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良法善治保障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人民時評)

2020-12-17 人民日報

  監管不是限制發展,而是為了更健康可持續發展。包容與審慎並舉,才能明確面向新業態新模式的監管定位

  面對新業態新模式帶來的風險挑戰,通過法治途徑將其規範在可控範圍之內,才能實現新業態新模式的良性發展,也才能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

  

  近期,多個與新業態新模式有關的監管新規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從銀保監會等部門《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再到國家網信辦等部門《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均著眼於保障新業態新模式的健康有序發展,受到廣泛關注。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強調,以良法善治保障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不僅創造出了強大的創業潛力、就業能力和經濟價值,也為社會、文化等領域帶來深刻改變。同時也應認識到,一個「新」字既蘊藏著無限潛力,也意味著風險和不確定性。新規擬將小額貸款、直播帶貨、平臺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納入監管,是健全國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的法律制度的體現。對於監管部門來說,在鼓勵創新的同時進行有效監管,在包容與審慎中找到平衡點,才能實現良法善治的目標。

  樹立底線思維,這是新業態新模式監管始終應該繃緊的弦。相較於傳統業態,不斷湧現的新業態新模式,有的是各種業態的跨界、交叉,有的則是開闢出了全新的產業形態,往往會給監管帶來挑戰。再好的創新一旦逾越底線,就會導致不利後果。近年來出現的一些行業問題提醒人們,不可忽視創新背後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面對新業態新模式帶來的監管挑戰,立法、執法、司法等相關環節不能止步不前,必須不斷創新監管方式方法,及時適應新業態新模式,守住安全底線和法律底線。

  監管不是限制發展,而是為了更健康可持續發展。當新事物萌芽,不可避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有效監管的價值在於幫助完善新業態新模式,守護創新創造的活力。比如,網約車行業此前也曾出現安全問題,但通過監管與行業的持續互動,作為新業態的網約車如今實現了更加健康的發展。就此而言,監管需要深刻理解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複雜性,認真對待新業態新模式在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採取措施,積極推動相關問題的解決。

  包容與審慎並舉,才能明確面向新業態新模式的監管定位。強調包容,是因為老辦法未必能「對症」新業態,也是因為創新潛力尚未充分釋放,對於新業態新模式要適當給予比傳統行業更高的包容度;強調審慎,是因為市場經濟也是法治經濟,創新不是隨心所欲的藉口。面對新業態新模式帶來的風險挑戰,通過法治途徑將其規範在可控範圍之內,才能實現新業態新模式的良性發展,也才能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業態新模式的重要性愈發凸顯,成為對衝疫情影響、重塑產業格局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力量。在全球範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以良法善治守護新業態新模式的要求更加迫切。對監管部門而言,更積極主動找好包容與審慎的平衡點,才能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可持續發展,讓人民群眾共享創新經濟帶來的發展紅利。

相關焦點

  • 以良法善治保障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從銀保監會等部門《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再到國家網信辦等部門《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均著眼於保障新業態新模式的健康有序發展,受到廣泛關注。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強調,以良法善治保障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 怎樣「使社會主義法治成為良法善治」?簡而言之
    在講話中,他特別指出:「使社會主義法治成為良法善治。」良法善治是對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提出的要求。那麼,什麼是社會主義的良法善治?在新時代應怎麼進一步實現良法善治呢?簡言之,良法,即符合時代要求,滿足人民需要的法律法規;善治,即優良的治理,也就是要實現我國治國理政的最佳狀態。
  • 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以及經濟社會發展不同階段的工作重點,開創性地開展立法工作,我國立法工作呈現出數量多、分量重、節奏快的特點,取得了一批新的重要立法成果,為改革發展穩定發揮了重要的保障和促進作用。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進一步完善。
  • 從"法律之治"到"良法善治"
    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明確提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習近平同志強調指出:「人民群眾對立法的期盼,已經不是有沒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不是什麼法都能治國,不是什麼法都能治好國;越是強調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質量」。「要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體制和程序,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願、得到人民擁護。」
  • 人民日報新論:良法善治引領美好生活
    十九大報告強調,「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這不僅表明了良法對於治國理政的重要性,也反映出良法建設任務的繁重。理解良法善治精神,需要明晰良法的基本判斷標準,從十九大關於法治的重要論述中把握良法的需求和供給問題。   良法有其識別、依循的基本標準。良法是具備公開、明確、穩定、可預期、無內在矛盾、可遵循、具有同一性、不溯及既往等品質之法。
  • 良法善治 ▏織密保障人民權益的「法律網」
    良法善治 ▏織密保障人民權益的「法律網」 2020-12-14 1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華時評:讓民法典成為民事法治保障的典範
    新華社北京8月29日電 題:讓民法典成為民事法治保障的典範  新華社記者羅沙、楊維漢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翻開日前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民法典各分編草案,細讀6個分編的1034個草案條文,可以感受到這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積極回應社會熱點訴求、滿足新時代人民法治需求、全方位保護人民民事權利的不懈努力,更讓人們對民法典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良法善治的標杆充滿信心。  民法本質上是「人」法,服務於「人」的全面發展。保護人格權、維護人格尊嚴,是我國法治建設的重要任務。
  • 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研判
    受新冠疫情「黑天鵝」效應倒逼,數位技術與各行業融合「漸入佳境」,以在線辦公、在線教育、網際網路醫療為代表的新業態新模式持續迭代、加速成熟,「無接觸」、「宅生活」、「雲消費」成為數字生存新常態,正適應、引領、創造我國經濟轉型發展新需求,為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 四川:加強人大監督 以良法善治保障高質量發展
    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強人大對「一府一委兩院」的監督,以良法善治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作明在會上表示,要圍繞「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從人大監察司法工作角度,認真研究如何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破解制約高質量發展問題,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完善行政權、監察權、審判權、檢察權運行和監督機制,以更高質量的人大監察司法工作推動法治中國、法治四川建設。
  • 青島:五大行動推進新業態新模式跨越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安然報導 今年以來,受疫情衝擊,電商網購、在線服務等新業態新模式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迎來新的機遇。為了搶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風口,加快培育新經濟新動能,青島市制定出臺了《關於推進新經濟業態模式發展的意見》。今天記者從青島市政府專題發布會上獲悉,由青島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市動能辦常務副主任張旭東同志向社會各界發布解讀該意見。
  • 河北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發展
    河北省日前印發《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提出,以新業態新模式為引領,加快新型消費擴容提質,補齊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短板,規範創新監管方式,促進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冀政辦字〔2020〕198號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政府各部門: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
  • 堅守良法善治初心 積極服務貢獻社會——北京大學法學院學科發展...
    編者按: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以來,北京大學法學院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法治人才培養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系列決策部署,緊密圍繞「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培養目標,紮實推進「雙一流」建設工作方案,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高素質師資隊伍建設、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傳承創新優秀文化、國際合作交流等學科發展建設各方面,北京大學法學院均取得了實質性豐碩成果。
  • 100萬個以上新就業機會!浙江這些新業態新模式快來了解~
    「一號工程」,全面開展「數字賦能626」行動,到2022年,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數字賦能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三新」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GDP)比重達到29%。新業態新模式加速湧現,推廣100個以上新業態新模式典型企業和平臺。數字賦能社會效益顯著,累計帶動形成100萬個以上新就業機會。數字治理走在全國前列,基本形成整體智治的現代政府形態。
  • 線上線下業態進一步深度融合 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加快普及
    線上線下業態進一步深度融合 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加快普及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06-01 16:46:34
  • 央視播出 | 開啟全面依法治國新時代:以高質量立法 推動良法善治
    央視播出 | 開啟全面依法治國新時代:以高質量立法 推動良法善治 2020-11-13 2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善治」中國新概念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程冠軍說,封建社會下只用德治是不能實現善治的,因為實現善治,法治是前提,現代化是條件。雖然建國以後我們一直都在為不斷的為滿足人民群眾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求而奮鬥,從計劃經濟到商品經濟,再到市場經濟、改革開放,經歷過一窮二白也經歷過曲折發展,但從前我們的社會財富還不像今天這麼豐富,人民群眾的生活也不像今天這麼美好,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也還沒有能夠實現。
  • 郵政局:支持即時遞送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
    據國家郵政局官網消息,郵政局日前發布《郵政強國建設行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明確,支持即時遞送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加快產業數位化轉型,拓展人工智慧、區塊鏈等重點技術應用範圍。  《綱要》明確,在2020年建成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現代郵政業的基礎上,分兩個階段建設郵政強國。
  • 深圳:新業態新模式加速新動能轉換
    來源:經濟日報線上辦公助力復工復產、線上教育讓學生停課不停學、電商直播新零售成為銷售「主力軍」……在抗疫期間,以網際網路經濟為核心的新業態新模式在各大城市展開「經濟表演秀」,其中,來自深圳的遠程辦公、教育軟體用戶量巨增,新零售銷量「亮眼」,展現出強大的活力和韌性。
  • 消費新業態新模式釋放潛力 產業數位化轉型加力提速
    在線教育、網際網路醫療、直播帶貨……今年以來,面對疫情大考,各類新業態新模式潛力加速釋放。5G、工業網際網路等賦能傳統產業,助推產業數位化轉型升級。業內人士表示,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從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換的關鍵時期,一系列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展現出強大的活力和韌性,為新發展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蓄積更多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