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太行山,橫亙晉冀豫三省。太行山也是中國革命的福地。如同紅軍時期的井岡山、大別山,太行山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129師非常重要的一個依託,一塊風水寶地。
請看《太行山上》,129師挺進敵後抗日,在太行山建立了根據地,在太行山先後發展成了三個縱隊,這是劉鄧大軍的重要組成部隊。到1940年,成立了太行軍區。
這個太行軍區自然是歸129師指揮了,劉伯承師長兼任太行軍區司令員,政委還是129師的鄧政委。軍區副司令員是開國十大將之一王樹聲,參謀長還是129師的參謀長李達。
所以說,太行軍區和129師基本上是一個班子,兩個招牌。這個時候的太行軍區可謂是兵強馬壯,下轄的有軍分區,也有新編旅,皮定均、秦基偉等,都是太行軍區的名將。
劉伯承曾經是川軍名將,南昌起義的參謀長,去蘇聯留過學,既有深厚的軍事理論造詣,又有非常豐富的實踐經驗,算無遺策,指揮若定。從129師,到後來的劉鄧大軍,劉伯承一直都是軍事統帥,他後來成為第四元帥。
在劉伯承的領導下,太行軍區參加了百團大戰,和敵後艱苦的反「掃蕩」鬥爭。到1943年,太行軍區和129師分開,改歸八路軍總部直接指揮,劉伯承不再兼任太行軍區司令員了。
那麼,誰來接任太行軍區司令員呢?參謀長李達。這個時候,已經進入抗日戰爭後期了,李達帶領太行軍區參加了大反攻作戰,從小鬼子手中收復失地。
李達是陝西眉縣人,原來是國民黨將領,後來參加了著名的寧都起義,加入紅軍,在紅五軍團任職。他是開國上將,也是著名的參謀上將,他革命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擔任參謀。
在劉鄧大軍中,李達是一個活地圖,是劉鄧首長最重要的高參和助手。李達還擔任過志願軍的參謀長。我們知道,開國第一上將是蕭克,排第二的就是李達,他當過國防部副部長。
抗日戰爭勝利後,成立了晉冀魯豫軍區,李達擔任軍區參謀長,誰來接任太行軍區司令員職位呢?當時啊,太行軍區下轄八個軍分區,這八個軍分區的司令員有曾紹山、皮定均、黃新友、秦基偉等,他們個個都是戰功赫赫,威震太行。
那麼,誰來接任太行軍區司令員呢?第一軍分區司令員秦基偉。秦基偉是湖北紅安人,129師的老將了,從黃麻起義開始,他就在這支隊伍中,到紅四方面軍為主體改編成129師,他一直都是劉鄧手下的戰將。
秦基偉是武將,沒想到剛當上司令員,卻是要應付和國民黨以及美國人的談判,耍文戲呢。不過,秦基偉應付談判也是遊刃有餘。談過之後,很快解放戰爭就爆發了。
這個時候的太行軍區隸屬於晉冀魯豫軍區,秦基偉所帶的部隊後來發展成第九縱隊,最後發展成威震天下的第十五軍。秦基偉在1955年授中將,後來再授上將,當過國防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