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本名可能叫「王門」

2020-11-08 金陵句容

據我所知,黃梅這一名稱最早是在民國時才有的,因為在《光續續纂句容縣誌》上,都還沒有「黃梅」二字。當時,今之黃梅鎮東有座簡陋的橋,就叫王門橋。當時縣誌的的記載也沒特地記什麼王門橋,只是說,王門橋下(或附近,或河水中,記不清了)有一小庵(好像是尼姑庵?),庵中有幾棵老茶樹,所產的茶質量屬上乘。就這麼點。

已故句容當代文人秦京寶先生就是黃梅人,他生前曾對我說,他考察了許久,也沒找出過黃梅的來歷。 

南京至句容是1932年或1934年才通公共汽車的,在此之前,這裡並不是正道,甚至還沒有中道,只有小道,因為古人要想穿過湯山前往句容,可太難了。從古代一直到抗戰之前,全國的人都得從石獅經土橋,入南京的通濟門,這才是歷史悠久的官道。土橋舊有梁之昭明太子讀書臺,這太子從南京經過土橋時,覺得這裡挺雅,不肯走了,在這裡讀起詩書來了。湯山就沒這福分。就連1937年日軍攻佔南京時,明明到了句容,卻沒有從湯山入中山門,而是由土橋入中華門,後沒攻下中華門,改從雨花門入城。黃梅鎮過去只是一個村,它的地位還不如新塘。新塘在明代就為「市」了。這個「市」當然不是城市的市,只是集市的市。

黃梅可能因「王門橋」而來。「王門」在句容土話的發音裡,與「黃梅」相近。好像是秦京寶說過(?),解放初山東來的「侉」幹部,聽了半天,也不知道「王門」二字如何寫,於是自作聰明,寫成了「黃梅」。這人官位不小,於是一錘定音,歪打正著。好在黃梅二字也挺好聽,比「王門」來司多了,於是就定了名。它叫黃梅,其實是個意外。

解放時,這裡好像屬共產黨的句容六區

相關焦點

  • 黃梅有種過「年」叫婚嫁喜事
    頭條:黃黃高鐵來啦:黃州到黃梅鐵路中鐵四院正式勘測□ 黃梅有種「過年」叫排骨藕湯□黃梅有種「過年」叫幹塘蹭灘奈去□ 舅母娘黃梅話喊你回家過年□ 黃梅有種「過年」叫荸薺□ 有一種春節,我們遺忘了很久……□ 黃梅冬至「交九」與「數九」習俗□ 黃梅有種「過年」叫炒花生□ 黃梅有種「過年」叫芋圓□ 黃梅有種「過年」叫蓑衣圓□ 黃梅有種「過年」叫元宵茶
  • 孫藝珍非「孫仙」本名?孫藝珍被叫錯超20年,玄彬孔劉本名顯土味
    文/紀曉芙如今,明星「改藝名」出道在娛樂圈中早已不是稀罕事兒,比如任嘉倫原名任國超,譚松韻原名譚晶晶,雖然大多數明星的本名並不「洋氣」,但閒來無事調侃調侃,也就變成了逗趣梗,反倒能為藝人增加人氣。但是我們叫了這麼多年的「玄彬」,其實也並非其本名。玄彬本名叫「金太坪」,出道時給自己取藝名為「玄彬」,不僅是為了「躲」掉自己平平無奇甚至還略帶土味的本名,也有取意於光彩照人之意。
  • 同樣是稱呼小舞,唐三叫本名,唐昊叫丫頭,而比比東叫的讓人心碎
    像唐三的話,一般都是叫小舞的本名,像唐昊首次見小舞時叫的是丫頭,而比比東對小舞的稱呼卻讓人心碎。唐三和小舞雖然是六歲後才認識的,但也算得上是真正的青梅竹馬了,畢竟他們後來就再也沒分開過了。而唐三原本也只是想讓小舞當自己的妹妹,只是隨著年齡的變化感情也隨之變了。只是嘛,唐三雖然說認小舞當妹妹,實際上他卻沒叫過小舞妹妹,而是一直都叫小舞的本名。
  • 黃梅季節說雨水
    農曆五月,江南地區陰雨連綿,因為正是江南青梅泛黃的時候,所以大家把這個雨叫作「黃梅雨」,這一段氣象多變的時節,就叫「黃梅天」。《滬城歲時衢歌》是清代上海人張春華描寫上海歲時風俗的著作,比較完整的保存了上海「原生態」。
  • 任嘉倫本名任國超,譚松韻本名譚晶晶,看到楊紫本名我忍不住了!
    任嘉倫本名任國超,譚松韻本名譚晶晶,看到楊紫本名我忍不住了!任嘉倫是一個非常有人氣的男明星,長得很帥,尤其是括弧笑的時候,非常的蘇。任嘉倫本名任國超,譚松韻本名譚晶晶,看到楊紫的本名我忍不住了,楊紫的本名叫做楊旎奧,她的小名叫奧奧,這個名字第一眼看起來像是男孩子的名字,並且還有點難讀,比起叫楊旎奧還是叫楊紫好聽多了。楊紫也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女演員,相信很多網友都看過楊紫主演的電視劇,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情景喜劇《家有兒女》,這部劇也成為了一代人的熒幕記憶。
  • 皇太極的本名其實不叫皇太極,皇太極是他的職務,那他到底叫啥?
    其實,皇太極本名並不叫皇太極,早期明清文獻將其稱作:黃臺雞,洪佗始,洪太氏,洪他時,洪太吉、紅歹是,黃臺吉……。這是他的稱號「hongtaiji」的音譯,即「渾臺吉」,而「臺吉」是蒙古貴族的常見稱呼,類似「阿哥」。直到他死後百年,乾隆朝才給他改定漢譯名「皇太極」。也就是說,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本人都不知道「皇太極」是哪根蔥兒。
  • 吾與《宗譜》的「不解之緣」——文/湖北黃梅·商雅雅商
    當時,我的父親叫我查自家在《宗譜》上的記載,因他不知道自己的譜名,挺難查,像「大海撈針」一樣查他的乳名(本名),最後在眾多小字體內才查到父親的資料(當時我們這個年代的人都沒有上譜),隨後順理成章地往上查查到了他的父母親、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因長輩們生歿都採用皇帝的年號記載,依然是似懂非懂。
  • 娜恩不敢叫wendy本名,樸珍榮與JYP重名,原因與韓文有關
    為什麼Apink的成員孫娜恩害怕叫wendy的本名呢?甚至會覺得叫RED VELVET的WENDY的本名是一件不好意思的事情。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原來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誤會」,紅貝貝的WENDY本名叫做「孫承完」,孫老師的本名與娜恩爸爸的名字竟然是一樣的!
  • 孫娜恩害怕叫wendy本名,樸珍榮與JYP重名,韓國人名字鬧出的笑話
    為什麼Apink的成員孫娜恩害怕叫wendy的本名呢?甚至會覺得叫RED VELVET的WENDY的本名是一件不好意思的事情。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呢?原來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誤會」,紅貝貝的WENDY本名叫做「孫承完」,孫老師的本名與娜恩爸爸的名字竟然是一樣的!
  • 盤點你不知道的神話人物本名,觀音叫觀世音,嫦娥叫姮娥
    盤點你不知道的神話人物本名,觀音叫觀世音,嫦娥叫姮娥每一個文明都有其獨特的神話體系,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自然也不例外。幾千年下來,我們的神話體系已經非常完備了,不同神仙之間的關係脈絡都有跡可循,而大部分神仙的稱呼我們也如雷貫耳。
  • 《因為我們都是黃梅兒女》——致支援湖北黃梅疫區的愛心群
    地點:湖北黃梅;人物:黃梅人;故事:一群黃梅人沒日沒夜的忙著捐贈與採購。疫區無情,人間有愛。在醫用物質短缺的非常時期,黃梅人用自己的愛心在行動,用行動在續寫大寫的愛。我因他們而感動!我要為他們心繫家鄉,團結一心的精神而點讚。
  • 劉昊然本名劉源,劉亦菲曾叫安風,張天愛原名土氣直逼張馨予!
    不過今天的亮點還不止這些,因為出成績時,大家驚奇地發現,原來宋祖兒不叫宋祖兒,叫孫碧涓。宋祖兒這個藝名她從小用到大,07年的作品中就用的這個名字。古人有句話叫做「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但這句話在娛樂圈裡並不適用。
  • 上海話朗讀:黃梅季節說雨水
    農曆五月,江南地區陰雨連綿,常莊「東邊日出西邊雨」,五月正是江南青梅泛黃辰光,所以大家拿迭個雨叫做「黃梅雨」,迭個一段氣象多變個時節,就叫「黃梅天」。《滬城歲時衢歌》是清代上海人張春華描寫上海歲時風俗個著作,比較完整個保存了上海「原生態」。伊搿能寫黃梅天:雲宇連朝潤氣含,黃梅十日雨毿毿。綠林煙膩枝梢重,積潦空庭三尺三。
  • 黃梅表演藝術家——吳美蓮
    美蓮這姑娘註定是為黃梅而生的,其祖母是個戲迷,每天,她家的卡帶錄音機音量總是調到極致,循環地唱著黃梅。潛移默化中,那行雲流水、樸實明快、柔美動聽的黃梅旋律滋養薰陶著美蓮,讓黃梅的種子早早植入其心中,七八歲時,美蓮就已瘋狂地愛上黃梅,恰好這孩子天生有個金嗓子,天賦異秉加興趣加美貌,使其初具了黃梅表演的基本素養和條件。
  • 定風波·武漢黃梅雨紀
    《定風波·武漢黃梅雨紀》 梅雨是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特有的天氣現象,由於正是江南梅子成熟季節,故稱其為「梅雨」。此時,衣物易黴,也稱其為「黴雨」。也有叫「黃梅雨」的。武漢的梅雨季節正常年份一般都在20天左右,今年從6月上旬「入梅」,到7月下旬才「出梅」,總共持續了四十多天。
  • 任嘉倫是藝人本名挖掘機吧,曝魏大勳本名魏興文,被挖的還有他們
    魏大勳與任嘉倫互動交流,在他的新浪微博下評價了「超哥」兩字,任嘉倫則立即曝出了魏大勳的本名,他親切說道「魏興文同學們,我們倆並不是差一天生辰的弟兄嗎?為何你發的新浪微博裡找不著,我煩了」,原先任嘉倫是由於沒有他的相片,就曝出了別人本名?有點兒小對付呀!以後,魏興文這一姓名立即造成了大伙兒的強烈反響,大伙兒競相猜想,難道說魏大勳是名字?而魏興文才算是真實的姓名。
  • 白敬亭本名差點叫白巖龍,爸爸強烈反對,報戶口卻被錯寫成白靜婷
    有趣的是,白敬亭本名差點叫白巖龍,爸爸強烈反對,報戶口卻被錯寫成白靜婷。白敬亭與生俱來的暖男氣質很有親和力,陽光清秀的花美男肯定是很多女生的理想型。而且,白敬亭的名字也很符合他的外形和氣質,文藝範十足。何炅是小白的圈內好友,但是,何老師始終認為白敬亭是小白的藝名,估計很多粉絲也這樣認為。
  • 鄧玉虎 黃梅立春習俗
    據《山海經》記載,春神叫句芒,又稱青帝,人面鳥身,主春事。為迎接春神,古時「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迎春於東郊」。各郡縣仿照之,歷朝歷代如此。久而久之,即成為民俗。黃梅也不例外。據光緒丙子黃梅縣誌記載:「立春前一日,迎春於東郊,士女覘土牛身以定水旱,覘芒神衣帽以定晴雨。次日祀芒鞭牛如儀。」這段記述,說明黃梅的立春習俗主要是迎春活動。
  • 李嶠《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門率成》
    李嶠《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門率成》
  • 黃梅正青春
    來源:安徽日報為建立黃梅戲傳承發展的人才梯隊,2010年7月,成立5年的再芬黃梅藝術劇院又建立「再芬黃梅青年團」,來自原安徽黃梅戲學校和原安慶師範學院的18名黃梅戲專業優秀畢業生成為首批成員。王澤熙、餘平、張敏、江敏、王懿佳、陳邦靚、江李匯、謝軍、周海峰等「黃梅新星」的名字正在走出安慶,在天南地北打出知名度。小生、老生、花旦、青衣、刀馬旦、彩旦、文丑、武丑……再芬黃梅藝術劇院的人才體系不斷完善,成為國內第一梯隊的黃梅戲名院大團。排新戲 主配角自由切換作為再芬黃梅的資深演員,李萍一直活躍於黃梅戲舞臺,扮演過眾多廣為戲迷熟知的「花旦」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