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中的男女往往不講邏輯,做起事情來也異於常人,這種事情不僅適用於凡夫俗子也適用於才子佳人。在《紅樓夢》裡林黛玉和賈寶玉之間也大抵如此。
林黛玉是一個天仙般的人物。她的前世是西方靈河岸邊的一株絳珠仙草,因為要還神瑛侍者的灌溉之露,所以下世為人還淚。這樣的人物自然要託生在富貴詩書之家,所以她的父親林如海是探花,母親是賈府裡最有千金小姐風範的賈敏。有了這樣的前生和現世,林黛玉想不成為大家閨秀也難,所以在金陵十二釵中林黛玉是排在第一位的。但就是這樣一個大家閨秀,卻有了三次偷聽之舉。
【01】三次偷聽各不相同
第一次偷聽是這樣的。
《紅樓夢》第二十二回,薛寶釵過生日時,賈母獨愛一個戲子,王熙鳳笑說她的模樣像一個人,史湘雲直說像林黛玉,賈寶玉忙對她使眼色,後來又私下裡向她解釋原因。史湘雲根本不認帳,賈寶玉忐忑不安時遇見了林黛玉,爭論之際,林黛玉說出史湘雲所說之語,「寶玉見說,方才與湘雲私談,她也聽見了」。
第二次偷聽是這樣的。
《紅樓夢》第二十八回,賈寶玉在王夫人面前說起林黛玉的病情,說出一個古怪藥方,並言稱薛蟠配成此藥,言語之間衝撞了林黛玉。賈母讓人喊兩人吃飯時,林黛玉獨自先走,賈寶玉索性在王夫人屋裡用飯,薛寶釵勸他跟著去時,寶玉說「理她呢,過一會子就好了。」飯後,寶玉去找林黛玉,看她正在裁剪,寶玉笑問,林黛玉不理他,有一個丫頭說道:「那塊綢子角兒還不好呢,再熨一熨。」林黛玉便把剪子一撂說道:「理他呢,過一會子就好了。」 後來薛寶釵前來,同林黛玉說寶玉心裡不受用時林黛玉道:「理他呢,過會子就好了。」賈寶玉的話被林黛玉重複了兩次,說明她偷聽了寶玉之言。
第三次偷聽是這樣的。
《紅樓夢》第三十二回,史湘雲再進賈府,林黛玉擔心賈寶玉和史湘雲會因為金麒麟成就才子佳人之事,便悄悄跟在寶玉身後以察二人之意。後來聽到寶玉說道:「林妹妹不說這樣混帳話,若說這話,我也和她生分了。」這讓她又喜又驚,又悲又嘆,離開之後被寶玉發現。
【02】林黛玉三次偷聽的現實原因
林黛玉三番兩次偷聽主要緣於兩種金玉良緣。
賈寶玉是榮國府裡的核心人物,在他的婚姻上風頭最強是金玉良緣。關於金玉良緣其實有兩種:一種是賈寶玉的通靈寶玉和薛寶釵的金鎖,另一種是賈寶玉的通靈寶玉和史湘雲的金麒麟。
薛寶釵染病梨香院,賈寶玉前去探望,在薛寶釵的房間裡,看到了禿頭和尚送給薛寶釵的金鎖。仔細端看之際,薛寶釵的丫環鶯兒說兩件寶貝上字是一對兒,這就是金玉良緣最典型的說法。
對此薛寶釵是很認同的。賈元春賞賜過端午節禮再一次強化這種暗示之後,林黛玉對此開始敏感起來。薛家人對這種金玉良緣非常看好,甚至連呆霸王薛潘都認可薛寶釵的金鎖要與有玉的人來配。這種金玉良緣讓林黛玉大為苦惱,不過幸好有賈母這個老祖宗替她作主,三番兩次採取不同的方法警告薛家人,明裡暗裡不認可這段姻緣。
薛寶釵之事有賈母幫助林黛玉解決,但是面對史湘雲和賈寶玉的金玉良緣林黛玉只能靠自己。
史湘雲和賈母一樣都是出生於史家,史湘雲在很小的時候就跟在賈母身邊陪著賈寶玉一起長大。兩個人感情非常好,襲人曾經透露,史湘雲曾經說過,長大以後要嫁給寶玉為妻。
《紅樓夢》的第三十二回裡。端午節過後,史湘雲到賈府看望襲人和寶玉的時候,襲人得知她有了婆家,給她端茶道喜。看見史湘雲有些害羞,便打趣的說:「這會子又害臊了,你還記得十年前,咱們在西邊暖閣住著?晚上你同我說的話,那會子不害臊,這會子怎麼又害臊了呢?」
紅學專家周汝昌考證時認為,史湘雲曾經向襲人說過,長大了和寶玉做夫妻。其考證原文如下:十年前西暖閣之事表明,史湘去幼時隨賈母長住於榮府,襲人本是賈母身邊之侍女,故二人最為親厚。西暖閣內之言,書中雖無明文,但可確知是湘雲曾向襲人說,等我長大了和二哥哥作夫妻。
【03】林黛玉三次偷聽的感情原因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林黛玉是一個重情之人,更是一個純情之人,她對賈寶玉的感情比「齡官劃薔」還深,比「小紅思嫁」還真。在她的情感世界裡,賈寶玉是生命的一切,真感情是生活的全部。她可以不在乎百萬遺產被賈府佔用,也不願去計較「風刀霜劍嚴相逼」的生活。她只想感情能有一個好的歸宿,靈魂能在一個安靜的地方得到安放,而這一切除了取決於她自己之外,還取決於她深愛的賈寶玉。但是寶玉多情,所以她疑心、她猜忌,三次偷聽賈寶玉和其她女人的談話,一次不夠,兩次不行,三次才好。
林黛玉偷聽的次數越多,越讓人心疼,也讓人心動。
聲明:本文圖片資料素材均來自於網絡。資料重點引自:《乾隆庚辰四閱評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胡適藏乾隆甲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蒙古王府本石頭記》《鄭振鐸藏本》【文/小涵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