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幼兒園出現在廈門鼓浪嶼 當時稱為懷德幼稚園

2020-12-07 今日泉州網

1935年懷德幼稚師範附設幼稚園畢業紀念。

熱心讀者白樺先生給我們提供了一組有關中國最早幼兒園的老照片,專家何丙仲解讀確認中國最早幼兒園出現在鼓浪嶼,當時稱為懷德幼稚園。

據史料記載,清朝末年,英國基督教長老公會牧師韋玉振到鼓浪嶼傳教時,他的夫人韋愛莉隨同前來,於1898年2月在鼓浪嶼鼓新路35號牧師樓創辦家庭式幼稚班——「憐兒班」,同年改為幼稚園,這便是後來的懷德幼稚園,因此這個幼稚園有「中華第一園」的美譽。

後來,幼稚園幾經搬遷,最後在永春路建園舍,1911年落成後命名為懷德幼稚園。解放後,歷經了歷史的風風雨雨的懷德幼稚園,由人民政府接辦,成為廈門師範附幼。1957年隸屬鼓浪嶼區管轄,現改名為鼓浪嶼日光幼兒園。

這組歷史的老照片,折射出了當年在懷德幼稚園生活學習兒童的狀況。那時,兒童已經有了列隊訓練、有了早操活動、有了手工遊戲,照片中一個為兒童洗澡的阿姨似乎還是外籍人士。特別是一張拍攝於1935年的集體照,是該年度幼稚園畢業生的紀念照,畫面中可以看出當時的服裝特色,女生多穿旗袍,男生多著西裝或漢裝。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廈門網的觀點。廈門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懷德幼稚園的小朋友們在做手工遊戲。

幼稚園阿姨給小朋友洗澡。

懷德幼稚園的小朋友們正在做早操。

懷德幼稚園的小朋友們列隊訓練。

(文/盧志明 李夢丹 圖/白樺)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所幼兒園 門前冷落車馬稀
    他們來自全國各地,有許多操著安徽、江西口音。  園內還有一些跟著家長過來報名的孩子,來回跑動著。不時能聽到家長帶著外地口音大喊:「慢點慢點,別摔了。」  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廈門島內的公立幼兒園,17日新生報名那天,每家都「爆棚」,滿園子的人。很多幼兒園,凌晨兩三點就迎來了最早一批自帶小板凳排隊等候的家長。
  • 著名化學家卓仁禧院士逝世,他生於鼓浪嶼,曾是廈門二中足球隊主力
    廈門二中今天早上證實,卓仁禧於1949年畢業於英華中學。英華中學是廈門二中前身。廈門二中的校史記載:卓仁禧曾是廈門二中英華足球隊的主力隊員。他家的同英布店享譽福建因為年代久遠,廈門二中和鼓浪嶼島上的人對卓仁禧知之甚少。廈門二中退休老師吳遠大說,他只知道卓仁禧的父親卓全成,卓全成家的同英布店享譽整個福建省。知名作家詹朝霞曾經採訪過卓仁禧。1931年8月27日,卓仁禧院士生於鼓浪嶼雞山路卓家。
  • 廈門老照片背後的故事:中國最早的專業足球場在鼓浪嶼
    鼓浪嶼番仔球埔是中國最早的專業足球場之一。  「Recreation Ground(公共娛樂場),」看著照片下方的英文備註,李世偉告訴記者,1872年,美國領事李仙得租下通往鼓浪嶼田尾、港仔後、日光巖三岔口的一片土地,圍起矮牆,闢成球場,專供外國人使用,照片中正是這個球場。  「那時廈門人把外國人叫番仔(閩南話),整個場地也因此被稱為番仔球埔(閩南話)。」
  • 身為廈門人,卻不知道廈門的由來?這些冷門小知識,快來補補吧!
    據了解,清末廈門的輕微案犯都被罰到鴻山下的鎮南關外種樹,久而久之,這裡樹木繁茂,其中有一種大檉柳諧音「大生」,於是這一帶就叫「大生裡」。 民國時期,思明縣政府下令把所有妓寮遷往大生裡,這裡就成了廈門最熱鬧的紅燈區,出現了「畸形繁榮」。
  • 都說廈門好玩,看過歷史上的廈門,才知道它這麼有趣
    哈哈,因為婦幼是醫院,很多在此出生,而廈門的殯儀館以前則在大生裡。人生的終點站也在這裡,所以才說:一輩子就像思明南路,從婦幼到大生裡。廈門的外來人口也特別多,聚集了周邊閩南、閩北、閩西、閩東等各個區的人口,同時其他省市的外來人口,形成了一個人口結構複雜的城市。事實上,中國的發展較快的城市都是如此。
  • 鼓浪嶼「吳添丁閣」,撲朔迷離的百年往事
    我說的是吳添丁閣,廈門鼓浪嶼安海路6號的這棟舊樓。門口的標牌注釋既有始建於1908年的「蒙學堂」舊址,也有標識始建於1890年門牌。兩個淵源。各執一詞的自圓其說,僅只一段百來年的往事已經紛紜雜說。蒙學堂是一所接收教育學前兒童(4——8歲)的幼教機構,其前身是英國長老會傳教士韋玉振的妻子於1898年在鄰街鼓新路創辦的家庭幼稚園。1908年至1911年間,幼稚園搬到這兒,改名為「蒙學堂」,這是20世紀初鼓浪嶼學前教育設施的代表,是當時鼓浪嶼現代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婦產科學的開拓者之一,被尊稱為「萬嬰之母」的林巧稚,就曾在此接受啟蒙教育。
  • 鼓浪嶼莫衷一是的吳添丁閣,歷史上究竟是做什麼用場的?
    我說的是吳添丁閣,廈門鼓浪嶼安海路6號的這棟舊樓。門口的標牌注釋既有始建於1908年的「蒙學堂」舊址,也有標識始建於1890年門牌。兩個淵源。各執一詞的自圓其說,僅只一段百來年的往事已經紛紜雜說。蒙學堂是一所教育學前兒童(4——8歲)的幼教機構,其前身是英國長老會傳教士韋玉振的妻子於1898年在鄰街鼓新路創辦的家庭幼稚園。1908年至1911年間,幼稚園搬到這兒,改名為「蒙學堂」,這是20世紀初鼓浪嶼學前教育設施的代表,是當時鼓浪嶼現代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婦產科學的開拓者之一,被尊稱為「萬嬰之母」的林巧稚,就曾在此接受啟蒙教育。
  • 三分鐘帶你了解鼓浪嶼,四大特色玩轉全島,有趣的地方等有趣的你
    很多人對鼓浪嶼表示既陌生又熟悉,在我沒來到這裡之前也一樣,對鼓浪嶼的印象就是:它在廈門,有很多西式建築,經常在媒體和別人口中聽到,別的沒了。既如此,先給大家做一個基本介紹。鼓浪嶼位於廈門市九龍江出海口,面積不到2平方公裡,和廈門市隔著600多米寬的鷺江海峽,宋元時期稱為圓沙洲,明代開始稱鼓浪嶼。
  • 從鼓浪嶼走出去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卓仁禧
    現任中國生物材料委員會副主席、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學會會士。  卓氏發源  鼓浪嶼雞山上,鋼琴家殷承宗故居旁邊,方方正正一座大屋,青磚築牆,青木成窗,青灰的斜坡屋頂,在鼓浪嶼的藍天下顯得樸實大方,透著內斂莊重,一如代代相傳的卓家家風。  我一直對鼓浪嶼的卓氏家族懷有敬意。不是因為其曾經家財萬貫,而是因為其家風儉樸。
  • 音樂之島曾是繁忙工業島 鼓浪嶼是廈門最早工業發源地之一
    (本報記者何炳進攝)  看城跡  廈門燈泡廠  1958年在鼓浪嶼成立,成為廈門較早的一批工廠。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廈門燈泡廠生產的「紅旗」牌燈泡成為華東地區的名優產品,「白鷺」牌燈泡遠銷美國、東南亞、中東、非洲等地。
  • 這才是最硬咖的鼓浪嶼旅遊攻略
    可一直有人留言,讓我們寫一寫怎麼玩鼓浪嶼,其中有一人說道:大多數上鼓浪嶼旅遊的人,時間都有限,沒有一份好的攻略根本沒辦法了解這座島。還有,大部分生活在廈門的人,其實也不知道怎麼玩鼓浪嶼。然後沿著美國領事館旁邊的三明路走上去,很快就可以看到現在是網紅打卡地的曾在多部影視劇中出現的老別墅,叫私立宏寧醫院舊址,在這裡,可以臭美幾張。接著沿這幢老別墅的左邊繼續向上,馬上就是另一幢著名的老別墅船屋。同樣可以觀摩一下,船屋現在是民宿。
  • 誰是鼓浪嶼的最早開發者
    黃高生的房屋也成為了鼓浪嶼歷史上最早、佔地面積最大(14400多平方米)、開間最多的古式建築物,號稱「九十九間」,堪稱當時島上最宏偉的景觀。1899年,年已77歲的黃高生重金聘娶妙齡少女洪卻(1876-1965)為第三夫人,陪伴其度過晚年。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黃高生逝世,享年80虛歲,子孫散居於海內外。
  • 曾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館」的鼓浪嶼,如今還值得去嗎_鳳凰網
    宋末元初,一些出海遇上風浪的漁民,和無家可歸的窮苦人來此,逐漸形成了島上最早的村落。到了明清時期,中國與東南亞、印度、朝鮮、日本乃至歐洲諸國的貿易繁忙,廈門港崛起,處在出海口位置上的鼓浪嶼,也變得熱鬧起來。
  • 廈門鼓浪嶼:聽說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它就出現了
    廈門鼓浪嶼:聽說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它就出現了,你去玩過嗎?中國要許多值得旅遊的地方,而我們的福建廈門就是許多人們的旅遊首選地,廈門氣候溫和,又能欣賞到海岸風光,風景優美,這些優點都吸引著無數遊客前來觀賞。說到來廈門旅遊,最不得不說的就是廈門的鼓浪嶼了。
  • 廈門二中:鼓浪嶼百年足球傳承!
    廈門二中:鼓浪嶼百年足球傳承!
  • 美麗的鼓浪嶼,閩南語中的廈門地名,與我們想像得的確大不一樣
    廈門, 是福建省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中國的經濟特區,簡稱廈或鷺。據傳在古代廈門島上白鷺成飛,所以廈門被為鷺島或鷺城,廈門的鼓海峽稱為鷺江。廈門歷史悠久,文字記載的歷史有1140多年,明初洪武年間,明朝在島上築城並命名為廈門,後來也經過了改名,1935年重新改回廈門並沿用至今。
  • 廈門外國語學校又保送117人,其實還是鼓浪嶼的底子
    下面說說「廈門市英語中學」,一句話就可以介紹清楚:1981年,在鼓浪嶼的廈門二中創辦外語試點班(英語實驗班),又稱廈門市英語中學(1985年開始獨立辦學),當時這是福建省第一所公辦外國語學校。1990年,廈門市英語中學改名為廈門外國語學校。
  • 《廈門之旅》鼓浪嶼古建群,萬國建築博覽
    2017年7月8日,鼓浪嶼正式通過世界遺產大會的終審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鼓浪嶼風景優美,自古以來就是各界文人雅士選址居住之地,並因此得美名「萬國建築博覽館」。無論是中國傳統建築風格還是西方歐陸建築風格,在鼓浪嶼上都能技到其影子。
  • 在廈門鼓浪嶼的「西式」巷陌裡品讀文化自信
    伴隨著鼓浪嶼和廈門島的淪陷,閉關鎖國數百年的古老中國,也被時代洪流裹挾著,捲入浩蕩洶湧的世界大潮。鼓浪嶼所在的廈門港水域,是英軍從海路北上進犯中國的關鍵通道。早在鴉片戰爭爆發之初,虎視眈眈的英國人就對這座「與廈門城一水之隔」的小島表現出了濃厚興趣,認為「佔領鼓浪嶼,廈門本身或者更恰當地說它的城市與市郊就都處在我們完全控制之下了」。
  • 廈門一公園爆火,這裡風景秀麗不輸鼓浪嶼,被稱為廈門「小天壇」
    而在廈門也有一處這樣的風景,近幾日非常火熱,名為鴻山公園,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廈門一公園爆火,這裡風景秀麗不輸鼓浪嶼,被稱為廈門「小天壇」。這座公園在城市的市中心,背靠山峰,三面這是成功是,一共17.4公頃,便有16公頃多遍植綠樹,空氣清新,是平日遊玩的絕佳場所,明朝末年,鄭成功在這裡駐軍,現在它已經成為一個美麗的公園,為什麼說這裡的風景不比鼓浪嶼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