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敦煌的茫茫戈壁上中國佛教藝術的重要代表!

2020-12-12 剖析文化熱點傳播文化

文/高登權

坐落在河西走廊最西端敦煌的莫高窟,又稱千佛洞,是現存世界上規模最龐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文化。

到了敦煌才知道,高窟的票必須是頭一天買,第二天才能到景點。沒辦法,第一天買完莫高窟的票之後,我們去了玉門關景點。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來到莫高窟的景點大門前,坐上前往莫高窟的大巴車,經過大約四十分鐘的路程,到達了莫高窟。

我們知道,敦煌的莫高窟與洛陽的龍門石窟和山西的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的三大石窟。始建於十六國時期的莫高窟,名字的含義為沙漠的高處,是僧侶修行和居住的場所。

敦煌的悠久歷史,與莫高窟的歷史有著密切的聯繫。莫高窟的1000多個人物畫像,為敦煌歷史的解讀提供了不少的依據。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畫的尊像,釋迦牟尼的本生、因緣、佛傳故事畫,各類經變畫,眾多的佛教東傳故事畫,神話人物畫等,每一類都有大量、豐富、系統的材料,可幫助人們了解古代敦煌以及河西走廊的佛教思想、宗派、信仰、傳播,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佛教中國化的過程等等!

在1000多年前莫高窟建設的時期,正值漢朝末年社會動蕩,長期分裂割據走向南北統一融合的重要時期。而這個時期剛好是中國藝術的流派,程序,門類和理論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佛教傳入中國以後中國佛教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對中國佛教美術藝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敦煌作為絲綢之路上重要的節點城市,重要的中西交通要塞,這個地方建設莫高窟,給人類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材料,對於人們了解佛教文化,信奉佛教,傳播佛教文化具有重大的貢獻。

這是一個神秘的地方,也是一個神聖的地方。來到這裡,心靈在猝不及防之間就受到了洗禮。兩手空空,行色匆匆,為莫高窟而來。心中帶著一份虔誠,卻又無法把虔誠言說。

我終於發現,其實我們不是為了心中的某個目的而來,而莫高窟剛好在我們行程的節點上,有了這個想法,心有所歸,我們就毫不猶豫的來了。可帶不走的,依然是那些文化傳承的道路,依然是那些流淌著文化芳香的氣息。

當我們走出很遠,驀然回首,才突然發現,其實生命中有許多錯過的地方,而有些地方我們卻不能錯過。就像為了到莫高窟,我們特意從敦煌繞了一圈,再繞回去一樣。

此生,有很多人,為了心中的那一份念想,不惜走過太多的重複的路,當有一天回頭看看自己的腳印,其實我們所走過的,有可能就是我們所想的,我們所想的,或許就是我們所經歷的。

以上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敦煌莫高窟:留存於世的千年文化藝術,戈壁黃沙中歷史悠久的文物
    敦煌博物館-壁畫作為絲綢之路上非常重要的一個節點城市,敦煌無疑是極具魅力的,又因其地域上豐富的文化內涵,使這樣一個矗立在浩瀚的戈壁沙海中偏安一隅的城市揚名於世雖置身於沙漠與戈壁之間,但不難想像,曾經極度輝煌的大唐王朝,在這一片西域土地上也有著不同的盛世風採。
  • 敦煌莫高窟,飛天壁畫,中國佛教藝術寶庫
    如果說鳴沙山和月牙泉給予人們大自然的奇妙饋贈,那麼莫高窟則是歷代國人藝術的塑造,這裡的一切記載了中國千年歷史的藝術風格變化,記錄了佛教傳入的歷史過程。敦煌莫高窟被《圖行世界》評選為人生必去的100個地方!
  • 佛教雕塑藝術——敦煌莫高窟
    從規模或藝術成就而論,敦煌莫高窟、雲崗石窟、龍門石窟和麥積山石窟堪稱中國四大石窟。中國漢傳佛教石窟的內容十分豐富,其輝煌的藝術成就,為世界所矚目。如舉世聞名的敦煌莫高窟,既是佛教東傳的特定產物,又是中原漢文化在西部集中展示的前沿窗口,它體現了東西兩種文化的交融,以獨特的身份完成了聯接東西兩端佛教石窟藝術體系的重大使命。
  • 石窟藝術聖地:敦煌千年莫高窟
    敦煌作為絲綢之路戰略要地,伴隨古絲綢之路興盛和繁榮的一千年,東西方文明長期的薈萃交融,催生了公元4—14世紀的莫高窟藝術和藏經洞文物的碩果。敦煌歷來既是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識的交匯處,莫高窟就是古代中西文化在敦煌交匯交融的見證。敦煌不僅是佛教藝術聖地,也是一部輝煌的人文史,是一部在戈壁包圍的綠洲營造人類精神家園的歷史。
  • 敦煌莫高窟的世界文化藝術價值
    史書記載,在公元284年,有號稱「敦煌菩薩」的竺法護等高僧在敦煌首次翻譯佛經,這也是敦煌教授佛教的時間。位於敦煌東南鳴沙山東的莫高窟,在1700多米的長斷崖上,迄今保存了735個洞窟、45000平方米壁畫、2000多身彩塑。張大千1941年到1943年到敦煌去,別人問他到敦煌去幹什麼,他說宋代的我都看過,我要到敦煌去看六朝和隋唐的壁畫。
  • 中國三大石窟之一,敦煌莫高窟,佛教藝術的寶庫
    一定要了解敦煌莫高窟,原因是它是中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它是融建築、繪畫、雕刻在一起的綜合藝術,它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可以研究不同時期的文化交融。敦煌莫高窟開始鑿洞的時間是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其具有的藝術特色是將建築、繪畫和雕刻藝術融於一體的綜合藝術還吸收和加入了西域及外來的藝術手法。敦煌莫高窟的藝術價值在於它是我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
  • 敦煌莫高窟:世界最偉大佛教藝術寶庫
    >敦煌莫高窟290窟菩薩(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於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長、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畫廊。」「莫高窟是世界現存佛教藝術最偉大的寶庫。」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於中國西部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裡處鳴沙山的崖壁上,地處絲綢之路的一個戰略要點。它不僅是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同時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識的交匯處。莫高窟的492個小石窟和洞穴廟宇,以其雕像和壁畫聞名於世,展示了延續千年的佛教藝術。
  • 【莫高寶藏】佛教藝術瑰寶—敦煌莫高窟壁畫
    【莫高寶藏】佛教藝術瑰寶—敦煌莫高窟壁畫 2020-12-14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敦煌莫高窟「面壁」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圖)
    作者:閆姣 馮志軍 高瑩  地處茫茫戈壁上的敦煌,一年之中溫度最高時可達40多度,而進入莫高窟大型洞窟的修復師卻要穿棉襖,戴護膝、護腰才能抵禦寒冷。儘管如此,他們還是落下了腿疼、腰疼的「職業病」,這些人被外界稱為「面壁人」,他們從孤獨中生出喜歡,堅守了數十載而不覺乏味。
  • 一場橫亙千年的敦煌大夢,邂逅莫高窟佛教藝術的前世今生
    漢以後,敦煌郡成為絲路上往來商隊重要的休憩驛站,南朝劉昭就評價敦煌為「華戎所交,一大都會」。莫高窟絲綢之路的開闢,為東西方帶來了商品的交易,更帶來了文化的交流,印度的佛教經絲綢之路進入中國,這在敦煌的歷史中都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筆。
  • 除了戈壁沙海,飛天壁畫,在敦煌你還能見到這樣奇特的景象
    梁思成先生曾這樣描繪敦煌,的確,敦煌打通了人類文明的任督二脈,它是佛教傳入中國生根落地的第一站,也是古代長安與羅馬的中轉站,無數的旅人曾在這裡歇腳,中西文化也在此交匯。莫高窟在我國的佛教歷史方面有著獨一無二的地位,莫高窟內有一尊依山崖而塑的巨型彌勒佛像,在唐代時被稱為「北大像」,是室內泥塑大佛之冠,是唐代前期國家強盛,社會穩定和經濟繁榮的象徵。莫高窟內,不管是壁畫,還是佛像,都反映了當時的人們對美好、安定生活的嚮往。
  • 三天兩夜如何玩遍荒漠戈壁上崛起的敦煌、莫高窟、玉門關、月牙泉...
    拋棄了教科書的枯燥乏味,讓我在無影無形間走進了敦煌的過去,認識了敦煌的過去。如果沒有去過莫高窟,就不算是真正到過敦煌;或許更多是人認為,去敦煌,是為了這個莫高窟。莫高窟的遊覽包括數字中心觀看電影和參觀洞窟兩部分,票面時間其實是電影場次的時間,電影是介紹莫高窟的,對了解莫高窟的歷史發展及文化典藏非常生動直觀。
  • 在敦煌莫高窟「面壁」的,是什麼人?
    地處茫茫戈壁上的敦煌,一年之中溫度最高時可達40多度,而進入莫高窟大型洞窟的修復師卻要穿棉襖,戴護膝、護腰才能抵禦寒冷。儘管如此,他們還是落下了腿疼、腰疼的「職業病」,這些人被外界稱為「面壁人」,他們從孤獨中生出喜歡,堅守了數十載而不覺乏味。
  • 敦煌莫高窟壁畫,被堪稱為百科全書,牆壁上的博物館
    敦煌在甘肅省西北角,地接西域,是我國較早接觸佛教的地方。兩千多年前已經是中國和西方各國商業往來和文化交流的要道。敦煌莫高窟是綜合藝術。洞窟建築因功能不同而採用多種形制;洞窟內的主體是動人的彩塑;燦爛的壁畫布滿全窟,三者互相呼應,交相輝映。
  • 敦煌莫高窟壁畫,被堪稱為百科全書、牆壁上的博物館
    敦煌在甘肅省西北角,地接西域,是我國較早接觸佛教的地方。兩千多年前已經是中國和西方各國商業往來和文化交流的要道。敦煌莫高窟是綜合藝術。敦煌莫高窟的壁畫是我國古代藝術最重要的寶藏之一,它建在戈壁邊巖的峭壁上,南北長一公裡,南區有492個洞窟,裡面有2000多身彩塑、45000平方米壁畫。其中主要部分是一千五百多年前,從公元4世紀到14世紀陸續修建成功的,特別是從北魏到唐末的壁畫代表了我國古代藝術的優秀傳統。壁畫既是崇拜的對象,也是教化信眾的「視覺文獻」。
  • 在敦煌莫高窟「面壁」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地處茫茫戈壁上的敦煌,一年之中溫度最高時可達40多度,而進入莫高窟大型洞窟的修復師卻要穿棉襖,戴護膝、護腰才能抵禦寒冷。儘管如此,他們還是落下了腿疼、腰疼的「職業病」,這些人被外界稱為「面壁人」,他們從孤獨中生出喜歡,堅守了數十載而不覺乏味。
  • 如果你去敦煌,不要只去莫高窟,這裡藝術價值更高!
    提起敦煌,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莫高窟!但99%的人都不知道,其實在敦煌還有一處,可與莫高窟相媲美的石窟寶庫。它,就是榆林窟。尤其是西夏時期的壁畫,榆林窟的藝術價值更是超越了莫高窟。▲第3窟 普賢菩薩 西夏榆林窟精美的壁畫藝術,彌補了莫高窟壁畫藝術的不足,是敦煌石窟藝術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我國唐代至元代的佛教石窟藝術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 如果你去敦煌,不要只去莫高窟,這裡藝術價值更高
    提起敦煌,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莫高窟!但99%的人都不知道,其實在敦煌還有一處,可與莫高窟相媲美的石窟寶庫。它,就是榆林窟。,但榆林窟的繪畫技藝與藝術表現形式,是可以與莫高窟比肩的。,彌補了莫高窟壁畫藝術的不足,是敦煌石窟藝術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我國唐代至元代的佛教石窟藝術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 在敦煌莫高窟「面壁」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地處茫茫戈壁上的敦煌,一年之中溫度最高時可達40多度,而進入莫高窟大型洞窟的修復師卻要穿棉襖,戴護膝、護腰才能抵禦寒冷。莫高窟「面壁人」:酷暑戴護膝,修複壁畫30餘載莫高窟現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在發展至今的千餘年時間裡,它經歷興起、廢棄、重生,期間便不乏諸如壁畫修復師、臨摹師等「面壁人」,為保存其原樣,留存資料而付出艱辛努力。
  • 敦煌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行記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終活著,血脈暢通、呼吸勻停,這是一種何等壯闊的生命!——餘秋雨敦煌,屬於一座被風雨沙塵剝蝕了五千多年的古老城市。這座古城凝結著中國洞窟佛教文化、中國壁畫色彩精華和雕塑藝術的精湛。其美輪美奐的形態和它無比的價值,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不遠萬裡去探求它的輝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