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森塔爾效應:越被看好,發展越好

2020-12-16 36kr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 旺仔九號,36氪經授權發布。

很多產品人對心理學都很感興趣,認為生活中、產品中處處皆有心理學。

但去學習心理知識的時候又會發現——很多經典名著如《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論》、《自卑與超越》等距離當下太過遙遠,裡面所講到的各種理論聽起很高深,不是那麼容易理解,也難以運用到實踐當中。

但我想說的是,心理學離我們並不遙遠,當下熱門的網際網路產品中就蘊含著大量的心理學知識。

所以,我打算撰寫一檔系列專欄,取名曰「聊聊產品中的心理學」,以接地氣的方式去解讀心理學中的那些複雜理論;同時輔以當下網際網路的案例去幫助小夥伴們理解和吸收,從而將其更好地運用到實踐當中。

今天所講的理論是:羅森塔爾效應。

一、趣味解析

「羅森塔爾效應」又叫「皮格馬利翁效應」:

在古希臘有位年輕的國王叫皮格馬利翁,他讓工匠精心雕刻一具美輪美奐的少女石像。

這位國王特別喜愛這具石像,放在身邊每天含情脈脈的注視著,時間長了這具少女石像竟然活了起來。

當然,這是神話故事。

而現實中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

1968年,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到美國的一所小學裡隨機選出了一些學生,然後鄭重其事地告訴全校師生:相較於其它學生,這部分學生更有潛力和能力,將來肯定更為優秀。

過了8個月之後,羅森塔爾再次到這所學校裡調研發現,相較於普通學生,被選中的那些學生在過去的時間裡學習成績進步更快、性格上更為活潑開朗、與老師的關係也更為親密。

這個效應說明,當你以積極的期望去對待一件事物時,這件事物本身也會朝著越來越積極的方向發展。

這個效應聽起來有些遙遠,那麼它是如何如何在網際網路產品中進行運用的呢?

二、網際網路案例

1.傳奇遊戲

「傳奇」是第一款在國內流行起來的大型網遊,跟我年齡差不多的90後男生應該都有玩過;當年放學之後和小夥伴們一起衝進網吧「徵戰沙巴克」的場景,我到現在都還歷歷在目。

話說前段時間,我剛好與一位做遊戲策劃的朋友聊天。

他告訴我,他們遊戲裡的極品裝備都是通過寶箱爆出來的,每個寶箱折合人民幣大概要100多塊錢。最初,很多玩家都不願意花費這麼高的錢去開寶箱;後來,他採用了一種策略讓開寶箱的玩家數量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這個策略中就很好地利用了「羅森塔爾效應」:

起初玩家開寶箱都是一個人默默地開啟,獲得了裝備了也是一個人興奮。

他將這個過程改為,當一個玩家開寶箱的時候,系統會通知整個幫會裡的人,然後大家會集合起來觀看這名玩家開寶箱。

而且,在爆出極品道具之後,全服都會發公告、其他玩家也都紛紛表示祝賀(當然其中有部分是託兒)。

相較於單純的開寶箱,第二種方式讓開寶箱的玩家獲得了極大的關注度和心理滿足感;並且周圍人都認為他開出了極品道具,這給他帶來了較高的心理預期,覺得必須要開出極品道具,有了這種心理後,他就會不停購買新的寶箱。

而這也就達到了遊戲策劃者的目的,並且是對羅森塔爾效應很好的應用,別人都認為你行的時候,你也就一定行嘛。

2. 鬥魚直播 & 映客直播

無聊的時候,我會打開「鬥魚網站」看看遊戲直播。時間長了,我就發現直播差不多的內容,有些主播的收入就是要比其他主播高一些,背後的原因就是這部分收入高的主播很好地利用了「羅森塔爾效應」。

打開鬥魚網站後,如果我隨機進入一個直播間,這個時候我與主播的關係,其實只是主播與內容觀看者的關係,普通主播大多沉默寡言地專注於玩遊戲,時間長了我也就默默離開了。

而優秀的主播則會不停與觀看者進行互動,不僅回應你的問題、而且還會與你簡單的聊天,這個時候仿佛就是在告訴你:你看,我注意到你了!我們已經是朋友關係了。

如果只是路人關係,我完全可以不用贈送任何禮物。但一旦我們之間是朋友關係了,我每次看到朋友那麼賣力的直播,我不贈送禮物怎麼好意思呢?

所以,主播提升自己收入的一個有效辦法就是:多與直播間的觀眾進行互動,讓他們感到自己是受到關注的,把他們當作你的朋友看待,積極讚揚他們的行為,他們就真的會打賞給你更多的禮物。

3. 網易雲音樂 & bilibili視頻

網易雲的月活已經過億,你會發現每年年底網易雲音樂都會給你發送一份總結報告,內容大概是這樣的:在過去的一年裡,你一共在雲村聽了3300首歌曲,你聽的最多的歌曲是《晴天》,這首歌你一共聽了1000次,你最喜愛的十首歌曲是……

這段總結用數據化的方式很好地暗示了「你對網易雲音樂」的忠誠度,用「羅森塔爾效應」翻譯之後是什麼意思呢?

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你與網易雲音樂共同度過了大量的時間,我們給你提供了如此多的內容,你對網易雲音樂是很忠誠的,你要繼續忠誠下去喲,別去使用 QQ、酷狗之類的。

另一個例子是B站。

現在,很多視頻網站都有彈幕。但因為這些彈幕質量普遍不高,我一般都是不看的,而只有一個網站除外,就是嗶哩嗶哩(bilibili)。

相較於其它網站,嗶哩嗶哩的彈幕氛圍可謂出奇的好,在其它網站上,是人是鬼都可以隨便發彈幕;而在嗶哩嗶哩上,只有通過嚴格考試的會員才可以發彈幕,我當時是花了半個小時查詢了很多資料才通過考試的。

當時嚴格的考試給了我兩重暗示:

好了,這次的介紹就到這裡。

留下的思考題是:如何在你的產品中運用羅森塔爾效應?

相關焦點

  • 孩子越努力成績越差?了解「羅森塔爾效應」,幫助孩子獲得進步
    相信每個人身邊都會有很勤奮,但是越努力成績越差的同學,這些同學有可能是學習方式不對,也有可能是假裝努力。我們能找出很多種孩子成績不好的原因,大多和孩子的學習能力有關,而卻很少有人會考慮到孩子的心理問題。
  • 教育法則五—羅森塔爾效應,孩子不願意努力?用這種暗示影響他!
    對一個人傳遞積極的期望,就會使他進步得更快,發展的更好,尤其在兒童階段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績?「心理戰術」也很重要,比如今天小編要介紹的:羅森塔爾效應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他把一群小白鼠隨機地分成兩組:A組和B組,並且告訴A組的飼養員說,這一組的老鼠非常聰明;同時又告訴B組的飼養員說他這一組的老鼠智力一般。
  • 每日分享之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效應是羅森塔爾做的實驗得出的結論,指的是老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能戲劇性地收到預期效果的現象。這個效應也同樣啟示著家長們,適當的誇獎可以讓小朋友更有動力學習。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對於這個名詞大家不是很了解,其實它指的是當教師對一個學生的期待值很高時,這個學生往往會受到影響而達到預期效果。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來到一所小學,進行了7項實驗。
  • 善用「羅森塔爾效應」
    ■瀋陽聯勤保障中心 劉振寧有一種社會心理效應叫「羅森塔爾效應」。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等人通過實驗發現,當老師對某些學生寄予一定期望,並對他們施以更多激勵行為時,學生就會對老師作出積極反饋,學習成績和日常表現就會朝著老師期待的方向發展。這種反饋又會激起老師更大的工作熱情,使其維持原有期望,促進了教與學的共同提高。「羅森塔爾效應」彰顯的是一種因果關係,形成的是一種良性循環。它表明讚美、期待、鼓勵等行為所激發的能量是巨大的,收到的成效也是明顯的。
  • 孩子越罵越叛逆?「羅森塔爾效應」告訴你: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因此,好多家長都感覺對孩子管教越多,越適得其反,不怎麼管教的,孩子反而越長越優秀。那麼,為什麼孩子越罵越叛逆呢?「羅森塔爾效應」告訴你: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神奇的「羅森塔爾效應」,讓孩子進步非凡「羅森塔爾效應」,也叫作皮格馬利翁效應(或譯為「畢馬龍效應」)、「期待效應」。它是由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通過驗證提出的,主要指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進而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
  • 「羅森塔爾效應」:家長傳遞積極,孩子進步更快
    其實,在輔導孩子學習過程中,父母的「心理戰術」也很重要,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作為家長,要不斷鼓勵孩子,對孩子提出美好的期望,例如:我覺得你在什麼什麼方面很有天賦,我覺得你的成績一定會越來越好……類似這樣的期待,可不是喊空話哦,它可能真的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好,這一現象,心理學上的羅森塔爾效應已經得到了驗證。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
  • 心理學堂:羅森塔爾效應
    隨著科學的發展,心理學的對象由靈魂改為心靈。 心理學是研究行為和心理活動的學科。19世紀末,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到了20世紀中期,心理學才有了相對統一的定義。 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是從1879年德國學者馮特受自然科學的影響,建立心理實驗室,脫離思辨性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開始的。
  • 心理學經典與證券投資——羅森塔爾效應
    今天就向大家介紹,十大著名理論之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效應又稱期待效應,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暗示在本質上,是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而這種暗示,正是讓你夢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 心理學|羅森塔爾效應(皮格馬利翁效應)每個孩子都可能是個天才
    這種現象,人們把它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在心理學中,皮格馬利翁效應又被稱為羅森塔爾效應。心理學研究發現,在教育實踐中,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的成長有巨大的影響。1968年的某一天,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來到一所小學,說是要進行一個實驗。他們從一至六年級中各選3個班,在這18個班的學生中進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未來發展趨勢測驗」。
  • 羅森塔爾效應——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這就要講講心理學裡的一個名詞: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叫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效應先來解釋它的第一個名字,皮格馬利翁效應。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中的賽普勒斯國王,性格很孤僻,喜歡獨居。這個古希臘的神話就是皮格馬利翁效應的由來,這個名詞的意思是,如果你對一些人賦予強烈的期待,這份期待就會奏效。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用實驗證明了這一點。
  • 聊聊產品中的心理學之「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效應指的是當你以積極的期望去對待一件事物時,這件事物本身也會朝著越來越積極的方向發展。本文就結合案例來看看,在哪些產品中應用了羅森塔爾效應。很多產品人對心理學都很感興趣,認為生活中、產品中處處皆有心理學。
  • 孩子越罵越叛逆?不妨試試「羅森塔爾效應」,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家長不妨試試「羅森塔爾效應」,通過表揚來讓孩子的教育寬鬆得當,取得真正的進步。 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
  • 美國「羅森塔爾效應」證明,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誇出來的
    其實,這個現象是有科學依據的,就是「羅森塔爾效應」,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都是告訴我們,誇孩子非常重要。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效應指的是哈佛大學教授羅森塔爾在1960年做的一個試驗。
  • 關鍵學會「羅森塔爾效應」,讓壓力成動力
    前言通過本文,你將收穫:1、 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2、 羅森塔爾效應對婚姻的作用。在剛開始的羅森塔爾實驗中,顯然這樣的實驗是具有局限的,因為那些沒有被有幸抽中的孩子,就沒有收穫到那麼良好的成績。而今,羅森塔爾效應已經臻於完善,隨時可以準備為婚姻情感帶來積極的服務。
  • 「羅森塔爾效應」對勞動力調查員管理的啟示
    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從勞動力調查員的基本現狀出發,基於「羅森塔爾效應」來分析期待投射對調查員管理工作的啟示,進一步探討該效應的積極作用和意義,意在構建和諧的調查關係。    「羅森塔爾效應」的期待投射    羅森塔爾是20世紀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1968年他做了一項實驗,研究教師的期望對學生成績的影響。
  • 羅森塔爾效應: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孩子越自信,越敢做,接觸的就會越多,能力就會越高。如果你每天都對孩子說:你怎麼這麼差勁,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你太讓我失望了。那麼孩子接收到的就是,我不優秀,我比別的孩子差。更嚴重的,就是叛逆、逃學、打架……03心理學上有一個「羅森塔爾效應」(也叫「皮格馬利翁校園」),是一種期望效應。
  • 高考臨近考生壓力大,學習羅森塔爾效應,加速成績提升,家長必看
    基於王晨的故事,今天我們將討論羅森塔爾效應。01羅森塔爾效應是什麼?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經進行過一次非常著名的實驗。他將一組具有相似發育程度的小鼠隨機分為A組和B組,然後告訴A組的飼養員該組的小鼠非常聰明。
  •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羅森塔爾效應」讓誇獎力發威,比打罵強百倍
    我當時建議這位網友了解一下「羅森塔爾效應」,並按照該效應改變對孩子的教育方法。過了幾個月後,我收到了該網友的反饋。他說這種教育方法簡直太讓人吃驚了,短短幾個月孩子就像變了個人一樣,不說表現得多麼突出,但是整個人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學習成績進步了許多,也變得懂事了許多,連老師都非常驚訝。
  • 羅森塔爾效應——給點陽光都會燦爛
    人是需要肯定的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不要吝嗇你的讚美心理學原理——羅森塔爾效應也稱皮革馬利翁效應,它是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通過心理實驗得出的「讚美和信任往往具有一種能量,使被期待者達到你所期望的狀態」的一種心理現象。
  • 孩子自我否定,家長嘗試「羅森塔爾效應」,還您一個自信的孩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羅森塔爾效應」?這種效應運用到家教中的話,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自信。一、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2、「羅森塔爾效應」的產生過程這個效應來源於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的一個實驗。這就是「羅森塔爾效應」在生活中的現實意義。總之,如果經常運用「羅森塔爾效應」的話,人就會獲得更多自信,從而為將來的成功推波助瀾。那麼,如果把「羅森塔爾效應」運用到孩子身上,又會產生什麼效果呢?二、「羅森塔爾效應」能給孩子哪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