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語和浙江方言互通?這10句韓國話,大部分浙江人能聽懂!

2020-12-17 百家號

浙江寧波的王先生找了一個韓國女友,上個月他和未婚妻一起去韓國見嶽父嶽母。一進門,迎出來一個大叔,王先生的未婚妻親切地叫了一聲「」,發音「阿爸」。王先生大吃一驚,心想,這不是和寧波話叫爸爸一樣嗎?

更讓王先生震驚的還在後面。王先生打了個電話,通話中無意中說了一句「我在我丈人家」,丈人的寧波話發音類似「丈寧」。王先生的未來嶽父聽到這句寧波話,竟然聽懂了,還哈哈大笑。

後來王先生的女朋友解釋道,在韓國,嶽父的發音是「蒼寧」,和浙江方言丈人「丈寧」基本相同,可以互通。

其實浙江方言和韓語有許多互通的地方,下面收集了10句韓語,90%的浙江人都能聽懂。特別是浙北地區的浙江人,幾乎完全能聽懂。有網友開玩笑說,浙江吳語片的人已經達到韓語1級的水平。

除了浙江方言和韓語相似之外,韓語也有中國其他地區方言的影子。近幾年綜藝節目裡十分流行的模仿韓語發音,「我們的李易峰、我們的謝娜」稱為「吾裡李易峰、吾裡謝娜」,據網友介紹,中國部分地區方言中「我們」的發音也類似「吾裡」,既「wo le」。

韓國對聯

當然,韓國受中國文化影響最大,就連韓國人過年貼的對聯,也都是漢字。中韓語言互通的原因,或許是因為浙江和韓國之間的距離不過1000公裡,古時坐船就能抵達,所以浙江方言與韓國地區有較多交流。

韓國和浙江的直線距離

浙江等地因為山區較多,語言文化傳播障礙較多,所以浙江的方言中有許多詞語都保留了歷史悠久的古代發音。也正因為淵源相似,所以浙江等南方地區的方言可以和韓語部分互通,而上述10句韓國話,大部分浙江人也自然而然能聽懂了。

除了浙江之外,多山的福建、廣東等地也有部分方言與韓語相似。

粵語與韓語:和普通話差距巨大的閩南語、粵語,和韓國話卻也能互通。韓語說「去哪兒」這句話,是o di ga,潮汕話是ku di go,如果你是廣東人,是不是已經聽懂韓語了?

閩南話與日語:除了韓語,部分日語發音和閩南話基本一樣。閩南話的數字12345 發音葉、re、撒、寺、五,和日本的發音基本一致。

英語與韓語:除了和中國話相似,部分韓語直接用上了英語的音譯發音,比如韓語的「加油」發音幾乎就是英語fighting(戰鬥)的讀音。

結語

唐宋時期萬邦來朝的霸氣,鑄就了中華文化的廣泛傳播。但有些韓國專家反倒認為:端午節是他們的、孔子也是他們的,甚至文化起源也在他們那裡。對此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同在吳語區,你能聽懂幾種浙江方言?遊客:浙江沒有統一的方言
    浙江雖然地處吳語區,但是很多省內的人也會說閩南語,客家語,徽語,贛語等,就算大家都說吳語,但是很多吳語下的小語種的發音也是千差萬別。那麼你能聽懂幾種浙江方言呢?其實嚴謹點說,應該是杭州市區,杭州市區的方言和周邊的都不太一樣,比起正宗的吳儂軟語,顯然更生硬,因為杭州當年的南宋都城,所以中原官話對杭州方言的影響很大,杭州方言又帶有點兒化音,很多省內的浙江人也未必聽得懂。
  • 同在吳語區,你能聽懂幾種浙江方言?遊客:浙江沒有統一的方言
    浙江雖然地處吳語區,但是很多省內的人也會說閩南語,客家語,徽語,贛語等,就算大家都說吳語,但是很多吳語下的小語種的發音也是千差萬別。那麼你能聽懂幾種浙江方言呢?杭州是浙江省會,很多省內的遊客說杭州方言完全聽不懂,難道杭州方言也這麼非主流嗎?
  • 為什麼浙江方言聽起來像日語?
    2015年10月6日,日本大阪道頓堀美食街 / 視覺中國這樣的驚喜,大概會常常出現在浙江人的日語課上。來自江蘇的黃建香是上海交大日語系副教授,她曾承認,在學日語時「因為出生在吳地能佔到這方面便宜而沾沾自喜」。
  • 浙江很難聽懂的方言,發音、用詞和語法等方面都與普通話有大差別
    浙江很難聽懂的方言,發音、用詞和語法等方面都與普通話有大差別一說到方言文化,在我國南方很多省份和城市中,當地居民就有比較大的發言權了,因為在隨著我國很多省份歷史的不斷積澱,也形成了各自的地域性語言,這種語言在融合了不同區域間的方言上,逐步也獲得了很多遊客的喜愛,像是重慶話和四川話等,但也有方言顯得很「無奈」,因為它們本身就是晦澀難懂的語言。
  • 浙江這城市有很難聽懂的方言,與普通話不能直接交流,不是溫州
    現在在中國的城市語言文化中,其實方言是最有特色的語言,可以看到一個城市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意義和價值差異, 只是,在中國很多城市,哪個城市的方言非常有特色,在當地人看來是日常交流的基礎,聽起來非常正常,但在浙江其他地區,還能看到,卻還是顯得難以捉摸。
  • 浙江很難聽懂的方言,與普通話有不同的語音體系,僅有約58萬人說
    如今在我國的城市語言文化中,其實方言是最具特色的一種語言,也是能看出一個城市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中所體現出來的意義和價值不同之處,只是在對我國的許多城市中看來,其城市的方言都是極具特色的,在本地人看來是日常交流的基礎,聽起來是非常正常的,但在對浙江的其它地區人看來,卻還是顯得難以捉摸
  • 為什麼北方方言能聽懂,南方方言連南方人都聽不懂?
    ▲吳語方言分布地圖 |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各片之間除太湖片與台州片有一定互通度之外,基本上難以通話。吳語中按吳語語言特點還分為上海話、杭州話、蘇州話等。也就是說,同為浙江人,杭州人與溫州人同飲浙江水,卻不能聽懂對方的方言。
  • 為什麼浙江有許多方言,但是浙江人說普通話沒有特別濃的口音?
    其實浙江人說普通話,也是帶有口音的,特別是在北方人聽來,帶有明顯的南方味道,而之所以感覺浙江人說普通話,沒有特別濃的口音,大概率源自浙江母語方言語速比較慢、輕,不容易給人留下「噼裡啪啦」的急躁感。另外也與浙江地區重視教育,普通話普及程度高有關,單純只看南方省份的普通話使用,浙江確實屬於口音相對較輕的。浙江地區的母語方言,有吳語、閩語、客家語等,其中吳語在浙江的使用人數最多、分布範圍最廣,也是浙江最具代表性的方言。吳語有「吳儂軟語」的說法,雖然也分為好多個小片區,但所有吳語都保留了非常多的古漢語平仄聲律,比較婉轉軟糯、細軟柔美,聽起來特別清軟。
  • 浙江人學日語,三十天就夠了
    同時去過日本和浙江的人,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是我的錯覺嗎?為什麼浙江話聽起來這麼像日語?這的確不是你的錯覺。這樣的驚喜,大概會常常出現在浙江人的日語課上。來自江蘇的黃建香是上海交大日語系副教授,她曾承認,在學日語時「因為出生在吳地能佔到這方面便宜而沾沾自喜」。
  • 浙江人說話為什麼聽著像日語?
    來自江蘇的黃建香是上海交大日語系副教授,她曾承認,在學日語時「因為出生在吳地能佔到這方面便宜而沾沾自喜」。為什麼浙江話跟日語如此相近,它們有什麼歷史淵源嗎?準確來說,「浙江話」並不是一種語言。面積只有10萬平方公裡的浙江省內,同時存在著吳語、閩語、客家話、贛語、官話……多種不同的方言。
  • 浙江人說話為什麼聽著像日語
    撰文 | 莓本句出品 | 浪潮工作室同時去過日本和浙江的人,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是我的錯覺嗎?為什麼浙江話聽起來這麼像日語?這的確不是你的錯覺。來自江蘇的黃建香是上海交大日語系副教授,她曾承認,在學日語時「因為出生在吳地能佔到這方面便宜而沾沾自喜」。為什麼浙江話跟日語如此相近,它們有什麼歷史淵源嗎?準確來說,「浙江話」並不是一種語言。面積只有10萬平方公裡的浙江省內,同時存在著吳語、閩語、客家話、贛語、官話……多種不同的方言。但這些語言對北方人來說,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聽不懂。
  • 浙江1個省11個地市,為何有88種方言?本省人能用方言溝通?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很多省份都有自己省份所有城市都能聽懂的方言。廣東有粵語,東北三省有東北話,川渝地區有四川話。但是,中國有一個省。雖然只有11個地市,全省卻有88種方言。省內的人在相互交流時只能說普通話。
  • 浙江11地市方言大PK 衢州話好聽程度排名第七
    浙江十裡不同音,翻過一座山,可能就無法與人溝通了。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旺旺!能找到說家鄉話的人,當然倍感親切!浙江的方言種類很多,有吳語、閩語、客家語、徽語、官話、贛語等不同的漢語方言。11個市就至少有11種方言,就算大部分人都使用吳語,但還是千差萬別。
  • 浙江人說話為什麼相互聽不懂?地球知識局
    浙江方言之多,已經到了令浙江人自己都頭大的地步。幾個語言片區之間,往往就隔著一條小河小山。在普通話推廣之前,人們從家裡走出去幾百米就聽不懂別人在說什麼是常有的事。不過,浙江各處的方言雖亂,種類其實不是很多。之所以形成今天的局面,和不少原因有關。今天的文章就帶你一起分析浙江方言混亂的原因。
  • 江西最難聽懂的城市方言,與浙江江山話關係密切,保留了原始發音
    當下在對我國的許多城市文化中,方言文化是其中比較突出的一個,也是許多城市都在積極努力和發展的一個方向,雖然在對我國眾多的方言文化中說,其實它的語言文化特色也是比較明顯的,也更是值得被不少人都讚譽的一處自然語言,而且由於我國的方言很多,種類也多樣,這也就形成了更是地域性特色的文化了。
  • 浙江的第二大城市,有著最難懂的方言,人口超900萬
    在大家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環境中,不知道從哪裡來的, 看到他們和家人打電話,一般使用方言,也有仔細聽就容易聽懂的方言, 但是有些方言很難,真的很好奇, 今天我要談談中國最難懂的說方言的城市。那是浙江溫州,浙江溫州的人口超過了900萬,他是浙江省的地級市,位於浙江省東南部,總面積12000多平方公裡,有四個市區、五個縣、兩個縣級市, 到2017年底,全市共有常住人口920萬, 大家對溫州一無所知,比如江南皮革廠, 這是我們對溫州的印象, 溫州還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領導者。
  • 浙江一「奇特」的古鎮,只有一萬多人口,卻有146個姓氏和9種方言
    浙江一「奇特」的古鎮,只有一萬多人口,卻有146個姓氏和9種方言江浙地區的方言比較古老,所以許多外地人都會表示聽不懂。甚至由於方言與方言之間的差異,許多本地人也會表示聽不懂不同地區的朋友的方言。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浙江這座深山中的古鎮,可謂是融匯了9種方言,最少146個姓氏的大雜燴古鎮。當然啦,這裡非常值得前來遊玩。這座古鎮的名字叫做廿八都古鎮,位於浙江江山。雖然古鎮的名氣起的很隨意,因為在北宋的時候,它屬於44個浙江南部都城中的第28個,所以就起名叫做廿八都。廿的意思就是二十。
  • 用浙江多地方言讀《詩經》 聲音美到你不敢聽!
    徐教授指出,但如果我們用普通話去念,就會發現很多地方不押韻,若用方言去念,有的還是能押韻的。比如杜甫的《登高》,李白的《越女詞五首》等,詩中句尾字的古今韻母發生了變化,這都是很有意思的文化,吸引著我們後人不斷探索研究。紹興媽媽發出「求助帖」孩子不願開口的「鍋」誰背?
  • 中國非常受歡迎的方言,不是東北話和浙江話,而是格外風靡的粵語
    最主要的還是中國人對根的理解,如家鄉的美食是一個人的根,語言同樣也是一個人和一個地方的根,在中國每個地方都有著各自的語言特色,可以說中國的方言有成千上萬種,接下來我就和大家探討一下中國方言的魅力。要說起我國最受歡迎的方言,很多人會以為是東北話,但其實是格外風靡的粵語。
  • 漢語13大方言,為何福建一省就獨佔5種,福建有何特殊?
    有人說這不是胡說嗎?漢語是語言,這些都是方言…這其實看怎麼說,其實語言和方言的劃分本來就沒有一個確切的標準,比如拿歐洲來說吧,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呢?互通程度很高,說話基本能聽懂,但是一般分為兩種獨立的語言;而漢語內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