衡》中記載:「文王飲酒千鍾,孔子百觚」,孔子的酒量雖然比文王差10倍,在酒徒中也堪稱聖人了。所以,要找人喝酒,那就得會勸酒,也產生了一批勸酒的詩詞。詩人們勸酒的理由也五花八門,有人說人生苦短,也有人說浮生若夢,還有人說及時行樂。總之,就是想讓你把酒喝下去。細細數來,勸酒的詩詞最魅力的有這十首。
  • 李白的一幅書法真跡,也是一首勸酒詩,短短40字盡顯豪邁大氣
    眾所周知,李白是唐朝著名的詩人,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白的書法也是一絕。可惜他留存下來的作品不多,《上陽臺帖》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被認為是李白唯一的傳世之作。但其實李白還有一幅詩帖,很多專家都曾鑑定過,確實是他的真跡,這幅詩帖就是《嘲王歷陽不肯飲酒》,是李白寫的一首「勸酒詩」。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
  • 李白一生喝了50+噸酒,到底都喝了什麼?
    ▼李白愛喝酒是人盡皆知,得意時喝酒、失意也喝酒,一個人喝,聚會也喝,甚至最後也是因為喝酒而死。在李白1000+首詩中,光是提到喝酒的就約有200首。這麼愛喝酒,在中國歷史上怕是能排個前三名了,以至於數學老師都出了這樣的題目:李白可以說是喝遍天下,從新豐美酒、蘭陵美酒到西域美酒,從米酒、果酒到黃酒,不分濃淡、不分清濁,統統來者不拒。甚至於為了喝酒,讓老婆一年到頭守空房。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
  • 中國酒文化:喝酒喝到李白這種境界,真成了人間仙
    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是杜甫為好友李白寫的一首詩,真實描述了李白與酒的不解之緣。如果當時有朋友圈,杜甫把這首《飲中八仙》發出去,不大會兒準會有好友紛紛點讚,寫得太實在。
  • 李白的勸酒詩,有酒有肉有朋友,人生足矣
    越是喝的爛醉,越是寫得好詩的人也不在少數,今天就來跟大家講一下我們最熟悉的詩仙李白,看他如何在酒中快活,在詩中陶醉的。看,從古至今,酒桌文化仿佛都沒變過,李白的一首《將進酒》,把古人在酒桌上是如何勸酒的,完完整整的表現了出來。
  • 「將進酒,杯莫停」勸酒達人李太白
    他的代表作數不勝數,有很多都是大家從小就會熟背的,今天來聊一聊《將進酒》這首詩,其中「將」讀「qiang」,是請的意思,所以詩名點題:請飲酒。李白不僅是詩仙,還是「酒仙」,他不僅會喝,而且還會勸,《將進酒》是一首勸酒詩,勸酒都出詩了,而且還是很有名的一首詩,可謂造詣之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