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語文教材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孩子們準備好了嗎?

2021-01-07 環球網

今年9月份,中國新一批入學的中小學生將迎來新版「教育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這是白話文興起後,中國語文教材的第七次「大換血」。

新版「部編本」教材編寫從2012年3月啟動,歷時四年,於2016年獲批准投入使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去年新教材在一年級和七年級中發行並投入使用,新教材在一年級投入使用範圍達50%,七年級約60%。從今年起,「部編本」教材將成為統編教材。

圖為一年級、七年級新舊版教材對比(左為新版教材) (圖片來自網絡)

本次「部編本」教材最引人關注的變化之一是古詩文篇目的大幅增加。小學一年級課本首次加入了古詩,整個小學6個年級12冊共有古詩文132篇,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佔課文總數的30%左右。與原有人教版教材比,增幅達80%左右。初中6冊選用古詩文的分量也增加了。

在此之前,文言文已經歷了在語文教材中的「變遷」。20世紀初,中國文化界發起白話文運動,文言文退出小學課堂,減少了在初中教材中的比例。新中國成立後,文言文比例又歷經起伏。上世紀70年代末,文言文又開始以較大規模進入小學教材,而中學語文教材中文言文比例曾上升至22%。

本次教材變更消息公布後,「語文教材文言文比例飆升」成為中國網絡熱議的焦點,大多數網友對此表示了支持。

新浪微博用戶「苦口良藥」表示:「增加一些古典詩歌名篇還是好的,古文的文學性比許多現代的文章更濃。中小學的時候多學些,有助於國人對歷史的了解、增強民族自豪感,明白中國的底蘊。」

也有部分網友擔憂,文言文比例增長後又將增加小學生背誦課文的壓力。低齡年級學生難以理解古文的涵義,要求背誦為主的學習方式能否學習到古文的真正精華?

中國傳媒大學文學院教授、古代漢語研究學者李傑對記者表示,低年級小學生處於人生第一個汲取階段,思維活躍、興趣廣泛、接受學習能力較強,此時適當引入一些古文教育,可以為日後的文言文學習和涉獵打下良好基礎。

「文言文的學習吸收需要一個過程,不能急功近利。熟讀背誦的要求更適合低年級古文的教學,對於增加孩子的識字感、培養語感和文學審美力、激發學習興趣有著重要的作用。」他說。

一位網名為「jkmnbgchvv」的小學老師提道:「在課堂上,相較於普通課文,講文言文或古詩更能吸引孩子的興趣。在古文講解中穿插許多歷史故事,名人軼事,也讓他們拓寬視野。」

湖南、廣東、四川、浙江等部分省份在2016年首批使用了新版教材,《三字經》、《論語》等在一年級課本中出現。

8歲的李昕凌就讀於浙江衢州某小學,去年她成為中國第一批使用新教材的小學生之一,在昕凌看來「文言文不難,讀起來很好玩」。

李媽媽告訴記者:「昕凌從幼兒園大班開始我們就讓她每天跟著家裡的電視讀古文。好多古文她現在都能背下來了,小學課本上的古文對她來說沒什麼壓力。」

「老祖宗的東西不能丟。」這是李媽媽讓孩子早早學古文的原因。她認為,獨生一代的孩子有一些自私嬌慣的行為,希望孩子能夠學習到古文中的禮儀和品德,從小明辨是非,學會約束自己的行為習慣。

「古文既能薰陶孩子的文化素養,又能教他們許多禮儀道德。」她說。

把古文作為家庭早教的一部分已成為一些中國家庭的選擇。執教小學語文10餘年的朱老師表示,家庭對古文啟蒙教育的重視是支持小學教材古文增加的基礎。

她說:「現在的孩子普遍在入學之前就已經接觸過古文了。很多家長會選擇古詩、《論語》、《三字經》作為孩子早教的一部分,一年級增加的古文對很多孩子來說其實是家庭教育的延續和過渡。」

與語文教材「文言文比例飆升」相呼應的是近年來不斷掀起的「漢語熱」、「國學熱」。在中國,各類「國學館」、「儒學館」方興未艾,「儒學校園」成為許多中小學熱誠打造的「校園名片」。

2017年2月,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宗旨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斬獲12.3%的高收視圓滿收官,節目累計收看觀眾超過11.63億人次,引發全民「自考」古詩詞。

李傑認為,社會令人矚目的「古文熱」現象是國學教育的成功,也是民族文化自信增強的表現。

「文言文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階段性載體,對文化傳承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受到認可和重視,這說明中國傳統文化正走在復興之路上。」他說。

來源:新華社

相關焦點

  • 中小學語文教材第七次「大換血」 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
    浙江在線杭州8月17日訊(浙江在線編輯 馮一倫)今年9月份,中國新一批入學的中小學生將迎來新版「教育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這是白話文興起後,中國語文教材的第七次「大換血」。  此次教材改版,將換掉了約40%的課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學6個年級,古詩文總數增幅高達80%。
  • 重慶中小學語文教材古詩詞篇目沒刪減
    原標題:重慶中小學語文教材古詩詞篇目沒刪減  近年來,部分經典古文消失在中小學的課本上。這幾日,中小學語文教材古詩詞、文言文的學法和考法更是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昨日,記者從重慶市教科院研究員、一線中小學老師和學生家長中了解到,重慶中小學語文教材近年來古詩詞的篇目沒刪減,中考、高考中相關分值還穩重有增。
  • 京版小學語文教材古詩文將達到100篇
    昨天,北師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任翔表示,非常贊同習主席「要把經典詩詞嵌在學生腦子裡」的觀點。她透露,目前已經通過教育部審查的北京版語文教材,將會大幅增加古詩文的內容,小學學段篇幅將達到100篇,古詩文佔全部課文比例達到15%以上。  任翔表示,在古詩文的選擇上,都是選取經典的名家名作。
  • 成都中小學將使用新教材,小學語文古詩文選篇增加80%
    成都中小學將使用新教材,小學語文古詩文選篇增加80% 饒媛媛 梁梁/成都商報 2017-07-13 10:38
  • 9月起中小學3科使用新教材 語文增加古詩文篇目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李文姬 張瑩) 記者從教育部獲悉,根據中央要求,教育部統一組織編寫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歷時五年,完成了編審工作,將於2017年9月開學在全國中小學起始年級投入使用。
  • 新版《語文》古詩文增加 小學生們「備課」忙
    從下學期起,小學和初中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門學科將統一使用統編版教材,像小學《語文》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詩文篇幅,家長和孩子們紛紛在暑期提前「備課」來適應。
  • 福建中小學語文教材替換40%課文 經典篇目增多
    新修訂的教材全套共計18冊,供義務教育一年級至九年級學生使用,全套教材課文數量比修訂前減少15%,40%的課文被更換,增加了古詩文及中華傳統文化比重。語文出版社是全國唯一的語文專業出版社,也是我國能獨立研發全套基礎教育階段語文教科書的出版社之一。自2001年《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頒布後,語文出版社組織編寫了從小學至高中的課程標準語文教科書。
  • 古詩文背誦篇目大幅增加:有家長老師叫好,也有學生改讀理科
    近日,教育部表示,語文新課標中「誦讀篇目的建議」改為「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推薦數量從14篇增加到了72篇。隨後,不少網友對此展開了討論。有網友支持這項改革,認為可以弘揚傳統文化;但也有網友表示,作為老師突然增加50多篇文言文,需要重新備案很久。並且考試中,文言文的分數佔比不多,沒有必要增加58篇。
  • 語文版教材大幅增傳統篇目 替換原有教材40%課文
    教材大幅增加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課文比重,佔一至六年級全部課文的30%,七至九年級全部課文的40%。  據統計,目前廣東、湖南、山東、河北、吉林等地有4000萬學生使用語文版教材,但北京的中小學生不使用該版教材。
  • 中小學教材古詩文比例飆升 網友怎麼看?
    中小學教材古詩文比例飆升 網友怎麼看?此次教材改版,將換掉了約40%的課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學6個年級,古詩文總數增幅高達80%。初中3個年級,古詩文總篇數也會相應提升,佔到了全部課文的51.7%。  「部編本」的新變化,專家又是如何解讀的呢?快和文藝星青年一起看看!
  • 教育部:新編語文教材古詩文數量增加 體裁多樣
    中新網8月28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將於9月1日在全國投入使用。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表示,在落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方面,語文教材所選古詩文數量有所增加,體裁多樣。小學有古詩文129篇,初中有132篇,其中以古詩詞為主,還有一些文言文,還增設專題欄目,安排楹聯、成語、諺語、歇後語、蒙學讀物等傳統文化內容。
  • 要背的古詩詞篇目大幅提升 一定要打好孩子的「童子功」
    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推薦篇目數量也 從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  如果你覺得高中課程改革離孩子現在的年齡有點遠,那麼再想想從這個學期起,全國小學一年級統一使用的「部編本」教材,與原有人教版教材相比,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此外,初中6冊選用古詩文的分量也增加了。  其實,孩子升學路上要積累的古詩文篇目,遠不止這些。
  • 「部編本」語文教材將投入使用 傳統文化篇目增加
    比如,現在語文教學普遍是兩多一少:精讀精講太多,反覆操練太多,學生讀書太少。新編語文教材注意到這個問題,採取了一些改進辦法。  三是加強教材編寫的科學性。編寫組學習和繼承了以往教材編寫好的經驗,並借鑑國外先進做法,實行「編研結合」,還特別重視學界有關語文認知規律的研究成果,加以選擇、吸收和轉化,用來指導編寫。
  • 9月起,中小學全部用新教材!具體變化是……
    根據教育部規定,從今年9月份秋季學期開始,小學和初中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門學科將統一使用統編版教材,其中《語文》教材變化備受關注。記者了解到,江蘇大部分小學三年級以上年級段正在使用蘇教版教材,今年9月將統一更換成統編版教材,新的小學語文統編教材閱讀量大大增加,強調核心素養與能力提升,古詩文篇目由原來的75首增加到129首。
  • 莫言諾貝爾演講稿入選中小學語文教材
    [摘要]語文出版社新教材大幅增加反映優秀傳統文化的古詩文。其中小學語文教材的古文和古代白話小說課文24篇,比原教材增加了一倍。初中階段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選文達到59篇,比原教材增加了15%。今年9月,全國將迎來中小學語文教材「大換血」。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近日向記者透露,該社18本語文教材已全部送審。莫言2012年諾貝爾獎致辭《講故事的人》入選初中教材。語文版教材主要在廣東、湖南、福建、廣西、雲南、河南和寧夏等地區供2000多萬學生使用。
  • 新媒:大陸語文教材增加古詩文 臺灣憂文化優勢不再
    參考消息網5月26日報導 新媒稱,中國大陸積極復興傳統文化,中小學課本見真章。大陸10多個省市中小學學生使用的語文版新教材23日「亮相」,其中中華傳統文化相當吃重,佔小學課文3成、初中課文4成;小學讀背古詩82篇,比舊教材多4成。
  • 重慶中小學新學年將使用新版語文教材,怕學生不適應?聽聽專家怎麼說
    作為教育改革的標誌性學科,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終結。書本改為A4紙大小 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9月1日起,我市所有中小學的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將全部使用新版本語文教科書。即「部編本」語文教材。部編本:是指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
  • 破解古詩文教學難題 「語文吟誦」助力課堂教學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11日電 統編語文教材古詩文篇目比例增加,怎麼教?如何提升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成為教學難題?6月8日,由四川省瀘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的「語文吟誦」平臺輔助小學語文古詩文課堂教學專題研討活動在瀘州市龍馬潭玉帶河學校舉辦,瀘州市95所學校200多名老師參加。
  • 教育部介紹高中語文新課標 古詩文背誦篇目增至72篇
    其中,語文課標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貫穿語文課程各部分,並設置學習專題,將原標準「誦讀篇目的建議」改為「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篇目增加到72篇;同時,要求誦讀革命先輩的名篇詩作,增強文化自信,植入紅色基因。  據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介紹,語文課標變化最突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內容貫穿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各個部分。一是內容更全。
  • 中小學語文替換40%課文 變化在哪:增加古詩文比重(詳情)
    今天上午,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從語文出版社舉辦的語文版義務教育修訂版教材使用暨培訓工作會上了解到,今年秋季,全國各地將有四百多萬中小學生使用語文版一年級和七年級新修訂的語文教材。教材大幅增加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課文比重,佔一至六年級全部課文的30%,七至九年級全部課文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