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的期末成績出來了,無論考得好不好,都已經成為過去式了,不少家長也開始感慨,哎!還是平時做的題太少,下的功夫太少了!
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績?真的只有題海戰術才最有效嗎?其實,在輔導孩子學習過程中,父母的「心理戰術」也很重要,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作為家長,要不斷鼓勵孩子,對孩子提出美好的期望,例如:我覺得你在什麼什麼方面很有天賦,我覺得你的成績一定會越來越好……類似這樣的期待,可不是喊空話哦,它可能真的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好,這一現象,心理學上的羅森塔爾效應已經得到了驗證。
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
1968年,羅森塔爾和助手來到一所小學,他們從1到6年級中各選3個班,在學生中進行了一次「發展測驗」。他們以十分讚賞的表達方式,將班級裡很有潛力的學生名單通知有關老師。8個月後,他們又來到這所學校進行回訪測試,結果之前「潛力」名單上的學生成績有了非常明顯的進步,而且性格也變得更開朗,自信心更強,求知慾望和學習興趣也顯著增強,於同學和老師的關係也特別融洽。
羅森塔爾效應告訴我們,對一個人傳遞積極的期望,就會使他進步得更快,發展得更好,尤其在兒童階段。
父母如何踐行「羅森塔爾效應」?
小學階段,是孩子自信心培養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評價直接影響到他以後初中和高中的學習和生活。作為孩子最親密的父母,是孩子的「重要他人」之一,父母的評價、以及在面對困難時的解釋風格,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得到父母鼓勵的孩子,更自信更陽光,更能發揮自己身上的潛力,更容易變成一個積極向上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具體要怎麼做呢?
1、父母自己要成為樂觀的人
想要對孩子傳遞積極的期望,自己的內心要有一顆樂觀的種子,否則,你說出來的話,也只是一句話而已,孩子很難從你那裡獲得力量。家長對自己期望更好,就願意付出行動去改變自己我,變成更好的自我,自己變好了,教育孩子自然駕輕就熟。
2、學會幫孩子分解困難,收穫自信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對小孩子來說也不例外。小孩的世界並不是我們大人想像的那麼美好,他們有繁重的學業任務,他們也有令人理不清的人際交往問題,他們在面對困境的時候可能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作為家長,陪伴孩子成長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積極的引導孩子,在孩子能接受的範圍,讓孩子一點點朝著好的方向改變。
記得彤彤三歲多的時候,平時老人帶她時看電視的時間有點多,不知不覺就上癮了,於是我想了一個辦法,讓她戒掉了電視癮。其實也沒有多複雜,我只是畫了一個表格,和她約定了一個「只看30分鐘電視」的計劃,做到一天,可以獲得一個小紅花;如果連續做到一個星期,就能獲得一個神秘小禮物;如果連續做到一個月,更能收穫神秘大禮。
讓孩子突然限制自己看電視的時間,對那麼小的孩子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記得當時我對她說,媽媽相信彤彤一定能做到。正是這樣一句簡單的期望,小小的她獲得了巨大的鼓勵,當然最後取得了令我意想不到的成功。通過這件事,我意識到相信孩子的力量,這真的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相信彤彤在這個過程中,也在不斷收穫自信,這種自信也在支撐著小小的她繼續堅持下去。
管孩子要趁早,雖然嚴格的管教對孩子來說是有必要的,但在管教的同時,千萬不要忽略了給孩子的心靈不斷輸入心理的營養,千萬不要小看孩子,不要限制了孩子,小小的身軀大大的力量,我們沒有理由不相信孩子,這個世界對於成功的定義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天下的父母,都只是希望孩子將來能收穫幸福和快樂罷了,在這之前,請記得常常告訴孩子:孩子,我相信你,你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