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連科:有望摘得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荒誕現實主義大師

2020-12-06 心靈藉慰導師

#2020諾貝爾獎#

閻連科,1958年出生於河南嵩縣,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中有許多超現實的荒誕故事,情節誇張,顯得滑稽幽默,頗受讀者好評,因而被譽為"荒誕現實主義大師」。

2014年,他榮獲弗蘭茲卡夫卡文學獎,授獎詞如是評價:

無論從文學還是經歷,閻連科都實至名歸。他有著犀利的諷刺和對現實的觀察能力,最重要的是他擁有面對現實的勇氣。這和卡夫卡的創作精神一樣。

01做鄉是記憶中最結實的存在

閻連科出生於河南嵩縣一個叫田湖的村莊,這片土地為他的寫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想像。在《我與父輩》中,他感恩故鄉的土壤、陽光和細雨,以細膩的筆觸還原了父輩們的生活,回溯家族中世代傳承的品質風尚,回味家庭生活的種種溫情。

《田湖的孩子》更是如同一部紀錄片,不矯飾、不模糊,真誠地告訴讀者:

田湖給我帶來的影響已經是超出我們的想像,它不簡單是給你一個故事、一個人物、一個情感,而是給了我理解世界的方式。

對於閻連科來說,田湖是世界的中心,是浪漫的回憶,是超越民族、超越地域的存在,為他的寫作提供了豐厚的土壤。「世界.上任何一個作家的寫作都有-塊某種文化的地方終身離不……這個地方可能就是某些作家的故鄉。」

在閻連科看來,只有和故鄉產生聯繫,寫作才能得心應手,他感恩於故鄉--他最初的創作靈感的發祥地: .

我的幸運就是出生在這麼一個村莊裡,這個村莊放大了就是中國,離開這個村莊,我幾乎無法寫作。

02相比獎項,寫作才是一生的努力

2014年5月,閻連科獲得該年度弗蘭茨.卡夫卡獎,成為首次獲得此獎項的中國作家,也是繼2006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之後,亞洲第二位獲此殊榮的作家。

喜訊傳來,閻連科卻表現得非常低調,面對蜂擁而至的採訪邀請,他多持婉拒的態度。雖然向來被外界看,且常常作為"最有機會得諾獎的中國作家之一」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門,閻連科坦言,對諾獎,他「想都不要去想,那是太偶然的事情。」

他也曾專門解釋對文學獎項"冷處理」的態度,他說:

人是很容易被外界的一件什麼事所影響的。獲得一個文學獎,固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在心態上不加以自我警惕,很容易會陷入一個危險境地:誤以為自己真的從此就成了國際文學大師了。

他認為自己的內心和生活的秩序對寫作很重要,榮譽只會帶來焦慮和壓力,希望自己與熱鬧保持距離,因為自己最關心的,還是「能不能寫得再好一點」。

0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只有拋開名利的誘惑和腐蝕,寵辱不驚、虛懷空谷,才能保持澄澈,日益精進。閻連科榮獲卡夫卡文學獎,他成為了村上春樹之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作家,一時成為話題熱門。

面對外界的喧囂,他始終謙遜低調,堅持本心,潛心寫作,致力於邁向文學新高峰。唯有如此,才能拿得起、放得下,不因片刻的浮華而背叛自己的初衷。

閻連科的文學創作靈感離不開故鄉田湖,作家的故鄉與文學,一直是文學領域最值得探究的議題。

相關焦點

  • ladbrokes網站預測2017諾貝爾文學獎作者名單出爐 閻連科、奧茲在列
    2017諾貝爾文學獎揭曉已經進入到最後階段,日本小說作家村上春樹、非洲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奧茲和阿爾巴爾亞小說家伊斯梅爾·卡達萊、中國作家閻連科被英國ladbrokes網站預測為本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熱門候選人。
  • 2020,繼莫言有希望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閻連科能否拿下它
    去年時候諾貝爾文學獎頒發了兩個-也就是所謂的「雙黃蛋」,但沒有一個是我們的,甚至沒有一個是亞洲的。那麼今年呢?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會有我們嗎?這個問題像問賭博一樣能否成功一樣。不太好回答,但也有跡可循。
  • 2020諾貝爾文學獎中國候選人:文字比莫言更嚴肅,後者力推他
    那麼,孰優孰劣,筆者與眾友共見解析;當諾貝爾文學獎發展到2020年這個關鍵節點時,儘管它的世界地位至高無上,當然這是在文學界來說。莫言作為新式現實主義(中西結合魔幻色彩),在我國還有更魔幻者,甚至被認為是荒誕。他的文字被定義為荒誕現實主義,是的,他就是閻連科。而閻連科本人並不認同這個概念,他覺得自己的作品屬於「神實主義」。
  • 2020,繼莫言有希望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閻連科能否拿下它
    再過兩個月一年一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就要揭曉了,或許你會感嘆時間過得好快,去年還沒有做好失望的準備,今年的諾獎就又要頒發了。去年時候諾貝爾文學獎頒發了兩個-也就是所謂的「雙黃蛋」,但沒有一個是我們的,甚至沒有一個是亞洲的。那麼今年呢?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會有我們嗎?這個問題像問賭博一樣能否成功一樣。不太好回答,但也有跡可循。
  • 誰有望摘得諾貝爾文學獎?業內大咖預測:中國作家可能是他
    202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10月8日將揭曉。
  • 今年誰有望摘得諾貝爾文學獎?業內大咖預測:中國作家可能是他
    202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10月8日將揭曉。從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文學獎頒給法國作家蘇利·普呂多姆,這一獎項已走到第120個年頭。21世紀已過去20年,站在新紀元的維度上,我們回顧下116位獲獎作家。出版社和書店的大咖,都喜歡讀誰的作品?
  • 閻連科憑「極具現實諷刺性的小說」獲卡夫卡文學獎
    京華時報訊(記者田超)5月27日,據捷克通訊社報導,中國作家閻連科獲得卡夫卡文學獎,這是中國作家首次獲得該獎項。該獎項將於今年10月在布拉格頒發,屆時閻連科將前往領獎。閻連科得知獲獎後表示,卡夫卡是最富啟發性的作家之一,而他本人也多次推薦卡夫卡的《城堡》等作品給讀者。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將揭曉,這8位熱門人選,誰是你心中的得主?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將於10月8日晚間揭曉,作為最受大眾關注的一個獎項,每年諾貝爾獎將會頒發給誰都會引發大家的各種猜想,不知道在你的心目中,哪位作家才應該是當之無愧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呢?村上春樹還引用了他非常喜愛的作家雷蒙德·錢德勒的話——「諾貝爾文學獎算什麼!這個獎頒給了太多的二流作家,還有那些不忍卒讀的作家們。更別提一旦得了那玩意兒,就得跑到斯德哥爾摩去,得身著正裝,還得發表演講。一個諾貝爾文學獎值得費那麼大勁嗎?絕對不值得!」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她「打敗」殘雪,晉級「最冷門」得主
    殘雪在諾貝爾文學獎的舞臺上也可謂是新人,但殘雪卻是在海外早已成名的作家,與閻連科同屬於「牆裡開花牆外香」的當代中國人。在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上,殘雪照樣登上了這個萬眾矚目的榜單,而且位置靠前,這一度讓業界充滿期待。但世事無常,諾獎的預測也總是令人難以捉摸。直到最後時分,還有很多的預測機構和文學愛好者等待殘雪獲獎的消息。
  • 閻連科獲2014卡夫卡文學獎
    時報訊 北京時間10月22日晚11點,卡夫卡文學獎組委會,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頒獎典禮,正式授予中國作家閻連科2014年度卡夫卡文學獎。這也是卡夫卡獎成立14年以來,首次將該獎授予中國作家,也使閻連科成為繼村上春樹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作家。
  • 2020諾貝爾文學獎將揭曉,8位熱門人選,誰是你心中的得主?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將於10月8日晚間揭曉,作為最受大眾關注的一個獎項,每年諾貝爾獎將會頒發給誰都會引發大家的各種猜想,不知道在你的心目中,哪位作家才應該是當之無愧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呢?更別提一旦得了那玩意兒,就得跑到斯德哥爾摩去,得身著正裝,還得發表演講。一個諾貝爾文學獎值得費那麼大勁嗎?絕對不值得!」
  • 實慘,今年諾貝爾文學獎,村上春樹又陪跑了
    可以說是「年年被預測,年年都陪跑」,被網友戲稱為諾貝爾獎界的「小李子」。 如果沒記錯的話,2020年應該是村上春樹連續被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第八年,按理說,被提名八次而不得,多少心理上會有些怨言,但村上春樹對此好像毫不在意,並表示:要繼續努力寫作到90歲。
  • 繼莫言後2019年最有希望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有這三位
    莫言獲獎本是值得大喜的事,可惜被各種質疑,致使諾獎像是擦槍走火一般來到中國,但在業界不得不承認莫言的能力,曾在莫言獲獎之前,就有國外學者認為莫言是諾貝爾文學獎的東方遺珠,作為外表老土,內在洋腔的魔幻現實主義作家莫言以獨有的創作風格和天馬行空的思想也收穫了不少讀者。
  • 餘華、閻連科香港論述「面對荒誕,文學何為」
    主題為「面對荒誕世界,文學何為?」中新社發 賈思玉 攝   中新社香港10月10日電 題:餘華、閻連科香港論述「面對荒誕,文學何為」  中新社記者 賈思玉  一年前,莫言問鼎諾貝爾文學獎,中國文壇為之一振。一年後,新一屆諾獎得主揭曉,身處香港的作家閻連科似乎並不關心。「中國作家沒有諾貝爾『饑渴症』,是媒體有『饑渴症』。」說完,他莞爾一笑。
  • 閻連科談獲卡夫卡文學獎:真被餡餅砸到頭上
    閻 連 科成為卡夫卡獎成立14年來,首位獲獎的中國作家。  卡夫卡文學獎首次頒給中國作家  北京時間10月22日晚11點,卡夫卡文學獎組委會,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頒獎典禮,正式授予中國作家閻連科2014年度卡夫卡獎。
  • 閻連科獲卡夫卡文學獎 中國作家首次獲得
    捷克通訊社報導,以中國近30年以來社會巨變為背景、創作極具現實諷刺性和荒誕意義的小說而知名的中國作家閻連科獲得了2014年度「卡夫卡文學獎」。「卡夫卡獎」是為紀念二十世紀現代主義文學大師法蘭茲·卡夫卡所頒發的年度國際文學獎,該獎項被視為捷克所頒發具全球重要性和影響力的文學獎項,也是今日最富盛名的文學榮譽之一。提名的作品標準為要有「人文性格和文化寬容之貢獻,允許國家、語言和宗教上多樣地存在,而且其角色能夠永恆並有效地呈現出關於我們這個時代的見證」。
  • 諾貝爾文學獎今晚揭曉:中國作家可能真的是他嗎?
    錢江晚報10月8日報導《今年誰有望摘得諾貝爾文學獎?而諾貝爾經濟學獎則是瑞典中央銀行於1968年設立的。據悉,2020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人民幣)。據悉,此獎金數額來自約18億瑞典克朗的投資收益。
  • 諾貝爾文學獎今晚揭曉:中國作家可能真的是他嗎?
    錢江晚報10月8日報導《今年誰有望摘得諾貝爾文學獎?業內大咖預測:中國作家可能是他》稱,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代表作《有使女的故事》;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中國作家閻連科,代表作《受活》。
  • 繼莫言後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出現,是他
    再過幾天就是2020年了,時間雖然過得很快,但我們文學的收成並沒有因為歲月的增加而變好。距離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已經近八年時間,莫言自己在這段時間也沒有多大的突破,反而被一些評論家認為是「江郎才盡」,甚至常常出沒於字畫市場間,於拍賣行裡「爭奇鬥豔」。
  • 繼莫言後,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出現,卻一點都不出名
    2012年莫言獲獎前,美國漢學家葛浩文就預言,中國莫言早晚將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且莫言還被媒體譽為諾貝爾文學獎的東方遺珠,可見莫言獲獎是能力使然,諾獎的世界公平性也再一次得到了印證。1968年川端康成獲得,1994年大江健三郎獲得。而回首國內,從魯迅、老舍、林語堂、沈從文、張愛玲、陳忠實等等大師,沒有一個能榮膺之。這樣看來,諾獎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拿下的,直到新千年莫言成功榮獲。那麼莫言又有何實力呢,只有他能夠拿下。莫言被認為是一個聰明的作家,老梁認為莫言既諷刺了社會現狀,同時可以巧妙地避開了審核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