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上海留學生回國就業不容易?留學護航計劃了解一下!

2021-01-09 澎湃新聞
疫情下,上海留學生回國就業不容易?留學護航計劃了解一下!

2020-10-20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作者丨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陳嘉音

「今年的疫情把計劃都打亂了。」

「比起國內畢業生,我們不太了解國內的企業招聘。」

……

各位留學生們

你們是否也有這樣的煩惱?

小李是加州大學的一名留學生。他原本的計劃,是畢業後留在當地工作。海外疫情蔓延下,不少留學生選擇回國就業,他也成為了其中一員。

據統計,2020年回國求職海歸人數將突破80萬,但海歸的競爭對手卻不止如此,他們還要與874萬國內應屆畢業生站在同一賽道,向有限的崗位發起挑戰。

現實遠比小李想像得要殘酷。國內就業信息匱乏成了攔在小李面前的第一道關卡。

本來,英語表達能力、宏觀視野和適應能力,都是歷來海歸們在人力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但事實上,對於大多數海歸而言,回國就業並沒有想像中那麼不容易。

後疫情時代,「海龜」們群體現狀如何?

前不久,青少年國際交流中心

面向有意向出國留學的

青少年群體、國際班、國際學校在讀群體

以及已經出國留學群體

通過發放問卷、開展結構性訪談、

群體座談廣泛收集數據

形成《2020年上海出國留學生群體現狀調研報告》

報告顯示

為了讓海歸人群「學有所用,心有所依」

團市委正在搭建整合

各界資源的綜合性服務平臺

在這個平臺上

留學生不但能找到實習與工作機會

甚至可能參與進博會的服務工作

近日,「留學護航 擁抱未來」留學護航計劃工作推進會召開。會議在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成果和經驗的同時,也「劇透」了未來的精彩。

自2019年6月開展至今,上海青少年國際交流中心(以下簡稱青交中心)「留學護航計劃」公益項目積極探索,為廣大留學生開展了涵蓋留學前、留學中以及留學後的全方位公益服務,旨在培養有中華情懷、國際視野的新一代青年人才。

市委統戰部副部長王珏表示,在市委統戰部的指導下,上海市僑辦、僑聯與團市委加強「僑學聯動」,先後通過「致海外留學生的一封慰問信」、「支持海外校友會募集抗疫款物」、定向投遞「僑愛心健康包」等形式,讓海外僑胞和留學生即使遠隔千裡萬裡,也能感受到溫暖。

針對因疫情原因返滬的留學生群體,青交中心聯合上海市回國留學人員服務中心為這部分群體精心篩選了百餘家優質企業的實習見習崗位。在會議現場,微軟-儀電人工智慧創新院、彪馬(上海)商貿有限公司、卓富德商務諮詢(上海)有限公司、奧美集團等留學生實習就業基地正式授牌。

上海青少年國際交流中心

與志願者指導中心一起

為返滬留學生開通了

2020年進博會留學生志願者報名通道

經過嚴格的筆試、面試篩選出的35名入圍者,再根據組委會可上崗天數及日期範圍、在滬居住情況、本身意願度等標準進行層層考核。最終,有7名留學生脫穎而出,成為了首批進博會長期管理崗位留學生志願者。

同時,青交中心聯合上海市回國留學人員服務中心,精心篩選了百餘家優質企業的實習見習崗位,助力留學生在崗位上發光發熱,乘風破浪。

上海團市委副書記丁波表示,團市委力求積極發揮共青團的思想政治引領作用和服務體系優勢,通過上海青少年國際交流中心推進「留學護航計劃」公益項目,積極探索以服務為載體的思想政治引領新模式,不斷增強廣大留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培育和凝聚優秀青年人才。

上海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僑聯黨組書記、市政府僑務辦公室主任王珏,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上海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徐建剛,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副書記丁波,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外公室副主任貝兆健,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謝黎萍,上海市歸國華僑聯合會副主席陶勇,上海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吳仁傑等領導出席了會議。

在困難與危機的背後

實則也充滿機遇

正如《伊利亞特》中的格言:

You shall see the difference now that we are back again!

製圖:吳佳斐

原標題:《疫情下,上海留學生回國就業不容易?留學護航計劃了解一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疫情籠罩下,求學與求職大浪淘沙,留學生群體該何去何從?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所有人的既定計劃:大中小學接連關閉,學生們開始轉為線上上課;大批企業裁員倒閉,失業率直線上升……毫無疑問,新冠病毒的出現和持續蔓延對於大部分行業和群體來說都是一場災難。而在全球抗疫和各國管制的大環境下,想要出國的深造的留學生群體就顯得格外的焦慮。
  • 疫情之下,這群選擇不回國的上海留學生,過得還好嗎?
    小沈告訴海岸君,英國疫情開始出現爆發趨勢時,確實很多同學都想回來。隨著機票價格一路飛升,航班不停取消,同學們的回國路也波折不斷。有的同學轉機緬甸,沒想到根據當地疫情防控要求,一下機就被要求在當地集中隔離14天;有的同學轉機衣索比亞,硬生生繞了很大一圈才回到國內,折騰得筋疲力盡。
  • 留學生畢業後何去何從?73%學子計劃歸國就業
    要畢業了 回國還是留下?回國還是留下,這是不少海外學子在畢業時需要做的選擇。具體怎麼選,往往受到就業環境、職業理想等的影響。根據新東方近日公布的《2017中國留學白皮書》,73%的中國留學生計劃完成學業後歸國就業。中國發展迅速、機會更多,回國已經成為學子們的首要選擇。
  • 疫情下的海歸:回國求職者大增三成,過半薪資不及預期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以往熱門的留學國家陷入公共衛生危機,而國際關係的緊張和通航困難也在重塑著海外人才的發展計劃。在此境況下,海歸群體如何應對?在此背景下,智聯招聘發布《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結合平臺求職大數據及問卷調研,呈現2020年海歸尤其是留學生群體的回國趨勢,以及海歸就業、創業情況。報告顯示,2020年在國內求職的海歸人數同比增長33.9%,57%的海歸薪資不及預期。海歸就業首選城市仍是京滬,深圳、杭州和廣州位列三到五位。
  • 留學生回國就業工資大不如前,國內學生為什麼還會選擇出國留學?
    近日有一個老師在網上發帖訴說了自己的學生留學歸來後的遭遇,引起眾人的討論。他的這個學生幾個月前剛從英國名牌大學畢業回到國內並前往上海找工作,前幾天面試了一家外資廣告公司,這個學生得到了這家公司的認可。如今,物價高企,國內普通大學畢業的本科生,通常也能拿到三四千的工資,因此她覺得心裡特別不平衡,在國外留學這幾年花了將近百萬,沒想到回來卻拿了個白菜價,什麼時候能夠收回這個成本。後來這個老師和他的學生說,這種情況太正常不過了,今後只會越來越多,因為現在國內就業市場對留學歸國人才已經越來越理性。
  • 去法國留學,學什麼專業回國好就業?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出國留學,而畢業後歸國的留學生也以每年13%的速度再增長。所以,如果你不打算移民,那麼最好在出國前就選一個回國後好就業的專業,才能在國內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勢。那麼,對於法國的留學生而言,學什麼專業回國之後好就業呢?
  • 去年有意回國就業的留學生人數較前年猛增67.3%!疫情管控效果更好...
    智聯招聘今天發布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向國內崗位投遞簡歷,即著手回國就業的留學生人數較2019年猛增67.3%。 2020年,有71%的受訪留學生表示將回國發展,28.3%的留學生改變了原先留在海外的計劃,在疫情蔓延情況下緊急回國。
  • 疫情下數十萬滯留留學生:80萬學費上網課,留英申請人數暴漲
    「留學是為了回國得到更好的就業機會,現在我可以同步進行了。」 值得一提的是,「居家留學生」不全都是在家上網課,有些學生還在國內的高校同步上著線下課。「我目前在上海紐約大學暫讀,學費還是一學期20萬元左右。」在紐約大學讀文化傳媒專業的李萌在接受每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因為疫情,自己沒有出國,便前往上海紐大上課。
  • 高不成低不就,回國留學生越來越多,怎麼辦?
    最近,和幾位家長聊天,有一些孩子已經回國的家長,已經開始抱怨。特別是那些大三、大四的留學生家長,已經從當初孩子躲避疫情,順利回國後的興奮和開心,變得一些迷茫了。今年的春節以後,好好的留學生涯變成了大家紛紛討論刷票攻略,隨著「五個一」等航空管理措施的出臺,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家庭討論的唯一話題不是學業,而是如何回國。刷票回國、及時辦理疫情申報、看航班是否被取消、如何回國後隔離措施,這些都是今年上半年留學家長群裡的一波又一波話題。隨著秋季的開學,這波高潮回國仍然在繼續,孩子們都回國了。
  • 新時期來華留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策略研究
    來華留學生就業政策是來華留學教育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留學生就業情況是彰顯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一環。2017年前後,國家和地方關於來華留學生就業政策試水,就業環境逐步寬鬆。北京、上海等來華留學生聚集地,尤其是中關村科技園、上海自貿試驗區、張江高新區等國際人才需求旺盛的城市和地區相繼出臺新政,為來華留學生在華就業創造了新的環境。
  • 全球疫情背景下西方發達國家留學政策的突變及應對
    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美國加快了對華政策的調整,留學政策趨於收緊,而且多次反覆,令人眼花繚亂,給留學生及其家長帶來了很大的困惑和擔憂,國內社會各界特別是留學生及其家長對此也十分關注。本文從當前我國留學的基本現狀與發展趨勢入手,辯證認識疫情背景下留學的總體形勢,提出有關應對之策。
  • 日本就業想說愛它不容易 在日留學生有話要說
    前言:對於留學生來說,日本求職季也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時期,除了回國或去他國求職外,選擇就在留學當地就業的學生也不少。 日本政府為支持日本企業員工的國際化與多樣化,安倍內閣提出了「30萬留學生計劃」,即到2020年將留學生的人數由2008年的14萬增加到30萬,並為留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和就業環境。近日,美國《華爾街日報》也報導稱,日本政府積極為留學生在日本就業創造條件,計劃將留學生在當地的就業率由30%增加到50%。 實際情況又如何呢?
  • 留學生到底建不建議他們回國呢?外交部:將協助確實有困難的留學...
    留學生到底建不建議他們回國呢?外交部:將協助確實有困難的留學人員逐步有序回國 2020-04-02 15:48: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鳳凰衛視記者提問:一些留學生對於回國的問題還是比較糾結,一方面想繼續學業和生活,但是也怕疫情快速蔓延。請問外交部對這些留學生特別是疫情嚴重國家的這些留學生到底建不建議他們回國呢?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表示,我國海外留學人員的特點,一是人數眾多,據教育部門統計,海外留學人員總人數160萬人,目前尚在國外的大約140萬人。二是留學人員分布在不同國家和地區。
  • 新時期來華留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策略研究_神州學人
    來華留學生就業政策是來華留學教育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留學生就業情況是彰顯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一環。2017年前後,國家和地方關於來華留學生就業政策試水,就業環境逐步寬鬆。北京、上海等來華留學生聚集地,尤其是中關村科技園、上海自貿試驗區、張江高新區等國際人才需求旺盛的城市和地區相繼出臺新政,為來華留學生在華就業創造了新的環境。
  • 取消留學回國證明 不只是方便了莘莘學子
    日前,教育部網站發布了關於取消留學回國人員證明的公告。這一舉措旨在「簡化留學回國人員辦事程序,方便廣大留學回國人員工作和生活」。此消息一經發布,立刻引起網上一片叫好之聲。按照最新要求,對於留學證明,自2020年10月1日起,駐外使領館不再受理開具申請,2020年9月30日前已提交申請的,駐外使領館根據留學人員意願提供相應服務。
  • 留學生十年就業大數據:海歸就業優劣勢明顯
    對此趨勢,最明顯的數據結果就是從2006年到2015年近十年間,我國年度出國/回國人數比例已經從3.15:1下降到了1.28:1。1歐美國家就業壓力較大,回國就業成為主流2015年世界經濟增長3.1%,低於普遍預期,創2009年以來最低增速。雖然中國留學生主要關注的發達經濟體增速繼續回升,但回升勢頭減緩。
  • 疫情下的海歸:回國求職者增長33.9% 過半薪資不及預期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8日電 近日,智聯招聘發布《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在國內求職的海歸人數同比增長33.9%,45%海歸期望紮根一線城市,京滬兩城佔3成多。
  • 金吉列大學長第四屆世界名校線上招生面試會,特殊時期護航你的留學...
    當前各國,隨著疫情走勢逐漸平緩,部分海外院校已將開學計劃提上日程,部分院校招生工作也恢復正常。今年的留學之路看起來比往年更加艱辛,但我們始終相信Every coin has two sides。疫情的另一面,是給了我們更充裕的時間為留學做準備,幫助我們抓住這個時間差,打贏漂亮的留學仗。
  • 疫情下的日本留學有哪些變化
    上周接受一則有關留學的欄目專訪,聯線話題主要是分析了疫情下的日本留學有哪些變化以及現在這種情況下日本留學的後續應對問題:今天得空,寫下來給大家參考:問題一: 疫情下的日本留學,有哪些變化?新冠疫情對各行各業以及各國都產生了不可逆的巨大影響,我們日本留學生也沒能倖免,疫情高峰時期有在日留學生回國探親因疫情原因都被禁止再入國了,好在這一批學生已在本月陸續可以返回日本了(具體請參考我之前文章:
  • 疫情下的倫敦唐人街:越來越多中國留學生回國,外賣餐飲遭遇重創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沉寂的倫敦唐人街逐漸復甦,但一切又不一樣了。門口擺著免洗消毒洗手液,進店先測體溫,店內需要保持社交距離,坐在飯桌前才能摘下口罩,顧客們的用餐體驗與以往大為不同。對於在唐人街餐飲業工作了十多年的施明華而言,疫情後最大的變化是缺少了人氣。有一年春節,因為路上人潮洶湧,他花了一個小時才走完短短一條街道,但如今的唐人街即使在重啟之後也今非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