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廝吃貨:便利店不是新零售的風口,而是新零售的門口

2020-12-17 騰訊網

在中國便利店大會上有人打出這樣一句口號。物流和引流這兩個成本問題,反而將成為實體便利店的發展機會。

1、搞定便利店要突破「兩個成本」

商業本質中有兩個剛性成本,一個是物流成本,一個是引流成本。

第一,物流成本。便利店的客單價十幾塊錢,用50%的物流成本——7-8塊錢去做配送,完全違反了商業的本質。這種模式是不可持續的。

第二,引流成本。便利店這種小客單價的零售,經測算,需要有10次復購才能收回引流成本。100元的生意,120元引流成本合理嗎?

這兩個成本就是網際網路沒有辦法突破最後一公裡的死穴。所以,不是資本願意放過便利店,而是這兩個成本無法突破。

2、鼓勵就近自提 而非附送物流

為什麼便利店能夠成為這隻網際網路打不倒的小螞蟻?因為便利店離千家萬戶很近,已經成為了一個個物流的節點。我認為,更應該鼓勵的是,消費者就近自提商品,而不是疊加附送物流。對消費者來說,便利店就在他散步100-500米的地方。

檢驗一個好的商業模式要滿足「兩個凡是」:凡是對消費者體驗有大幅提升的,凡是能提升行業和企業效率的。有些模式能夠提升消費者體驗,但是不能提升行業效率。比如上門做蛋糕,在門店一天可以做8次,而上門只能做3次。行業效率沒有提高反而下降了,這就不是好的商業模式。同樣的,便利店給消費者配送商品,消費體驗略有提高,但行業效率降低了。

所以,我認為便利店應該成為毛細血管似的物流節點,這是現有的其他消費形態無法做到的。

3、便利店須從獲「單」到獲「客」

今天如果做得好的話,便利店還是可以做到2-3塊錢一個獲客。客已經到了你的面前,你是獲「單」,還是獲「客」?

以前,便利店是獲得這一單,沒有獲得這一客(人)。但如果你能夠獲得這一客,作為你的用戶留下,那你的獲客成本也就是2-3塊錢。那麼,便利店的引流成本是令現在的網際網路都羨慕的,也是別人無法取代的。

4、月銷售×10要做四個「在線」

所以,傳統企業要從四個「在線」做起——產品、客戶、員工、管理。

產品在線,便利店是否能在背後架起幾千甚至上萬SKU的虛擬店?虛擬店的商品根本不用進門店,而是要幫消費者實現更省和更多的選擇。

客戶在線,現在已經有很多便利店在做客戶100%電子會員化。每一個便利店要奔著近一萬個會員去。便利店有沒有這樣的決心?

管理在線,不能再用網際網路誕生前的、層層推導的開會模式來管理。有一家企業沒有設置任何二級管理部門,總部直接管理。每天早晨總部給1000個電商開在線會議,有視頻遠程巡店,節約下來的區域經理、大區總經理的預算投入到神秘客戶的投入量上。最好的監督就是消費者,而且這些神秘客戶的反饋通過APP也是實時的。這就是管理在線。

員工在線,只有員工對於客戶的連接是緊密的,而不是冷冰冰的微信公眾號。現在,很多便利店都是加盟制,都是員工創業來開的,他比任何零售都有自動力來服務好客戶。為什麼企業不能提供工具呢?四個在線的核心是員工在線。

便利店不是新零售的風口,風口會過去的,不要去跟風,便利店站在所有新零售的門口。要大膽、堅定地走過去。

相關焦點

  • 便利店:新零售風口下 國產711出路
    在美國和歐洲等發達國家,連鎖便利店業態並沒有成為最主流的零售業態。根據美國國家便利店協會(NACS)的統計,截至2015年底,全美共有15.4萬家便利店,過去13的年化複合增長率只有1.2%。其中,63%的便利店為單店運營狀態(即非連鎖)。更有意思的是,美國80%的汽油是在便利店銷售出去的(美國絕大部分的便利店都有加油設備),即美國主要是加油站型便利店。
  • 便利店「冰與火」:站隊新零售才能「活」?
    難道站隊新零售才能「活」?實體便利店難道要站隊新零售才能「活」?從喜士多與阿里的結盟便可以看出,擁抱新零售,是便利店和資本的雙向選擇。新零售的浪潮下,像7-11這樣的傳統便利店巨頭也在調整和改變。今年2月,7-11在臺灣開設首個無人便利店X-store,欲通過無人零售延續其創新性。新零售對便利店帶來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文志宏認為,新零售為便利店帶來的是商業模式創新的機會。
  • 新零售,餐飲行業新風口
    後疫情時代,各地餐飲業經濟復甦 新冠疫情發生後,全國絕大部分的餐飲企業都關閉了堂食,其發展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在危急時刻,企業紛紛自救,加大「數位化」轉型,開啟餐飲+新零售消費新場景以應對挑戰,尋求突圍之路。
  • 新零售便利店的模式有哪些?
    便利店2021年或到黃金期近年來,受國內線上零售的蓬勃發展以及消費升級影響,消費者購物習慣已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新零售」重構了人、貨、場之間的關係,為消費者帶來更高品質的產品和全新的購物體驗。自2018年起零售創新層出不窮,發展速度快,資本關注度高,是零售創新、有活力的一大體現,全渠道作為網際網路時代零售業的新常態,是所有零售企業的共同選擇。以上海為例,目前常住人口約2400萬,嚴格意義上的便利店僅有6000多家。依照便利店在日本和中國臺灣的發展情況,上海每2500人就擁有一個便利店。以此計算,上海便利店數量超過10000家,也不是一件奇怪的事。
  • 從風口到「封口」 烜赫一時的「新零售」要全線退潮?
    但是,最近幾個月,烜赫一時的「新零售」畫風開始有變,熱度持續下降,諸如,「新零售要退潮」,「新零售風口要停」,「新零售走下神壇」的論斷開始頻繁刷屏,不無尷尬。   1、從風口到「封口」的新零售   「新零售退潮」的論斷並非是審美疲勞之下的憑空想像,因為,新零售諸多典型的失敗案例沒辦法讓人做到視而不見。
  • 便利店也要擁抱新零售實現轉型升級?看全家集便利店怎麼做
    隨著零售市場新零售形式的快速創新發展,傳統便利店的優勢在逐步被弱化。便利店要想在這一背景下,仍然保持消費者對其的熱愛程度,就得轉型升級。如7-11、全家集便利店等行業中的龍頭品牌,TA們根據自身優勢,將原本解決人們生活中「最後1公裡」問題,轉變成解決人們生活中「最後1釐米」問題。 尤其是全家集便利店,TA利用新零售模式,不僅將「線上下單,在家收貨」貫徹落實,還新增娃娃機、機票預訂、火車票代購、租房服務、家政服務等20餘項便利服務,全方位滿足消費者的便利生活,讓全家集便利店成為新零售時代中便利店的弄潮兒。
  • 袁柏賢:新零售—零售裂變的新業態,到底值不值得投資?
    「新零售」成為了新的風口。有數據顯示,2017-2018年僅第一季度,新零售行業的總投資數額就達到了1555億元,投資事件總計505起,平均單筆投資金額達3.66億元,約為全行業平均值的1.6倍,並有相關專家預測,到2022年新零售交易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8萬億元。
  • 羅森張晟:新零售投入便利店在退潮 2020年後行業或理性增長
    近日,7-11母公司Seven&i Holdings Co傳出裁員和關閉部分7-11便利店的消息。據行業人士介紹,當下日本便利店日子並不好過,老齡化造成招人難,便利店不再24小時營業,部分門店業績欠佳。相比之下,中國迎來20年便利店黃金期。
  • 臨沂:傳統商超試水網上商城 新零售便利店正「上位」
    據了解,阿里巴巴入股後的大潤發,正在新零售的試驗場上持續轉型。2018年6月6日,大潤發宣布,淘鮮達正式上線淘寶首頁,並計劃於今年年底完成全國四百餘家門店的天貓新零售升級改造。  談起大潤發與阿里的新零售合作,大潤發(臨沂店)客服部劉經理直言,「大潤發的天貓新零售改造目前還處於一個淺改變的階段。
  • 社交電商+新零售風口下,線下零售商戶如何入局?
    而今年的新冠疫情,讓線下實體經濟受到重創,不少店鋪都無法正常營業,甚至面臨著倒閉的危機。當線下渠道無法正常運行時,線上的消費場景就能夠幫助品牌渡過危機,化險為夷。有專業人士預測,社交電商+新零售將會是2020年的新風口,對於仍在觀望的線下零售商戶來說,該如何參與其中呢?
  • 陶亞東:汽車新零售風口下的投資機會
    我想講的是汽車新零售風口下的投資機會。首先是汽車已經進入了新零售的時代,什麼叫新零售?何為新零售?新零售的本質是什麼?最早提出新零售是阿里巴巴,京東提出無界零售,騰訊和蘇寧提出智慧零售,根據阿里巴巴研究院的定義,新零售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數據驅動的泛零售形態,核心兩點,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
  • 新零售概念颳起新潮流,是商業時尚的輪迴,還是螺旋式上升的變革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裡,零售玩家拿出了各自的成績:阿里巴巴購物中心親橙裡在杭州阿里西溪園區附近正式營業;盒馬在北上廣深等10座城市同時開出新店;網易考拉在杭州推出首家線下實體店,在300平米內打造「海淘爆品店」……從概念的提出直至最終落地,整個零售行業的線下運動正愈演愈烈。
  • 《零售簡史》:從「以物易物」到「新零售」
    你可以說沃爾頓是運氣好,正好趕上美國小鎮零售業發展的風口。但是,沃爾瑪能夠成長為世界一流的企業,光靠站在風口顯然是不夠的,沃爾頓對整個零售行業的改造和重塑,才是沃爾瑪成功更為關鍵的原因。沃爾頓始終堅持自己的小鎮戰略不動搖。
  • 2017上半年家具行業 新零售或將成為發展「新風口」
    2017上半年家具行業 新零售或將成為發展「新風口」新零售:家具行業的新風口2017年上半年這些家具企業不走尋常路,探索起新零售模式,新零售到底該怎麼玩,各家企業做法不一聯邦家私攜手天貓,探索新零售模式探索新零售已是家居行業的新追求,譬如,3月廣州家博會上,聯邦家私攜手天貓家裝,開啟了新零售門店的探索。依託天貓家裝的平臺引流,背靠聯邦強大的線下銷售體系及製造體系,通過線上線下的打通,使消費者實現線上線下全閉環體驗。據悉,雙方合作的02**店數今年將佔其線下門店的30%。
  • 蘇寧收購廣州OK門店 便利店是新零售下一個戰場?
    近日,蘇寧收購OK便利店的消息,再次成為新零售領域焦點,看起來,巨頭們似乎已決意朝「小而美」更進一步。  蘇寧收購廣州所有「OK」但未公布價格  8月5日,蘇寧小店公司與馮氏零售達成了關於利亞華南的股權轉讓協議,利亞華南旗下運營廣州區域60多家OK便利店,收購完成後,蘇寧小店公司100%控股特許經營OK便利店品牌的利亞華南廣州全部門店。
  • 阿里、騰訊入局造就「偽風口」,新零售如何避免淪為概念?
    另外,所謂的布局線下門店並不是將線下門店收購過來就了事了,更多地是應用新技術對線下的門店進行升級和改造,從根本上破解用戶痛點。因此,對於新零售的片面認識正在將新零售推向概念的邊緣,這時的新零售變得不再僅僅只是破解行業痛點,更多的是一種概念的營造。
  • 新零售熱潮之下,7-11、全家集這些便利店「龍頭」是這樣轉型的
    在中國的市場中,日本便利店看似遍地都是,而且在不急不躁、紮實穩妥地發展著。但事實上,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新零售概念的潛移默化,逐漸影響著人們的生活。這也意味著,當下的便利店行業需要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才會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 ...消費趨勢,你心裡得有數:消費品升級明顯、新零售成風口、營銷...
    渠道多元化:新零售成風口、奢侈品電商露鋒芒、實體零售陣亡求改變 對於零售商來說,除了產品外,渠道也很重要,關乎銷售額。在今年上半年,渠道方面也有不小的升級:新零售成為了風口,便利店和自動販賣機被熱炒,奢侈品開始全面擁抱電商,傳統線下零售商在業態上也積極進行改造從賣東西到提供娛樂化體驗。
  • 生鮮電商最新經營模式:生鮮新零售模式有哪些?
    「新零售」概念最先被馬雲提出,阿里盒馬鮮生的出現,中國生鮮新零售開始了新的啟程。盒馬一經上市,確實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國內各大電商平臺也紛紛開展自己的「新零售」經營模式。 在這期間,很多生鮮電商企業,都是在原有的業務模式基礎上轉型,但是「新零售」模式具體界限還不明確。
  • 無接觸購物 杭州瓜瀝智慧新零售便利店(無人超市)奔競店開業
    2020年3月31日,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智慧新零售便利店(無人超市)奔競店正式開業。該店由阿里智能店方案唯一落地服務商悠購智能和瓜瀝本土企業茗遠貿易合作運營,系蕭山鄉鎮首家智慧新零售便利店。瓜瀝智慧新零售便利店採用24小時無人值守模式,將物聯網、數位化、智能化巧妙應用在新零售領域,實現全程智能化支付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