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醞釀編寫統一國學教材 小學生6年學39首古詩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瀋陽醞釀編寫統一國學教材 小學生6年學39首古詩
2014-09-18 14:57:23來源:瀋陽日報作者:責任編輯:上官雲

  新聞提示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與北師大師生座談時表示,他很不贊成把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裡,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

  目前,瀋陽小學採用的是語文出版社的S版《語文》教材,其中古詩詞的比重有多少?瀋陽小學生學習古典詩詞的現狀如何?記者昨日就此對幾所學校進行了採訪和調查。

  瀋陽醞釀編寫統一國學教材

  此前,教育部公布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中要求,在中小學課程修訂中增加傳統文化內容的比重,並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在中考、高考升學考試中的比重。據語文出版社相關人員透露,明年的中小學語文教材將會發生變化,古詩文比重將增加。預計中學古詩文比重將增加35%左右,小學則做到每個單元都會安排古詩。

  記者了解到,在國學教育推廣方面,瀋陽在全國走在前列。目前,國學課基本覆蓋了沈城所有中小學,學生每周至少上一課時國學課,全市384所小學還建立了專業書法教室。但現在是各學校自己制定校本課程,全市還未指定統一的國學課教材。為了能讓國學課程規範化,瀋陽市今年正在醞釀編寫統一的國學教材。

  小學階段學習39首古詩詞

  南京一校張曼娜老師告訴記者,目前瀋陽小學採用的語文教材中,一年級一個學年約60篇課文,其中包含6首古詩詞。「小學二年級教材裡古詩詞增加到8首,三年級也是8首,四到五年級各是6首,六年級有5首。也就是說,瀋陽小學生六年裡將從課本中學到39首古詩詞。」

  張曼娜認為,古詩和古文都是中國文化的載體,讓孩子背誦古詩詞,有利於培養他們的文學素養,從小形成語感。加強現今古詩詞的教育傳統是大勢所趨,但在小學課本中的所佔比例也要控制在合適的數量,畢竟課本容量有限,當學生在接受古詩詞、散文薰陶的同時,也應該接受多元化的文化教育。

  一位學生家長也表示,學習古詩詞不是越多越好。年齡小的孩子對古詩詞的理解程度都有限,真正能記住的篇目很少,如果背誦篇數過多就會加重孩子的學習負擔。

  從小打好古詩詞基礎很重要

  南京一校副校長王燕說,由於考慮到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文字識別能力,因此小學教材裡涉獵的古詩詞數量並不多,但是現在瀋陽市很多小學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校本課程。

  「南京一校自己編寫的大語文校本課程中包括《弟子規》、《三字經》、古代經典詩文等傳統文化課程,每天都會引領學生進行經典誦讀。」王燕表示,應該從小學一年級起就讓孩子感受古典音韻的美,古詩詞的韻律對培養孩子的感受力、記憶力和節奏感都非常有益。

  據記者了解,除了語文課本中的內容外,包括鐵路五校、渾南三校等很多學校都會在晨讀、課間閱讀中引導學生們誦讀經典古詩詞。

  至於瀋陽所用的語文教材今後是否會增加古詩詞篇章,學校方面表示,這主要看教育主管部門的整體安排以及相關出版社是否會及時調整教材。本報記者 王若若

相關焦點

  • 新語文教材:增國學內容減課文數量
    增  國學內容普漲。今秋即將投入使用的語文出版社新課本中,大幅增加了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課文比重。一至六年級相關課文約佔全部課文的30%; 七至九年級相關課文約佔全部課文的40%,每冊安排兩個單元的古詩文。
  • 中小學語文教材第七次「大換血」 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
    這是白話文興起後,中國語文教材的第七次「大換血」。  此次教材改版,將換掉了約40%的課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學6個年級,古詩文總數增幅高達80%。初中3個年級,古詩文總篇數也會相應提升,佔到了全部課文的51.7%。
  • 中小學語文教材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孩子們準備好了嗎?
    這是白話文興起後,中國語文教材的第七次「大換血」。新版「部編本」教材編寫從2012年3月啟動,歷時四年,於2016年獲批准投入使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去年新教材在一年級和七年級中發行並投入使用,新教材在一年級投入使用範圍達50%,七年級約60%。從今年起,「部編本」教材將成為統編教材。
  • 小夫子國學給小學生開展系統的國學課程
    如何打破德育工作這一僵局,結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實施德育滲透,培養他們淳厚天性、良好品行,我們把目光投向了具有極大教育能量的國學典籍。 嚴格意義上講,到目前為止學術界還沒有給「國學」做出統一明確的界定。一般來說,中國以孔孟儒學為核心的傳統文化與學術被稱為國學,其外延還包括中醫、戲劇、書畫、古樂、民俗禮儀等多種表現形式。
  • 統編教材編寫專家回應:語文歷史教材為什麼這樣改
    比如「衛青、霍去病為什麼從歷史教科書中消失了」「小學一年級為什麼要先學識字後學拼音」「古詩文篇目增加是否增加了學生負擔」……  近日,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和教材編寫的多名專家接受了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獨家採訪,在答疑解惑的同時,引導人們對教材有更加理性的思考。  為什麼教材一點「風吹草動」都會成熱議焦點?
  • 成都國學讀本有點難 小學生傷腦筋
    去年秋季開始,由成都市教育局委託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專家編寫的《成都市國學經典誦讀讀本》在各中小學及幼兒園開始使用。但在昨日舉行的國學經典誦讀骨幹教師培訓會上,一些老師提出,教材有點難,對小學生來說不太好理解,能否對教材進行改動?教材編寫者回應,不會改動,但會增加注釋,幫助學生理解。
  •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引爭議:古詩文增多加重學生背誦負擔?
    一直以來,語文教材都是公眾關注的熱點。三科教材由國家統一組織編寫和使用,這是中央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不過,「統編本」的一些選文表述和配圖,依舊遭到社會人士的質疑。古詩文數量的增加,有可能加重了學生的負擔。
  • 滕州一鄉鎮校本教材四句古詩錯了三句
    大眾網棗莊9月8日訊(記者 孟令洋)近日,網友「ccccc丶信念 」在微博上爆料稱,滕州市姜屯鎮教委編印的二年級校本教材《國學經典與美文誦讀》中《早發白帝城》四句古詩中有三個字加注拼音錯誤,並吐槽「我沒上過學,別騙我」。
  • 9月中小學統一換教材!小學一年級先認字再學拼音
    根據中央對三科教材統編統用、三年實現全覆蓋的要求,歷時五年,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了義務教育道德與法制、語文、歷史教材,2019年,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   統編三科教材注重落實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強化革命傳統教育,在小學和初中分別編寫了法制教育專冊教材。
  • 中小學教材古詩文比例飆升 網友怎麼看?
    中小學教材古詩文比例飆升 網友怎麼看?此次教材改版,將換掉了約40%的課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學6個年級,古詩文總數增幅高達80%。初中3個年級,古詩文總篇數也會相應提升,佔到了全部課文的51.7%。  「部編本」的新變化,專家又是如何解讀的呢?快和文藝星青年一起看看!
  • 昆明小學生要讀36首古詩詞
    目前統一使用的教材裡有詩歌60多首,其中有36首古詩詞  2014年初,一項國民素質調查顯示:完整接受過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民眾,平均能記憶和背誦兩至三首古詩,學歷越高,能背誦的古詩越多。而這種記憶,均來自小學和中學語文課本。
  • 「國學啟蒙」教材新鮮出爐 拼音加漫畫通俗易懂
    《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中國國內首套學國學啟蒙實驗教材已由全國創新委國學產業研究院完成,並將首先在北京、重慶、安徽、廣西的部分小學實驗推廣。  這套針對小學生特點而編寫的國學教材與現在市面上所售的教材大不相同,不僅在原文上加注了漢語拼音,而且每篇都有手繪的漫畫插圖,不僅用小學生能明白的語言進行注釋,還在後面舉了現代的例子,通俗易懂。
  • 語文教材近年刪減43篇經典 被周杰倫作品取代
    日前,負責主編北京市義務教育語文教材的北師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任翔表示,從明年9月起,北京部分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中,古典詩詞將由現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整個小學階段不少於100篇。  與此對應的則是上海小學教材刪去古詩。一時引起熱議。
  • 語文教材為什麼一點風吹草動都會成焦點?編寫專家回應
    比如「衛青、霍去病為什麼從歷史教科書中消失了」「小學一年級為什麼要先學識字後學拼音」「古詩文篇目增加是否增加了學生負擔」……近日,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和教材編寫的多名專家接受了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獨家採訪,在答疑解惑的同時,引導人們對教材有更加理性的思考。為什麼教材一點「風吹草動」都會成熱議焦點?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開學啟用 小學生先識字後學拼音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趙穎彥) 根據教育部通知,今年9月起,全國小學和初中的起始年級將統一使用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部編版」語文教材。據介紹,部編版教材編寫歷時5年,經過了30多輪評審最終面世。9月新學期一起啟用的還有歷史和道德與法治教材。
  • 教育部:教材中古典詩詞和傳統文化須達一定比例
    日前,負責主編北京市義務教育語文教材的北師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任翔表示,從明年9月起,北京部分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中,古典詩詞將由現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整個小學階段不少於100篇。  與此對應的則是上海小學教材刪去古詩。一時引起熱議。
  • 統編語文教材編寫背後的故事
    古詩《畫》的作者是不是出版物中常說的王維?沿用多年的老課文《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原始出處在哪裡?……作為教育部統一組織編寫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是如何在文章內容、語言文字、插圖版式等方面做到正確、規範、細緻、嚴謹的?日前,記者採訪了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執行主編陳先雲。
  • 馬鞍山開展經典誦讀 小學階段能讀上百首古詩詞
    今年9月,上海小學生使用的一年級語文課本刪除了原教材中最長的5篇課文,多首古詩詞也不再以書面形式出現。北京則宣布,將從明年新學期開始,將教材中的古詩詞篇目增加到目前的3 倍。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中的古典詩詞將由現在的6-8篇增加到22篇。  馬鞍山的中小學課本中古詩詞的情況如何?學校對於古詩詞態度如何?記者近期做了一番調查。
  • 古詩變音樂 小學生「聞詩起舞」
    和平裡第四小學的小學生們在做《春曉》操。記者 浦峰 攝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原本是課堂上學習的古詩,如今變成了學生健美操的配樂。近日,在和平裡四小的健美操比賽中,3個年級共900多名小學生一起跳起了《一字歌》和《春曉》。校方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加深孩子們對國學、詩歌經典的感受。  伴著《春曉》跳健美操  廣播聲響起,出現的不是平日裡聽到的廣播體操音樂,而是《一字歌》和《春曉》這些經典詩歌改編成的歌曲。
  • 日照小學生用上免費海洋教育教材 為首套地方教材
    原標題:日照免費發放海洋教育教材  日照首套海洋教育教材近日首發。日照市的小學生用上了日照市編寫的第一套地方教材《藍色的家園——海洋教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