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款產品進入市場後,特別當這個市場內,所有的服務者都在搶佔付費用戶的時候。我們推出一款免費型的產品,可以完全打破這個市場的壟斷機制。反差市場佔領第一的產品。但現在並不是像當年360那樣,簡簡單單就可以佔領市場。因為在豐饒時代下,產品很容易複製,所以更需要打磨細節上下工夫。而要打磨那些細節,需要從很多更高的維度去思考這個問題。如何在所謂的藍海市場裡保持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而不被打敗的一些思考點。
看清現在佔領的用戶群到底是那些?比如是免費用戶與付費用戶差異在哪裡?免費用戶是想省錢,實際上是會花費更多錢。這是一個相對的過程。比如你免費得到一個杯蓋,但是你沒有杯子,杯蓋是沒有用的。所以就會形成花費。如果是這個層面上思考問題的話,是完全沒有免費的。反而會更貴。但是會有人問,那麼人家根本不會留下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用戶會為更好的服務留下來的。所謂的市場,認清的用戶需要的東西。比如360,殺毒不是本質,安全放心才是。而O2O產品一定最後以服務為核心競爭力。而核心競爭力就是服務態度,服務流程,服務跟進等多個層次。特別初期進入的市場,用戶肯定是對手,嘗鮮者為主。他們對事物充滿好奇,本質不存在需求。那樣的用戶,可以提升產品優化對。在種子用戶的時候,可以一下子擊穿用戶心理。更多的競爭對手的產品經理,我們的朋友,喜歡新鮮的事物的人才是在初期市場最關鍵的人。而那些充滿了影響力的人,也是一種傳播者。我們要把市場進行切分的話,付費用戶群、免費用戶群。市場切分時一定是降維度打擊市場。將維度打擊市場有很多辦法,比如價格、服務等(服務將維度是將服務時長拉長,或者提升服務態度等)降維度市場的時候,一定有著不可動搖的原始資本。
競品進入市場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第一證明你的產品驗證的理論成功了。第二你會遇到很大的壓力競爭。特別在資源強大的對手面前,簡直是壓倒性的優勢。我們需要建立壁壘。產品壁壘,就是體驗上反饋無法抄襲的地方。技術壁壘,對手無法實現的。運營壁壘,永遠的腦殘粉群體。市場壁壘,三個月快速佔領市場,讓對手再無機會。客服壁壘,無比優越服務體驗感。設計壁壘,無比好看的設計。銷售壁壘,強大的資源壁壘。PR壁壘,無法撼動的品牌。只要具備壁壘,這個市場就不怕競品進入了。
如果將付費用戶和免費用戶這樣的切分話。一定是免費用戶做為8的那部分了。繼續切分下,免費用戶可以分為經常使用的用戶,偶爾使用的用戶和基本不用的用戶。作為初期產品來說,顯然經常使用的用戶更容易獲得,也容易去使用產品。所以他們反饋出的問題也是積極的有效的。特別是產品維度上,除了我們需要正向思考時候,也需要反饋機制。比如,我們可以組織線上活動讓用戶聽課,找到共鳴。也可以通過幫助用戶找到他們所想的合伙人,建立起機制,最後完成服務。實質上的本質是一樣的。
搶佔資源顯得格外重要,掌握上遊的資源,你可以控制下遊。掌握下遊資源,你可以把握上遊資源。上遊資源的談判,價格不是難題。而在於要告訴資源方他得到利益可以很長遠。比如一個孵化器有多少辦公司。那麼如果犧牲一些小利益,其實很多更長遠的回報率,達到獲得更多的錢。特別對於下遊資源稀缺的服務者們,是更希望去搶佔的。平衡當中的關係,就能牢牢掌握市場動向。建立起市場壁壘機制。
所謂補貼等策略都是建立在把ROI拉長了看。長遠的看法,將幫助你快速佔領市場。ROI回報並不在於眼前,獲利多少。更在於以後可以挖掘更多的用戶價值。用戶價值分為很多種,有些是當前的價值。有些卻是潛在的長遠價值。產品形態定義了ROI。急於求成的產品往往在商業進程中經歷失敗。而那些沉下心來的產品,小步快跑,反倒可以成功。
收入不等於盈利模式。但是收入鑑定了這件事的正確性。所謂的正確性是建立在你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因為如果你有明確目標後,那麼你就會去仔細思考那些問題。
最後對於這個市場的思考。永遠不會停止,反饋迭代將成為重要的機制。
曉翼,微信公眾號:上海人在北京。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專注於電商、O2O的產品經理。會IOS開發、會P圖、會運營的逗比一個。常關注社交、旅行類產品。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