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線上辦公助力復工復產、線上教育讓學生停課不停學、電商直播新零售成為銷售「主力軍」……在抗疫期間,以網際網路經濟為核心的新業態新模式在各大城市展開「經濟表演秀」,其中,來自深圳的遠程辦公、教育軟體用戶量巨增,新零售銷量「亮眼」,展現出強大的活力和韌性。
深圳市稅務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深圳信息技術實現稅收233.6億元,增長5.4%,增收主要原因是受益於網絡娛樂、線上辦公、在線教育等網際網路業務發展,信息服務業在疫情影響之下開票銷售收入仍增長24.1%。
「網際網路+」成為把握危中之機的關鍵
「網際網路+」還是理念倡導之時,深圳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膽擁抱「新風口」。在2015年實施的《深圳市「網際網路+」行動計劃》中提出,推動網際網路與製造、金融、商貿、物流、交通、教育、醫療健康、城市管理等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打造信息經濟發展新高地,實現更有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形成支撐特區未來發展更加強大、更可持續的競爭優勢。此後,深圳新業態、新模式迎來蓬勃發展態勢。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深圳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增長16.5%,網際網路商品零售額增長41.4%。今年1-4月,深圳市與網際網路相關的新業態、新模式逆勢增長,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6%,4月當月同比增長22.9%。
疫情期間,深圳稅務部門組織專業人員到必提學院開展調研走訪,向企業送上抗疫惠企政策手冊,並提供專業涉稅輔導。
提前謀劃布局方能抓住一閃即逝的機遇。「今年以來,公司用戶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超100%,營收增長超50%。疫情倒逼人們集中湧進線上教育培訓,加快了線上教育行業的發展,這對網際網路企業密集度極高的深圳是一次重大機遇。」必提學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財務總監黃琛在分析線上教育企業發展形勢時介紹,在深圳「網際網路+」行動計劃推動下,必提學院於2015年12月成立,專注於網絡財經教育,打造出「註冊會計師」等倍受好評的直播課程,成立僅4年已在全國財經類教育培訓行業排名前三。黃琛表示,通過定向在疫情嚴重地區開設免費課程,我們積極培養潛在用戶。同時與線下教育機構合作,拓展線上市場,線上線下相結合發展,迅速實現了用戶數量持續增長。
「無接觸經濟」開啟「加速模式」
「宅生活」讓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按下「快速鍵」,在線下業務受到嚴重衝擊之時,「無接觸經濟」以智能化、無人化方式成為人們的主流消費場景,這種全新的商貿銷售形態迎來爆發式發展,許多企業對新業態新模式從「不太熱心」到「投懷送抱」,迅速開啟無接觸「加速模式」。
圖為光明區稅務局業務骨幹到轄區重點企業喜德盛公司進行誠信納稅及減稅降費政策宣傳輔導,了解企業產品及生產經營情況。
「今年2月初開始,我們加大網絡直播投入,在抖音每周固定時間直播,在天貓、京東等直播平臺不定期加播,每次直播都可以帶來數十臺的銷售訂單。」深圳市喜德盛自行車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經理莊俊龍說。
喜德盛是自行車行業的引領者,擁有佔地12萬平方米的自行車訓練基地,是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自行車高新技術企業,作為國內最大的自行車生產廠家之一,整車年生產能力超過1000萬輛。「看到直播網購等新模式的澎湃活力,我們下決心發展銷售新業態新模式,結合線上線下迅速轉型。」喜德盛品牌總監李向榮介紹,5月7日,喜德盛官方微商城正式上線,搭建微信銷售平臺,開展全品類的產品銷售、客戶服務等業務,與線下喜德盛自行車專賣店互為補充、有機聯動,形成多模式的銷售服務體系。
營商環境成經濟新動能的「溫床」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深圳市累計共有商事主體327.8萬戶,每千人擁有商事主體247.3戶,創業密度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一。今年上半年,雖然受疫情影響,深圳新設立企業數量不降反升,1-5月的新增市場主體11.63萬戶,同比增長8%。
這些亮眼的數據正是企業用腳對深圳良好營商環境的投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在2020年6月發布的《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中從基礎設施、人力資源、金融服務、政務環境、普惠創新五個維度構成評價體系,對全國4個直轄市、27個省會城市和自治區首府,以及5個計劃單列市進行排名,深圳營商環境在全國城市綜合排名中位列第三。
深圳良好的營商環境從稅收方面可見一斑。2019年以來,從區塊鏈電子發票到「稅務-產業」聯盟鏈,從電子稅務局到「@深稅」移動辦稅平臺,從升級「新辦納稅人套餐」到推出「人臉識別驗證+線上申領郵寄到家」服務,超過99%的涉稅申報業務實現「無紙化」,83%的業務實現「一次辦結」,網上申報率達99.8%……通過精準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和深圳「惠企16條」,積極推行「銀稅互動」,深圳稅務工作一直用「真金白銀」支持企業回歸正軌、發展提速。
據統計,今年1-6月,深圳累計新增減稅降費共計185.11億元,1-5月通過「銀稅互動」平臺幫助9.05萬戶小微企業獲得貸款214.61億元,一季度深圳銀稅信用貸款餘額467億元,是去年同期的8倍,信用貸款戶數12.67萬戶,是去年同期的5倍。
「今年以來,企業享受了1000多萬元的退稅款,給了我們很大幫助,在迅速向新業態新模式轉型上,讓我們更堅定了信心和決心。」莊俊龍表示,疫情發生後,企業訂單量大幅減少,海外訂單縮水近50%,回款周期增加,企業資金周轉壓力大增,稅收優惠政策和稅務部門優質服務讓企業吃下「定心丸」。
瞄準國際一流、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是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絕佳「溫床」,將不斷澆灌培育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加速壯大經濟新動能。深圳市稅務局局長張國鈞表示,深圳稅務堅持對標全球最高最好最優,努力打造全國稅收營商環境標杆,服務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雙區」建設。(經濟日報記者 楊陽騰 通訊員 鄭振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