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耳根樂隊:生命綻放光芒 把黑夜點亮

2020-12-15 瀟湘晨報

折耳根是一種植物,也是一支樂隊的名字。折耳根喜溫暖潮溼、耐寒、怕強光,在黑暗的腐殖質土壤裡能頑強生長,而折耳根樂隊也是個「生命力極強」的組合……他們五個成員當中有四人是視力障礙者。

國慶期間,折耳根樂隊也進入了「放空」的狀態,他們與北京青年報記者暢談過往的經歷,規劃今後的未來。

每天工作13個小時

入夜後樂隊才真正「醒來」

貴州貴陽南明區觀水路坐落在幾條繁華的商業街間,晚上8點,天已入夜,各個店面陸續關上捲簾門。在一家盲人推拿店裡,在經過了13個小時的工作後,招待完最後一位客人,幾位盲人按摩師拿起各自的樂器,出了門。

走了大約15分鐘的路程,到了一間不到10平方米的小房子,周圍的環境才慢慢安靜下來。打開手機的直播間,這裡是盲人按摩師們遠離嘈雜、真正展現自我的一方「小天地」。

「折耳根樂隊」在直播平臺上擁有近3萬名粉絲,那裡記錄著他們每天經過五六個小時打磨的排練成果。

今年9月份時,這支名不見經傳的「純愛好」樂隊,被一個朋友推薦給了一位當地的記者,又被央視報導後,他們的生活,有了不一樣的機遇。

一群固執的孩子

組成了不畏嚴寒的「折耳根」

楊志8歲的時候大病一場,意外導致視神經萎縮,失去了視覺。但自幼的苦難,為他換來了靈敏的聽覺。楊志說,自己最愛的歌手是許巍,小時候去親戚家,在 VCD裡面聽到一段合集,其中有一首就是許巍的《時光》。他說,那個時候,他就幻想著自己長大以後,也能背著一把吉他在城市裡面流浪。

楊志直到16歲時,才在家人的資助下有了自己的第一把吉他,隨後那把120元的吉他便成了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楊志上職業學校時,與有著同樣音樂夢想的陳昌海一拍即合,開始玩起了屬於他們的校園音樂。不久,他們也順理成章成為了校園內的紅人,吸引了不少人,同校酒店管理專業的彭萬海就是他們的追隨者之一。三個人於是組成了「折耳根」樂隊的1.0版。

2014年畢業後大家各奔東西,樂隊面臨解散。但音樂的種子種下後便再不能磨滅。陳昌海和楊志成為了盲人按摩師,工作之餘,他們開始在街邊賣唱。2016年,陳昌海在恩師和朋友的幫助下開了屬於自己的盲人按摩院,楊志在廣東輾轉多年後也回到貴陽加入其中,由此有了立足之地,音樂夢想也得以重拾。

很快,笛子手楊林也加入了他們;在學校就是他們「粉絲」的彭萬海也聞訊加入……2018年1月15日凌晨,一杯夜啤酒下肚後,「折耳根」樂隊誕生了,由陳昌海擔任隊長。樂隊的成員們排練、演唱,不亦樂乎。然而好景不長,迫於生計,2019年,笛子手楊林和吉他手彭萬海前往外地謀生,樂隊一度又陷入停滯。

彭萬海回憶,那段時間他在浙江的電商倉庫裡打零工,收入比在貴陽時候高出一些。而在這期間,陳昌海和楊志一直沒有放棄做這幾位的「思想工作」。於是2019年年底,他和楊林都回到貴陽找到了陳昌海。2020年春天,當年在街邊被一首《藍蓮花》吸引而結緣的盲人歌手也被陳昌海說服加入了折耳根,這位歌手就是現在的樂隊主唱陳克興。

陳克興懂些音樂,靠著優秀的樂感和靈活的頭腦創作編曲討生活。讓他停下腳步的並非歌聲的悠揚,也不是樂隊之間的配合,而是這幾個和他有著相同經歷、相同夢想的人,讓他感到了共鳴。

此時,他決定結束漂泊的日子,加入這支有同樣夢想的樂隊。這一晚,這支樂隊正如春泥裡的折耳根一樣,抵過嚴寒,重新恢復了活力。

不被家人看好

按摩店裡半夜排練持續了兩年

樂隊成立之初,就遇到了不少難題。「排練場地、設備都是問題。」楊志說,那時候,總是等到晚上11點下班後沒有顧客,把店裡的按摩床挪開,用來做排練室。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兩年。

2020年年初,好心的按摩店老闆專門騰出這個1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大家在房間裡裝上隔音棉,添置樂器,買來補光燈,裝修成了一間像樣的排練室。

「白天我們是普通的上班族,掙錢養家,晚上哥幾個就聚在一起玩樂隊。音樂是我們的精神食糧,下班排練是我們最期待的事情。」陳昌海說。

「我們雖然看不見,但是音樂就是我們的眼睛,帶領我們奔跑。」擔任隊長的陳昌海回憶道,樂隊剛起步時,親戚朋友很多都不支持他們,「這個是肯定的,音樂它一個是耗費錢,一個是耗費精力的事兒。」他們為客人做一次全身放鬆按摩收費68元,而一把專業的吉他起步就要1萬多元,更別說湊齊一支樂隊了。但他們硬是靠著按摩掙來的錢和零星幾個支持者給予的捐助,慢慢將樂隊做到今天。

陳昌海說,直到現在,他的鼓還是向別人借的,吉他也是楊志淘的二手的,整個樂隊的「裝備」加起來不超過萬元。

幾個志同道合的人覺得開心就好。目前他們一致認為,最感動自己的歌,就是樂隊原創的《綻放光芒》:「我要我的生命綻放光芒,把我的黑夜點亮,有再多的痛也無法阻擋。」

陳昌海說,目前我國的盲人有1800多萬,他覺得折耳根這支樂隊可以通過音樂傳達自信,來撫慰這1800多萬人的內心。

9月23日,「折耳根」樂隊在快手北京總部進行的一場線上直播中,演唱了這首歌。這場名為「我自發光」的直播將「折耳根在看不見光的地下頑強生長,就像我們一樣」定為直播口號,隨後他們很快又投入了央視綜藝《黃金一百秒》的錄製彩排當中。

依靠盲人專用語音讀屏軟體

一首歌練習幾十遍是常事

為了保證自己的「業務水平」,折耳根樂隊在每天工作完成後,依舊在那間不到10平方米的小房間內,保持著日常五六個小時的排練。

每次排練新歌,樂隊成員都要依靠盲人專用語音讀屏軟體,一首歌練習幾十遍是常事。這時,作為唯一視力正常的彭萬海,就負責給大家念歌詞。除此之外,遇到演出機會時,彭萬海還充當經紀人的角色,負責打理演出事務。

對於陳昌海這群視障青年來說,記憶曲譜也是件難事。別人拿著譜子就能唱能彈的,他們可能需要反覆聽識幾十遍才能記住。「我們覺得最難記的歌曲還是《將進酒》的翻唱,記了可能有二十來天吧。」楊志說,這首歌曲裡有很多古風的元素,折耳根有限的配置很難將這些做出來,在反覆的添補和替換之後才成曲。

對於折耳根的成員來說,沒有接受過系統專業的音樂教育是另一大難題。「我們更多的是靠自學,所以有的時候練習特別慢,因為你自己看不到,所以也不知道自己有些彈法是不是規範。而且練樂器,基本功這些東西非常重要,但其實我剛開始的時候都不知道怎麼練習基本功,直接就開始練習和弦什麼的。」此外,沒有專業的編曲人員也讓樂隊成員頗為頭疼,「我們可以寫一首歌出來,但是不知道怎麼編曲,不知道用什麼樂器怎麼編出來好聽。」

但陳昌海說,不管排練到多晚,樂隊每個人心態都是很積極的,都是儘量以最好的狀態去完成。陳昌海的排練室離工作的按摩房不過15分鐘的步行路程,「但晚上我們只要一進音樂房以後,幾個人一天的疲憊感基本上就沒了」。

【來源:北青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視障按摩師組建樂隊,在音樂世界裡綻放光芒
    視障按摩師組建樂隊,在音樂世界裡綻放光芒黑暗裡的追光者閱讀提示在貴州一家盲人按摩店內,誕生了一支特殊的樂隊,樂隊成員白天是按摩師、外賣員,晚上則化身主唱、鼓手、吉他手、鍵盤手,在音樂世界裡閃耀光芒「我要我的生命綻放光芒,把我的黑夜點亮,有再多的痛也無法阻擋……」這首原創歌曲《綻放光芒》來自貴州省一支以視障青年為主要成員組建的樂隊——折耳根樂隊。5名樂隊成員裡,陳昌海、楊志、楊林、陳克興都有視力障礙,在盲人按摩店工作,視力健康的彭萬海則是一名外賣員。
  • 「天眼深度」貴陽「折耳根」樂隊:黑暗中的追夢人
    9月初,一條「貴陽視障青年組建折耳根樂隊」的詞條登上網絡熱搜榜,網友用這樣一句歌詞致敬詞條中所說的6位勇敢追夢的人。他們6個人當中,有5位是視力障礙者,但不影響他們在音樂中尋找光芒。他們把自己的樂隊叫做折耳根樂隊,因為在他們看來,折耳根的根部與他們一樣——生長在黑暗的土壤裡,卻是全株最精華的部分;他們雖然生活在「黑暗」之中,身上洋溢的對音樂的自信卻是人生中最精華的一道光。 他們要像折耳根一樣,在黑暗的土壤裡把根扎得更深,即使沒有舞臺和觀眾,也要追逐音樂夢想。
  • 貴州盲人「折耳根樂隊」原創單曲《彈彈珠》今日發布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彭典 徐昆)10月15日,貴州盲人「折耳根樂隊」原創單曲《彈彈珠》發布。歌詞中加入了貴州布依族方言,在音符的碰撞下,他們用方言唱出快樂。折耳根樂隊合照「這首歌是樂隊疫情期間創作出來的,彈珠珠,捉麻雀,這些都是童年的記憶,這首歌描述了80後和90後的童年記憶。
  • 折耳根樂隊開唱!貴陽文昌閣這場免費演唱會你去聽了嗎?
    11 月 20 日晚,一場小型演唱會在貴陽文昌閣上演,眾多貴州本地優秀的音樂人到現場獻唱,貴州折耳根樂隊也在其中,眾多觀眾到場聆聽,氛圍熱烈。當晚,折耳根樂隊在現場演唱 8 首歌曲,其中 2 首為其原創歌曲。
  • 四月「折耳根」最肥最嫩,知道吃「折耳根」的好處嗎?怎麼吃呢?
    四月是綠色的、生機盎然、蘊藏著生命;四月也是很多的流感、病蟲害蟄伏、伺機而動的時候;這時就要注意身體保養、提高免疫力!四月的清明前後也是魚腥草(俗稱「折耳根」)最肥最嫩的時候,到了五月就老了,不好吃。「折耳根」是四川、重慶、貴州,當地百姓最喜歡的菜品之一。
  • 折耳根怎麼做最好吃?這兩種體質的人不宜吃折耳根!
    我之前經常聽人說涼拌折耳根特別好吃,今天我也採摘了一些折耳根回來,請問折耳根要怎麼涼拌呢?折耳根怎樣涼拌步驟:材料:折耳根200克,涼拌汁、藤椒油、辣椒油、蒜、香蔥、食鹽適量。做法:1、去掉折耳根的老根,雜質,將表面的泥土用清水洗淨。
  • 折耳根
    折耳根   折耳根就是魚腥草,魚腥草是中國藥典收錄的草藥
  • 四川特色菜:涼拌折耳根
    折耳根,學名魚腥草,魚腥草可以煲湯是非常好的,它是一種草藥,具有很多功效,抗菌、提高抵抗力、抗病毒、利尿等。涼拌折耳根是我們四川這的特色菜,幾乎每家每戶都吃!折耳根除了可以涼拌著吃,還可以夾著肉燙火鍋吃!
  • 原來折耳根也可以這樣做!
    魚腥草 雖通稱為「魚腥草」 但是西南人民一定只認「折耳根」這個名字,歷史上也曾被叫過岑草、蕺菜、臭蕎麥等別名 有些人對摺耳根那可是真愛吖 下面是小編搜集關於折耳根的做法 有更多建議噠 歡迎評論吶涼拌折耳根 主材 折耳根 300g 調料 生抽 醋 油辣子
  • 折耳根上國際臭味美食排行榜第一,雲貴川人民:折耳根明明是香的!
    折耳根(魚腥草)怎麼上榜了!我們折耳根明明是香的!香的!香的!作為一個折耳根愛好者,我確實理解不了那些折耳根厭惡者的哀嚎——比如我媽。她曾經在昆明街頭的煎餅攤子(別問我為什麼昆明也有煎餅)上,準確地吃出了雞蛋餅裡的折耳根碎末,然後當街嘔吐。
  • 沒了折耳根,貴州人還怎麼吃飯
    因此貴州人用折耳根就用得精妙了。作為調味點睛之筆的折耳根首先一定要切碎,切碎之後拌在菜裡,折耳根本身的脆韌口感就突出,而魚腥味就減弱了。涼拌折耳根在貴州,是萬能小菜。買一把細嫩的折耳根回家擇好切碎涼拌,有經驗的媽媽一定會多放點醬油和醋,因為折耳根不易入味,要讓折耳根在佐料裡多泡一會兒,入味了才好吃,什麼魚腥味早去掉了,只剩下獨特的辛香。折耳根炒臘肉。
  • 四川人為什麼愛吃折耳根(魚腥草)?
    會吃折耳根的人,覺得它是一種美味,不喜歡的就另當別論了。先回答問題,四川人為什麼喜歡吃折耳根?第一、我們經常吃的烤魚裡面,作料就會有折耳根的存在。第二、我們喜歡吃的狼牙土豆,鍋巴土豆裡面也有折耳根的存在。
  • 黃山祁門縣:「折耳根」成了增收致富「香餑餑」
    折耳根又稱魚腥草、狗心草、豬鼻空等,是中國藥典收錄的草藥。除了含有多種天然的抗菌成分、較多的礦物質元素和微量元素以外,還有必要的維生素。具有抗菌消炎、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鎮痛止咳之功效。近年來,芳村很多農戶種植折耳根,走上了「種根致富」的路子,折耳根不僅成為全省特色種植產業園的亮點,帶動了鄉村旅遊,更成為當地群眾脫貧增收的「香餑餑」。
  • 折耳根的葉子可不可以吃呢?
    折耳根的葉子和根部比起來其實我更偏愛葉子,涼拌出來以後的清香爽口。折耳根葉我覺得酸辣口味最好吃。《涼拌折耳根葉》準備食材:折耳根葉,香菜葉,醬油,陳醋,白糖,紅油辣子,小米辣,蒜,味精,食用鹽,芝麻香油!
  • 四川植物圖鑑|有爭議的折耳根
    某個夏天的清晨,發現籬邊一株折耳根開花了,素白的苞片、黃綠的花柱在枝上煞是動人。作為一個生活在三省交界處的四川人,折耳根是我極愛吃的。每年春天,能吃到剛出土的折耳根是很歡喜的事,常覺得只要有一盤涼拌折耳根,春天的日子就千值萬值。
  • 重慶人都知道,3月吃折耳根是對春天最起碼的尊重
    說起野菜,折耳根必然要被提起,畢竟這貨撐起了重慶野菜的半壁江山。   折耳根,重慶人的生命之光   折耳根的101種吃法   3月,餐桌上沒有折耳根是不完整的。但唯獨不能缺了折耳根,包漿豆腐、狼牙土豆、蘸水……因為裡面有了這幾截折耳根,這些菜頓時注入了靈魂。
  • 別名「魚腥草」,清熱解毒的野菜,折耳根真的能治脫髮嗎?
    折耳根,是一種清熱解毒的野菜,常見於川渝地區,甚至是川渝地區人民在吃火鍋時必點的一道野菜。雖然很多人對它的印象仍然停留在「折耳根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但事實上,折耳根的功效範圍十分廣泛,它不僅能清熱解毒,還能利尿消腫,甚至對於防止脫髮也有一定預防效果。那麼,折耳根真的能夠治脫髮嗎?
  • 合江九支鎮柏香灣村:種植折耳根 小產業做出大文章
    你答應栽的折耳根, 種下去沒有?沒有種的話我要把肥料收回來哦!」原來,趙學廷是何永力的幫扶對象,今年他曾多次跟趙學廷做工作,希望他種折耳根,並免費給他提供化肥。「這兩天就種下去,書記您就放心嘛,我自己掙錢還用您操 心?」趙學廷趕忙保證說。發現:折耳根也有大市場要使農村貧困戶實現永久脫貧,就必須要有產業支撐。
  • 別活得太卑微、太黑暗,該主動綻放生命的光芒,使其熠熠生輝
    有些人好比是太陽,散發無窮的光芒,給人以溫暖和力量,有些人或如月亮藉助太陽的照射時,用微量的光亮給人以希望。每個生命的形態各不相同,卻都能綻放自己的光芒,讓生命熠熠生輝。農村出生的她和我們絕大多數人一樣,自身本事卑弱,但與現在仍然卑弱的部分人們相比,她卻能使自己的生命的光芒綻放的如此閃耀。砍幾根竹竿三下五除二便做出一張竹椅上,向前輩請教,自製模版,重視古人的雕刻、印刷,自學蜀繡,做一套套秀美的古衣……生雖如苔花,亦能綻放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