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忙帶了4年外孫,結果太寒心」為啥外婆帶娃往往吃力不討好?

2020-12-13 丹媽經驗說

現在由於家庭經濟壓力的變大,基本上家裡的年輕父母都會選擇出門工作,看孩子的重任自然就交給了家裡的老人。不過有時候因為兩者觀念的不同,也會發生矛盾。

李阿姨今年已經快六十歲了,前些年幫兒子看孫子,今年孫子上幼兒園,兒媳婦說要自己教育,剛好自己的女兒今年也生孩子了,李阿姨又馬不停蹄額趕過來幫女兒帶孩子。周圍的親戚朋友都勸她身體不好就不要這麼勞累。

哪知李阿姨卻說道自己女兒和婆婆本來關係就不好,如果自己不幫女兒帶孩子,女兒就得辭職在家自己帶,這樣沒收入會被婆婆更加看不起。所以寧願自己累點,幫女兒看著孩子。

但是李阿姨的女兒卻把李阿姨的這種奉獻當作了理所當然,先不說李阿姨在家幫忙看孩子,同時還要做家務、洗衣做飯等等,而女兒對這些當成了李阿姨該做的事。這幾天,外孫感冒了很久,在李阿姨的精心照料下終於好了不少,但是李阿姨經過幾日的黑白顛倒自己卻病了。

到了周末本想休息一下,卻被女兒喊去衝中藥,李阿姨因為感冒整個人頭重腳輕的,衝藥的時候沒注意溫度燙到了孩子。一下子就被女兒撞開,甚至吼道:搞什麼啊!衝個藥都不會衝嗎?

李阿姨聽到女兒的這句話,感到非常心寒,自己幫忙帶了4年外孫,結果女兒卻讓自己太寒心。自己每天任勞任怨像個免費保姆,女兒非但不知感恩還對自己大吼。一氣之下,便收拾了東西離開了女兒家。

顯而易見的是女兒的做法肯定是不對的,如果老人幫忙帶孩子,作為子女要懂得感恩,而不是當作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01那麼,為啥外婆帶娃往往吃力不討好?

原因一:與外婆的關係更親近,所以無所顧忌

通常如果是婆婆幫忙帶孩子,就算兩人之間關係再好,媳婦也不可能會對自己的婆婆頤氣指使,還是會有一層隔閡。而自己的媽媽就不一樣了,從小照顧自己長大,彼此之間關係也更加親近,面對有些事情時就會像小時候一樣任性撒嬌,不講道理。但是有時候發脾氣也要有個度,如果外婆來幫忙看孩子,發脾氣還不知收斂只會傷了老人的心。

原因二:生活距離太近

我們常說"距離產生美"不是沒有道理的,一起生活避免不了會產生各種摩擦和矛盾。在小時候,老人當然會包容子女的各種脾氣。但是當子女已經生兒育女,老人幫忙看孩子卻還是這樣經常產生矛盾,只會傷害與老人之間的感情。

02那麼,外婆來幫忙帶孩子,怎麼才能避免矛盾呢?

1、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有些事情只要不是涉及原則性的是非問題和孩子的健康問題,小事情該忍還是得忍。雖然是自己的媽媽,但是老人已經不計回報來幫忙看孩子,在有些事情上做子女就要注意分寸,要有一顆包容的心,沒必要揪著小細節不放傷了老人的心。

2、懷有感恩的心

當發生摩擦和矛盾時,一定要牢記一條宗旨,外婆帶孩子不是任務,而是體貼自己為了減輕自己的負擔,因此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也可以適當地向老人表達自己的心意,逢年過節送一些小禮物表示感謝。老人雖然嘴上說著不要,其實心裡都會很高興的,這就表示自己的辛苦是被看見的。

如果自身有條件,父母親自帶寶寶當然是最好,也會給寶寶最好的教育。如果因為工作繁忙只能交給家裡老人來帶,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要知道帶孩子並不是他們的義務。當然,在教育孩子方面還是要和老人多加討論,站在同一陣線,避免發生過多的摩擦。

相關焦點

  • 為啥奶奶帶娃吃力不討好,姥姥卻好評無數?根源可能是在寶爸身上
    孩子隨父姓,奶奶帶娃天經地義?執筆:邵菲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現如今,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年輕人都疲於工作,對於那些雙職工家庭而言,帶孩子的重任就落到了老人的頭上,但是由誰帶娃,結果怎麼樣,裡面卻還有大講究。
  • 「為啥外婆帶娃得給錢,奶奶帶娃就是義務?」女人回懟讓男人變啞
    怎麼說呢,外婆帶娃,小夫妻一般會有所表示,尤其是妻子,會給自己親媽每月一定量的「辛苦費」;但如果是奶奶帶娃,作為兒媳就不怎麼管了。如果老公要給,有時候妻子還會阻攔。 我的一位朋友就是因為這件事,夫妻倆起了爭執。原來,朋友孩子出生後,一直是孩子外婆在帶。等到了孩子上幼兒園,奶奶主動請纓說要自己帶,朋友妻子不太願意,但因為自己親媽身體不太好,就勉強答應。
  • 老人不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
    那是我年近六十的爸爸和他外孫的對話,爺孫倆的聲音,一個滄桑,一個稚嫩,有一種奇妙的衝突感。可我也遇到過,有些年輕人,讓老人過來幫忙帶娃,結果一點小事就受不了,嫌棄這、嫌棄那,天天想著等孩子大點就讓老人趕緊回家。比如說我的同事江甜,我聽到她吐槽最多的就是:「我真是受不了,我婆婆怎麼那樣啊?
  • 「媽媽生,外婆養,爺爺奶奶來欣賞……」為啥現在姥姥帶娃居多?
    細心留意身邊的人會發現:在由長輩帶孩子的家庭中,以外公外婆帶娃的現象居多,而爺爺奶奶反而佔比很少。這其中,自有年輕人的考量。同小區一寶媽劉雲,因為不願意早早放棄工作的機會,又擔心以後不好找工作,所以在孩子出生後不久,就回到了工作崗位,於是就請孩子的奶奶或外婆來幫忙照顧。
  • 都在吐槽老人帶娃,但全職外婆/奶奶的辛苦有人理解嗎?
    芽芽媽媽全職在家帶娃,外婆心疼女兒,覺得女兒那邊的菜又貴又不新鮮,於是,她每天都買好新鮮的食材過來,做好一日三餐,再幫女兒打掃、收拾家務。女兒就帶著芽芽遊戲、看繪本、學英語,一心一意帶好孩子。晚上,外婆做完晚飯之後,再回自己家去。 芽芽外婆說,「我不跟他們年輕人住到一起,我自己的房子住著多舒心。芽芽她爸爸每天下班回家就坐在沙發上玩手機,我也沒辦法說。
  • 「不公平帶娃」悄然來襲,姥姥帶娃要付工資,奶奶帶娃倒貼退休金
    「不公平帶娃」悄然來襲,姥爺姥姥帶娃要付工資,爺爺奶奶帶娃倒貼退休金林靜是一名寶媽,孕期的林靜在聽說過各種婆媳矛盾後,對今後自己和婆婆的相處十分擔憂,於是思來想去,她決定讓自己的媽媽來幫忙照顧月子和帶孩子
  • 「精緻外婆帶娃」引深思:娃該如何帶,才能「苦」中作樂?
    文|文兒前不久,一位精緻外婆帶娃的視頻火遍全網。起因是女兒下班回來,看到帶娃的老媽用足浴桶泡著腳,臉上敷著面膜,美美地「養生保健」的同時,還不耽誤用一隻手臂攬著寶寶餵奶粉。不僅如此,這位外婆平日裡帶娃就又很有自己的一套。
  • 中國一家人帶一娃,外國媽一人帶幾娃,同樣是帶娃為啥區別這麼大
    編輯|黃文珍 定稿|菁媽 都知道生娃難,十月懷胎不簡單,生產過程更是九死一生。但其實帶娃更難,在國內,大部分家庭幾乎是全家總動員,只為著帶好一個小孩,有時候還需要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齊上陣才搞得定。
  • 為啥外婆帶娃得給錢,而奶奶帶娃是義務?原因就是這麼現實!
    縱觀現在的帶娃主力軍,基本上都是由老人承擔,不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就是姥姥姥爺。雖說都是老人帶娃,但仔細觀察,會發現他們所受到的待遇不同。若是由姥姥和姥爺帶娃的話,一般年輕爸媽都會有所回報,尤其是妻子,定期都會給帶娃的姥姥辛苦費。可以理解年輕媽媽的想法,作為孩子的姥姥,自然也是她的媽媽,所以她們會覺得自己的父母很辛苦。
  • 帶外孫13年,女婿外孫眼裡,我不過是親戚:媳婦生的才是自家人
    聽聽帶了外孫十幾年的李大媽怎麼說:我一兒一女,孩子們結婚生子後都出去打工,我們老兩口帶了四個孩子。女兒的婆婆有四個兒子,孫子太多,沒法幫女兒帶,女兒在家結婚三年連生二胎,經濟捉襟見肘。看女兒過得不如人,我也心疼,女兒想出去打工,想讓我幫忙帶著,那一年大的3歲,小的1歲。我作為親娘能怎麼辦呢?
  • 姥姥有沒有義務帶外孫?這位女婿的做法很贊,難怪旁人很羨慕
    文|好孕姐張大媽最近幾年一直在幫女兒女婿照看小外孫,和不少姥姥幫忙帶外孫,最後卻落一肚子氣相比,張大媽很幸運,並且身邊不少人還很羨慕她。張大媽的女婿在和她女兒結婚之前父母就都不在了,也就是說小外孫出生就沒有爺爺奶奶,可現在人們生活壓力大,為了生計張大媽的女兒女婿都要工作,孩子誰帶就成了一個問題。不過張大媽的女婿很會辦事,她主動要求孩子的姥姥也就是張大媽來幫他們帶孩子,並且每個月給張大媽6千元作為辛苦費。平時逢年過節什麼的還不忘給張大媽包個紅包,出差的時候更是會記得給老太太帶禮物。
  • 為啥中國都是姥姥幫忙帶娃,爺爺奶奶去哪了?背後原因讓人淚目
    原來,莉莉從在醫院生完女兒的那天起,一直都是自己親媽幫忙照顧孩子。一把屎一把尿養到孩子現在3歲,終於可以省省心送幼兒園了。可這時孩子奶奶卻突然跳出來說「今年農活不忙,可以幫忙帶娃了」。一聽到這句話,莉莉頓時不開心了,認為婆婆這做法完全就是「截胡」的表現。
  • 奶奶帶娃一直被吐槽,但其實你不知道,全職奶奶的一天是這樣的
    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外孫出生後,山東的李阿姨去武漢幫女兒帶娃。沒想到,帶了大寶又有二寶,最近李阿姨失眠、暴瘦,結果在武漢市心理醫院被醫生診斷為:過度焦慮患上抑鬱症。帶孩子的辛苦和焦慮,將老人原本規劃中悠閒的退休生活完全打亂,也壓垮了她的健康。而這樣的景象,還在多少家庭上演?
  • 為啥帶娃的總是外婆?科學家揭曉答案:姥姥確實更愛你
    姥姥奶奶帶娃和進化有關鏘寶還很小的時候,我推著他在小區散步,遇到一位怒氣衝衝的姥姥。她對我說:「早晨她剛跟老姐妹約了去公園,結果女兒連招呼都不打一聲,就把小傢伙丟給她了,害得她在這麼美好的上午還要遛娃。」和她一樣,雖然姥姥奶奶們很疼愛孩子,但依然想要有自己的生活。
  • 幫女兒帶娃一場空?過來人感慨:奶奶和姥姥的區別很戳心
    過來人感慨:奶奶和姥姥的區別很戳心劉姥姥今年六十歲了,生活過得十分清閒,但最近女兒打來電話說自己工作繁忙,實在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希望劉姥姥幫忙帶一段時間。如今老人帶娃的現象越來越多,很多老人為了維持所謂的平衡,不用心帶娃,還一心希望孩子和自己親,結果往往適得其反,老人不正確的態度和兒女不作為的索取,都會使老人在帶娃時產生很大差別。
  • 為啥越來越多老人不願帶娃?並非倚老賣老,只怪兒女做事太諷刺
    一部分的家庭可能選擇請保姆,由保姆承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而另外一部分的家庭就由我們的老人變成了「免費」保姆,既要幫忙帶孩子,還要照顧一家人的生活起居,簡直是又重新養了一遍孩子。安迪的家庭就是老人幫忙帶娃的家庭,由於夫妻兩人都是獨生子女,夫妻兩人又都是公司高級白領,為了事業,生完孩子之後安迪又毅然決然的回到工作崗位,那孩子自然就由家中老人來帶,兩人都忙於工作,照顧孩子和家庭起居的生活就由老人承擔起來,一家人過得也算相安無事。
  • 為何老員工不願意帶新人?吃力不討好是主因,另外3點值得深思
    在剛剛進入職場的時候都需要一個適應期,所以經常就會有老員工帶新人的情況,這也是職場中很常見的現象。作為職場新人,肯定也是很希望有個老員工帶領自己入門的,畢竟自己什麼也不太懂,學校裡面的知識能真正用上的少之又少。而現在,為何老員工不願意帶新人?吃力不討好是主因,另外3點值得深思!
  • 明明是外婆帶大的孩子,為啥跟奶奶更親?幾個原因父母要知道
    眾所周知,生娃於媽媽而言是十分痛苦且煎熬的。但相比之下,帶娃更是一個大難題。生活節奏愈加快速,壓力也伴隨來之,很多家庭因為工作繁忙的原因,都會選擇把娃交給家裡的老人帶。而有些寶媽跟婆婆相處並不是很融洽,便選擇將孩子給自己的爸媽照顧。
  • 老人不幫忙帶孩子,90後夫妻一氣之下拒絕給老人「養老送終」
    老人不幫忙帶孩子,夫妻兩一氣之下拒絕給老人養老歡歡最近給寶寶斷奶成功了,想趁著寶寶沒那麼黏自己,外出上班,兩個人賺錢,經濟上也會寬裕很多,歡歡跟老公商量,老公很支持,然後歡歡和老公像公婆求助,幫忙帶娃,公婆居然直接拒絕了。
  • 實拍「中國姥姥」帶娃的一天,從早忙到晚,比年輕人上班還累
    雖然父母幫忙帶娃,減去了我們很大的負擔,但我們有可曾想過會給父母帶來多大的負擔呢?有人曾記錄過一位「中國姥姥」幫忙帶外孫女的一天,姥姥會趁著孩子跟女兒還沒起床就趕早市去菜市場採購新鮮的蔬菜。然後再馬不停蹄地趕回家,為上班的女兒準備早餐,為小寶寶準備可口的輔食。別想著女兒女婿上班去了,姥姥就可以歇會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