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銀行在金融科技、數位化業務投入力度加大的趨勢明確,金融科技成為銀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和未來發展的發力點。
日前,北京銀行子公司北銀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北銀金融科技公司」)正式成立。這與北京銀行近年來加大金融科技投入的經營方向相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銀行在4月底公布的2018年業績報告中,對信息科技投入力度大幅增加,較2017年增長41.22%。隨著科技與金融的深入融合,北京銀行將「數位化轉型」上升至全行核心戰略層面,全方位開啟建設數位化銀行的新徵程。
對於未來,北京銀行將全面實施數位化轉型發展戰略,全力打造「智慧營銷、智慧風控、智慧管理、智慧運營」的信息科技品牌。
深耕金融科技前沿
5月16日,北京銀行率先成立了子公司北銀金融科技公司,順應了金融與科技合力發展的大勢。
據悉,北銀金融科技公司將放大「開放」和「分享」概念,深耕金融科技前沿,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創新技術,為中小銀行、企業和網際網路用戶提供數位化、智能化、全方位金融科技綜合服務。
同時,將以產品研發豐富渠道,以科技手段整合渠道,以更加開放、共享的形式向同業和市場提供科技能力輸出,不斷延伸金融科技的服務範圍,推動傳統商業銀行變革。
北京銀行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北銀金融科技公司還將通過建立科學實驗室,深層挖掘大數據價值,釋放北京銀行海量數據的商業潛能,為營銷提供專業、精準的信息參考,引領客戶服務由經驗導向轉變為數據支撐,為科學決策、戰略升級和經營轉型提供智力支撐和科技保障。
此外,北銀金融科技公司將繼續聚焦北京銀行「以客戶為中心,全面提升客戶體驗」的總體目標,持續引領北京銀行智能化升級。
科技投入增幅超41%
北銀金融科技公司的建立也是北京銀行加大金融科技投入的表現。4月下旬,北京銀行公布2018年業績報告顯示,2018年北京銀行對信息科技投入,同比增長41.22%。其中,金融科技領域投入費用較2017年增長33%,信息安全方面投入費用較2017年增長168%。
記者採訪了解到,北京銀行在金融科技方面「大手筆」的投入效果顯現:2018年,北京銀行落實「移動優先」戰略,推出手機銀行4.0版本,人均使用時長提升 116%,人均啟動次數提升34.95%,日均活躍人數提升26.84%;成立線上業務專業團隊,線上貸款業務實現快速增長。
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北京銀行線上貸款業務授信客戶突破400萬戶,授信金額超700億元,放款餘額超100億元,不良率保持較低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銀行還建設模型實驗室,加強數據倉庫平臺與大數據平臺建設。
2018年,北京銀行將「數位化轉型」上升至全行核心戰略層面,全方位開啟數位化銀行建設。在組織機構方面,北京銀行成立數位化轉型領導小組,圍繞數位化轉型推出客戶需求的快速響應機制、跨線聯動的專業評估機制、執行有力的項目落地機制、有力的督辦和後評價機制「四項機制」,以敏捷化的體制機制帶動科技創新與業務創新的快速開展。
另外,在管理效率方面,北京銀行創新科技治理手段,提升服務管理效能。如發揮科技頂層設計的統領作用,北京銀行成立網絡安全與信息化領導小組,對標北京市相關部門網絡安全工作要求,完成相關機構「展e計劃」,科技管理效率顯著提升。制定服務承諾目標,量化監控手段,發揮項目群管理的集約化作用。
同時,強化科技風險管理樞紐職能,完善科技治理體系建設,組織對全行信息科技制度進行全面梳理,推動科技條線制度持續更新,確保各項制度的一致性;強化分行科技管理,提升分行科技建設水平,開展分行科技能力評估,完善分行信息科技評估體系,建立覆蓋6大領域、69個提升子項的分行科技能力標準體系;支持分行特色業務開展,高效支持石家莊「建工物流」、西安分行「大商道」和「飛輪高鐵」、深圳分行線上消費貸等數十個分行本地特色業務實施。
在金融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提升科技業務融合。北京銀行以服務客戶、實現業務價值為導向,積極打造「智慧生態體系」,通過「智慧服務」、「智慧風控」、「智慧營銷」、「智慧運營」,在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領域取得突破,金融科技引領業務創新發展。如北京銀行打造了移動網際網路生態,以京彩生活、掌上京彩、京管+、京智辦公等移動應用為支點,實現金融服務移動化、線上化、場景化,不斷提升客戶體驗和業務處理效率,提高觸客、獲客、黏客、活客能力;夯實基礎設施,建設自主可控、滿足網際網路高頻高並發場景需求的企業級分布式資料庫,率先將NewSQL資料庫方案應用於核心交易場景。
自主研發智慧風控引擎,有效防範各類欺詐行為,建立信用風險評估模型、反欺詐預警模型,對風險進行有效識別和預警;推出「千人千面」智能營銷模型,實現客戶精準營銷;建立以安全態勢感知為中心的網絡安全防禦體系,形成全方位、全天候應對安全威脅的監測和應急響應能力。
在科技基礎設施方面,北京銀行高標準建成可滿足未來50年科技發展需求的順義科技研發中心;加速推進網絡建設,兩地三中心網際網路帶寬提升2.2倍,支撐北京銀行線上業務發展;保障系統平穩運營,運維監控進一步加強,完成一體化智能監控基礎平臺建設,以網銀系統、微信銀行系統為試點,進行監控信息全維度統一展示;系統安全保障工作穩健開展,全年有效抵禦網絡攻擊和病毒入侵20餘萬次;加快網絡安全技術創新,推進安全態勢感知平臺建設,為線上業務創造安全、穩定的網絡環境。
此外,在研究成果方面,北京銀行提升基礎研究能力,產、學、研結合發展取得多項成果。
2018年,北京銀行積極承擔行業科研工作,協同各銀行參與銀保監會、銀行業協會組織的開源技術、風險管理、金融科技轉型等課題研究,並擔任其中開源技術課題的牽頭行,為制定行業政策、提升行業理論水平作出了貢獻。
實施數位化轉型戰略
「隨著銀行產品和服務的同質化,未來商業銀行的真正比拼將是大數據和新技術在精準營銷、全渠道客戶體驗、端到端風險管理、精細化資源配置和垂直化管理等方面應用能力的比拼。」麥肯錫分析認為,若要獲取高於市場增速的增長,且保持長期、系統性的價值創造,中國金融機構未來應該關注包括數據驅動與科技引領在內的發展戰略。
圍繞金融科技創新發展,北京銀行董事長張東寧明確提出:「智慧銀行建設是一場理念、策略、流程的變革和實踐,利用應用成熟的智能技術和設備,對銀行傳統經營模式、管理體制機制、業務體系及品牌文化的再造與重塑,是一場以技術為開端、為介質,對銀行進行系統性的智慧創新建設。」
成立23年來,從以「科技興行」築牢發展根基,到用「科技強行」支撐跨越式發展,再到「科技引領」為數位化轉型凝聚動能,北京銀行堅持推進業務與科技的深度融合,為發展注入智慧引領的基因、插上科技騰飛的翅膀。
談及2019年公司的發展舉措,北京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要進一步加強對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金融科技的研究力度和深度,加大業務應用的廣度,形成「科技引領創新,創新驅動業務」的生動局面。
具體而言,北京銀行將搭建金融雲平臺,服務行內轉型,支持投資機構科技發展;提升人工智慧應用水平,重點關注風控、營銷等場景的模型搭建與應用;應用分布式架構進行核心系統提升,加強核心系統面向線上業務的服務能力;加速區塊鏈平臺建設,實現業務模式和產品服務的創新。
同時,北京銀行重新認識「以客戶為中心」,強化科技與業務的融合,推動線上業務穩步開展,貫徹「移動優先」戰略,深挖核心客戶價值,繼續開展前中後臺流程再造,依託「客戶旅程」,為客戶提供簡潔高效、有針對性的產品服務,提升管理的精細化、智能化和便捷化水平。
另外,北京銀行將完成順義科技研發中心建設,打造金融科技研發高地,科技創新孵化基地,構建新一代智能運營指揮體系;加快推進金融科技公司運營,使科技公司成為行內研發和創新資源的有效補充;培養金融科技領軍型人才,打造人與企業的命運共同體;夯實信息科技風險管理,堅決築牢安全生產的「生命線」。
(責任編輯:DF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