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非遺之美》——龍泉青瓷

2020-11-30 非遺之美

2009年9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浙江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被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龍泉青瓷也因此成為全球第一個且是唯一一個入選人類「非遺」的陶瓷類項目。

龍泉青瓷/夏侯文

龍泉青瓷在世界上有很高的知名度,被譽為世界瓷器皇冠上的璀璨明珠。龍泉青瓷始燒於三國兩晉,古代龍泉哥窯是宋代「官、哥、汝、定、鈞」五大名窯之一。龍泉窯是中國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燒制年代最長、窯址分布最廣、產品質量要求最高、生產規模和外銷範圍最大的青瓷歷史名窯。龍泉迄今已發現燒制龍泉青瓷的古窯址達 360 多處。在 1700 餘年的傳承過程中,龍泉青瓷形成了青釉配置、多次施釉、厚釉燒成和開片控制等傳統的獨特的燒制技藝。 2006年,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夏侯文大師(左一)與景德鎮陶瓷大學同班同學劉品三 大師(右一)

龍泉青瓷/夏侯文

夏侯文,1935年出生於江西分宜。龍泉青瓷泰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龍泉青瓷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國家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專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津貼。

【 本期人物】夏侯文

《非遺之美》總編姚澤民(左一)與夏侯文 大師(右一)

國大師夏侯文(右二)與兒子省大師夏侯輝 (右一)

夏侯文,1963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同年分配到龍泉瓷廠,從事青瓷產品設計及工藝研究50多年。1991年被授予為「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1993年被國家授予為「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專家」,並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津貼;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為「中國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2003年被授予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2005年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評為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成為龍泉當地唯一獲此殊榮的國家級大師;2006年被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夏侯文在拉坯

1963年,夏侯文畢業於江西陶瓷學院。當他剛來到龍泉瓷廠時,心都涼了半截———他怎麼也沒想到,青瓷「明珠」的誕生地,竟是坐落在離縣城三十六公裡的山坳裡。開門見山,出門爬坡,艱苦的程度超出自己的想像。

夏侯文《青瓷龍紋扁瓶》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某一天,省有關部門通知龍泉瓷廠,選派一批技術人員赴杭接待日本青瓷考察團,廠裡派他去了。日本朋友參觀考察結束時,贈給他一本精緻的龍泉青瓷資料。他翻開一看:上面詳細地記載著龍泉青瓷的發展史、古窯址的分布情況,還附有大量精美的龍泉哥窯、弟窯的彩色照片。

夏侯文《青瓷龍紋扁瓶》局部

驚詫之際,他陷入沉思:外國人對龍泉青瓷尚且如此重視,作為一個黨和人民培養的新中國陶瓷技術人員,更應為發展龍泉青瓷貢獻智慧和力量!龍泉生活雖然艱苦,可是這裡有豐富的優質瓷土,發展青瓷工業前景廣闊。於是,他立志紮根山區,獻身龍泉的青瓷事業。從此,他把全部身心投入青瓷研究、設計工作中去。安心龍泉有志向,躬身瓷苑勤耕耘。在國營瓷廠的年代,他肩負著原龍泉瓷廠新產品開發總設計師的重擔,到目前為止,夏侯文從事青瓷產品設計及工藝研究已50多年,設計開發出不計其數的龍泉青瓷新產品。

夏侯文《龍鳳紋貫耳瓶》

作為一名肩負新產品開發的總設計師,夏侯文設計的作品多次在國際上獲獎。1967年,夏侯文承擔了中國與挪威舉辦的「中國現代陶瓷展覽」展品的創作設計。其中的作品《大眾瓶》不但為挪威國家博物館收藏,還成了龍泉青瓷的代表作之一,並成了廠裡年年出口訂貨的產品。

夏侯文《龍鳳紋貫耳瓶》底款

此外,夏侯文還成功設計製作出用於招待原美國總統尼克森首次訪華使用的大型成套青瓷高檔餐具,並在此基礎上,研製出一套圖案精美、器型考究的「97頭影青菊花餐具」。這套餐具一問世,就受到多方好評,並一直成為廣交會上的暢銷品,夏侯文也因此而榮獲省外貿部門特地頒發的獎金。

夏侯文《水仙花罐》

龍泉青瓷的風格是以造型見長,以釉取勝,靠淺浮雕飾為優勢。景德鎮白瓷釉下彩一直贏得國內外的盛譽。青瓷能否研製出釉下彩從而與白瓷爭奇鬥豔呢?夏侯文開始了摸索。他在不同的坯料、釉料、色料對青瓷釉下彩進行裝飾,用手工彩繪、噴、刷、各色貼花紙及浮雕與釉下彩結合,經過千餘次反覆試驗,終於研製成功絢麗多彩、品種琳琅滿目的青瓷釉下彩。青瓷釉下彩的問世,填補了青瓷史上的空白。1980年,青瓷釉下彩還獲得浙江省優秀科技成果三等獎。

夏侯文《龍紋扁瓶》

經過多年的反覆研究實驗,夏侯文找到了一種既適合哥窯胎薄質堅、釉層飽滿,又適合弟窯釉色明澈溫潤、青翠如玉的中間層胎料和釉料,攻克了工藝上不調和的難關,於1989年創製了哥窯和弟窯相結合的新瓷種,打破了「哥」、「弟」不能結合的舊觀念。從此,哥窯與弟窯可以任意銜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得到了陶瓷界人士的高度讚譽,也成了他這一代人對龍泉青瓷的一項新貢獻。在此基礎上,夏侯文於1997年又研製成功「色胎繪畫」藝術瓷花瓶及掛盤系列作品,在哥窯與弟窯中開創了一種劃時代的新裝飾手法。現在,他已有多件青瓷色胎繪畫作品被收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

夏侯文《 富貴有餘花瓶》

夏侯文先生言語不多,只要一工作,他都能集中精力和智慧,專心致志地埋頭研製新產品。他為人祥和,又肯耐心教導,已先後為龍泉青瓷事業培養出多批技術人才。

夏侯文《蘭花紋罐》

有一次,啟功先生在北京參加政協會議,浙江某代表亦與會。該代表與夏侯文先生交情匪淺,在他與啟功先生交談間提及夏侯文先生在青瓷燒制方面卓有成就。啟功先生欣喜,便稱要題字贈與有緣人。夏侯文先生拿到啟功先生墨寶「夏侯文青瓷作品」後,心生歡喜,兼懷愧領的不安,旋即著手燒制畫筒贈予啟功先生。啟功大師又復以墨寶「藝無止境,推陳出新」贈之。

啟功為夏侯文題寫」 藝無止境,推陳出新「

夏侯文先生調侃多少錢方得堪受此物,啟功先生一笑泯之。夏侯文先生復又精心燒制了一套畫具贈予啟功先生。贈饋之間,君子的淡水之交顯露無疑:君子之交講求意趣相和,以義不以利。

夏侯文《春蘭花瓶》

(責任編輯/姚澤民)

相關焦點

  • 龍泉青瓷和景德鎮青瓷的區別 龍泉青瓷特點
    對於一些比較喜歡收藏古董的人來說,他們家裡有各種各樣的古董,那麼,如果你們想要在這方面有更好的了解的話,一定要在網上查閱一些相關的資料,看一下龍泉青瓷和景德鎮青瓷的區別是什麼,因為這兩種之間有一定的區別的,所以一定要先看一下,此外,龍泉青瓷的特點有哪些。
  • 龍泉青瓷——青於外,美於魂
    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不斷深入,帶有含蓄和東方內斂氣質的美則愈加受到人們的推崇和喜愛。而在瓷器中,龍泉青瓷無疑是這種美的代表。 ,無不對龍泉青瓷的藝術美產生了深遠影響。
  • 2016龍泉青瓷印記:非遺榮光 閃耀世界
    當前,圍繞「一帶一路」戰略,龍泉借力龍泉青瓷,全方位加強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對外交流合作,力爭成為全省對接「一帶一路」、融入長三角和海西經濟區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平臺,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演繹美麗幸福好龍泉的精彩篇章。  2016年,是龍泉青瓷大放異彩的一年,在這裡,我們用6個關鍵詞,來見證龍泉青瓷的「非遺」榮光。
  • 故宮龍泉青瓷首次回家 龍泉青瓷泰鬥教你鑑賞
    龍泉與青瓷的淵源,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漫長歲月中,出自一代代龍泉青瓷先輩之手的青瓷珍品,從龍泉出發,到達千萬裡之外的皇家宮廷之中,此後再未公開現世。11月2日,「故宮龍泉青瓷回家展」在龍泉市青瓷博物館正式開展。
  • 龍泉青瓷,回歸自然之美的一抹天青色
    龍泉青瓷,青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如蔚藍落日之天,遠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淺草初春。 而南宋時燒制出晶瑩如玉的粉青、梅子青釉色,更是將青瓷推向頂峰。粉青釉和梅子青釉被譽為「青瓷釉色與質地之美的頂峰」。 那梅子青,釉層厚而透明,釉色瑩潤如玉,溫潤澤和,遠看如樹枝上掛著的梅子,「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故得此名。
  • 1600年龍泉青瓷因他而變:如遊龍隱碧空,美絕了
    是異類,卻也是全新的美。讓一眾同行驚嘆,也讓龍泉青瓷博物館驚豔、珍藏。這,是吳美輝用10年時間,換來龍泉青瓷1600年來的一次改變。龍泉青瓷始於三國時期,是中國制瓷史時間最長的窯系,也是目前唯一瓷類世界非遺。宋代時,龍泉青瓷攀至頂峰,又衍生出哥窯和弟窯兩類。
  • 2009—2019 龍泉青瓷的十年
    優質充裕的瓷土資源、素有「浙南林海」之稱 的林木資源、密布山野的澗流小溪的水動力資源以及甌江上 直通溫州的航運資源等,因為有這一切的因素,所以才有了龍泉青瓷薪火傳承了 1600 年,在數不清的歲月裡, 窯場白天煙霧瀰漫,夜間窯火輝映,火光熊熊,照亮夜空;它也曾焰火將息,一蹶不振。這些薪火得以傳承,凝聚著一代人的智慧。
  • 龍泉青瓷和越窯秘色瓷的傳承與發展
    「瓷韻繞九州,一劍傳千古」,龍泉青瓷與龍泉寶劍作為龍泉的標誌而聞名於天下。寶劍至剛,青瓷至柔,剛柔並濟,相得益彰。龍泉青瓷更以其清新雅致、或登堂、可入室等獨特優勢,受眾人青睞,成一時之風尚。    龍泉位於浙江西南部,是浙江歷史文化名城,是青瓷的發祥地。
  • 中國青瓷的代表龍泉青瓷,日本八件認定國寶,龍泉青瓷獨佔三件
    從2016年1月發掘至今,出土瓷片約150噸,其中以元代中晚期龍泉窯青瓷為主。從考古發掘情況看,當時甚至使用龍泉青瓷殘器修砌道路或鋪墁地面,足見此處龍泉窯產品的數量之大,這是除浙江龍泉窯址考古外,全國範圍內最大規模的一次龍泉窯青瓷考古發現。
  • 問海借力滬享龍泉|龍泉青瓷龍泉寶劍展覽亮相上海之巔
    這個周末,去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打卡《龍泉青瓷龍泉寶劍精品展》成了酷暑天裡的清涼事。龍泉青瓷的清純端巧、龍泉寶劍的颯颯寒意,都在這個容納了百餘件展品的精品展裡盡情展現了。可追溯至1700年前的龍泉青瓷燒制工藝,至今仍有著眾多的未解之謎,與著名的官、汝、定、鈞並稱為宋代五大名窯的「哥窯」,其特點是「胎薄如紙,釉厚如玉,釉面布滿紋片,紫口鐵足,胎色灰黑」,尤以造型、釉色及釉面開片取勝;而弟窯的窯器則以無紋者為貴,粉青釉為最佳。此次觀展可足不出滬即可觀賞到龍泉青瓷和龍泉寶劍的故鄉帶來的眾位大師的經典之作。
  • 這一次,上海之巔為2600歲的龍泉寶劍和1700歲的龍泉青瓷「帶貨」
    有著2600多年歷史的龍泉寶劍和1700多年歷史的龍泉青瓷,一起來到了上海之巔——上海中心大廈的寶庫文化中心。當歷史與現代相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7月31日至8月8日,龍泉政府攜手寶庫文化,在上海舉辦「問海借力•滬享龍泉」健康生活暢享季活動。
  • 150餘件古今龍泉寶劍和青瓷亮相陝歷博
    據來自浙江的非遺傳承人介紹,龍泉鑄劍歷史悠久,據《越絕書》記載:歐冶子於龍泉「鑿茨山,洩其溪,取鐵英,作鐵劍三枚:一曰龍淵、二曰泰阿、三曰工布。」歐冶子冶鑄出了第一把鐵劍————「龍淵」,開創了中國冷兵器之先河,是中國古代鑄劍鼻祖。龍泉寶劍具有「劍刃鋒利、剛柔相濟、寒光逼人、紋飾巧致」四大特色。秦漢時期,龍泉的鑄造業專為皇室鑄造寶劍。
  • 五大名窯之外的龍泉青瓷有多美?
    > 宋代龍泉窯青釉印花雙魚紋洗 故宮博物院藏   鈞窯 、汝窯 、官窯、 定窯、 哥窯被稱為宋代五大名窯,但作為海外絲綢之路重要「使者」的龍泉青瓷竟然沒有入選五大名窯之列他心中豁然一亮:雪拉同的衣裳與中國的寶貝相似,雪拉同的藝術形象與中國寶貝具有異曲同工之妙。於是,他把青瓷高高舉起,大聲喊道:「雪拉同,中國的雪拉同!」
  • 龍泉青瓷 | 龍泉青瓷造型藝術中的禪意探析
    禪宗體現出一種純自然的古樸美學,所傳達的是一種素美的內涵與外在特徵,透過歲月沉澱表現出一種順乎自然、不刻意造作的『拙』的美感。它所呈現出的美是獨特的性靈之美,雖不耀眼,但有種無法言語的自然韻味。禪宗美學含蓄內斂之美和「化繁為簡」的美學思想與龍泉青瓷在造物思想、造型特徵、色彩材質等方面的審美特徵都有著共通之處。
  • 龍泉青瓷:載入聯合國「非遺名錄」的十年「唯一」
    金村黨支部書記王怡榮說,青瓷開窯瞬間,可能驚豔四座,也可能失落神傷,這種不確定性正是青瓷的美妙之處。  位於龍泉市上垟鎮木岱口村,始建於清代光緒年間的「曾芹記古窯坊」是龍泉現存最古老的柴燒龍窯,七代「窯主」180多年來一直延續著窯火不斷的傳奇,成為這一傳統燒制技藝的活態樣本:佔地面積2000餘平方米,長33米,窯室內寬1.37米,高1.8米,有22間窯室,一次可燒青瓷2萬多件。
  • 龍泉青瓷餐具 兩次窯燒 綠色健康
    青瓷 徐朝興設計 拿過全國日用瓷第一名 「青瓷本身並不是目的,生活才是目的」,我覺得這句話道出了龍泉青瓷的精髓。 「雲鳳」,顧名思義,溫潤如玉的青瓷碗碟上,祥雲、鳳凰盤旋其中,古韻十足。由號稱「青瓷泰鬥」的徐朝興大師設計,曾在1986年獲得第三屆全國陶瓷評比一等獎,獲日用瓷總分第一名。
  • 龍泉青瓷 | 龍泉青瓷的「厚釉」質感,燒制究竟有多難?
    青瓷瓷器之美,大美無聲。而在顏色釉瓷中,龍泉青瓷是最早出現、持續時間最長和最具東方藝術特色的品種。南宋時期,龍泉青瓷進入鼎盛時期,龍泉窯得到空前的發展。尤其是馳名中外的粉青、梅子青,更是將青瓷釉色之美推到了頂峰。
  • 在寶庫看龍泉的寶劍和青瓷,在上海之巔做一場俠客夢
    在浙江省西南部和福建、江西交界的地方,有座小城龍泉,龍泉有寶劍和青瓷兩件「寶」。今天起,這兩項國家非遺都搬進了上海之巔——上海中心大廈37樓的寶庫藝術中心琺瑯廳和寶庫匠心館。一把寶劍喚起參觀者的俠客夢,「巧剜明月染春水」的青瓷體會水與火的融合。
  • 讓龍泉青瓷成為世界級瓷器 全面打響「世界青瓷·龍泉智造」品牌
    「龍泉青瓷化身友誼的使者,見證世界重要時刻。這時候,我是真正理解了作為龍泉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這些話的含義。」10月7日,半閒堂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湯偉接受記者採訪時,深有感觸地說。  「半閒堂」成立於2013年,以傳承青瓷文化為宗旨,專注於高品質青瓷的設計研發、生產和宣傳推廣,是龍泉唯一一家國家用瓷生產企業。
  • 浙江龍泉青瓷大師盧偉孫:在非遺中不斷創新
    方堃 攝  中新網杭州9月22日電 (記者 方堃)「霞不重以丹青,雲不施以彩繪,恐失其嵐光野色,自然之氣也。」這是宋代藝術所追求的最佳境界。22日,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大匠之風大師個展系列之「盧偉孫青瓷藝術展」開展。展覽通過展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盧偉孫的近百件作品,讓民眾近距離感受簡約清新、疏淡精勻、體現天地之大美的龍泉青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