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濤的五首詩猶如五道年輪,從少女到老婦,寫盡韶華易逝紅顏易老

2020-08-27 萊駒為右


薛濤是唐代著名的女詩人,現存詩80首左右,這個數量在唐代女詩人中是最多的了。她的詩有的細膩,有的則很有男兒氣概。今天我們就看看薛濤詩中透露的年齡信息,這裡從《全唐詩》中選擇了五首和她年齡有關的詩。這五首詩好比五道年輪,記錄了薛濤從青年一直到老年的歷程,也見證了紅顏易老,韶華易逝。

但得放兒歸捨去,山水屏風永不看

今天選的第一首詩是《罰赴邊上武相公其二》。薛濤年輕的時候進入西川節度使幕府成為歌妓,受到節度使韋皋的賞識,但也曾經被罰赴邊,到邊遠艱苦的地方去。至於原因,眾說紛紜,但不外乎:恃才傲物、恃寵生嬌。

在帥府錦衣玉食的薛濤被罰到苦寒之地,自然很不適應,但是更加不幸的是節度使韋皋突然去世,西川陷入內亂,她也只好繼續呆在邊地。直到兩、三年後叛亂平定,武元衡出任西川節度使。

薛濤正是在此時,給武元衡寫詩,希望他幫助自己回到成都。

按轡嶺頭寒復寒,微風細雨徹心肝。

但得放兒歸捨去,山水屏風永不看。

首句寫了被罰赴邊的地方條件令人難以忍受,薛濤感覺除了冷還是冷,即使是微風細雨時的冷都能讓她感到寒意透徹心肝。

所以她接著說如果把我放回去,這輩子我都不看什麼山水了。

為什麼不看了呢?肯定是這邊山水的寒冷讓她終生難忘,看到山就覺得冷,就覺得寒。

這裡她用了一個&34;字,一是表明自己地位低下,同時也表明她的年齡還比較小,此詩應該是她少女時代至青年時期所寫。

儂心猶道青春在,羞看飛蓬石鏡中

薛濤和段文昌是老相識,當初段文昌投靠韋皋成為節度使府的幕僚,彼時薛濤也在節度使府內為歌妓。

唐穆宗長慶元年,段文昌被任命為西川節度使,同時加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名副其實的使相。老熟人如今風光回川,遊武擔寺並組織詩會,按理說薛濤應該出席,但不幸的是薛濤病了,起都起不來,自然就不能去了。但是面子總是要給的,於是她寫下這首《段相國遊武擔寺,病不能從題寄》,說明了不能去的理由,進行了自嘲。

消瘦翻堪見令公,落花無那恨東風。

儂心猶道青春在,羞看飛蓬石鏡中。

相傳武擔山上有一厚五寸,周長三丈五尺的石頭,晶瑩透徹,可以照見人影,稱為石鏡。本詩的第二句就用這個石鏡做文章,寫出了青春不再的無奈。你心裡可能時常想著自己青春猶在,可是我自己卻羞於看到武擔山石鏡照出我蓬頭垢面的樣子。

&34;,道出了薛濤開始感覺到自己容顏衰老,但又不願別人看到自己衰老狀態的心理。哪個女人對自己變老都會有一個逐漸接受的過程。

老大不能收拾得,與君閒似好男兒

提起薛濤總是繞不開元稹,因為二人曾經有一段戀情。可惜這段戀情最後無疾而終,雖然薛濤把自己的思念和淚水化作一首首相思詩,寫在她製作的薛濤箋上,但是始終沒有等到她和元稹的佳期。她雖然心有不甘,但總要放下,於是寫了這首《寄舊詩與元微之》:

詩篇調態人皆有,細膩風光我獨知。月下詠花憐暗澹,雨朝題柳為欹垂。

長教碧玉藏深處,總向紅箋寫自隨。老大不能收拾得,與君閒似好男兒。

前面三句寫了這麼多年來,薛濤是如何在思念中度過的。最後筆鋒一轉,如今我的年歲也大了,也不想整理這些詩了,把它們寄給你這個悠閒的好男兒吧!

寄給元稹的可能有幾首詩,所以題為《寄舊詩與元微之》,這首詩就像郵包上的郵單一樣,說明來意。

&34;,看似平常,卻又不尋常,薛濤終於接受了自己變老這一事實,所以她坦然地對元稹說自己年齡已經老大不小了。

玄成莫便驕名譽,文採風流定不如

很多女孩子在第一次被人叫阿姨時表情錯愕,內心翻滾,有的還會趕緊糾正讓稱姐姐,表現了對長大和變老的驚恐。甚至很多沒有孩子的女人到了三四十歲仍然不能接受這一現實。

可是薛濤阿姨卻完全沒有這樣的違和感,她就一本正經的教導了自己的子侄輩。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劍南西川節度使段文昌的兒子段成式,此時的段成式隨父親一起宦遊至西蜀。因為父親段文昌和薛濤年齡相仿,所以段成式算是薛濤的子侄輩了。薛濤曾經寫了一首詩贈給這個大侄子:

贈段校書

公子翩翩說校書,玉弓金勒紫綃裾。

玄成莫便驕名譽,文採風流定不如。

段成式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寫得一手好詩,還編寫了一部筆記小說集《酉陽雜俎》,裡面不光有志怪小說,還有文人軼事、自然知識、方術醫藥,可以說是一部百科全書。

段成式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所以本詩題為贈段校書,但是據段成式的自述,他是在公元843年擔任任秘書省校書郎,此時薛濤早已經過世了,所以這首詩的題目很可能是後人改過的。青年時期的段成式英俊瀟灑,彬彬有禮,活潑好動。這一點從這首詩的首句就可以看出,段成式風度翩翩,騎著駿馬佩戴玉弓,長踞飄飄。

接著話鋒一轉,薛濤對他提出了希望。這裡薛濤用了一個典故就是:玄成。《漢書·韋賢傳》韋賢於宣帝時代蔡義為丞相,元帝時,其少子玄成,復以明經歷位至丞相。後世,用玄成借指能繼承先輩相位的人。

此處,薛濤用玄成之典故,希望段成式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要驕傲,多注重文採的提升。而段文昌在唐穆宗繼位之初曾經擔任過宰相,所以薛濤此處的用典非常恰當。

唱到白蘋洲畔曲,芙蓉空老蜀江花

薛濤的詩名傳遍四方,和很多人有詩詞唱和,包括十一任西川節度使、元稹、劉禹錫、白居易、王建等人。

薛濤的身世和才華不光吸引著前浪也吸引著後浪,一些年輕小夥也對她的才華著迷,杜牧就是這些著迷的年輕人之一。

杜牧並沒有見過薛濤,但是被她的才氣所吸引,又一次偶然見到了一張薛濤的畫像,於是他題詩一首贈給薛濤。薛濤也回詩一首給杜牧,就是這首《酬杜舍人》。當然這首詩的題目也是被後人動過手腳的,因為到杜牧擔任中書舍人時,薛濤早已經作古。

雙魚底事到儂家,撲手新詩片片霞。

唱到白蘋洲畔曲,芙蓉空老蜀江花。

當然,薛濤寫下此詩的時候也已經到了她的暮年,此時她移居到碧雞坊,築起了一座吟詩樓,獨自度過了最後的時光。

&34;,一老字道出了薛濤已是暮年,一個空字道出了薛濤的無奈。

從青春到暮年,從少女到老婦,一代才女薛濤不經意間將歲月融入詩歌,猶如樹木的年輪,刻上了時間的痕跡,今人讀之,不禁感嘆紅顏易老,韶華易逝。

相關焦點

  • 《旗袍美探》韶華易逝,紅顏易老
    馬伊琍高偉光親密跳舞馬伊琍在偵破案子的過程中漸漸地和身為探長的高偉光越來越熟,孰到了郎有情女有意的地步。漂亮只是外部條件,自古道韶華易逝,紅顏易老,再好的容易也終究會成為過眼雲煙,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漸漸地失去該有的樣子。馬伊琍深知這一點。於是她除了漂亮的外表外,她還用才藝把自己武裝了起來,什麼跳舞,唱歌,最最重要的是用知識武裝了她那顆聰明的頭腦。所以隨著她一步步地展現自己的才華,高偉光就一步步地走進了她為他設計的愛情陷阱裡,讓他欲罷不能,相信從此以後他的世界裡是消除不了她的影子了。
  • 聽一首歌—青春易逝、韶華易老,流水帶走了《光陰的故事》!
    羅大佑許多年之後,張艾嘉在接受採訪時惋惜地說,那個時候年少輕狂,嘛覺得能夠配上自己的男人,似乎只有聲名赫赫的羅大佑了,只是兩個人緣分未到,這一番話讓無數人唏噓不已。青春易逝,韶華易老,流水帶走光陰的故事,也帶走了多愁善感的青春。羅大佑在1982年的演繹和張艾嘉不一樣,他用略帶沙啞的聲音把光陰的故事演繹得更加有力量,青春的故事也不再那麼簡單那麼美好。歌曲當中透露著些許傷感。每次哼唱這首歌總會有一些人淚流滿面,但是也總會有人感到茫然,大呼不懂,但是到了一定的時間節點,有了人生的閱歷之後,你就會恍然大悟,潸然淚下。
  • 劉希夷這首詩,發出了紅顏易逝的幽嘆,使人深切傷感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那日與我看花之人早已遠去,今日花開的再好又有什麼用呢?曹雪芹應該很喜歡今天這首詩,後來又借黛玉手寫了一遍。以流水般的才思,寫下一大篇「詠嘆調」,將此詩中對青春難駐的哀嘆,以及對人生有限的無奈發揮到了極致。
  • 韶華易逝,紅顏易老
  • 鷓鴣天•韶華易逝
    造物應知人易老,過眼韶華真草草。
  • 韶華易逝紅顏易老,48歲「紫霞仙子」雙喜臨門,朱茵再現經典笑顏
    在10月25日,朱茵迎來了自己的48歲生日,韶華易逝、紅顏易老,隨著時間的推移,即便被譽為「不老女神」,朱茵也漸漸衰老了。在2012年10月25日與前Beyond成員黃貫中結婚之後,朱茵開始漸漸淡出娛樂圈了。值得一提的是,今天也是朱茵結婚7周年紀念日,可以說是雙喜臨門了。她與黃貫中之間的戀情十分穩定,還組成了幸福溫馨的三口之家,令人心生羨慕。
  • 薛濤的詩有哪些?薛濤的詩詞全集7首
    唐代詩人薛濤,薛濤(約768~832年),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因父親薛鄖做官而來到蜀地,父親死後薛濤居於成都。居成都時,成都的最高地方軍政長官劍南西川節度使前後更換十一屆,大多與薛濤有詩文往來。
  • 「韶華易逝,莫負流年」——《詩經·召南》第九首《摽有梅》賞析
    紛紛落地的梅子,掉到地上用竹筐來拾取。喜歡我的小夥子,趕快向我表白。《召南》第三首《草蟲》是極其相似的,都在每章的最後一句中直抒胸臆。就像《摽有梅》這首詩,是女子春思求愛詩的最早雛形,它的意義在於構建了一種抒發情感的方式:以梅子的成熟到落地比喻人的青春短暫,由此而象徵的喻示追求戀愛要恰在當下,不要輕易錯過。《摽有梅》以其質樸的語言,大膽而又熱烈的口吻,首次將春思求愛的感情直抒胸臆的表達了出來,質樸中蘊含著豐富的詩情,真實中蘊含著永恆的詩意。
  • 唐詩裡的「春日思鄉」,這3首詩寫盡!
    春思皆因其美好易逝,唐代詩人愛在春天裡思念故鄉,也因此留下不少春日思鄉的佳作。春來偏惹故鄉情!唐詩裡的春日思鄉,這3首詩寫盡!今天就和小編一起讀一讀。1、《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 唐朝這位詩人只留下一首詩,短短20字卻句句懸念,布局太巧妙!
    唐朝有一位詩人名叫金昌緒,他的生平大多已不可考,詩歌也僅傳世一首,這一首便入選了《唐詩三百首》五言絕句篇。此詩名為《春怨》,語言並不出奇,抒發的思想情感也是比較常見的閨怨懷人,但最妙的就在於它的結構布局,非常巧妙,可謂句句生疑,環環相扣。
  • 薛濤:才傾大唐的女詩人
    辨慧工詩,多才多藝,與元稹、白居易、杜牧、劉禹錫等人競相酬倡,詩名大振。後隱居浣花溪,於城內碧雞坊修建「吟詩樓」棲居至逝世。【主要貢獻】薛濤是寫詩最多、現存詩最多的唐代女詩人。她自編詩集《錦江集》(已佚)五卷,選入自作詩500首,今存世93首。
  • 薛濤:才傾大唐的女詩人
    主要貢獻薛濤是寫詩最多、現存詩最多的唐代女詩人。她自編詩集《錦江集》(已佚)五卷,選入自作詩500首,今存世93首。其詩中最有特色的是愛竹敬竹詩,託物寄志,以竹的「蒼蒼勁節奇」「虛心能自持」歌頌高尚的氣節,上承竹林七賢,下啟宋以後中華審美中的竹文化。其書法自成一體,發明特殊用紙「薛濤箋」。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劉希夷這首詩真的絕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句詩出自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詩以落花起興,借對自然周而復始而青春年華轉瞬即逝的感悟,以及紅顏少年和白頭老翁的鮮明對比,表達了對人生短促、青春易逝的悼惜。關於這首詩這一段通過描寫白頭翁從紅顏到老病、從遊樂到孤苦的生活,不僅表示了詩人對青春紅顏、清歌妙舞的眷戀、嚮往,對垂老白頭翁的憐憫、同情,同時進一步抒發了對美的短暫和生命的有限的感慨,從而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和哲理性。結尾四句點明主旨,收束全詩。「宛轉蛾眉能幾時?
  • 元稹雖然辜負了薛濤,但寫下的這首詩,卻又是情深意重令人感動!
    而他的這些愛情故事,也是成為了唐朝詩壇的一段佳話,尤其是與薛濤的愛情,儘管最終讓他背負了罵名,被人認為是負心漢,可是他寫下的那些愛情詩,卻又是令人感動。我們應當這樣去理解,元稹的確是愛得深情,可是他並很專一,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他能夠寫出深情的愛情詩,可是又無法堅守諾言。
  • 薛濤:一代傳奇女詩人
    第一首不僅寫出了邊地軍民之苦,也表現了薛濤思想意識的轉變,她不願把為貴族華筵所唱的曲子唱給戍邊將士,此處一個「羞」字用得極為絕妙,諷而不露。第二首詩突出了邊地的軍事形勢,暗示戰士們在與強大的敵人浴血奮戰,用一個「不敢」巧妙反襯之。明代大文人鍾惺同樣激賞道:「二詩如邊城畫角,別是一番哀怨。」郭煒《古今女詩選》中評論薛濤這兩首詩諷刺的分寸把握得恰到好處,「諷刺語須如此若隱若曜,使人深味,乃為妙手。」
  • 韶華易逝 滄海桑田
    韶華易逝,滄海桑田。當古代的文人面對時光的流逝,既有「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深沉,也有「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的壯志,更有「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的勸誡!歲月新,時節新,腳步新,在通往幸福的路上,我們都是追夢人。
  • 一首詩寫盡人生易老世事滄桑,賀知章《回鄉偶書》深度翻譯和賞析
    【題解】這首詩是詩人八十六歲,告老回到故鄉時所作。雖流露出抒發了人生易老,世事滄桑的無限感慨,但主要還是抒發和家鄉人見面的歡悅之情。【鑑賞】這首詩,被許多人講得太沉重了。抓住「鬢毛衰」三字大做文章,什麼 自傷老大,什麼久客傷老都出來了。甚至說抒發了山河依舊,人事不同,人 生易老,世事滄桑的感慨。在詩中真的能看出來這些來嗎?詩人真的要在 這一首小詩中表達如此深沉的內涵嗎?
  • 薛濤:41歲時戀上30歲元稹,情詩流傳千年,最終穿上道袍
    因為薛鄖為人公正,做官清廉得罪了當時的權貴,後來被下放到到四川,一家人好不容易到了四川之後,薛鄖卻患上疾病,很快就去世了。 薛濤的一生中做過500多首詩,但是大部分都已經丟失,現在能找到的只有90多首。
  • 薛濤:41歲時戀上31歲元稹,情詩流傳千年,最終穿上道袍
    因為薛鄖為人公正,做官清廉得罪了當時的權貴,後來被下放到到四川,一家人好不容易到了四川之後,薛鄖卻患上疾病,很快就去世了。但是薛濤通音律,又能和他們談詩詞歌賦,所以她很快就在當地有了名聲。很多名人都和她有來往,比如劉禹錫、白居易、杜牧、張籍等。薛濤的一生中做過500多首詩,但是大部分都已經丟失,現在能找到的只有90多首。
  • 薛濤 才傾大唐的女詩人
    薛濤像。典雅宏麗的望江樓。記者肖雨楊攝主要貢獻薛濤是寫詩最多、現存詩最多的唐代女詩人。她自編詩集《錦江集》(已佚)五卷,選入自作詩500首,今存世93首。其詩中最有特色的是愛竹敬竹詩,託物寄志,以竹的「蒼蒼勁節奇」「虛心能自持」歌頌高尚的氣節,上承竹林七賢,下啟宋以後中華審美中的竹文化。其書法自成一體,發明特殊用紙「薛濤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