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戈壁沙海,飛天壁畫,在敦煌你還能見到這樣奇特的景象

2020-09-17 帶你遇世界

大多數人都聽過敦煌壁畫,但未必了解敦煌。敦煌位於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一座充滿神秘色彩的小城,可能提到敦煌,更多人會想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蒼涼景象。只有真正了解敦煌的人才知道,它不僅僅是700多個石窟,4萬多平方米的壁畫,它更是歷史的記錄者、文明的保護者、輝煌盛世的見證者。

「就像19世紀的上海,不過它面向的是戈壁沙海。是阻斷,也是通途。自東向西去,當時這裡是華夏文明的最後一座城,從西而來,這裡是他們遇到的第一座城。」梁思成先生曾這樣描繪敦煌,的確,敦煌打通了人類文明的任督二脈,它是佛教傳入中國生根落地的第一站,也是古代長安與羅馬的中轉站,無數的旅人曾在這裡歇腳,中西文化也在此交匯。

如果來到敦煌,那你一定要去莫高窟,莫高窟又稱千佛洞,由數字展示中心和石窟兩部分組成,擁有大量的壁畫、石窟、文物等。莫高窟在我國的佛教歷史方面有著獨一無二的地位,莫高窟內有一尊依山崖而塑的巨型彌勒佛像,在唐代時被稱為「北大像」,是室內泥塑大佛之冠,是唐代前期國家強盛,社會穩定和經濟繁榮的象徵。莫高窟內,不管是壁畫,還是佛像,都反映了當時的人們對美好、安定生活的嚮往。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除了莫高窟,能讓大詩人王之渙寫出如此絕句的玉門關,你也不應該錯過。玉門關,俗稱小方盤城,是漢長城的重要關隘,也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雖然經過兩千年的風雨剝蝕,但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仿佛向人們訴說著大漠雄關曾經的壯麗與繁華。不管如何,久經風雨、見慣滄桑的玉門關,應該不會怪春風不度,它的蒼涼大氣就是它獨特的魅力。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既然遊覽了玉門關,傳說中的陽關肯定也要見上一見。與玉門關一樣,陽關也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關卡,昔日的陽關城如今早已蕩然無存,僅存一座漢代烽燧遺址,聳立在墩墩山上。放眼望去,茫茫流沙,隨意散落的古遺物碎片也仿佛在向我們訴說這裡曾經歷過怎樣的戰鬥與廝殺。

最後不得不去的便是天下沙漠第一泉——月牙泉,沙漠與泉水共處的奇妙景象,讓人感到驚嘆。月牙泉形如一輪彎月,幾千年來常常受到狂風兇沙的襲擊,卻依舊清涼澄明,它不因乾旱而枯竭,也不被流沙所淹沒,作為滿目荒涼中的一點綠意,令人神醉情馳,稱讚不已。

「敦煌是中國的,但敦煌學是世界的。」敦煌的奇妙吸引力讓不少學者心馳神往,也讓不少遊客念念不忘,來敦煌,看文化藝術的沉澱,賞關隘昔日的雄渾,品歷史變遷的魅力。

相關焦點

  • 莫高窟的「飛天」壁畫,沙漠裡的月牙泉,走進敦煌之旅!
    提起敦煌,大家肯定就會想起大西北的大漠風光、廣袤無垠、黃沙飛揚……敦煌,地處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也是古時的絲綢之路必經的重鎮,如今的敦煌也許多了些許蕭瑟,但蒼涼的戈壁,莫高窟的「飛天」壁畫以及美麗的自然風光,無疑顯露了曾經的輝煌種種。
  • 關於敦煌壁畫飛天
    一 : 關於敦煌壁畫飛天 敦煌壁畫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個,有歷代壁畫五萬多平方米,是我國乃至世界壁畫最多的石窟群,內容非常豐富。 敦煌壁畫是敦煌藝術的主要組成部分,規模巨大,技藝精湛。
  • 敦煌壁畫「逐夢者」:「飛天視角」溯源敦煌千年浪漫
    今年暑期,敦煌鳴沙山月牙泉的空中遊覽項目成為不少遊客熱門「打卡地」之一。 楊豔敏 攝中新網蘭州9月17日電 (記者 馮志軍 高瑩)「小時候跟著母親,沿著鳴沙山徒步四五個小時去莫高窟朝聖,洞窟裡朦朧的飛天壁畫那時起就成為縈繞一生的情結。」
  • 網絡熱議裸女飛天圖 別讓敦煌壁畫繼續哭泣
    日前,發生在埃及神廟以及敦煌壁畫上的刻字事件漸已平息,不過 由奧克斯空調攜手IBC公益計劃引發網絡上的「敦煌裸女飛天圖」又成為近期媒體關注的焦點。  據悉,敦煌壁畫面臨破壞的問題由來已久,尤其是近些年遊客的暴增和荒漠化的加劇,讓保護壁畫的天然衣衫遭受破壞。
  • 敦煌莫高窟壁畫飛天的意義
    敦煌莫高窟壁畫飛天的意義 敦煌莫高窟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提及敦煌,人們就會自然想到神奇的飛天。在飛天人物布局形式結構上一脈相承地充分運用了對稱、均衡、反覆、重疊等手法,疏密有致、輕重適宜,在變化中尋求統一,在整體中又有衝突,我們所看到的飛天圖案,時而不同形狀錯落有致無規律地的排列,時而它有規律的重複出現,這種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產生韻律,和諧統一,這樣充滿韻律的變化使得整個壁畫具有很強的裝飾性。
  • 歷朝敦煌壁畫飛天仙女賞析
    敦煌壁畫作為歷史上十餘個朝代、近千年的音樂舞蹈圖像,是漫長歷史時期音樂、舞蹈和社會生活的生動記錄,在學術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價值。 敦煌壁畫飛天高清圖片
  • 除了莫高窟、飛天、月牙泉,敦煌還藏著哪些極致風物?
    圖/視覺中國 如果祁連山是大西北沙海戈壁之中的「生命之源」,那由祁連山、天山等諸多山脈滋養出的一片片綠洲,就是沙海裡的碼頭;如果說河西走廊是絲綢之路的「黃金航道」,敦煌,就是河西走廊最在敦煌四周,羅布泊已成曠野,古樓蘭化作遺蹟。無論是西出敦煌的玉門關還是懸泉置、漢長城,皆成古蹟,那一望無垠的戈壁淺灘,黃沙莽莽,仿佛隨時都能把敦煌這個「海市蜃樓」吞沒。
  • 敦煌飛天究竟在講什麼?
    河西走廊的盡頭,絲綢之路的咽喉,茫茫瀚海戈壁,蒼涼而神秘,歲月卷挾著風沙走過這片土地,留下了太多痕跡,莫高窟的天衣飛揚、沙鳴山的千古絕響、大漠落日的綺麗浪漫……敦煌是文人筆下的壯烈詩歌,也是朝聖者心中虔誠的信仰,歷經千年營造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敦煌。
  • 敦煌壁畫上除了飛天,還有些什麼故事?
    提到敦煌壁畫,你想到的是什麼?飛天!這大概是80%的人的回答。其實你不知道,敦煌壁畫裡面還有大量的內容表現了普通勞動者的日常勞動場面。世界是誰創造的,不是萬能的神,而是我們偉大的勞動人民。勞動最神聖,勞動的人最美。
  • 走進敦煌——原來壁畫裡的世界是這樣的
    >莫高窟人們對敦煌壁畫的印象,大多是裡面莊嚴肅穆的神佛肖像,但是今天,我們帶你走進敦煌壁畫不一樣的一面。仔細觀察壁畫的角落你會發現:原來「佛」生前是這樣的!原來飛天還是一個vocal擔當!原來古人的生活這麼豐(kuai)富(le)!
  • 一夢神舞飛天 《蜀門手遊》敦煌系列探索千年古韻
    戈壁茫茫臥月泉,清白伴夜催人眠。敦煌是絲綢之路的珍珠與彩線,見證和傳播了絲綢文明。敦煌的美被無數文人騷客寫進詩句中,也吸引了無數遊人前往探索。 戈壁茫茫臥月泉,清白伴夜催人眠。
  • 天宮裡的精靈,敦煌壁畫中的「飛天」
    ——《洛陽伽藍記》敦煌壁畫中的飛天,與洞窟創建同時出現,從十六國開始,歷經十個朝代,歷時千餘年,直到元代末期。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有飛天。一千餘年間的敦煌飛天由於朝代的更替,中西文化的頻繁交流等變化,姿態意境、風格情趣都在不斷地變化。
  • 敦煌飛天壁畫欣賞見者有福
    敦煌飛天可以說是中國藝術家最天才的創作,是世界美術史上的一個奇蹟。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在洞窟創建同時出現從十六國開始,歷經十個朝代,歷時千餘年,直到元代末期,隨著敦煌石窟的建成而消逝。埃洛拉石窟第16窟凱拉薩(納塔)神廟主殿高塔外壁上,雕刻有著名的飛天形象,但並無類似於敦煌壁畫中飛天那種長長的飄帶,她們多是扭身曲體,以飛舞的姿態顯示出強烈的動感。因此,與其說她們在「飛」,不如說她們在「舞」,這似乎更接近於飛天或天女形象本真的意義敦煌莫高窟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
  • 敦煌飛天除了歌舞昇平,還有……
    之前我們已經聊過關於莫高窟飛天的性別及形象演變,具體見文章「你以為敦煌飛天都是小仙女?」(可點擊跳轉),發現很多朋友對飛天形象具有很大的興趣。所以從職責的角度來說,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大致可以劃分為伎樂飛天、舞蹈飛天和散花飛天這幾類。「伎樂飛天」伎樂飛天是指壁畫中持有樂器的一類飛天。敦煌莫高窟中就有600多身飛天為伎樂飛天,儼然藏著一個栩栩如生的音樂世界。壁畫上眼花繚亂的樂器,形態各異的樂伎共同組成了編制不一的樂隊,其樂隊規模或大或小,均妙趣橫生。
  • 敦煌莫高窟:留存於世的千年文化藝術,戈壁黃沙中歷史悠久的文物
    敦煌博物館-壁畫作為絲綢之路上非常重要的一個節點城市,敦煌無疑是極具魅力的,又因其地域上豐富的文化內涵,使這樣一個矗立在浩瀚的戈壁沙海中偏安一隅的城市揚名於世雖置身於沙漠與戈壁之間,但不難想像,曾經極度輝煌的大唐王朝,在這一片西域土地上也有著不同的盛世風採。
  • 敦煌樂舞——飛天
    這是第112窟的《反彈琵琶》中,表現的畫面,這是敦煌的標誌性壁畫,是最能代表敦煌藝術的圖像。一千多年來,它就一直在那裡,雖然窟外是自然條件惡劣的戈壁沙漠,但正是因為壁畫的存在,讓這個僅容得下兩三人的小小洞窟顯得富麗堂皇。這就是我當時的感覺。我從一開始就覺得整個莫高窟好像是一個人類倖存的博物館,而命運的安排,讓我置身於這些偉大的藝術面前,這裡的一切完全向我敞開。
  • 三天兩夜如何玩遍荒漠戈壁上崛起的敦煌、莫高窟、玉門關、月牙泉...
    莫高窟離數字中心有十幾公裡,有交通車往返於兩地之間,沿途觸眼所及是一片無邊無際的荒漠戈壁,而莫高窟就在這片戈壁灘深處的小山丘中,小山丘旁的這條溝壑早已乾涸,很難想像,歷史的曾經,在僅僅只能依靠馬與駱駝代步的過去,這裡會有人跡出現。俗稱千佛洞的莫高窟是敦煌最具歷史價值的文化發現,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因此這裡也被稱作是「東方羅浮宮」。
  • 一夢神舞飛天《蜀門手遊》敦煌系列探索千年古韻
    戈壁茫茫臥月泉,清白伴夜催人眠。敦煌是絲綢之路的珍珠與彩線,見證和傳播了絲綢文明。敦煌的美被無數文人騷客寫進詩句中,也吸引了無數遊人前往探索。這次《蜀門手遊》突破以往以漢服為原型的時裝設計,融合敦煌元素,打造了一套具有異域風情的敦煌系列外觀,以此為契機探索千年敦煌的無限魅力。
  • 中國敦煌壁畫中的飛天 淺賞
    導讀:敦煌莫高窟內,留下了舉世震驚的大量文明古物,其中,敦煌壁畫生動地在洞窟內,表現出了從十六國到元朝不同時代的審美、宗教信仰、文化等面貌,為現代人了解古代文明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敦煌飛天就是浩瀚星辰文化寶庫的其中之一。
  • 敦煌畫家張杰龍「飛天壁畫」走進尋常百姓家
    張杰龍繪製「飛天壁畫」作品青年畫家張杰龍自幼酷愛敦煌壁畫藝術,受敦煌藝術的薰陶,長期從事敦煌壁畫的研究與巖彩畫臨摹工作。先後在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學習壁畫,拜師敦煌畫家馬敷丹潛心學習工筆重彩,在敦煌壁畫彩繪藝術上學有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