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叫我第一名》為例,探究「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的重大影響

2020-12-16 星敏軒聊育兒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電影《叫我第一名》講的是布萊德患有先天性痙攣疾病,小時候在學校被同學取笑,長大後求職面試也處處受挫。不過,布萊德不拋棄夢想,不放棄信念,無目的努力著,最後經過20多家學校面試後,終於實現了當一名教師的夢想。

而布萊德能保持樂觀,堅持夢想的背後,少不了母親一貫的鼓勵。是母親的鼓勵,讓她勇敢的面對生活,克服困難,不僅成就了事業,還收穫了愛情。

這是一部人生勵志電影,而從教育的角度來看,《叫我第一名》處處隱含著羅森塔爾效應,把羅森塔爾效應對個體,特別是孩子的影響充分的表現出來。

羅森塔爾效應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

除了布萊德自身的努力,母親對他的關懷和教育亦十分令人感動。在布萊德尋找夢想的路上,母親就猶如一盞明燈。如果沒有母親的努力和堅持,不來的一直會被當作一個"問題兒童",幸福和他根本扯不上關係。

他的母親有1000種理由抱怨: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經歷離婚、作為單親媽媽,獨自帶大兩個男孩、在辛苦工作之餘還要承受來自學校和社會的各種歧視……可是,母親並沒有像外界的歧視和不公的命運屈服,反而能從容地面對生活,給予兩個孩子最好的愛。

儘管經濟拮据,她也沒有放棄自己的事業,每一天早出晚歸創業。有時候為了照顧孩子,還會開著車帶著兩個兒子到處推銷自己的時裝。孩子們活潑好動,在商場裡上串下跳,在通道馬路上亂跑怪叫。尤其是布萊德患有特殊的疾病,周圍的人總是帶著異樣的眼光看待她和孩子。但是,母親從未退縮,熱情的投入事業,勇敢地反抗歧視,也對孩子傾注了足夠的耐心。

堅強勇敢的母親,正是用以身作則的方式教育布萊德。她的每一個擁抱,每一句鼓勵,都是對布萊德積極的心理暗示,而這種心理暗示對布萊德的發展極為關鍵。

積極的心理暗示有多重要?我們首先來看一個故事。一個心理學家把一份"最有發展前途的學生"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老師,還挑選了十幾個孩子,告訴孩子們:"你們就是天才。"其實他只是撒了一個被包裝的很漂亮的謊言,名單是捏造的,學生是隨便選出來的,只是用"花言巧語"讓大家都相信了他的話。

然而,在八個月後,他對被挑選和並未挑選的學生進行了考試。結果發現,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每一個成績都有較大的進步,而且求知慾更旺盛,自信心也更強。

這個心理學家,就是著名的心理學教育者——羅森塔爾,他這個實驗背後隱藏著一個心理效應——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效應,指的是父母對孩子的殷切希望,能夠化為孩子的實際行動,達到預期目標的現象。這個心理學概念強調的是,用讚許、鼓勵等方式,將隱含的期望傳遞給孩子,那麼孩子也會更主動的給予積極的反饋。如此循環,孩子的行為也會向父母希望的方向靠攏,成功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可是,很多人看過這個故事後,會反問:"這不是自欺欺人嗎?"這些家長也許不知道,羅森塔爾效應講究的不是欺騙,而是對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學會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孩子,才是教育的高境界。

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的重大影響,你知道多少?

1. 羅森塔爾效應幫助孩子培養自信心

儘管生活不幸,但母親仍是布萊德眼中閃閃發光,幹勁十足的"無敵"老媽。妝容一絲不苟,指甲油閃閃發光,精緻的捲髮魅力十足,母親每一次出場,都沒有給觀眾一個幽怨落寞哀愁的單親媽媽的形象。相反,母親總是雷厲風行,得體自信。

母親常常對布萊德說:"我們要相信未來,內心就會充滿力量。"一開始布萊德只是懵懵懂懂地點頭,後來在成長中,他把母親的鼓勵當做人生的信仰。布萊德慢慢地接受自己的缺陷,開始去社交,變得越來越有自信。

孩子的自信與否,與父母的關係很大。父母無意間說出的,打擊孩子自信心的話,會破壞孩子的性格養成。而利用羅森塔爾效應去鼓勵孩子,會更有效地培養孩子自信心。

2. 父母的鼓勵教育孩子永不言棄

布萊德患了怪病,會控制不住自己發出怪聲。他的父親不相信她不是故意的,每一次都不耐煩的警告布萊德:"你要是自製一點就好了!"在與妻子離婚後,爸爸也因為無法忍受布萊德的"調皮行為"而拒絕與孩子住在一起。

不過,布萊德缺失的父愛,在母親身上找到了填補。母親毫無怨言的帶著布萊德,輾轉於各大醫院,還以一己之力,找到了布萊德真正的病因。

無論是治療還是事業,母親都是布萊德永不言棄的榜樣。媽媽的勇敢讓步萊德從沒有缺失來自家庭的支持,也讓他明白他不是家庭的負累。

3. 父母樂觀積極的心態,對孩子有很大影響

不來的,連續面試了20多家學校,每一次都失望而歸。雖然他的表現很好,但都因為自己的病症而被拒之門外。 母親第一時間打電話給他,說:"寶貝,他們沒有看到你是個好老師,是他們的損失。"

布萊德誠懇地說他害怕自己的女朋友會因為自己的疾病而離開,母親淡然地安慰:"唯一能把你打敗的是妥瑞氏症。"

母親的樂觀精神不僅體現在不萊德身上,還體現在對前夫的尊重和寬容上。即使布萊德的爸爸沒有盡心盡力照顧孩子,但他還是非常體諒前夫的辛苦,在孩子們面前從來不說前夫一句壞話。

母親的樂觀精神不僅是她自己的財富,還是布萊德的財富。有羅森塔爾效應衍生出來的樂觀的指引,改變了布萊德的命運教會他樂觀地看待世界,積極的解決問題。

羅森塔爾效應的教育啟示:鼓勵教育遠優於"棍棒教育"

心理學研究表明:成功來自於信任,期待和讚揚,而非批評、指責和訓斥。家長應該學會發現孩子的優點和潛力把孩子的長處放大,把優點變小,鼓勵孩子發揮自己的長處。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鼓勵往往比批評指責對孩子有更直觀的影響,促使孩子相信自己,成為孩子們進步的動力。要注意的是積極的心理暗示,要具體,鼓勵不能模模糊糊,模稜兩可,應該要誇到點子上。

拿破崙曾說:"一個孩子行為舉止的好壞,完全取決於他的母親。"家長每天都可以給孩子一句鼓勵:"你可以勇敢的去嘗試,爸爸媽媽一直會支持你。"有意無意中,流露出的期待感會觸動孩子的心靈,孩子也會因此產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動力。

而且家長對孩子的鼓勵可以增加親子之間的信任感,拉近距離。在鼓勵教育下,孩子會更加耐心,聽父母說的話,相處和溝通也更加容易。

我是星敏軒聊育兒,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 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以《奇蹟男孩》為例,探究「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成長的意義
    在教育中,父母、老師和姐姐對奧吉的引導和幫助更是體現了心理學"羅森塔爾效應"的影響力。接下來,我們就以電影《奇蹟男孩》為例,逐步探究解析"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成長的意義,希望能夠給家長們更多教育啟示。"羅森塔爾效應"包括了三個重要心理效應:愛的效應、尊重效應、期望效應1、愛的效應:家人對奧吉的愛是堅強的護盾儘管奧吉飽受其他孩子的嘲笑,害怕與別人交流、害怕自己被欺負,校園中未知的口抗拒一直圍繞著他,但是父母和姐姐的愛能夠為奧吉抵擋外界的傷害
  • 從心理學角度解析《小男孩》:探究「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的意義
    接下來,我們就從電影《小男孩》的故事出發,探究"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的意義。《小男孩》:小小的信念能夠撼動大山儘管小男孩沒有朋友,在外也受盡了欺凌,但是在爸爸的陪伴下,小男孩還是度過了一個充滿歡聲笑語的家庭童年生活。直至爸爸要應徵入伍的消息傳來,打破了小男孩在爸爸懷抱下的種種幻想。
  • 從《奇蹟男孩》出發,解析「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從電影當中可以反映出一個問題,那就是羅森塔爾的效應對孩子的發展是很重要的。在羅森塔爾效應的影響下,孩子是變得越來越優秀,孩子能夠學習到正確的態度以及形成正確的觀念,使得孩子對於世界的認識更加深刻。羅森塔爾效應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指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
  • 從《奇蹟男孩》出發,探究「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成長的意義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如何用正確的方式對待孩子,如何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是每一位父母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如果想讓孩子成為更好的人,那麼父母必須要給孩子足夠正確的期待,只有在父母正面的影響下,孩子的潛能才有可能被激發,才能夠有真正的進步。
  • 「羅森塔爾效應」:大人的鼓勵對孩子意義非凡,父母應該看看
    下面,我們就通過探究"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成長的意義!讓父母看到鼓勵的力量。 根據自己的實驗結果,羅森塔爾得出這麼一個結論:"當人們基於某種情況而形成期望之後,在後來的日子他們會越來越靠近這個期望,並且是指成為現實。"簡單來說就是:當一個人被寄予期望的時候,他們往往會朝著比人所期望的方向發展。 當"羅森塔爾效應"運用在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中時,主要體現為父母要多鼓勵孩子,讓他們知道自己能行。
  • 從心理學解析教育的力量:論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成長的積極意義
    今天我們就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來看看期待效應,又稱羅森塔爾效應在孩子成長中的積極意義。01 從"羅森塔爾效應"看期待的力量①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效應,也被稱作"皮格馬利翁效應"、"人際期望效應",是一種社會心理效應,指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能戲劇性收到預期效果的現象。
  • 羅森塔爾效應——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而因為自戀的心理機制,我們不斷地去追求「我是對的」,我的認知是正確的,那這些話很有可能就預言了我們未來的人生。的確是這樣,所謂命運,就是這樣的東西。我們那些不太積極的自我預言,常常最先來自於別人對我們的預言。這就要講講心理學裡的一個名詞: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叫羅森塔爾效應。
  • 有一種羨慕叫黃多多的優秀,一流父母怎麼育兒?羅森塔爾效應揭秘
    羅森塔爾效應的正反饋效果驗證實驗羅森塔爾效應又被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和「期望效應」,是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效應。於1968年被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通過實驗發現:教師或者家長對孩子的殷切希望能戲劇性地收到預期效果。
  • 心理學|羅森塔爾效應(皮格馬利翁效應)每個孩子都可能是個天才
    這種現象,人們把它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在心理學中,皮格馬利翁效應又被稱為羅森塔爾效應。心理學研究發現,在教育實踐中,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的成長有巨大的影響。1968年的某一天,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來到一所小學,說是要進行一個實驗。他們從一至六年級中各選3個班,在這18個班的學生中進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未來發展趨勢測驗」。
  • 不要再打擊孩子,了解羅森塔爾效應,積極的暗示才對孩子有幫助
    我閨蜜的孩子其實已經很優秀了,6歲的年紀居然可以熟練地彈唱鋼琴,這是很多孩子都沒有辦法媲美的。可是閨蜜這個人望女成鳳,她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學會彈吉他。對於這件事情,孩子並沒有太大的感覺,因為她並不覺得自己會彈好吉他。可就因為這件事情,閨蜜狠狠地教育了自己的孩子,並對孩子說:「你怎麼那麼差勁!我高估你了!」
  • 羅森塔爾效應:你的期待是孩子最好的禮物
    但是,羅森塔爾接下來的這番話卻讓老師們驚訝:「其實,這十八位學生都只是隨機選出來的智商並不比其他學生高。」之所以學生會有如此大的進步,是因為教師對學生有了高的期待。於是,學生感受到期待的眼光不斷自我肯定和自我超越。」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也叫皮革馬利翁效應。
  • 羅森塔爾效應: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家長對孩子地鼓勵更類似於一種心理暗示:我覺得你很優秀,我覺得你能行。孩子接受到這種積極的暗示後,就會認為自己很優秀,會大大加強孩子的自信。孩子越自信,越敢做,接觸的就會越多,能力就會越高。如果你每天都對孩子說:你怎麼這麼差勁,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你太讓我失望了。那麼孩子接收到的就是,我不優秀,我比別的孩子差。長時間的打擊下,孩子就會越來越缺乏自信,甚至產生一種破罐破摔的想法。
  • 了解「羅森塔爾效應」,幫助孩子獲得進步
    當你對孩子寄予厚望,堅信孩子能夠做得很好,並且向孩子表示了自己對他們的信心之後,孩子們就會充滿自信。可當你覺得孩子不行,一味在否認他們的時候,就會發現孩子越來越差,這就是心理學中的"羅森塔爾效應",也叫"皮格馬利翁"。我們如何理解正確"羅森塔爾效應"?
  • 「羅森塔爾效應」你把孩子看成什麼樣子,那麼他就會變成什麼樣子
    01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效應,又叫「皮格馬利翁效應」、「人際期望效應03父母必學的「羅森塔爾效應」父母的行為足以影響孩子一生,我們期望孩子變成什麼樣子,孩子就會成為什麼樣子,每一個父母都應該學習「羅森塔爾效應
  •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羅森塔爾效應」讓誇獎力發威,比打罵強百倍
    我當時建議這位網友了解一下「羅森塔爾效應」,並按照該效應改變對孩子的教育方法。過了幾個月後,我收到了該網友的反饋。他說這種教育方法簡直太讓人吃驚了,短短幾個月孩子就像變了個人一樣,不說表現得多麼突出,但是整個人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學習成績進步了許多,也變得懂事了許多,連老師都非常驚訝。
  • 心理學經典與證券投資——羅森塔爾效應
    我儘量用最簡單的方式,讓大家在碎片時間裡,快速的了解相關知識。今天就向大家介紹,十大著名理論之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效應又稱期待效應,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暗示在本質上,是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
  • 「我怕做不好」經常自我否定,父母用「羅森塔爾效應」來引導
    我不行!」「我不敢!」「我不會!很多小孩在出現一些問題後,自己通過直接放棄、或者逃避的方式去解決,就是因為焦點效應的影響。很多父母並不了解,所以會感覺莫名其妙。時間一長,他們自信心消失殆盡,做任何事情都在心底對自己說「我不行」、「別人不喜歡我」等,結果在心理上就越來越缺乏積極進取的源動力。一、那麼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
  • 「羅森塔爾效應」:家長傳遞積極,孩子進步更快
    其實,在輔導孩子學習過程中,父母的「心理戰術」也很重要,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作為家長,要不斷鼓勵孩子,對孩子提出美好的期望,例如:我覺得你在什麼什麼方面很有天賦,我覺得你的成績一定會越來越好……類似這樣的期待,可不是喊空話哦,它可能真的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好,這一現象,心理學上的羅森塔爾效應已經得到了驗證。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
  • 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未來,了解「羅森塔爾效應」,父母做到正念
    90分」,或者說「以你的能力,我覺得你下一次一定能夠考90分」這樣的話。 以孩子的考試成績為例,孩子可能這一次只考了60分,家長也必須要承認孩子只考了60分這個事實;同時,希望孩子考90分這個念頭,家長應該用積極的態度重新審視。 在強化自己腦海中孩子能夠考90分的同時,也要給孩子灌輸這樣的意識,「我相信你慢慢的會能夠考到90分。」
  • 黃磊揭秘一流父母育兒經:羅森塔爾效應說明,好孩子是暗示出來的
    在這種正反饋機制下,孩子最終自然會成長為一個優秀的孩子。心理學上將這種父母給予孩子期望和鼓勵,孩子產生動力,最終變得優秀的過程稱為:「羅森塔爾效應」。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父母採取了錯誤的育兒方式,不正確的教育方式對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會因為正反饋的加強作用而獲得加強,讓孩子逐漸產生對自己的懷疑,以至於很難發揮自己的潛力,實現自己最初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