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都是詩人,99%的孩子卻被大人們毀了

2020-12-12 奇思妙想園地

今天,聽孩子朗誦了一首詩,無限感概,充滿童趣的童言童語,列舉件件小事,卻對大人們發出了靈魂拷問,到底是哭好還是笑好?

聽過後,有點淚目,仿佛有一個調皮的小不點就在眼前。

孩子是天生的語言家,因為孩子擁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一顆純淨的心,還有一雙對世界充滿好奇的眼睛。

每個孩子都是詩人

很偶然的,讀到了《孩子們的詩》這本書,特別喜歡,仿佛發現了一顆顆小寶石,晶瑩剔透,閃閃發光。

每首都特別有意境,想像力超乎尋常,是孩子們對這個世界最細緻入微的體會和觀察,是詩人附體沒錯了。

看看這些句子有沒有擊中你。我反正被瞬間擊中,寫的也太好了,大人也未必寫的出,既有趣,又富有哲理。

讀著孩子們的詩,突然,未泯的童心和詩意都被喚醒了。

詩是什麼,很高雅,遙不可及?這個7歲的娃打蚊子都能寫成詩。

腦洞真的很大,也非常有趣,孩子眼裡拐杖是一束光

觀察力想像力起飛,這個畫面感很強有木有。

可愛到爆,就是自豪,莫名覺得自己特別棒,哈哈哈

順便提一句,書裡的插畫也很精美,配得上詩。

長大後,詩人死了

有人說

每個孩子的心裡

都住著一個詩人

孩子長大了

百分之九十九的詩人死了

就是這樣,非常令人遺憾,大多數孩子的詩心,

早早就被淹沒了。

著名作家周國平說:

六歲前,編的故事比做的夢精彩。六歲後,做的夢比編的故事精彩。莫非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上天賦予人的藝術能力受到功利和知識的排擠,被驅逐到無意識的領域裡去了?

曾幾何時,兒時的你是不是也有一個詩人的夢。

是什麼,磨滅了你內心詩人的火種,是日復一日白開水般的生活,蒙蔽了你的眼睛和你的心;是早出晚歸的工作,壓塌了你夢想的小房子;或者是十幾年學校生活,千篇一律的標準答案,催毀了你的想像力。

……

愛詩歌的人,過的也是詩意的生活。

anyway,不知道啥時候開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生活沒有過成詩,詩歌也成了高考試卷上的文字,而已!

有一日,當我們為人父母,又該如何保護孩子的創造力?

打撈孩子的奇思妙想

古時,會讀書識字了,就要學會作詩,而那時只讀四書五經,感覺和自學沒什麼兩樣,卻有那麼多經典古詩流傳千古,究其原因,主要是古人讀書以吟誦為主,詩讀的多了,自然也會作了。

誦讀詩歌

讓孩子們從小誦讀詩詞、經典文章,讓文學藝術瑰寶在孩子的心靈閃耀。

琪琪學校從一年級每學期都有古文古詩詞現代優秀文章背誦要求。

用老師的話說:現在是背誦的黃金年齡,一定不要錯過。而且除了老師千叮嚀萬囑咐,還要家校共同配合檢查。輸入越多,記憶越深刻,輸出才能水道渠成,深以為然。

那個當年驚豔《中國詩詞大會》的武亦姝,現場評委拍案叫絕:「這肯定是童子功,從小積累到現在!」據估計,她的詩詞量可能超過2000首。

可見,輸入量決定輸出量。

記錄童言童語

童言無忌,童言最有趣,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妨記錄下來。

最近讀了著名作家周國平的親子力作《寶貝寶貝》,從哲學家,作家的角度,有意識引導孩子學會說話,學會表達,對語言表達的訓練就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進行,並且還會記錄孩子每日的童言童語,有時候,孩子說的話真是妙不可言。

我們不妨借鑑一下,尤其孩子小的爸媽們,日常生活中和孩子的對話其實也很有趣,時常打撈孩子的奇思妙想,記錄在冊。孩子大一點,也要鼓勵孩子寫日記,琪琪經常會捧著自己以前寫的日記大笑不已,記錄也是種樂趣,堅持下來還會有意外收穫。

童言童語最是可貴,孩子們天生就被賦予了

超能力,能看到成人看不到的世界,守護好孩

子的想像力,創造力,讓孩子像孩子那樣長大,

孩子們的童年童語早晚都會變成詩。

冰心說:嬰兒,是偉大的詩人,在不完全的言語中,吐出最完全的詩句。

請務必好好守護每個孩子的童年和詩心。

END

相關焦點

  • 別讓大人神奇的審美毀了孩子!讓孩子「像個孩子」吧!
    網友調侃道:「孩子你要是被綁架了你就眨眨眼」。顯然,孩子在這部MV中呈現的種種都是背後「高人」指點的結果。孩子是無辜的,可悲又讓人心疼的是被大人當成了提線木偶,在這3分鐘的表演裡,看不到寶貴的童真,只看到他認真努力地在做著一副大人眼中「歌手該有的樣子」。沒想到在2020年的今天,還能看到這樣的「作品」。
  • 中國式逗小孩:大人在笑,孩子在哭。別用你的玩笑毀了孩子的一生
    活潑開朗的李尖尖、高冷細心的大哥凌霄、懂事早熟的小哥賀子秋,每個孩子都是活在陽光下的人。但很少會有人明白:當初的他們是花費了多大的氣力,才成長為如今開朗明媚的樣子,尤其是小哥子秋。1大人在笑,孩子在哭。有人說:一個人心裡是否住著陽光,能夠積極地面對一切。取決於他獲得的愛與陪伴有多少。
  • 每個孩子都是大詩人,寫給孩子的詩歌課
    也難怪這些人成不了詩人,畢竟,詩人都是孩子。一個寫詩的人,不管什麼年紀,都得有一顆童心。想像力、愛和對語言的敏感,這三種人生的無價之寶,是許多大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孩子們卻似乎天生擁有這樣的能力,能夠即興成詩。所以說,每個孩子都是大詩人。他們敢說,大人想說卻不敢說的話。他們敢想,只要稍加提示,就能找到自己的意象來充實和蔓延。
  • 告訴孩子「童話都是騙人的」?家長的成人思維,只會毀了孩子天賦
    像電視劇、電影也具有這樣類似的文學形式,大人們也樂此不疲地前往觀看,也並沒有因為是虛構而唾棄它們。由此可見,童話和電影、電視劇其他文學形式上,一樣包含假的內容,也一樣包含真的感情,而內容的假就是為了突出那份真的感情。童話用人們最初所見所聞所想的方式(比如事物都是活的),突出人們純真、可愛、善良的情感。
  • 每一個詩人為孩子寫一首童詩,六月將變「童詩月」
    每一個詩人為孩子寫一首童詩 ,每一個孩子為父母寫一首童詩。孩子們現場朗誦《笠翁對韻》 現場嘉賓共同開啟童詩月大幕 「每一個詩人為孩子寫一首童詩
  • 星星的孩子與星地的大人
    記不得具體是什麼時候,也不記得那些日子發生過什麼事情,只記得那時在視頻網站把VIP會員的主流(如動作,懸疑等)好劇都刷了,感覺已經沒什麼好貨了,但還是很無聊,不得不在視頻網站上找來找去,最後看到了《自閉歷程》(Temple Grandin)這部電影,一瞧打了「小眾」標籤,可豆瓣評分很高,就這樣帶著點好奇和或許能幫我打發一點時間的想法點擊進去了,結果顯然連我自己都沒想到,從頭到尾我高度專注地一口氣看完
  • 電視劇《拯救少年犯》:家長的偏見,毀了孩子的一生
    如果大人之間存在著偏見,家長將自己對對方的偏見告訴孩子,也會影響孩子的判斷能力,孩子也會對那個讓家長產生偏見的人產生敵對心理。2、對孩子的性格產生偏見在大多數家長看來,內向的孩子都是不討喜的。他們都喜歡性格比較外向的孩子,這性格內向的孩子也會產生偏見。
  • 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詩人
    自然是培養詩心和詩情的土壤姚菲菲,東莞市兒童閱讀推廣人,被評為東莞市第二屆「閱讀之星」、2019年度東莞市「書香之家」、東莞圖書館優秀志願者,更是一名孩子的媽媽,她表示,「我認為所有孩子天生都是詩人,但是,詩人也有平庸、優秀和卓越之分,唐代詩人群星閃耀,最亮眼的李杜之外,也有很多普普通通、連一句詩都沒有在全唐詩中留下來的『詩人』。」
  • 孩子們看動漫毀了家長們的三觀‖文/回夢影
    孩子們看動漫毀了家長們的三觀  最近網上看到了一個在我看來比較有意思的新聞:「日本網友要求刪除《哆啦A夢》中大雄誤入靜香浴室的場景。」據我所知,不少作品都是因為家長擔心孩子學壞而舉報下架。這種心態本無可厚非,但動漫作品這東西真的見仁見智。  動漫為什麼叫動漫?動漫,動畫、漫畫的合稱,指動畫與漫畫的集合,取這兩個詞的第一個字合二為一稱之為"動漫",既然成為如此,吸引小孩子的無非兩點:精彩的打鬥場面和跌宕起伏的劇情。所以說,看動漫時,或許並不會想到裡面的那些畫面涉及什麼別的東西。
  • 父母這樣做,每個孩子都能成為詩人
    很少會回到孩子時期。2014年很偶然的一個機緣,一群學畫畫的孩子自發地寫起詩來,有朋友就把他們的詩拿來給我看,我一看很出色,於是他們就勸說我給他們加一門詩歌課,他們說樹老師我們相信你身上有吸引孩子的東西。每個詩人實際上都是一個沒長大的孩子。
  • 請不要再催孩子了,「連環奪命催」只會毀了孩子!
    上面類似的這種對話,相信所有的寶媽們都很熟悉,寶媽們似乎時時刻刻都在催促著孩子完成手上的事情,而且似乎認為孩子完成得越快就越優秀。但事實果真如此嗎?一、越催孩子,越毀孩子1.易形成「被動廢」「被動廢」是指一個孩子如果做某件事情被反覆地催趕,則容易喪失本身所有的主動積極性,反而容易導致對事情本身產生厭惡和抵抗情緒,甚至出現半途而廢的情況。
  •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獨一無二的種子!
    其實,英雄不分年齡大小,除了大人英雄,也有這麼一群可愛的「少年英雄」!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獨一無二的種子,都是有自己的想法和創造力的,引導孩子自身的探索能力非常重要,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正確的「培土」、「施肥」、「澆水」,看著他們成長為一株參天大樹。
  • 別再將「成人思維」灌輸給孩子,「拔苗助長式育兒」會毀了孩子
    在兒童時期,孩子實現自身的潛能開發,為成長蓄力。在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家長喜歡採用"拔苗助長式育兒",通過向孩子灌輸"成人思維"來教育孩子更早具備與其年齡不相符的能力掌握。家長們得意於他人對自身教育成果的羨慕目光,卻不知,兒童過早成人化,勢必對於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都產生不良影響。
  • 大人們的煩惱:動畫到底適不適合孩子看?
    換句話說就是——動畫到底適不適合孩子看?這是一個屬於大人們的煩惱吧。關於這個問題,我就來簡單說說吧。兒童動畫會成為兒童的"精神鴉片"麼?我想這事不會的,從自身出發,小的時候誰還沒看過的動畫呢?各種各樣題材的動畫都有看過,各種沒有限制,但是出問題了麼?完全沒有。
  • 孩子總愛模仿大人?愛模仿的孩子更聰明,這樣來引導讓孩子更優秀
    媽媽們會不會偶爾覺得自己的化妝品少了一些?或者有一些口紅殘缺了又或者一回家就發現自己的衣櫃已經被翻的亂七八糟了……每個小孩子其實都喜歡模仿自己的媽媽又或者爸爸,他們總會在某個時段覺得自己已經是一個小大人了,他們在模仿媽媽或者爸爸穿衣打扮的過程,也是在探索這個世界的過程。
  • 一句「孩子長大了,就懂事了」,毀了多少孩子,驚出一身冷汗?
    女生踢人確實沒必要,但更重要的是,家長應當管好自己的孩子。不過,有熊孩子就有熊家長。很多時候,事情的發生就是因為熊家長自己的不懂事!在視頻中的最後,連服務員都被打出火氣來了,說明了什麼大家都能想像。這可就不是孩子的鍋了。
  • 孩子的「童話世界」都是假的?別用你的成人思維,毀了孩子的天賦
    就是因為家長這些無意說出的話,使孩子在漸漸成長的過程中不再相信童話,這雖然讓孩子認識了現實,但卻也毀掉了孩子的天賦。童話故事往往是通過豐富的想像、誇張的描述來塑造人物形象的,故事情節誇張、有趣,童話故事中的每一個事物都有生命有感情,而且故事的結局往往都是團圓美好幸福的。雖然我們大家都知道這些故事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但童話故事卻十分符合孩子的世界,對孩子的天賦養成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 孩子為何寫出"神"作文? 學生:都是大人的錯(圖)
    有的高考閱卷老師呼籲學生「說真話」,而中小學老師們卻認為,想讓孩子「會說真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學生    吐槽    我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    ◎馮邵一    看到所謂「神一樣」的學生作文,我想談談我的看法。
  • 親愛的孩子 你們是天生的詩人
    因為畫的樹太漂亮了,所以「接下來畫的鳥,畫的雲,畫的池塘和花朵都配不上它」。近日,在網絡上,一群3到13歲的小孩子寫的詩,在網上刷了屏。那些詩句純粹,溫暖,充滿智慧,大人看了會汗顏。很多大人都驚了:「這不是大人遍尋不得的詩嗎?詩是因為小孩們「說漏了嘴」,所以發現了它?」「有了這些孩子們 誰說這世間沒詩人了呢?」「「創造性和文字張力都令我震驚。
  • 「中國詩歌童詩月」啟動:號召每一個詩人為孩子寫一首童詩
    發布會宣布自今年起,每年6月為「中國詩歌童詩月」,並號召「每一個詩人為孩子寫一首童詩,每一個孩子為父母寫一首童詩」。  據了解,該活動由中國詩歌學會發起,是繼5月5日艾青忌日倡議每年5月為「中國詩歌艾青月」後,面向全國詩人和兒童發起的又一全國性詩歌倡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