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腔:香港教育「殺毒」,不能再等了

2021-01-10 騰訊網

來源:海外網

香港國安法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應當通過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絡等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提高香港特區居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對於回歸23年卻仍未完成「去殖民化」的香港教育而言,這意味著正本清源、去除沉痾的良機已然到來。

對此,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將積極推進國家安全教育,在課程、教學資源及教師專業培訓等方面採取多元化措施,促進學生認識香港國安法的立法背景、內容、其重要性及意義,提高年輕人國家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

加強國家安全教育,為教育正本清源,香港社會期盼已久矣。這種期盼,源於人們不願坐視孩子被錯誤價值觀和虛假信息所扭曲汙染,更不忍看到孩子被黑暴勢力裹挾而為政治「獻祭」,付出一生背負犯罪案底的代價。「修例風波」以來,全港因涉及相關違法行為被捕的人員中,其中逾四成是學生;而在近期因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被捕的10人中,年齡最小的才15歲。

從朝氣蓬勃的學生淪為恣意妄為的暴徒,一些香港青少年滑向黑暴深淵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其根本在於教育系統「舊疾之上累新痾」,出了大毛病。在香港不少學校裡,教育已嚴重偏離「一國兩制」的正確方向,偏離教化育人的應有之義。「黃師」們利用課堂大肆宣揚「港獨」思想、美化暴力行為,散播「違法達義」「公民抗命」「仇警仇中」等極端言論,慫恿學生做「政治祭品」「街頭炮灰」。

對於無良「黃師」犯下的罪行,香港「教協」、考評局之流更是為其百般開脫,縱容「有案底的人生更精彩」「暴力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等歪理邪說橫行校園,放任「毒思想」「毒教材」侵蝕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香港國安立法過程中,更有幕後黑手在校園興風作浪,造謠抹黑相關法律,煽動學生聯署、罷課。

如此亂象若不剎住,香港社會將永無寧日。

教育領域「排毒」,香港不能再等。香港國安法的頒布實施,為香港創造了由亂及治的轉機,也為根除教育沉痾、根治舊疾提供了良藥和手術刀。對於那些膽敢跨越紅線,繼續荼毒年輕人的「洗腦師」和「煽暴家」,相關執法部門必將依法對其實施精準打擊,斬斷其伸向校園的「政治黑手」,還青少年一片知識淨土。

要保香港長治久安,香港青少年的國家安全教育這一課必須要補上。香港特區應切實承擔起法律賦予的責任與使命,大力開展維護國家安全教育,讓青少年學習、理解香港國安法的意義和重要性,增強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也要讓年輕人看清,「高懸的利劍」只是針對極少數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個人,而對廣大香港市民而言則是充分保障人權與自由的「守護神」。

與此同時,香港教育主管部門還應抓住契機,強化落實憲法和基本法教育、國民教育和國情教育,幫助香港青少年重建國家認同,重塑與「一國兩制」、愛國愛港相契合的價值觀、歷史觀和國家觀。引導那些遭受洗腦毒害而誤入歧途的孩子遠離黑暴、重回正道,在未來香港與祖國的建設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

有了香港國安法這部「守護法」,有了國家安全教育這盞「指明燈」,相信香港青少年終可遠離「黃師」毒害、「港獨」蠱惑和政治裹挾,在對香港和國家有真切、深入了解的基礎上,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成長為愛國愛港、遵紀守法的中堅力量,找回本應屬於他們的美麗人生。(文/舊軒新雨)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關注「港臺腔」微信公號,瀏覽更多臺港澳快訊與深度解讀。

相關焦點

  • 港臺腔:國家安,香港安
    這將有效堵塞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和制度漏洞,「一國兩制」的制度根基由此更加牢固,香港的繁榮穩定由此更有保障。香港國安法通過的消息傳出,香港社會各界第一時間紛紛發聲,堅決擁護和支持實施香港國安法。經歷年來香港亂象切膚之痛的香港市民早已深切感到,彌補國安漏洞,結束社會動蕩,創造安定環境對香港市民和香港至關重要。
  • 港臺腔:推遲立法會選舉是香港的家務事
    這一決定的邏輯十分清楚,理由足夠充分:事有輕重緩急,當前情勢下,管控疫情保障香港市民生命安全,毫無疑問是第一要務。自7月22日起,香港已連續10多天單日確診案例破百,其中近半源頭不明,香港醫療系統負荷已達極限,特區政府雖採取了一系列迄今為止最嚴格的防疫措施,但疫情迄今未現受控苗頭。
  • 港臺腔:煽動仇警的香港「爆眼女」,悄悄「消失」了
    自6月起持續至今的香港事態中,「警方過度使用暴力」一直是香港反對派、暴徒和所謂立場中立記者以及西方媒體最熱衷炒作的話題之一。在這些媒體報導中,「爆眼女事件」絕對是一道「硬菜」,不僅為大量帶節奏、帶風向的歪曲報導提供了看起來真實、血腥的素材,更為暴徒和被誤導群眾發起「還眼」活動提供了充分的正當性,在情緒上和情感上,為示威者甚至暴徒吸引到大量同情目光。
  • 港臺腔主持大搜查 李湘成神州第一嗲女(組圖)
    神州第一嗲李湘  在搜尋引擎GOOGLE中輸入「發嗲主持人」、「港臺腔主持人」首先翻出來的相關新聞都是關於李湘,問十個人「能不能幫我想想港臺腔的主持人有哪些」,十個人都告訴我李湘。作為中國最著名的女主持之一,李湘沒招誰沒惹誰,她在主持方面的能力也的確受到大眾的肯定,只是挑剔的觀眾已經越來越受不了她的「李湘口音」。
  • 港臺腔:一說到釣魚島,蔡英文就啞巴了
    君不見,去年香港「修例風波」中,蔡英文當局打了雞血一般,嗆聲分貝高得很,一副「我們跟香港人民站在一起」的義正辭嚴貌。島內罷韓案通過後,她急不可耐跳出來表態, 「痛打落水狗」後的得意貌早已刻在臉上。說到美日,她多次就某些議題用日語和英語發推,媚態可人,透著「地無分天南地北,人無分男女老幼」,一副大愛無疆的卡哇伊貌。
  • 京片子與港臺腔
    所以他對於「港臺腔」深惡痛絕,稱其為「鬼話」。這一點我也感同身受,尤其對於王小波所詬病的那個「好」字,我一直很反感,一直持反對態度。好好的「很」、「真」你不用,偏偏要用「好」。一如王小波所指責的某些人學著臺灣小朋友說的「好可愛好高興噢」這樣的鬼話,難道不可以說「很可愛很高興噢」或者「真可愛真高興噢」?
  • 愛國愛港 就要大聲說出來 - 港臺腔 臺灣新聞 香港新聞 - 海外網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資料圖)近日,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把對國歌不敬的學生驅逐出了畢業典禮,校長陳卓禧表示學校「必定高舉愛國旗幟,沒有任何妥協餘地!」各國家和地區都有的國民教育,在香港被抹黑成「洗腦教育」;有人在足球場噓國歌,有侯任議員在宣誓場合侮辱國家和民族;有人違法「佔中」卻被反對派媒體和外國勢力塑造成「英雄」和「民主之光」;香港高校的「民主牆」,有人不讓用簡體字;極端人士當面侮辱、騷擾內地遊客,對兩地一些小摩擦大做文章;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主席大罵內地學生「支那人」……種種不堪行徑囂張至此。
  • 港臺腔:臺灣人如何「搶頭香」
    來源:港臺腔編者按:春節,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傳統佳節,也是海峽兩岸同胞共同歡慶的時刻。貼春聯、掃塵土、祭先祖......鼠年將至,臺灣的年味越來越濃。春節期間,港臺腔將帶你走近臺灣,感受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臺灣人信佛崇道者眾,所以春節拜佛、敬神、祭祖都必不可缺。除夕一早,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清掃門面,生火爐,搬桌子,準備祭祖儀式。
  • 360殺毒再推綠色版 誓將免費殺毒進行到底
    【8月7日太平洋電腦網訊】在備受業界關注的360免費殺毒公測兩周後,奇虎網今日宣布,該公司應用戶的需求推出了國內首款能與其他品牌殺毒軟體兼容的360殺毒綠色版。奇虎表示,網民電腦安裝該綠色版殺毒後,將使電腦在現有「360安全衛士+殺毒軟體」的基礎上將再加一道保險,極大地提升病毒查殺的成功率。
  • 港臺腔:臺灣過年為何愛「吃雞」?
    春節期間,港臺腔將帶你走近臺灣,感受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臺北年貨大街。(孫立極/攝)臺北的「過年」預告是從「年菜」「年夜飯」的預訂廣告開始。「一定要有魚,還不能吃完,因為年年有餘。」還有福建傳統年菜,比如「佛跳牆」,用乾貝、海參、排骨、山雞、香菇等熬製,用料珍貴,烹製複雜,一般也就在年夜飯時,媽媽們才會一展身手。據傳,「佛跳牆」原名「福壽全」,後有好事文人賦詩讚之:「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
  • 港臺腔:他們又拿出「屈原不是中國人」的老梗了!
    楚國僅為戰國時期諸侯國,既非主權獨立國家,也不能稱為楚朝,更不能說屈原是「楚獨分子」,因為楚王從未想要推翻周天子和脫離周天下,愛國忠臣屈原憂心的是楚國會被秦國吞併。廣大網民也不買綠營的昏帳。「楚獨」等狂言一出,就引來群嘲——中秋節時再來一波,「嫦娥是月球人,不是中國人」。「所以織田信長是尾張國人,不是日本人?」
  • 港臺腔:「九二共識」不容否認
    經香港會談和後續函電往來,雙方達成共識。海基會提出的表述內容為:「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海協會提出的表述內容為:「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
  • 港臺腔:又盯上中山先生,民進黨黔驢技窮
    關注「港臺腔」微信公號,瀏覽更多臺港澳快訊與深度解讀。 31881886,.港臺腔
  • 港臺腔:誰是「香港人」,誰說了算?
    摘要:對「香港人」概念的詮釋,偷梁換柱也罷,強行壟斷也罷,都是政治布袋戲裡的障眼法。  香港財爺曾俊華也是個有故事的人。他近日透露,上世紀40年代其父由臺山經廣州到香港,欲取道香港移民美國,後來移民手續遲遲未完成,自己才陰差陽錯出生在香港,成為香港人。
  • 港臺腔:民進黨當局偷走「小明」一學年
    有的「小明」祖母在臺病逝不能話別,有的「小明」天天視頻哭喊媽媽,有的「小明」已被錄取升學卻不能參加面試,所有學齡「小明」們上個學期都已成空白,如果民進黨當局還不準他們入境,扣除被檢疫隔離的14天,他們的下學期也要「斷片」。少年學習時間寶貴,民進黨當局何忍偷走他們一個學年,讓「小明」們自此與同學拉開差距,落後同齡1年?
  • 港臺腔:民進黨吹噓經濟政績,臺灣民眾:what?!
    島內經濟專家指出,2.54%的增長率中,對外貿易的貢獻為2.36%,貢獻率高達93%,而對外貿易的貢獻又大部分來自對大陸及香港的貿易順差。去年前11個月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約1367.4億美元,同比增長14%,佔同期臺灣出口總額的43.8%,佔比創歷史新高。若將去年前三季度的對外貿易抽離對大陸的貿易順差,則前三季度經濟增長率瞬間轉為負數。
  • 香港VS臺灣:哪個才是港臺音樂的領先者?
    概括來說,在目前的華語流行樂壇上,港臺音樂是領先於內地音樂的,甚至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保持著這種領先的優勢。這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但這一次,我們不拿港臺音樂和內地音樂相比,我們討論討論在目前的港臺音樂的發展上,香港和臺灣,哪個佔據了一定的優勢,哪個才是港臺流行音樂的領先者。
  • 臺灣過年花樣多 廟裡還有「政治學」 - 港臺腔 臺灣新聞 香港新聞...
    春節期間,港臺腔將帶你走近臺灣,感受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轉眼間,時間已到了正月十五。此前筆者向大家介紹了臺灣過年前的準備,除夕夜和正月初一如何度過。而在這篇文章裡,筆者想和大家聊聊臺灣從初一到正月十五的過節氛圍。老實說,雖然這段時間裡店鋪陸陸續續開張,工作的人逐漸上班,但過年的氣氛卻沒有減少,反而五花八門的活動比除夕當晚還精彩。
  • 港臺腔:臺灣老百姓還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島內媒體指出,以蔡英文執政的2016年到2018年的平均增長率看,香港為3%、韓國2.9%、新加坡3%,臺灣則為2.3%;如今蔡英文僅以兩季度的增長率就宣稱「又是第一名」,「這種自吹自擂的說法,令人錯愕」。
  • 港臺腔:臺灣對陸出口創紀錄,「脫鉤論」成笑柄
    來源:海外網圖源:臺媒臺灣今年前10個月對大陸(含香港)出口佔比達43.6%,刷新近10年來最高紀錄。這放在國民黨執政時期,早要被扣上「親中賣臺」的帽子一百回了。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再到蔡英文,東南亞都被視為臺灣減少對大陸經濟依賴的主要出路,昔日「南向政策」早已慘敗,「新南向」同樣淪為笑柄。這足以證明,妄圖與大陸搞經貿切割,嚴重違背經濟規律,只會換來一敗塗地的下場。作為今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大陸堪稱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對島內經濟起到強有力拉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