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古代印章收藏 價值翻倍上漲

2021-01-09 同花順財經

  在西藏的古代藝術品收藏裡,印章是唯一具有歷史檔案價值的藏品。形制各異的藏印包含了歷史長流裡無盡的細節,一枚看似平凡的印章,往往能證明一件史學家百思不得其解的大事。

  而藏印的鑄造、雕刻,則是西藏古代藝術品中的上乘工藝之作,小巧方寸間,刻畫大觀,或渾厚大氣,或靈巧可愛。

  藏印的收藏,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是極小眾的,國內專注於藏印收藏的專家並不多,大眾收藏的盲點,給了這些有遠見的藏家巨大的契機。筆者在成都藏印收藏者周先生處,見到數百件精美無比也珍貴無比的老藏印,其中土司、僧官印就有百餘件。周先生笑談,當時收藏這些藏印,平均一個也就幾百元,在目前的市場看,其價值已增百倍千倍。

  其實,收藏之路亦是感悟之路,當我們拾起歷史舊物時,何嘗不是在和歷史對話,從中感悟天地。

  藏印的歷史沿革

  藏印的歷史很悠久。從爐霍石棺群出土的早期文物看,西藏東部早期印章有明顯的北方草原民族文化特質,多為薩滿圖騰,一般為太陽、鷹、星宿等。

  接近伊朗高原的藏西阿里地區則出土有西亞祆教、摩尼教、景教圖騰印章,圖案多為大鵬金翅、火焰、十字架、六芒星符號。這些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5世紀的印章,在藏人看來是天降神物,稱為天鐵或雷鐵,實則是藏民族形成的人種來源的實證。

  公元7世紀吐蕃王松贊幹布時期,西藏開始使用本民族文化特質的印章。唐初,吐蕃的傳奇君王松贊幹布統一高原,向周邊國家學習農耕、文化、藝術,逐步形成了完善的法律、典章制度。為了管理佔領地區的廣大屬部,吐蕃王朝必須以印信作為權力憑證,歷史上也多有記載。

  比如,吐蕃佔領西域時期官印的使用,在敦煌出土的古藏文文書中得到了證實。當時吐蕃官方發給沙州行政官員的文書末尾都蓋有行文規範的制式官印。

  公元752年,吐蕃冊封盟國南詔為「贊普鍾南國大詔」,並「賜為兄弟之國」。命南詔王閣羅風為贊普鍾,號曰「東帝」賜以金印。吐蕃王赤德松贊在拉薩東部墨竹工卡的夏拉康立有兩座石碑,碑文末尾刻有鈐蓋印章,有「誓文封以雍中之印」「蓋印加封,堪布用印,安置之」「其一副本蓋印加封,置於此神龕內」等文字。在另一方盟誓碑的末尾也刻有:「為令人知曉計,乃將誓文勒諸石上,四周蓋印護持,置於神殿及盟誓文龕之內。」

  唐時的吐蕃治印,沿用了唐印的形制,文成公主進藏帶來的漢地工巧匠人,依照漢印為吐蕃王朝雕刻了大量的官印,而同時,佛教由漢地與印度進入西藏,僧人使用的印章也漸漸出現。

  13世紀以後,藏印趨於多元,二次弘法使西藏的僧團制度、寺院規模得到極大發展,藏民族奠定了以佛教為民族唯一信仰的社會文明結構,以藏傳佛教為精神內核的藏印風格也在此時形成,諸多教派門宦也逐步完善了自家的印章格式。

  公元13世紀元朝統一西藏後,為了扶持和鞏固了薩迦地方政權,進一步加大了政治管理力度。西藏各種印章的大量使用,主要是元中央政府管轄西藏時候才開始的,史稱烏孜藏時期。

  拉薩的西藏博物館中,藏有一枚元朝統治者賜與薩迦派第七任帝師桑傑貝的玉印。此枚玉雕為和田青玉質地,方形,邊長8.7釐米、通高8釐米,重940克。印紐為回首龍紐,龍鬚下垂,前足四爪,伏於鬚髮兩側,背部弓起,盤尾,尾部分三叉,一叉緊貼背部,兩叉向兩邊盤曲,後足蹲臥,腹下有穿空。該印玉質細膩光滑,線條簡練流暢,造型生動,為元代玉印之精品,是當時的中央政府委託江南地區良工玉匠所制,體現了13世紀最為高超的玉雕印璽工藝。

  元代西藏印章的一大特徵就是八思巴文的出現,1260年,元始祖忽必烈要求薩迦派第五祖八思巴大師仿照藏文的篆字體創造了八思巴字體。1269年元朝皇帝頒布詔書在全國確定了八思巴新創的蒙古新字(藏篆字體)的官方地位。

  到了明代,藏漢的政治與文化交流更為廣泛,藏印在藝術風格上趨於漢化,大量的漢地喜慶圖案出現在藏印上,如喜字、壽字、龍鳳呈祥、獅子滾繡球等,漢字與藏字也並列出現在藏印印文上。

  明清兩代,藏印形制逐漸定型,我們今天所見到的西藏印章也多為明清製造。

  五花八門的藏印世界

  藏印種類繁多,材質不一、圖案豐富、工藝複雜的特性,令其具有格外的魅力。

  藏族同胞多喜鐵質、銅質印,以鑄造、錘揲、銅鐵合鑄工藝為主,其藝術風格華麗繁茂,層層刻花交織,精工巧做,不厭其繁,其宗教用印還會在印內裝藏藥丸、經書、咒語等物,注重護佑和祈福的神秘色彩。印體鑲嵌珊瑚、綠松石,這都是藏人特有的審美。由於藏印都是隨身佩帶的,久經盤玩,光氣明亮,熟美可人。這種由人一代代養護出的漂亮光色非常迷人。

  西藏古代印章的製作材料比較複雜,常見的材質主要有金印、銀印、玉印、銅印、鐵印、木印、角印、骨印、石印以及蜜蠟、珊瑚、綠松石、琥珀、青金石、瑪瑙、料器、琉璃、紫砂、陶瓷等等。

  金屬材質的藏印中,尼瑪銅鑄造為最貴重。尼瑪銅,又名合金銅,是喜馬拉雅等地用來鑄造佛像法器的精煉銅,在古時與黃金同價。其銅質柔美潤滑,光氣溫良,不生銅臭,有黃、紅、白、紫色澤,若玉光華,撫之細膩,令人愛不釋手。

  鐵雕錽金銀印則是藏印中的貴中之貴,也是收藏市場最為青睞的珍品,價值極高。錽金銀工藝源自中亞突厥,後由蒙古貴族帶入西藏。遊牧民族對鐵器非常痴迷,特別是鐵錽金銀,凡上層僧俗,日用器物多喜鐵錽金銀。

  藏印的文字種類也比較複雜,主要有藏文、八思巴文、蒙文、漢文、梵文、滿文等。

  印章的圖形,有獨特的地域和民族風格,主要有阿字、種子字、身口意三密字、八寶、七政、蠍子、龍、蛇、摩羯、金剛杵、鉞刀、如意、陰陽太極、火焰、壽字紋、福字紋,回紋、日月紋、祥雲紋、海螺等。

  至於印章的鈕形,也千差萬別,主要有春水秋山紋、神人鈕、大鵬金翅鈕、寶珠鈕、如意雲紋鈕、火焰寶冠鈕、方鈕、圓鈕、瓦鈕、馬鞍鈕、獅鈕、駱駝鈕、鳥鈕、蓮花鈕、猴鈕、牛鈕、馬鈕、馬頭鈕、虎鈕、藏獒鈕等。

  藏印有一種獨特的形制名為天圓地方印,其印面一頭為方一頭為圓,型同腰鼓,有些一頭漢文一頭藏文,此類藏印多用在契約籤署。

  舊時藏印裝在皮套內,由皮繩牽連,還會在皮繩上掛上火漆,在使用時,先加熱火漆滴在公文上,再蓋章。

  歷史檔案裡發現的蓋有西藏古代印章的多為封文和指令,貴族、寺廟得到這些公文如獲至寶,會世世代代精心保存。如貴族郎仁瓦有功於政府,在他的封地文書裡先後蓋有:諸事成功之印、轉政教之*****護持三界法王之印、文殊皇帝之臣黃教大師之印、奉旨掌管西藏事務黃教大師之印,每次蓋印都是為了追封。

  藏印的收藏和鑑別

  如何判斷一枚藏印的品級,是收藏藏印的首要問題。

  首先是看這枚藏印的材質,貴重金屬、犀角、象牙、和田玉、尼瑪銅、鐵錽金銀為上品;其次再看鑄造雕刻工藝,精美細緻者級別都很高;印文則需要較高的古代西藏文字知識,方能判斷。此外官職印、土司印、宗教領袖印,都是極難得的好印。

  今日,隨著藏傳文化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收集西藏的古代藝術品,曾經隨處可見的西藏古代印章,現在也漸漸罕見蹤影,至於珍品則少之又少。在高額利潤的推動下,這一兩年大量偽作的銅鐵藏印也開始流入收藏市場。

  假制藏印的特徵非常明顯:銅鐵生硬,線條僵化,上手很重,沒有自然使用的磨損痕跡與包漿,而印文刺手,毫無古文字圖案的章法,特別是偽作的鐵錽金銀藏印,偽造者不了解古代複雜的鐵雕工藝,只是用化學金塗抹,全無真品的華貴靈巧氣息。

  還有一類產於尼泊爾的印度教壓印,也常被業者當藏印出售,因其圖案文字與古代西藏佛密教相同,故以訛傳訛,藏家多不辨。

  西藏古代印章之收藏,有極高的文獻檔案價值,藏族同胞特有的高原氣息的治印美學,也讓人為之陶醉。藏印與漢印相映成趣,各有魅力,特別是明清以來,漢藏文化交流頻繁,藏地印章裡也揉合了漢族的儒雅溫和之風,細細品玩,自有一種心得,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藏印的美,將會被更多的收藏者所喜。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htt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印章才具有真正的收藏價值?
    在元代之前還以銅為材料,印章的材料多種多樣,只不過每一種印章的材質也有高低等級之分,也會影響其價格。特別是現在很多應將做出了多種多樣的形狀,讓印章顯得生機勃勃有創意,然而什麼樣的印章是具有高的收藏價值的呢?首先想要知道一枚印章是否有高的收藏價值,我們需要做的是先進行鑑定。
  • 印章價值以及收藏小竅門
    近年,隨著印章拍賣的興起,名家篆刻、印章逐漸為藏家所關注,市場行情也在不斷攀升。然而多年來名家篆刻、印章在拍賣市場中因為藏品鑑定、徵集等各方面原因,一直是零星的依附於文玩雜項專場之中,使得印章收藏很難成為系統性的收藏。  近現代大家的藏印傳奇   在近現代印章收藏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西泠印社創始人之一丁輔之先生。
  • 印章:一種新興的印章,一種有收藏價值、有意義的印章
    隨著社會的發展至今,這種工具已經成為了一種獨特、融實用性和藝術性為一體的藝術品,部分具有極高收藏價值的珍品。淘氣豬胎髮水晶印章印章的起源,從考古核實早在商州時代就已經產生,在印章的發展史上,有兩次印章的發展高潮,一個是秦漢時期
  • 「林石雅集解讀」什麼樣的印章才具有真正的收藏價值?
    印章在我國古代就已經有了,而且在古代還作為權力的象徵,所以地位一直都是比較高的。而且不同的身份,印章都是不一樣的,因此我的印章樣式非常的多,而現在在石雕行業很多人也會收集印章,可是並不是所有的印章都具有真正的收藏價值,那麼哪些印章才具有收藏價值呢?
  • 人文價值助推印章成收藏熱點
    [摘要]歷史名人收藏或使用過的印鑑也值得重點關注,此類印章的價值不僅體現在篆刻本身的藝術價值,更能夠體現篆刻家與收藏家雙方的審美取向,甚至還能夠為歷史提供佐證。,在文人圈子裡興起了一股印章收藏之風。這股風潮由北向南,刮遍各地藝術市場,篆刻藝術迅速成為收藏領域裡一個熱門板塊,珍品頻現於各大拍賣會。自2012年以來,篆刻藝術板塊市場行情穩步上升,其厚重的藝術與人文價值逐漸為人所認識是其增長的主要推動力。筆者收集了這兩年拍賣的上拍及成交結果,發現除了篆刻本身的藝術價值之外,印章的印材價值、鈕雕價值以及歷史人文價值是影響價格的最主要的三個因素。
  • 印章收藏:名石名刻升值潛力更大
    印章 印章承載了中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集合了書法、繪畫、雕刻等多種藝術。一塊印章的收藏價值要考察其印材品種、形狀特徵和文字篆刻三方面特徵,而其中名石名刻作品升值潛力更大。印章上還雕刻著孩童、老人、松樹、仙鶴、葫蘆、祥龍、猛虎等傳統的文化符號,寓意「歡天喜地、松鶴延年、八寶葫蘆、龍騰虎躍、壽星獻桃、童子送寶」六句吉語。 「印章石經過篆刻家和雕刻家的雕刻之後,就由一顆石頭變成了一件具有文化意義的藝術品。章文是印章的靈魂,是印章的價值體現。例如,『穆如清風』四個字就是指和美的事物如清風一樣滋養萬物,教育人們要守住清廉,培養個人的高尚德行。」
  • 印章的收藏價值你知道有哪些嗎?
    印章,是中國文化中所獨有的藝術門類,它與中國畫、中國書法一起,被譽為中國傳統藝術中的「三絕」。由於印章的材料非常豐富,幾乎囊括了金、銀、銅、鐵、牙、木、玉、石、角乃至現代 的玻璃等,因此想集齊所有材質的、有價值的印章是很困難的。
  • 石料稀缺受追捧 印章收藏潛力大
    原標題:石料稀缺受追捧 印章收藏潛力大     印章一直被收藏界認為是小眾收藏。不過,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採用「中國印」,及2009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後,原本屬於雜項類的印章已經逐漸成為收藏新門類,以黑馬姿態進入專場拍賣。專家認為,受石料稀缺等因素影響,預計印章未來仍有較大升值空間。
  • 印章的收藏與鑑賞
    老印章中的真品、珍品稀少。真品,指的是印章石材地道、歷史價值真實,珍品指的是出自名家的印章。石材是否上佳、雕工是否精美、名頭是否響亮,是影響印章收藏價值的三大要素。三者中只要具備其中一個特徵,就說明這方印章具備了收藏價值。現在名家印章實在太少,不少人在收藏印章時就是看中石材和雕工。用於刻印的石材還有楚石、豐潤石、廣綠石、蕭山石等傳統印石。
  • 印章的起源、材質、價值、作用及文化
    從現存的印章實物來看,我們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而從文獻資料看,《左傳》「襄公二十九年」中已經有了關於印章使用的記載。那時的印章通常稱為「鉩」(璽,音同璽),有官鉩、私鉩之分。戰國的官鉩是為官吏佩戴、行使權力所用,私鉩是私人使用的印章,一般為姓名鉩或閒文鉩,是作身份憑證。
  • 農村老舊掛曆,收藏價值翻倍!
    小胡說農村:小胡發現在我們農村,七八十代每當要過年的時候,都有買掛曆的習慣,家裡如果沒有貼、當年的掛曆、那就是一件沒有面子的事情,當時以買掛曆貼掛曆為流行時髦,現在有很多人為了懷舊那個時代情懷,紛紛收藏農村的舊掛曆,造成舊掛曆價格突然翻番。
  • 壽山石印章收藏價值高嗎?林石雅集解讀
    所以,很多藏友就會固定地認為找到了壽山石印章的真品,具有比較高保值以及升值空間。 當我們走進收藏市場,就會看到不同材質的壽山石印章,結合著雕刻圖案的不同,售價上也有著極大差別。
  • 西藏的天鐵價值不菲,李連杰熱衷於收藏此物
    【關注文玩古董寶貝,做個識貨人】今天識貨君給大家介紹一件東西,雖然自稱「識貨人」,但是今天要介紹的西藏「天鐵」自己卻是外行。大家都知道,要知道文玩哪裡多,除了北京,就是西藏了。而且在西藏,還有許多我們不是很熟知的文玩,但是這種東西在西藏又非常有底蘊,比如說西藏的天珠,每一顆都價值不菲。而今天要說的,卻是同樣價值不菲的「天鐵」。什麼是天鐵?
  • 便民新舉措 印章網上蓋 西藏電子印章管理系統上線
    原標題:便民新舉措 印章網上蓋 西藏電子印章管理系統上線   目前,西藏電子證照管理系統、電子印章管理系統已上線運行。   為切實解決百姓辦事中奔波多個部門進行「籤字確認、加蓋公章、紙質流轉」等問題,真正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近日,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了自治區電子印章暫行辦法,暫行辦法對電子印章的申請製作、使用管理、信息安全作出明確規定。   暫行辦法明確規定:除法律法規規定不適用的情形外,各級行政機關、履行公共管理和服務職能的事業單位不得拒絕電子印章的使用。
  • 印章拍賣逐漸興起 哪些因素會影響印章價值
    印章的收藏自古有之,而在清末及民國時期,印章的收藏更是形成一種熱潮,一些具有影響力的藏家輩出,其中就有丁輔之、張魯庵、華篤安、高絡園、葛書徵等印章收藏大家,以及近代錢君匋等人。近年,隨著印章拍賣的興起,名家篆刻、印章逐漸為藏家所關注,市場行情也在不斷攀升。
  • 印章拍賣逐漸興起 哪些因素會影響印章價值?
    印章的收藏自古有之,而在清末及民國時期,印章的收藏更是形成一種熱潮,一些具有影響力的藏家輩出,其中就有丁輔之、張魯庵、華篤安、高絡園、葛書徵等印章收藏大家,以及近代錢君匋等人。近年,隨著印章拍賣的興起,名家篆刻、印章逐漸為藏家所關注,市場行情也在不斷攀升。然而多年來名家篆刻、印章在拍賣市場中因為藏品鑑定、徵集等各方面原因,一直是零星的依附於文玩雜項專場之中,使得印章收藏很難成為系統性的收藏。 近現代大家的藏印傳奇 在近現代印章收藏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西泠印社創始人之一丁輔之先生。
  • 清鎏金佛像收藏價值
    藏式造像又可分為內地鑄造和西藏鑄造兩類,西藏鑄造的有黃銅造和紅、黃銅並用的,整體造型古拙抽象;而以永樂款、宣德款為代表的內地官方造像雖說也是以西藏造像為模本,但銅材和鎏金用料講究,做工更為精細,造型規矩寫實,形態普遍富於動感,且題材豐富,讓人賞心悅目。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因國力強盛及皇帝對佛教的推崇,不僅大量造像,做工也很精良。
  • 印章的收藏源流與拍賣行情
    從古到今,帝王將相、達官貴人、文人雅士皆好印,喜歡收藏名人名印,因此,印章的收藏價值在海內外特別是華人圈一向被看重。杭州西泠印社「中國印學博物館」是全球唯一以印章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藏品涵蓋了秦漢古璽、明清流派印及各種名貴印石。
  • 郵票專家:名畫郵票行情上漲 系列收藏更具價值
    郵票專家:名畫郵票行情上漲 系列收藏更具價值 據了解,以元代趙孟頫所作《浴馬圖》為題材的此套郵票,是繼《簪花仕女圖》、《步輦圖》、《搗練圖》等之後發行的第十套古代名畫題材系列郵票。  綜觀新中國發行的紀特郵票,名畫題材郵票向來受眾廣泛、地位重要,《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等郵票都為集郵者所熟知。近日,隨著整體市場再次回暖,熱門品種名畫類題材郵票勢頭見漲。
  • 航天郵票價格上漲 專家認為收藏價值較大
    航天郵票價格上漲 專家認為收藏價值較大 2008年10月07日 11:38 來源:新京報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