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豫園簡介 休閒遊豫園欣賞眾多名家手筆的匾額碑帖

2020-12-12 閩南網

  豫園坐落於城隍廟旅遊區,豫園是擁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古典園林,設計精巧,環境清幽,亭臺樓閣、假山、池塘樣樣俱全,是繁華都市中難得的古雅之處。園內還可看到上百件出自名家手筆的匾額、碑刻,以及藏品甚多的石雕展館。

  豫園是上海五大古典園林(豫園、古漪園、醉白池、秋霞圃、曲水園)中唯一位於市區的一座,曾是明代官員的私人園林。豫園布局細膩,在有限的面積內建有點春堂、玉華堂、萬花樓、大假山、古戲臺等數十棟建築,遊人走在曲徑遊廊間,處處可見奇峰異石、池沼溪流與花樹古木相掩映,非常別致。

  園內點春堂曾為1853年上海小刀會起義的指揮部;三穗堂景區內有江澤民題詞「海上名園」的巨石;玉華堂景區內的「玉玲瓏」假山石是與蘇州留園的「瑞雲峰」、杭州花圃的「皺雲峰」齊名的江南園林三大奇石之一。

  特別提示

  豫園內有賣瓷器玉器、文房四寶、木雕擺件、書畫等工藝品,但價格較貴,不太建議在此購物。

相關焦點

  • 豫園有哪些好玩的景點?上海豫園必遊的六個景區
    豫園位於上海市老城廂東北部,北靠福佑路,東臨安仁街,西南與豫園商城、上海城隍廟毗鄰,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園林,始建於嘉靖、萬曆年間,距今已有四百餘年歷史,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園林,聞名中外的名勝古蹟和遊覽勝地。豫園的「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園」,有「豫悅老親」的意思。整座園林規模宏偉、景色佳麗。古人稱讚豫園「奇秀甲於東南」,「東南名園冠」。
  • 購物在上海 | 豫園商城啟動新一輪改造,將現豫園舊裡、豫園漫步...
    豫園股份董事長徐曉亮昨天向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透露,豫園商城25年前的大規模城市舊改更新,造就了這一上海城市文化名片的商業繁榮;與時代同行,豫園商城已經正式啟動新一輪改造升級,並在積極推進豫園二期綜合開發計劃。
  • 上海老街,豫園、老城隍廟
    上海老街,豫園、老城隍廟沒人否認現在的上海是國際大都市,可是在上海開埠以前,它還只是有「小蘇州」之稱的小縣城而已。那時沒有南京路,沒有上海灘十裡洋場,最精緻的地方是豫園,最熱鬧的地方是城隍廟,至今這裡仍然是中外遊客必遊之地。
  • 上海城隍廟豫園一日遊
    1/城隍廟 來到上海,便選擇到城隍廟豫園轉一轉,這裡人氣很旺,美食眾多。上海城隍廟坐落於上海市最為繁華的城隍廟旅遊區,是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門票10元。
  • 九曲橋是豫園城隍廟景區的核心,必遊的景點之一
    九曲橋如今的橋面為花崗石板,每一彎曲處一塊石板上均雕刻著一 朵季節性花朵,如正月水仙、二月杏花、三月桃花……直到十二月臘梅;白相城隍廟是眾多上海人的習慣,而到了城隍廟必定去走一走九曲橋,湖中的一組組有著中國典故傳說的造型雕塑,更是吸引了遊客駐足欣賞。
  • 「名園印記,墨石為契」《鐫拓留痕——園林碑石拓片展》在上海豫園...
    此次展覽由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主辦,蘇州市留園管理處(蘇州園林檔案館)、上海豫園管理處承辦,為期一個月,將持續至10月25日。 蘇州留園與上海豫園,歷來地理上相近,文化上相融,情感上相親。
  • 博物館時光丨上海豫園:看園林 賞名畫 聽崑曲
    2019年11月5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上海豫園會見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夫人布麗吉特。兩國元首夫婦偕行遊園,賓主不時駐足,觀賞江南園林景致。位於上海老城區東北部的豫園,與上海城隍廟毗鄰,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園林,是聞名中外的名勝古蹟和遊覽勝地。
  • 上海豫園x瀋陽故宮文創 以文化聚變為中街·盛京龍城文化休閒廣場...
    &nbsp&nbsp&nbsp&nbsp2020年7月6日,「2020上海豫園x瀋陽故宮文創」品牌發布會暨中街·盛京龍城文化休閒廣場籌備進展說明會在瀋陽故宮博物館圓滿落幕。
  • 上海豫園「蛻變」啟示錄
    面對新消費環境和餐飲新勢力的興起,豫園股份圍繞「文化復興、經典時尚」不斷深化文化產品的打  造,以流行的方式詮釋經典,跨越與年輕消費者之間的「鴻溝」,重煥青春  這是6月6日拍攝的上海豫園九曲橋。
  • 上海豫園城隍廟旅遊攻略
    只要提到上海,沒有人不知道預言,同樣也沒有人沒聽說過城隍廟。豫園的園林,城隍廟的香火分別代表了這座城市逐漸失去的士大夫的風雅和經年累月的市井繁華。這裡有的不僅是老城鄉的生活,更是一種濃縮在上海骨子裡的精髓。 上海豫園 老城鄉僅存的明代園林。
  • 坐擁豫園、城隍廟,上海老街人氣就是這麼旺!
    上海城隍廟,長江三大廟之一,改建於明朝,如今變成了上海最繁華的豫園景區的一部分,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觀光遊玩。從上海老街開始,高樓大廈開始逐漸消退,雕欄玉砌,飛簷鬥拱的三層仿古建築開始增多。就是那麼一剎那的功夫,從繁華大氣的上海切換到了明清時期的鬧市大街。
  • 上海豫園地鐵4號口出來可見高樓,1號口到豫園城隍廟,吃喝玩樂
    豫園位於上海市老城廂的東北部,北靠福佑路,東臨安仁街,西南與上海老城隍廟毗鄰,是江南古典園林,始建於明代嘉靖、萬曆年間,佔地三十餘畝。豫園當時佔地七十餘畝,由明代造園名家張南陽設計,並親自參與施工。古人稱讚豫園「奇秀甲於東南」,「東南名園冠」。
  • 在豫園登上這處樓頂 規劃師們竟然被震撼了-小世界,豫園,董屹,業態...
    「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豫園。遠眺是浦東陸家嘴林立的高樓,俯瞰是飛簷翹角的豫園商城,兩者之間是有著百年歷史的上海老城廂市井巷弄,新舊並置、對話古今。」  不僅是悅賓樓,和豐樓頂層還有一個擁有觀景露臺的定製崑曲小劇場——「海上梨園」。
  • 豫園英文怎麼說?
    記者昨日調查獲悉,若按地名,豫園的正確翻譯應該是YuyuanGarden。老外看不懂豫園英文名美國人Michael要去豫園某酒店看望一位朋友。根據對方發過來的消息,Michael得知他所去的地方叫YuGarden,且乘地鐵10可以到達。
  • 上海豫園文物失而復得?百年湖心亭茶樓楹聯「重現江湖」
    「我的一位浙江籍朋友在朋友圈發了一幅黑乎乎的圖,說是在上海老城廂買了一塊舊門聯,拉回浙江家裡擦拭後發現是豫園湖心亭茶樓的遺物。」龔偉強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龔偉強出生在虹口,小時候住過虹口區內不多見的別墅洋房,也住過廣東人在上海聚集的石庫門弄堂,「對老上海的一磚一木都抱著敬畏的心態」。
  • 400歲上海豫園,變身「國潮街區」
    金秋十月,上海城市街頭華燈初上,古老的豫園化身為全球矚目的時裝秀場。法國高級時裝品牌LANVIN的2021春夏時裝秀首次從巴黎空降上海,便來到了有著400多年歷史的上海文化地標豫園。站在天裕樓至高處「凝暉閣」上,能俯瞰豫園的全景,浦江對岸的上海中心也盡收眼底,吹過臉上的風仿佛能帶人穿越時空,感受時代的碰撞。這樣的體驗,在上海無出其右。1994年,「豫園百貨」在天裕樓開業,當時的「豫園百貨」便已經是魔都時尚潮流的聚集地。此後20多年間,「豫園百貨」曾一度變身旅遊紀念品商店,吸引中外遊客來此購物。
  • 解放日報:400歲上海豫園,變身「國潮街區」
    歷經兩年多的時間,豫園已經悄然變樣,國潮風與時尚風融合,豫園正打造成上海獨特的消費與文化體驗之地,傳統文化與城市精神在這裡得到了更年輕的詮釋。11月30日,《解放日報》對豫園的國潮升級歷程進行了專版報導。
  • 豫園,亭臺樓閣碧綠水池,宛如一幅水墨畫,讓人深深陶醉其中
    文/銳芳【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走進豫園的正門,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就是「海上名園」四個字。豫園已經有著四百多呢的歷史了。金色的大字刻在了黃山石上,顯得蒼勁有力。此次的上海之行,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豫園了。我很喜歡有古韻味的事物。
  • 《上海老味道續集》首發,為何選在了豫園?
    8月4日下午,《上海老味道續集》新書首發式在豫園海上梨園內舉行,現場來自上海文化出版社、豫園股份、豫園文化餐娛集團、豫園文化食飲集團相關領導及讀者代表等共計60餘人,共同見證了本次新書的首發,並現場聆聽了作者關於新書的分享。《上海老味道續集》的作者,是滬上知名作家沈嘉祿。實際上,他還是上海報業集團的高級記者,是中國作家協會的會員,而身兼多重身份的他,其實還是一位資深的美食文化愛好者。
  • ...上海豫園端午文化節開幕-七竅玲瓏,畫王,豫園,雄黃,龍舟,寓意...
    原標題:立蛋、射五毒、點雄黃畫王字,上海豫園端午文化節開幕5月16日,2017豫園端午文化節活動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看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朱偉輝圖  體驗傳統民俗遊戲,包括「強身健體」的射五毒、「七竅玲瓏」的立蛋、「捕魚護聖」的套圈圈、「五步折桂」的對詩……5月16日起,豫園中國日(節)2017豫園端午文化節在上海豫園中心廣場上舉行,活動持續至至5月30日(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