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個小故事說,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和朋友佛印「鬥法」的故事。一次兩個人對「禪」,蘇東坡問佛印說,在你眼裡看到我是什麼?佛印說:自在自在觀自在,眼前分明是「如來」,你在我眼裡就是一尊「大日如來」。
佛印又問蘇東坡說到,在你眼裡看到我是什麼呢?蘇東坡哈哈大笑,說道:我左看右看,怎麼看到了一坨「狗屎」。說著大笑而去。
回到家,蘇東坡意猶未盡,給妹妹蘇小妹說起了這個事還高興不已。蘇小妹對他說道:哥哥你輸了,萬物心現,人家佛印心裡裝的都是佛,一切皆佛,而你心裡裝的都是「狗屎」啊!
且不說這個故事的真假,裡面有一個佛理在裡面,「世間一切皆佛,才能成佛」。
世間萬物都是佛
學佛、念佛,達到世間萬物都是佛的境界,你就在佛的境界了。
世間萬物都是佛,你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個有情眾生,每一件事物都是佛,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學好佛。
念念是佛,每一個念頭,每一個行為都是佛,把自己的身心充盈在佛的世界中。父母是佛,妻子丈夫是佛,子女是佛,同事朋友是佛,冤家對手是佛,幫你、助你的是佛,打你罵你的是佛,打擊你、欺負你、害你的也是佛。
有了這樣的念頭,你就是佛了。
泰戈爾說過一句話:世間一切都是神,神無處不在。孔子也說過:「祭神如神在」。那麼我們佛教的人呢?世間一切便都是佛了,佛無處不在,通過我們修習佛法來看,也的確是這樣的,佛確實無處不在。
我們將世間萬物都當成佛,我們的生活會變成怎麼樣呢?我們的修行又會怎麼樣呢?
如果將世間一切都當成佛,我們無論是對待人還是其他的眾生、事物,我們都將會以對待佛的心態去對待他們,保持恭敬之心,保持敬畏之心,這樣很多不必要的爭吵,不必要的矛盾就不會發生。同時,很多關係也會變得越來越好,這是生活方面的。
修行上又會怎麼樣呢?從修行上看,我們將一切都當成是佛,至少有一點是很容易就做到的,那就是吃素,因為我們不會因為要吃肉而去殺生,因為殺生就是殺佛。
還有一點,就是我們會學會感恩,感恩一切,感恩佛,讓我們能夠生活下去,修行下去。長此以往,我們的修行就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容易。
如果世間一切皆是佛,你還會有這些好處
「為諸佛護念」:其根本在於「一念信解」的功德。
明心見性之人知道,十方法界上至諸佛菩薩下至天人鬼畜,旁及山河大地、樹木花草、風雲雨霧一切無情物,都是當人當下一念所變現而已。
要知道想像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三藏圓融一心,因為你已經與萬法融為一個本體。在你的世界裡,一切都是佛,你必得「諸佛所護念」。你得諸佛護念是因為你護念了諸佛。這叫「應供」。
應你自己對諸佛的護念,而得到諸佛對你的護念;應你與諸佛同契一心,而得到諸佛與你同契一心,所以諸佛一定護念與你。
從釋迦摩尼佛到觀世音,到世間一切,空有不二,都是「諸佛」,都是我們一個念變現而已,都是我,都是一心,不生不滅。做到這一點,你即已經入住佛家。
「不貪世間樂」。世間一切諸樂,不是真樂,對於小乘法、方便法尚且不貪,外道經書就更不貪了。真正見性的人,誰也不去好那些外道經書手筆。唯有佛的「法樂」才是真正的樂。
要是真學佛,就要有歡樂心,有「我一降生,就是佛國的人」之心。不要帶著某種功利心的目的去信佛。更不要把佛信得那麼痛苦、那麼不堪。生活給你的苦,你不能指望著佛去替你消化。
把世間一切當作佛,心心念念法喜充滿,真正會念佛,會學佛了,一心不亂,輪迴和涅槃、佛和凡夫、一切一切都是佛的含義,都是一個意思,沒有分別。
無論做什麼事都是在念佛,在精進,無論想什麼都是念佛。行住坐臥都是一個念佛、行佛的過程,吃喝玩樂都是念佛的方法。這個時候自然就是佛了,任何地方都是佛的道場,任何文字都是佛法,把心安住在這個正知見上,就會無往而不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