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由於家庭經濟壓力的變大,基本上家裡的年輕父母都會選擇出門工作,看孩子的重任自然就交給了家裡的老人。不過有時候因為兩者觀念的不同,也會發生矛盾。
李阿姨今年已經快六十歲了,前些年幫兒子看孫子,今年孫子上幼兒園,兒媳婦說要自己教育,剛好自己的女兒今年也生孩子了,李阿姨又馬不停蹄額趕過來幫女兒帶孩子。周圍的親戚朋友都勸她身體不好就不要這麼勞累。
哪知李阿姨卻說道自己女兒和婆婆本來關係就不好,如果自己不幫女兒帶孩子,女兒就得辭職在家自己帶,這樣沒收入會被婆婆更加看不起。所以寧願自己累點,幫女兒看著孩子。
但是李阿姨的女兒卻把李阿姨的這種奉獻當作了理所當然,先不說李阿姨在家幫忙看孩子,同時還要做家務、洗衣做飯等等,而女兒對這些當成了李阿姨該做的事。這幾天,外孫感冒了很久,在李阿姨的精心照料下終於好了不少,但是李阿姨經過幾日的黑白顛倒自己卻病了。
到了周末本想休息一下,卻被女兒喊去衝中藥,李阿姨因為感冒整個人頭重腳輕的,衝藥的時候沒注意溫度燙到了孩子。一下子就被女兒撞開,甚至吼道:搞什麼啊!衝個藥都不會衝嗎?
李阿姨聽到女兒的這句話,感到非常心寒,自己幫忙帶了4年外孫,結果女兒卻讓自己太寒心。自己每天任勞任怨像個免費保姆,女兒非但不知感恩還對自己大吼。一氣之下,便收拾了東西離開了女兒家。
顯而易見的是女兒的做法肯定是不對的,如果老人幫忙帶孩子,作為子女要懂得感恩,而不是當作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01那麼,為啥外婆帶娃往往吃力不討好?
原因一:與外婆的關係更親近,所以無所顧忌
通常如果是婆婆幫忙帶孩子,就算兩人之間關係再好,媳婦也不可能會對自己的婆婆頤氣指使,還是會有一層隔閡。而自己的媽媽就不一樣了,從小照顧自己長大,彼此之間關係也更加親近,面對有些事情時就會像小時候一樣任性撒嬌,不講道理。但是有時候發脾氣也要有個度,如果外婆來幫忙看孩子,發脾氣還不知收斂只會傷了老人的心。
原因二:生活距離太近
我們常說"距離產生美"不是沒有道理的,一起生活避免不了會產生各種摩擦和矛盾。在小時候,老人當然會包容子女的各種脾氣。但是當子女已經生兒育女,老人幫忙看孩子卻還是這樣經常產生矛盾,只會傷害與老人之間的感情。
02那麼,外婆來幫忙帶孩子,怎麼才能避免矛盾呢?
1、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有些事情只要不是涉及原則性的是非問題和孩子的健康問題,小事情該忍還是得忍。雖然是自己的媽媽,但是老人已經不計回報來幫忙看孩子,在有些事情上做子女就要注意分寸,要有一顆包容的心,沒必要揪著小細節不放傷了老人的心。
2、懷有感恩的心
當發生摩擦和矛盾時,一定要牢記一條宗旨,外婆帶孩子不是任務,而是體貼自己為了減輕自己的負擔,因此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也可以適當地向老人表達自己的心意,逢年過節送一些小禮物表示感謝。老人雖然嘴上說著不要,其實心裡都會很高興的,這就表示自己的辛苦是被看見的。
如果自身有條件,父母親自帶寶寶當然是最好,也會給寶寶最好的教育。如果因為工作繁忙只能交給家裡老人來帶,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要知道帶孩子並不是他們的義務。當然,在教育孩子方面還是要和老人多加討論,站在同一陣線,避免發生過多的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