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刺點,挖掘尋常生活的另一面——沂蒙山人文攝影札記

2021-01-15 金凱攝影教育

      刺點常常是個細節,即一件東西的局部,它總或多或少地潛藏著一種擴展的力量。——羅蘭·巴特


在前往沂蒙山創作的行程中,途經費縣宋家山灣,在崎嶇的山路我邂逅了一位名叫「賈俊香」的炒貨攤主。這是一個地道的山東漢子,今年55歲,他長年累月在這邊擺攤,所售的貨物琳琅滿目:山核桃、炒花生、瓜子、紅棗、紅薯幹、苞米等,都是他自家田間地頭種出來的。

 

我和老賈攀談起來,他很願意配合我的拍攝,主動將攤位前的貨物整理,更加合乎我拍攝的需要。

 


老賈給我印象深刻的是他那張飽經風霜的臉龐,寒暑易結,被歲月侵蝕成溝溝壑壑的臉就像他攤位背後的山丘,眼前的偶遇如同刺點,深深刺痛了我,讓我產生用鏡頭探究他的欲望。

 

農民出身的老賈一家,勤勤懇懇一輩子,他兒子今年已經30歲了,在家附近工廠打工,有一個可愛的小孫女。他每天早上八點就到這邊來擺攤,晚上六點多收攤,風雨無阻,每天營業額不出百元,他表示對現在的生活很滿足。

 

我的拍攝從下午四點一直持續到天黑。夜幕徐徐降臨,公路上車輛仍來來往往,溫度降至零下十度,我利用自然的車燈拍攝到老賈在夜幕中的形象。

 


邂逅並拍攝老賈是我路途上不期而遇的經歷,也是人文紀實拍攝的一次實踐。很多時候拍攝並不是求拍攝數量的多與少,而在於真正走近他們的故事,捕捉到引發我心靈共鳴的那一刻,這是我想要說的,也是日後要做的,用影像定格我們的尋常生活。


創作實錄花絮



金凱攝影教育機構

生源覆蓋江蘇地區  開辦六年來近4000多人參加金凱攝影班的各種課程學習


優質的師資陣容  聘請國內攝影名家開設攝影課程、攝影工作坊及攝影講座,由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實戰能力的老師執教,圖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南通著名攝影家吳迎晨老師正在FM92.9廣播電臺為全市影友做現場直播


先進的教學理念  課程設置全面  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階段的學習需求,現有課程:金牌初級班、企業定製班、風光攝影班、人物攝影班、PS後期班、手機攝影班、攝影旅行課、攝影工作坊等課程



完善的教學設施  教室、影棚、多媒體廳、閱覽室、影像部面積600多平米


歡迎加入金凱大家庭!

地圖 ▼


地點:中南世紀城14號樓20層(乘坐35、41、72、78、301路在中南世紀城站下車即可,江蘇銀行樓上)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長按下面的二維碼圖片,自動識別關注

微信號:金凱攝影教育 / jk0135

QQ:1875903963

官方網站:www.jk135.cn

電話:0513-85580135/13906291802

地址:中南世紀城14幢20層

相關焦點

  • 如何捕捉肖像攝影的「刺點」?
    羅蘭·巴特在《明室》中,提出過「刺點」的概念,在英國評論家格裡·巴傑看來,刺點在肖像攝影作品中表現的尤為明顯。一書中收錄了格裡·巴傑對皮埃爾- 路易斯·皮爾森拍攝的《卡斯蒂利歐伯爵夫人》和保羅·斯特蘭德拍攝的《盲婦》兩幅作品所做的比較、分析,為我們如何觀看肖像攝影作品提供了思路和參照。
  • 光影沂蒙山(人文篇)
    沂蒙山是翠綠的,綠的讓人驚詫,會讓人不知不覺得想起齊魯青未了,連綿起伏的山,那是怎樣的一個青翠,鬱鬱蔥蔥,連綿不息,讓人的思緒不知不覺中,在思考山的那邊是什麼?(本文4000字,選登作者10年沂蒙鄉村紀實攝影作品68幅。歡迎關注沂蒙山攝影,感謝您的讚賞!)
  • 錢理群出版攝影作品集:學者的另一面
    中新網北京11月28日電 (記者 高凱)著名學者錢理群近日推出自己的攝影作品集《錢理群的另一面》,該書是錢理群幾十年所拍攝照片的選編,展示了他生命、生活學術之外的另一面。著名學者錢理群近日推出自己的攝影作品集《錢理群的另一面》。
  • 2019 大獎揭曉 | 黎朗榮獲刺點攝影獎
    12月2日晚,2019年連州國際攝影年展年度頒獎晚會在連州攝影博物館頂樓露天劇場舉行,現場一共頒發了刺點攝影獎、評委會大獎和青年攝影師大獎三個獎項。刺點攝影獎、評委會大獎的提名名單有黎朗 (Li Lang)、陳榮輝 (Chen Ronghui)、集體事實 (collectif_fact)、珍妮·羅瓦 (Jenny Rova)、本尼迪克特·庫森 & 桑內·德·王爾德 (Bénédicte Kurzen & Sanne de Wilde) 。
  • 2019連州國際攝影年展大獎揭曉 黎朗榮獲刺點攝影獎
    ,現場一共頒發了刺點攝影獎、評委會大獎和青年攝影師大獎三個獎項。刺點攝影獎、評委會大獎的提名名單有黎朗 (Li Lang)、陳榮輝 (Chen Ronghui)、集體事實 (collectif_fact)、珍妮·羅瓦 (Jenny Rova)、本尼迪克特·庫森 & 桑內·德·王爾德 (Bénédicte Kurzen & Sanne de Wilde) 。
  • 讀點|懷念作家劉玉堂:寫著沂蒙山,魂歸沂蒙山
    今天重讀您的隨筆珍藏版《好人似曾相識》,其中大部分篇目都是首發青未了,《和諧悟》《幽默估》《我們唱著沂蒙山》《溫鍋之事》《我乃地道一農民》《我們的長處或優點》等等,至今讀來仍情不自禁地會心一笑或拍案叫絕。那些年,您真的像寫瘋迷了一樣,思如泉湧,有時像您家鄉的沂河水緩緩流淌,有時像客居濟南的趵突泉噴湧而出。
  • 【雅昌專稿】2017連州國際攝影年展 唐景鋒獲「刺點攝影獎」 加賀...
    擴展閱讀: 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2017年12月4日晚,第十三屆連州國際攝影年展頒獎儀式在新落成的連州攝影博物館正式舉行。香港攝影師唐景鋒(Kurt Tong)憑藉作品《顏姐》,從5位入圍攝影師中脫穎而出,獲得了本屆刺點攝影大獎。
  • 來,感受一下民族歌劇《沂蒙山》唱詞、表演的魅力!
    19日晚,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在山東省會大劇院震撼上演,偌大的歌劇廳座無虛席。這是一曲沂蒙山人共傳唱的英雄讚歌,氣勢恢宏的舞臺,激奮人心的唱詞,經典大氣的曲調,情感真摯的表演,《沂蒙山》以藝術精品的氣質首演亮相,得到觀眾熱烈的掌聲。
  • 《人民日報》點讚《沂蒙山》等:民族歌劇之路越走越寬
    民族歌劇《沂蒙山》劇照遊暐之:民族歌劇的紅色基因是一脈相承的。從《白毛女》到《江姐》《洪湖赤衛隊》《黨的女兒》,再到近年的《長徵》《沂蒙山》《紅船》,民族歌劇與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革命史、艱苦卓絕的鬥爭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緊密相連。
  • 這裡是沂蒙山小調的誕生地,登上望海樓沂蒙山美景盡收眼底
    2019好客山東紅色經典敬禮祖國採風活動,走進費縣沂蒙山銀座天蒙旅遊區。沂蒙山銀座天蒙旅遊區位於臨沂市費縣北部,是以沂蒙山水文化為特色,集生態旅遊、宗教旅遊、民俗旅遊、紅色旅遊和休閒度假於一體的綜合型國際人文生態旅遊區。
  • 「刺點」:另一個精神世界
    張乾琦、呂楠兩位偉大的攝影家帶我們走進了一個非主流群體――精神病人,兩位攝影家用靜態影像的方式向我們公開了臺灣與大陸兩地精神病人的生活現狀,他們的作品在震驚社會的同時也令大眾主流群體把關注點轉移到邊緣化人群中去並引起整個社會的反思,充分體現了紀實攝影的人文關懷與創作者的人本主義精神
  • 許晨:沂蒙山的回聲
    「我來了,沂蒙山!」  「來了、來了、沂蒙山、山……」  面對著高高聳立、巍峨摩天的龜蒙頂、望海樓,我站在半山腰的棧道上,雙手握成喇叭形,向著雲天大聲呼喊。儘管嗓音並不高亢,但傾心盡力吐出一腔情感,還是顯得那樣激越嘹亮。
  • 「荷賽」的「刺點」疲憊
    當往年各類災難到戰爭到悲愴的巨大的視覺衝擊的照片還原為充滿生活氣息的唯美圖片時,荷賽確實從雲端降了下來。畫面中充斥的新媒介信息,也表現出荷賽力圖與時俱進的態度。」然而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的任悅在1416教室上發表了博文《歪批荷賽有九萬八千張照片沒得獎》,卻毫不留情面地質疑荷賽年度照片。任悅的觀點主要有兩個:畫面「刺點」力量太弱,語義不明,且「太美了」。
  • 感天動地《沂蒙山》
    」的家國情懷,一種彰顯獨特魅力的歌劇藝術形式,由山東省創演的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堪稱一幅「全景式、史詩性、真實感、具象化」的歷史畫卷。《沂蒙山》抓住了激活沂蒙革命老區的抗戰歷史、傳承紅色文化基因這一重大主題,彰顯出「以史鑑今」「以史勵今」的時代意義。  800裡沂蒙大地,鄉鄉有紅嫂、村村有烈士。歌劇的主創團隊立足大地,緊扣史實,兩年間先後11次深入鄉村,從心靈深處被老區人民「最後一粒米交軍糧、最後一尺布做軍裝,最後一個兒子上戰場」的浩然大氣和光榮傳統所感動,被人民軍隊和當地人民的巨大犧牲所震撼。
  • 高鐵開進「沂蒙山」,車票也是景區門票
    沂蒙山銀座天蒙旅遊區 《沂蒙山小調》誕生的地方——沂蒙山銀座天蒙旅遊區地處沂蒙山山脈東段,是沂蒙山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臨沂市費縣北部
  • 紀實攝影:承載厚重的人文、歷史、社會價值
    當今時代,人人都是攝影師,拍攝傳播便利及時,為時代造像的廣度和深度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攝影的價值漸趨超越其本體意義,成為厚重的人文、社會、歷史價值的視覺承載。個人生存狀態、家庭生活變遷、社會文明進程、國家發展歷程、時代步伐變遷等,紀實攝影建構的「記憶銀行」,延伸了人們的視覺感官,為我們提供了生動逼真的歷史見證。個人生活影像是日常生活、瑣事要事的零散記錄,個人一生的影像匯集卻能見證其人生軌跡和心路歷程,也能見證個人生活時代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的「沂蒙山」
    小時候,常常聽見媽媽在我耳邊哼唱《沂蒙山小調》:「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青山那個綠水哎,多好看,風吹那個草低哎,見牛羊。高梁那個紅來哎,稻花香,萬擔那個穀子哎,堆滿倉。萬擔那個穀子哎,堆滿倉。
  • 山東臺主持人助陣「民歌唱響沂蒙山」大型主題實景演唱活動
    ……為慶祝祖國70周年華誕,高歌新時代,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傳播好風尚,打造「沂蒙山民歌」品牌,特策劃組織「民歌唱響沂蒙山」大型主題實景演唱活動。7月20日上午,「民歌唱響沂蒙山」沂蒙山銀座天蒙旅遊區開園三周年慶典暨2019中國沂蒙山小調音樂節開幕式將在天蒙山景區精彩上演。
  • 山東沂蒙山景區在哪裡你居然不知道 沂蒙山景區旅遊攻略
    沂蒙山旅遊區簡介   景區級別  最佳遊覽季節:四月上旬至十月上旬    景區詳細信息   沂蒙山旅遊區位於山東省中南部   沂蒙山是東夷文化、鎮山文化發祥地,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有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嶽石文化等遺址幾十處。曾有10朝16位帝王登封、詔祭,為中國五大鎮山之首。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諸多文人墨客、聖僧高道登臨攬勝,弘法傳道,留下大量碑碣銘文、詩章名句。
  • 沂蒙山的女人(原創)
    ——陳毅前些日子我有幸在網上看了《沂蒙山六姐妹》這部影片,當時很受感動,內心裡竟產生了一種莫名的衝動:一定要為這些偉大的女性寫點什麼。我知道我的筆力有限!然而,影片中那幾個美麗堅強的女性卻時時在我的眼前閃現。我不是沂蒙山人,也從未去過沂蒙山,倒是影片《沂蒙山六姐妹》讓我認識了沂蒙山的女人。沂蒙山是一塊英雄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