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0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作者丨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陳嘉音
「今年的疫情把計劃都打亂了。」
「比起國內畢業生,我們不太了解國內的企業招聘。」
……
各位留學生們
你們是否也有這樣的煩惱?
小李是加州大學的一名留學生。他原本的計劃,是畢業後留在當地工作。海外疫情蔓延下,不少留學生選擇回國就業,他也成為了其中一員。
據統計,2020年回國求職海歸人數將突破80萬,但海歸的競爭對手卻不止如此,他們還要與874萬國內應屆畢業生站在同一賽道,向有限的崗位發起挑戰。
現實遠比小李想像得要殘酷。國內就業信息匱乏成了攔在小李面前的第一道關卡。
本來,英語表達能力、宏觀視野和適應能力,都是歷來海歸們在人力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但事實上,對於大多數海歸而言,回國就業並沒有想像中那麼不容易。
後疫情時代,「海龜」們群體現狀如何?
前不久,青少年國際交流中心
面向有意向出國留學的
青少年群體、國際班、國際學校在讀群體
以及已經出國留學群體
通過發放問卷、開展結構性訪談、
群體座談廣泛收集數據
形成《2020年上海出國留學生群體現狀調研報告》
報告顯示
↓
為了讓海歸人群「學有所用,心有所依」
團市委正在搭建整合
各界資源的綜合性服務平臺
在這個平臺上
留學生不但能找到實習與工作機會
甚至可能參與進博會的服務工作
近日,「留學護航 擁抱未來」留學護航計劃工作推進會召開。會議在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成果和經驗的同時,也「劇透」了未來的精彩。
自2019年6月開展至今,上海青少年國際交流中心(以下簡稱青交中心)「留學護航計劃」公益項目積極探索,為廣大留學生開展了涵蓋留學前、留學中以及留學後的全方位公益服務,旨在培養有中華情懷、國際視野的新一代青年人才。
市委統戰部副部長王珏表示,在市委統戰部的指導下,上海市僑辦、僑聯與團市委加強「僑學聯動」,先後通過「致海外留學生的一封慰問信」、「支持海外校友會募集抗疫款物」、定向投遞「僑愛心健康包」等形式,讓海外僑胞和留學生即使遠隔千裡萬裡,也能感受到溫暖。
針對因疫情原因返滬的留學生群體,青交中心聯合上海市回國留學人員服務中心為這部分群體精心篩選了百餘家優質企業的實習見習崗位。在會議現場,微軟-儀電人工智慧創新院、彪馬(上海)商貿有限公司、卓富德商務諮詢(上海)有限公司、奧美集團等留學生實習就業基地正式授牌。
上海青少年國際交流中心
與志願者指導中心一起
為返滬留學生開通了
2020年進博會留學生志願者報名通道
經過嚴格的筆試、面試篩選出的35名入圍者,再根據組委會可上崗天數及日期範圍、在滬居住情況、本身意願度等標準進行層層考核。最終,有7名留學生脫穎而出,成為了首批進博會長期管理崗位留學生志願者。
同時,青交中心聯合上海市回國留學人員服務中心,精心篩選了百餘家優質企業的實習見習崗位,助力留學生在崗位上發光發熱,乘風破浪。
上海團市委副書記丁波表示,團市委力求積極發揮共青團的思想政治引領作用和服務體系優勢,通過上海青少年國際交流中心推進「留學護航計劃」公益項目,積極探索以服務為載體的思想政治引領新模式,不斷增強廣大留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培育和凝聚優秀青年人才。
上海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僑聯黨組書記、市政府僑務辦公室主任王珏,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上海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徐建剛,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副書記丁波,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外公室副主任貝兆健,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謝黎萍,上海市歸國華僑聯合會副主席陶勇,上海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吳仁傑等領導出席了會議。
在困難與危機的背後
實則也充滿機遇
正如《伊利亞特》中的格言:
You shall see the difference now that we are back again!
製圖:吳佳斐
原標題:《疫情下,上海留學生回國就業不容易?留學護航計劃了解一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