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森塔爾效應」:家長傳遞積極,孩子進步更快

2020-12-16 柏柏育兒漫畫

孩子們的期末成績出來了,無論考得好不好,都已經成為過去式了,不少家長也開始感慨,哎!還是平時做的題太少,下的功夫太少了!

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績?真的只有題海戰術才最有效嗎?其實,在輔導孩子學習過程中,父母的「心理戰術」也很重要,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作為家長,要不斷鼓勵孩子,對孩子提出美好的期望,例如:我覺得你在什麼什麼方面很有天賦,我覺得你的成績一定會越來越好……類似這樣的期待,可不是喊空話哦,它可能真的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好,這一現象,心理學上的羅森塔爾效應已經得到了驗證。

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

1968年,羅森塔爾和助手來到一所小學,他們從1到6年級中各選3個班,在學生中進行了一次「發展測驗」。他們以十分讚賞的表達方式,將班級裡很有潛力的學生名單通知有關老師。8個月後,他們又來到這所學校進行回訪測試,結果之前「潛力」名單上的學生成績有了非常明顯的進步,而且性格也變得更開朗,自信心更強,求知慾望和學習興趣也顯著增強,於同學和老師的關係也特別融洽。

羅森塔爾效應告訴我們,對一個人傳遞積極的期望,就會使他進步得更快,發展得更好,尤其在兒童階段。

父母如何踐行「羅森塔爾效應」?

小學階段,是孩子自信心培養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評價直接影響到他以後初中和高中的學習和生活。作為孩子最親密的父母,是孩子的「重要他人」之一,父母的評價、以及在面對困難時的解釋風格,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得到父母鼓勵的孩子,更自信更陽光,更能發揮自己身上的潛力,更容易變成一個積極向上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具體要怎麼做呢?

1、父母自己要成為樂觀的人

想要對孩子傳遞積極的期望,自己的內心要有一顆樂觀的種子,否則,你說出來的話,也只是一句話而已,孩子很難從你那裡獲得力量。家長對自己期望更好,就願意付出行動去改變自己我,變成更好的自我,自己變好了,教育孩子自然駕輕就熟。

2、學會幫孩子分解困難,收穫自信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對小孩子來說也不例外。小孩的世界並不是我們大人想像的那麼美好,他們有繁重的學業任務,他們也有令人理不清的人際交往問題,他們在面對困境的時候可能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作為家長,陪伴孩子成長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積極的引導孩子,在孩子能接受的範圍,讓孩子一點點朝著好的方向改變。

記得彤彤三歲多的時候,平時老人帶她時看電視的時間有點多,不知不覺就上癮了,於是我想了一個辦法,讓她戒掉了電視癮。其實也沒有多複雜,我只是畫了一個表格,和她約定了一個「只看30分鐘電視」的計劃,做到一天,可以獲得一個小紅花;如果連續做到一個星期,就能獲得一個神秘小禮物;如果連續做到一個月,更能收穫神秘大禮。

讓孩子突然限制自己看電視的時間,對那麼小的孩子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記得當時我對她說,媽媽相信彤彤一定能做到。正是這樣一句簡單的期望,小小的她獲得了巨大的鼓勵,當然最後取得了令我意想不到的成功。通過這件事,我意識到相信孩子的力量,這真的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相信彤彤在這個過程中,也在不斷收穫自信,這種自信也在支撐著小小的她繼續堅持下去。

管孩子要趁早,雖然嚴格的管教對孩子來說是有必要的,但在管教的同時,千萬不要忽略了給孩子的心靈不斷輸入心理的營養,千萬不要小看孩子,不要限制了孩子,小小的身軀大大的力量,我們沒有理由不相信孩子,這個世界對於成功的定義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天下的父母,都只是希望孩子將來能收穫幸福和快樂罷了,在這之前,請記得常常告訴孩子:孩子,我相信你,你可以的!

相關焦點

  • 孩子自我否定,家長嘗試「羅森塔爾效應」,還您一個自信的孩子
    可是歡歡媽不知道,這樣經常打擊孩子自信心的行為,將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自信。燕子給歡歡媽指出這個問題後,歡歡媽也後悔不已。其實,很多家長都用錯了教育方式,他們不清楚,孩子是需要鼓勵的,是需要積極暗示的,這樣的孩子才會有自信心。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羅森塔爾效應」?這種效應運用到家教中的話,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自信。
  • 教育法則五—羅森塔爾效應,孩子不願意努力?用這種暗示影響他!
    對一個人傳遞積極的期望,就會使他進步得更快,發展的更好,尤其在兒童階段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績?羅森塔爾效應,也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是指由他人(特別是像老師和家長這樣的「權威他人」)的期望和熱愛,而使人們的行為發生與期望趨於一致的變化的情況。
  • 羅森塔爾效應: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我們經常會看到,那些成績優秀、性格開朗、整體都很出色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善於鼓勵的家長;而那些自信不足、臉上缺少笑容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打擊式教育的家長。02鼓勵真的很重要嗎?家長對孩子地鼓勵更類似於一種心理暗示:我覺得你很優秀,我覺得你能行。孩子接受到這種積極的暗示後,就會認為自己很優秀,會大大加強孩子的自信。孩子越自信,越敢做,接觸的就會越多,能力就會越高。
  • 想讓孩子更優秀?不妨試試「羅森塔爾效應」,給予孩子積極期望
    很多家長都會如同王女士一樣,在與孩子進行交流的時候,會在無意之中做出負面的反饋。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接受能力,也並不在意孩子的心理情緒。然而這種方式卻很難讓孩子理解父母的苦心。想讓孩子擁有積極好學的優秀品質,家長不妨試試「羅森塔爾效應」,反而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
  • 每日分享之羅森塔爾效應
    總而言之,這種效應其實是一種心理暗示。羅森塔爾效應的教育啟示羅森塔爾效應,即人際期望效應給我們同樣帶來啟示,也就是要給人鼓勵。比如家長要給孩子鼓勵,這也是羅森塔爾效應的教育啟示。在親子教育上,羅森塔爾效應提示我們,鼓勵式教育遠優於「棍棒教育」,你認為自己的孩子是聰明的、優秀的,他/她就會成為聰明、優秀的孩子,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關注自己的孩子,會給予孩子更多的情感和讚揚。同時心理學研究表明,成功來自於信任、期待,來自於讚揚,來自於母愛/父愛。當然,這種信任和期待應當是積極、現實的,而不是盲目的。
  • 神奇的羅森塔爾效應是什麼?家長用對了,孩子未來贏在起跑線
    這其中的原理,就是兒童心理學中大名鼎鼎的羅森塔爾效應。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在兒童心理學上,這種效應經常被用來促進孩子按照家長的規劃成長。換句話說,就是家長對孩子抱有不同的期待度,並用不同的態度去應對孩子,從而達到望子成龍的目的。
  • 美國「羅森塔爾效應」證明,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誇出來的
    後來,我是聽了一個澳大利亞的專家講座,知道了誇獎孩子的重要性,我才試著誇依依,沒想到,效果這麼神奇。」確實如此,「誇」的效果是非常好的,閨蜜親自在依依身上試了幾年,讓依依成了「別人家的孩子」。其實,這個現象是有科學依據的,就是「羅森塔爾效應」,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都是告訴我們,誇孩子非常重要。
  • 心理學|羅森塔爾效應(皮格馬利翁效應)每個孩子都可能是個天才
    這種現象,人們把它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在心理學中,皮格馬利翁效應又被稱為羅森塔爾效應。心理學研究發現,在教育實踐中,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的成長有巨大的影響。1968年的某一天,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來到一所小學,說是要進行一個實驗。他們從一至六年級中各選3個班,在這18個班的學生中進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未來發展趨勢測驗」。
  • 孩子越罵越叛逆?「羅森塔爾效應」告訴你: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因此,好多家長都感覺對孩子管教越多,越適得其反,不怎麼管教的,孩子反而越長越優秀。那麼,為什麼孩子越罵越叛逆呢?「羅森塔爾效應」告訴你: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神奇的「羅森塔爾效應」,讓孩子進步非凡「羅森塔爾效應」,也叫作皮格馬利翁效應(或譯為「畢馬龍效應」)、「期待效應」。它是由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通過驗證提出的,主要指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進而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
  • 從心理學解析教育的力量:論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成長的積極意義
    今天我們就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來看看期待效應,又稱羅森塔爾效應在孩子成長中的積極意義。01 從"羅森塔爾效應"看期待的力量①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效應,也被稱作"皮格馬利翁效應"、"人際期望效應",是一種社會心理效應,指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能戲劇性收到預期效果的現象。
  •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羅森塔爾效應」讓誇獎力發威,比打罵強百倍
    那麼究竟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呢?它又有怎樣神奇的力量能讓一個調皮的孩子進步如此之大呢?這就是羅森塔爾效應所展現的神奇效果,它充分說明了期待值給人們所帶來的激勵作用,這種激勵作用在孩子們身上體現得尤其明顯,因此家長們不妨多運用羅森塔爾效應來教育孩子,幫助他們成就更好的自我。二、運用羅森塔爾效應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 孩子越努力成績越差?了解「羅森塔爾效應」,幫助孩子獲得進步
    當你對孩子寄予厚望,堅信孩子能夠做得很好,並且向孩子表示了自己對他們的信心之後,孩子們就會充滿自信。可當你覺得孩子不行,一味在否認他們的時候,就會發現孩子越來越差,這就是心理學中的"羅森塔爾效應",也叫"皮格馬利翁"。我們如何理解正確"羅森塔爾效應"?
  • 孩子越罵越叛逆?不妨試試「羅森塔爾效應」,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家長不妨試試「羅森塔爾效應」,通過表揚來讓孩子的教育寬鬆得當,取得真正的進步。 羅森塔爾效應,是由美國一位名叫羅森塔爾的心理學教授所提出的心理學現象。大意是指人由於機遇對現有環境產生期待,因而做出了預言,在預言的影響下通過努力完成期待。
  • 心理學堂: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效應》 1968年,羅森塔爾和助手來到一所小學,他們從1到6年級中各選3個班,在學生中進行了一次「發展測驗」。
  • 天后王菲的育兒大智慧:神奇的羅森塔爾效應,暗示出了好孩子
    而這種良性循環的教育方式,其實是應用了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效應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所研製出的一個效應方法,主要內容就是給人們一個正面的暗示,而這種暗示會帶來期望,促進人們去實現,最終會讓這件事發生一定量的變化。
  • 羅森塔爾效應:你的期待是孩子最好的禮物
    但是,羅森塔爾接下來的這番話卻讓老師們驚訝:「其實,這十八位學生都只是隨機選出來的智商並不比其他學生高。」之所以學生會有如此大的進步,是因為教師對學生有了高的期待。於是,學生感受到期待的眼光不斷自我肯定和自我超越。」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也叫皮革馬利翁效應。
  • 羅森塔爾效應表明,賞識教育+讚美教育,才是一個孩子進步的關鍵
    這批學生的智商比同齡的孩子都要高,希望你們取得更好的成績。」8個月後,羅森塔爾再次來到這所學校,奇蹟出現了。凡被認為是最優秀的學生,成績都有了較大的進步,且各方面都表現得很優秀。被賞識的學生在智商上有了明顯的提高,這一點在智商中等的學生中表現得尤為顯著。
  • 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未來,了解「羅森塔爾效應」,父母做到正念
    以孩子的考試成績為例,孩子可能這一次只考了60分,家長也必須要承認孩子只考了60分這個事實;同時,希望孩子考90分這個念頭,家長應該用積極的態度重新審視。 在強化自己腦海中孩子能夠考90分的同時,也要給孩子灌輸這樣的意識,「我相信你慢慢的會能夠考到90分。」
  • 如何利用心理暗示教育孩子?|羅森塔爾效應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接受這樣或那樣的心理暗示,這些暗示有的是積極的,有的是消極的。羅森塔爾效應如何運用在教育中?一般來說,人人都期望能和別人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關愛的情感關係。尤其是隨著學習壓力的增加,學生心理也呈現出複雜化趨勢,有的喜歡追求個性化,有的則具有封閉性,但他們始終還是渴望得到教師、家長以及同伴的情感支持。如果教師在與學生的相處中,以誠相待,以愛育情,激發和學生之間積極的情感共鳴。這樣的話學生在感情上的期待就會得到滿足,心靈就容易溝通。
  • 以《叫我第一名》為例,探究「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的重大影響
    這是一部人生勵志電影,而從教育的角度來看,《叫我第一名》處處隱含著羅森塔爾效應,把羅森塔爾效應對個體,特別是孩子的影響充分的表現出來。羅森塔爾效應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除了布萊德自身的努力,母親對他的關懷和教育亦十分令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