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園印記,墨石為契」《鐫拓留痕——園林碑石拓片展》在上海豫園...

2020-12-17 騰訊網

今天,伴隨著一席弦索叮咚,一腔吳儂軟語,《鐫拓留痕——園林碑石拓片展》在上海豫園聽濤閣開幕。此次展覽由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主辦,蘇州市留園管理處(蘇州園林檔案館)、上海豫園管理處承辦,為期一個月,將持續至10月25日。

蘇州留園與上海豫園,歷來地理上相近,文化上相融,情感上相親。開幕儀式上,主辦方相關負責人指出,「此次展覽由這兩座江南名園聯袂舉辦,也是這兩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間『傳承名園瑰寶,活化歷史遺產』的共同探索,對促進滬蘇兩地園林文化交流互鑑,文旅融合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上海豫園管理處與蘇州市留園管理處(蘇州園林檔案館)代表還互贈了碑石拓片。據蘇州園林檔案館負責人介紹,「今天捐贈的作品為蘇州園林檔案館館藏的《蘭亭序》及《蘭亭十三跋》書條石拓片,由晉代王羲之所作,元代趙孟頫摹寫並題跋,清代著名刻書家穆大展勒石摹刻,可謂集名家,名篇,名書,名刻於一體。碑石現藏於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四大名園之一的留園。」 活動現場,碑拓技藝傳承人進行了拓碑演示。現場拓制的雖為殘碑,卻是留園主人劉恕當年所收藏。在展覽開幕之際,用來現場演示傳拓技藝,頗有意義。觀展公眾代表一同體驗了拓片的製作過程。

據悉,多年來蘇州園林部門一直致力於園林文化的挖掘傳承,園林珍檔的整理利用。其直屬單位蘇州園林檔案館作為全國首家,也是國內唯一一座園林專業檔案館,館藏的近千件園林碑拓檔案被列入「蘇州市珍貴檔案文獻」名錄。為展示蘇式文人的匠心之美,喚醒歷史名園記憶,園林檔案館依託特色館藏,先後在穗、蓉、京等國家級專業博物館、著名文旅地,舉辦蘇州園林書條石拓片巡展,讓公眾鑑賞隱藏在園林中的珍貴文化遺存,獲得不俗反響。

今年正值蘇州園林檔案館建館20周年,憑藉「江南文化藝術節」的東風,主辦方精選了拙政園、留園、豫園等十餘座園林名勝的書條石、碑刻、摩崖石刻、磚額等近六十幅拓片作品,走進江南歷史名園上海豫園策展布展。展出的除了著名的留園「二王法帖」、滄浪亭「五百名賢像讚」、獅子林「聽雨樓藏帖」等碑石墨寶外,還有殘碑和碑拓工具、拓本、園林長卷等實物。並同步推出網上展覽,公眾只要關注「蘇州留園」微信公眾號,便能聆聽語音講解,欣賞碑帖文化。

江南園林甲天下。鑲嵌在園林遊廊粉牆之上的一幀幀碑石,集歷代書法及繪畫名家的藝術神韻、刻石大師的高超技藝、拓碑工匠的精細手法於一體。它們墨趣橫生,詩韻獨存,既是極好的裝飾,也是研究園林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一道雋永的文化風景線。本次展覽旨在以園林碑石為媒,集中展示弘揚江南園林文化,讓公眾穿越時空,跨越流派,在駐足凝望間進一步感知園林裡的筆墨世界,筆墨世界裡的名園印記,名園印記裡的閒雅生活,閒雅生活裡的家國情懷,徜徉於江南園林的美學對話和文化盛景之中。

作者:何易 王華

編輯:周辰

責任編輯:顧一瓊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蘇州九大世遺園林碑石拓片展首次在滬舉行
    伴隨著一席弦索叮咚,一腔吳儂軟語,匯集了這9處園林碑石拓片展——《鐫拓留痕園林碑石拓片展》在上海豫園聽濤閣開幕。展覽以園林碑石為媒,帶領參觀者穿越時空,跨越流派,在駐足凝望間進一步感知園林裡的筆墨世界,筆墨世界裡的名園印記,名園印記裡的閒雅生活,閒雅生活裡的家國情懷,徜徉於江南園林的美學對話和文化盛景之中。
  • 賞文化瑰寶 睹藝術之美 蘇州九大世遺園林碑石拓片展首次在滬舉行
    伴隨著一席弦索叮咚,一腔吳儂軟語,匯集了這9處園林碑石拓片展——《鐫拓留痕園林碑石拓片展》在上海豫園聽濤閣開幕。鑲嵌在園林遊廊粉牆之上的一幀幀碑石,集歷代書法及繪畫名家的藝術神韻、刻石大師的高超技藝、拓碑工匠的精細手法於一體。
  • 賞文化瑰寶睹藝術之美|蘇州九大世遺園林碑石拓片展首次在滬舉行
    伴隨著一席弦索叮咚,一腔吳儂軟語,匯集了這9處園林碑石拓片展——《鐫拓留痕園林碑石拓片展》在上海豫園聽濤閣開幕。鑲嵌在園林遊廊粉牆之上的一幀幀碑石,集歷代書法及繪畫名家的藝術神韻、刻石大師的高超技藝、拓碑工匠的精細手法於一體。它們墨趣橫生,詩韻獨存,既是極好的裝飾,也是研究園林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一道雋永的文化風景線。
  • 筆墨世界裡的蘇州名園印記
    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已有9處園林入選世界文化遺產伴隨著一席弦索叮咚一腔吳儂軟語彙集了這9處園林碑石拓片展——《鐫拓留痕園林碑石拓片展》在上海豫園聽濤閣開幕展覽以園林碑石為媒,帶領參觀者穿越時空、跨越流派,在駐足凝望間進一步感知園林裡的筆墨世界,筆墨世界裡的名園印記,名園印記裡的閒雅生活,閒雅生活裡的家國情懷,徜徉於江南園林的美學對話和文化盛景之中。
  • 「鐫拓留痕——蘇州古典園林書條石拓片展」 賞文化瑰寶 睹藝術之美
    由中國園林博物館、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蘇州留園管理處共同主辦的「鐫拓留痕--蘇州古典園林書條石拓片展」於2019年11月20日在中國園林博物館二號臨展廳舉辦。此次展覽是中國園林博物館及蘇州園林和綠化管理局雙方繼「謹嚴大度 文質合一 —江南園林陳設精品展」,「中國四大名園門票聯展」後的又一次園林主題展覽。
  • 《姑蘇墨韻——蘇州古典園林書條石拓片特展》今日開幕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向宇)2019年7月19日,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館與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蘇州市留園管理處聯合主辦的《姑蘇墨韻——蘇州古典園林書條石拓片特展》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群賢堂展廳揭幕。墨石為契 證古典園林盛景古人在山水園林中與書畫為友,晨昏明滅裡與天地共沐清輝,日日如詩,千年積澱,構築了今日蘇州百園之城繁華盛景。
  • 碑石遺韻拓古傳今——晉寧博物館館藏碑刻拓片精品展
    今年,晉寧博物館將推出《碑石遺韻 拓古傳今——晉寧博物館館藏碑刻拓片精品展》,向觀眾展示晉寧碑石文化遺存的歷史風貌與古蹟遺韻。傳拓、拓片是中華民族數千年文明藝術的高度濃縮,承載著中國美學藝術與歷史文化傳承的高峰,也是中華美術和書法的根脈所在,為中華文化與歷史遺蹟的有序傳承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也為晉寧人民留下了一筆豐富且寶貴的碑石文化遺存。
  • 上海城隍廟與豫園,一牆之隔老廟與名園相得益彰
    上海豫園的九曲橋。其實城隍廟和豫園是上海的兩個著名景點,只是因為它們連在一起,廟市發展成為商 場的結果。上海豫園園林景觀。豫園位於城隍廟的西側,是被譽為「東南名園之冠」的江南著名園林。此園原為明代上海人潘允端的私人花園,始建於明代嘉靖38年(1559年)。潘允端當年擔任四川布政史,為了使告老還鄉的父親安度晚年,「愉悅老親」,建了這所園林,並取名「豫園」。
  • 滬上名園之豫園
    鬧中取靜別有人間幾經修繕初心不變享不儘是明清古韻說不完是歲月流年上海最著名的古代園林,就要屬豫園了.豫園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園林,始建於 嘉靖、萬曆年間,距今已有四百餘年歷史。園主人 潘允端,是當時上海的望門大族。潘恩年邁辭官告老還鄉,潘允端為了讓父親安享晚年,從明嘉靖己未年(1559年)起,經過二十餘年的苦心經營,建成了豫園。「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園」,有「豫悅老親」的意思。
  • 博物館時光丨上海豫園:看園林 賞名畫 聽崑曲
    2019年11月5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上海豫園會見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夫人布麗吉特。兩國元首夫婦偕行遊園,賓主不時駐足,觀賞江南園林景致。位於上海老城區東北部的豫園,與上海城隍廟毗鄰,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園林,是聞名中外的名勝古蹟和遊覽勝地。
  • 賞碑刻拓片,品書法魅力
    日期:[2019年03月07日] -- 牡丹晚報 -- 版次:[A2] 賞碑刻拓片,品書法魅力 歷代書法碑刻拓片精品展在曹州書畫院開幕 本報訊(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郭衛東) 3月6日上午,由菏澤市書法家協會主辦的「石墨鐫華·守望經典——歷代書法碑刻拓片精品展」在曹州書畫院開幕。
  • 上海一低調的3A級景點,是江南古典園林,被譽東南名園之冠
    說起上海,有很多經濟繁榮的印象,典型的江南園林與上海這個城市不大相稱,其實在這個規模巨大的繁榮城市背後,與其他許多經濟繁榮沒有太大關係,今天一起去上海的黃浦區,讓我們來看看隱藏在這酒紅色城市中的優雅與精緻。
  • 上海豫園簡介 休閒遊豫園欣賞眾多名家手筆的匾額碑帖
    豫園坐落於城隍廟旅遊區,豫園是擁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古典園林,設計精巧,環境清幽,亭臺樓閣、假山、池塘樣樣俱全,是繁華都市中難得的古雅之處。園內還可看到上百件出自名家手筆的匾額、碑刻,以及藏品甚多的石雕展館。  豫園是上海五大古典園林(豫園、古漪園、醉白池、秋霞圃、曲水園)中唯一位於市區的一座,曾是明代官員的私人園林。
  • 上海城隍廟豫園一日遊
    1/城隍廟 來到上海,便選擇到城隍廟豫園轉一轉,這裡人氣很旺,美食眾多。上海城隍廟坐落於上海市最為繁華的城隍廟旅遊區,是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門票10元。
  • 上海老街,豫園、老城隍廟
    豫園原本是明代的一座私家園林,始建於(明)嘉靖、萬曆年間,距今已有四百餘年歷史。園主人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其父潘恩,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刑部尚書。潘家是當時上海的望門大族。潘恩年邁辭官告老還鄉,潘允端為了讓父親安享晚年,從嘉靖1559年起,在潘家老宅西側的幾畦菜田上,聚石鑿池,構亭藝竹,建造園林。
  • 遊覽了上海城隍廟,你一定不能錯過的江南古典園林之一——豫園
    豫園位於上海老城廂的東北部,東臨南仁街,北靠福佑路,西南與上海城隍廟接壤,是江南古典園林,有「奇秀甲於東南」,「東南名園冠」之稱。園內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稱的玉玲瓏及曾經小刀會起義的指揮所點春堂等等,豫園始建於明代,古人花費了將近二十年才成就了如今的豫園,它為古人的私人園林,因古人重視家庭和諧、親人平安,而「豫」有「平安」之意,有「豫悅老親」的意思,故取名「豫園」,寓意家人平安,家庭和睦,這與我國傳統文化息息相關。
  • 陝西高校博物館館藏碑石拓片珍品展開展 展出珍貴拓片50餘件
    央廣網西安10月30日消息(記者雷愷)由陝西省博物館協會高校博物館專業委員會主辦的「陝西高校博物館館藏碑石拓片珍品展」即日起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高等工程教育博物館開展。本次展覽從陝西師範大學博物館、西北大學博物館、西安美術學院美術博物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林博物院和西安交通大學博物館的眾多石刻藝術館藏中精選了51件展品拓片,其中有非常珍貴的《閻莊墓誌》《井真成墓誌》《壽光公主墓誌》等歷史藝術珍品。
  • 「吉金墨韻——容庚先生舊藏銅器拓片展」在省圖展出
    本網訊(記者徐平 通訊員陳佩湘)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以下簡稱「省圖」)和廣東省古籍保護中心舉辦的「吉金墨韻——容庚先生舊藏銅器拓片展」作為活動首場,於8月25日至9月30日在省圖特藏展廳展出。
  • 24件顏公名碑拓片亮相西安
    此次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共展出27件顏真卿書法,除了《祭侄文稿》和《自書告身帖》是原作外,其他25件均為顏書碑帖,展覽引發討論熱潮,也令世界各地的觀眾嘆為觀止。但是這一場世紀大展,還是少了《宋璟碑》和《殷夫人碑》兩件名碑拓片。今天,我們想把人們的視線拉回顏真卿的老家——西安,一場名為「豐碑——顏真卿名碑拓本特展」,展出了顏真卿碑石拓片24件,其中不乏日本展覽被遺漏的兩大碑拓藏品。
  • 上海「最古老」的江南園林,不是豫園,而是「最有詩情」的它!
    松江醉白池位於上海松江區人民南路,佔地5公頃,上海豫園、嘉定古微波園、秋霞園、青浦曲水園和上海五大古典園林,是五大庭院中最古老的庭園,現在醉白池已經作為公園被擴展,其中現存的庭院部分是清順治七年,工部的主要工作是建在明代的舊園遺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