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鎮館之寶「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 行走湖北省博物館(組圖)
湖北省博物館的四大鎮館之寶為: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越王勾踐劍:時期為春秋晚期,千年不鏽,由許多小暗格組成。1965年江陵望山1號墓出土,長55.7釐米。站在越王勾踐劍的前方,有一種迫人的寒氣。感受手持越王勾踐劍的角度,有一種王者的氣度油然而生。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出爐,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人氣最高
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這20件文物為:鄖縣人頭骨化石、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元青花四愛梅瓶,石家河玉人像、大玉戈、大銅鉞、崇陽銅鼓、曾侯諫銅盉、楚王媵隨仲羋加鼎、曾仲斿父壺、曾侯乙尊盤、曾侯乙金盞、彩繪漆雕小座屏、錯金銀鐵帶鉤、彩繪人物
-
文化瑰寶:越王勾踐劍與曾侯乙青銅尊盤
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劍於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縣望山1號楚墓出土,1999年中國國慶日後藏於湖北省博物館,屬春秋時代末年青銅文物,相信為越王勾踐所使用。關于越王之劍為什麼出現在湖北境內,有多種解釋。
-
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吸引百萬網友參與,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
湖北日報訊(記者海冰、通訊員錢紅、黃敏)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舉辦的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啟動近一月,吸引175萬餘人參與投票,12月9日,網絡投票排名前三的文物是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
-
窮畢生精力主持發掘研究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 考古大家譚維四...
這是新中國成立後首次在湖北進行大規模楚墓發掘,湖北省博物館如今的四大鎮館之寶之一越王勾踐劍,便是在此次發掘中驚世亮相。譚維四曾撰文回憶當年的發掘工作,著重提到當時針對劍身上所寫的「越王」身份之謎,全國考古界展開的熱烈討論。最終,郭沫若、唐蘭、夏鼐等近20位頂級專家普遍認定:這位越王就是勾踐。
-
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12月13日,湖北省博物館新晉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在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原有「鎮館之寶」基礎上,新增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珍品。
-
只知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來漲知識
省博供圖武漢晚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孫夏)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
-
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湖北的博物館裡竟藏著這麼多國寶級文物!
國寶級文物湖北省藏1978年曾侯乙墓出土的國寶級文物曾侯乙墓於1978年發掘於湖北省隨州擂鼓墩,墓主曾侯乙是戰國早期的一位曾國國君。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包括青銅禮器、樂器、竹簡、玉器、兵器、車馬器、漆木器、絲織品等多達一萬五千餘件。
-
戰國神壕曾侯乙,把湖北省博物館變成「私人炫富場」
「江城」武漢東湖之濱坐落著湖北省博物館,館內收藏有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等「頂流網紅」在內的26萬餘件(套)文物。曾侯乙墓展廳的曾侯乙編鐘、鄖縣人展廳鄖縣人頭骨化石和梁莊王展廳的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墓中出土了上萬件珍貴文物,種類繁多,做工精美,於是乎存放這些文物的鄂博簡直成了曾侯乙他老人家的大型炫富現場,連他的木衣箱蓋上都畫著二十八星宿圖。
-
交通| 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武漢地鐵8號線新站點亮相
交通 | 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武漢地鐵8號線新站點亮相 2020-10-16 1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曾侯乙大墓出土文物眾多,但我卻偏愛曾侯乙尊銅盤
自1977年發掘曾侯乙大墓以來,其發掘出的眾多精品就一直為世人所稱道,最為出名的就有曾侯乙編鐘、大尊缶、聯禁銅壺、乙尊盤等等,但小編卻對乙尊盤情有獨鍾。曾侯乙銅尊盤說起來這一切的緣分還是都因為劉醒龍先生所作的《蟠虺》,而喜歡上曾侯乙銅尊盤也是因為這本書,書中圍繞曾侯乙銅尊盤寫出一個有關於文物及鑄造此盤的故事
-
襄陽戰國墓驚現9米盜洞,挖出一把神劍,專家:不輸越王勾踐劍
無疑是越王勾踐劍,這把越王勾踐劍被譽為是「天下第一劍」,如今被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館當中,它的主人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踐了。其實我們中國除了越王勾踐劍非常尊貴以外,還有一把劍同樣也是非常的尊貴,它絕對不會輸給越王勾踐劍,只不過它的數量比越王勾踐劍多很多,起碼現在出土的有9把,下面我們就來看一起看看吧!
-
擁有勾踐劍、曾侯乙編鐘的湖北博物館,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若要評選中國人最熟悉的國寶,有兩件文物一定上榜:越王勾踐劍和曾侯乙編鐘。這兩件文物屢次出現在課本和影視劇中,可謂名揚天下,婦孺皆知。說起湖北省博,就不能不提曾侯乙墓,館藏的16件國寶,9個都出自於此,民間有「先有曾侯乙墓,後有湖北省博」之稱。
-
史上最鋒利的寶劍:吹毛斷髮且削鐵如泥,結構特殊至今無法模仿!
史上最鋒利的寶劍:吹毛斷髮且削鐵如泥,結構特殊至今無法模仿!現代化戰爭,摒棄了曾經的冷兵器,改用飛機,坦克,大炮等先進武器,然而,很多沉靜已久的冷兵器卻是很多現代化工藝都無法模仿的,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件越王勾踐劍,它鋒利到什麼程度?
-
越王勾踐劍究竟有多厲害?放在顯微鏡下檢測,專家直呼:這不可能
例如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曾侯乙建鼓底座、曾侯乙尊盤等文物,專家們至今都沒有研究透徹。一般來說,國寶級文物展覽的都是仿製品,而曾侯乙建鼓底座的仿製品都沒能做出來。 古人的智慧是超乎現代人想像得,他們的一些發明創造確實也令人大開眼界,甚至很難令人相信這是他們那個時代所製造出來的物品。例如戰國水晶杯,這件文物無論怎麼看都不像是戰國時期的文物,反倒是像一件現代物品。
-
勾踐劍曾侯乙編鐘雲夢秦簡訴滄桑 今晚《國家寶藏》王剛段奕宏...
館內四大鎮館之寶——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元代青花瓷四愛圖梅瓶與鄖縣人頭骨化石,穿越時間長河見證了荊楚大地的漫長歲月。10日晚播出的《國家寶藏》中,勾踐劍、編鐘和雲夢秦簡三件藏於湖北省博的國寶登臺亮相。段奕宏、撒貝寧與王剛化身守護人,分享了三件國寶的往事滄桑。
-
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 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最受關注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通訊員錢紅、黃敏)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舉辦的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啟動近一個月,吸引175萬餘人參與投票,12月9日,網絡投票排名前三的文物是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
-
一個古墓,改寫了世界音樂史、青銅史、冰箱史,這就是曾侯乙墓
以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為代表的史前陶器,盤龍城和曾侯乙墓為代表的青銅器,春秋中期楚墓到漢墓出土的大量漆器,曾侯乙墓、郭店楚墓、望山楚墓、包山楚墓、雲夢秦墓出土的大量竹簡,梁莊王墓、郢靖王墓出土的藩王文物最具特色,是館藏文物的代表。其中鄖縣人頭骨化石、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和元代青花四愛圖梅瓶被譽為湖北省博物館的四大「鎮館之寶」。
-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為該館四大鎮館之寶。曾侯乙墓玉器出土位置主要有四處,即墓主內棺內、陪葬棺內、墓主內棺蓋板之上及槨室之中。正如發掘報告所指出,墓主內棺蓋板上發現的玉、石飾物可能系棺罩的飾件,而出自槨室的玉、石飾物有相當一部分原先是放在陪葬棺內的。因此,可以認為曾侯乙墓的大部分玉器應該是放置在墓主及陪葬者棺內。
-
「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
鮮為人知的是,在「越王勾踐劍」剛出土時,並沒有人發現這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越王勾踐劍」。經分析,「鉞王」就是越王,「自乍用鐱」表示是其親自監工並佩戴的。至於「鉞王」後面的兩個字人,按過去劍上發現銘文的慣例,應是某位越王的名字。方壯猷認為這兩個字是「邵滑」,並認為邵滑可能是史書所記載的越王無疆的兒子越王玉。據此,他將此墓認作越王墓。 因此,「邵滑劍」之名就被初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