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晨報·旅遊周刊·任我行 張掖美景 「一個都不能少」

2020-12-19 騰訊網

張掖美景「一個都不能少」

張掖七彩丹霞、冰溝丹霞、平山湖大峽谷,古香古色的丹霞口旅遊度假小鎮……

國家廣電總局脫貧攻堅重點劇目《一個都不能少》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熱播,徐崢、張嘉譯、鄭愷、張國強、侯勇等眾多明星紛紛為這部甘肅大劇打call,劇中美景讓不少追劇人直呼,「等疫情結束,想去張掖走走看看。」

《一個都不能少》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榮譽出品,中央電視臺、陝西省委宣傳部、甘肅省委宣傳部、張掖市委市政府、鹹陽市委市政府、上海保奇影視公司聯合出品,我省著名劇作家曹銳執筆,著名導演白永成執導,金牌製片周玫擔任製片人,知名演員黃品沅、趙君、陳瑾、薩日娜等領銜出演。

該劇全程在甘肅張掖取景,在描述農村蓬勃發展的同時,將生態旅遊開發和西部美學特徵及智能化新農村融入劇中,隨著劇情的推進,張掖丹霞地貌等絕美的西部風光,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本期《旅遊周刊》帶你來一次「張掖深度遊」。

值得一提的是,張掖七彩丹霞景區、冰溝丹霞景區和平山湖大峽谷等景區,年內對全國醫護工作者免費開放。

《一個都不能少》劇組成員在張掖

《一個都不能少》讓張掖旅遊火上加火

觀眾直呼「每一幀都像明信片」「想去張掖看看」

影視帶動旅遊,成為文旅發展新引擎

旅遊景點本身就具有文化價值,通過影視劇再現旅遊資源,無疑會給旅遊景點注入新的文化內涵,從而進一步提升景區知名度。此前,《魔戒》讓紐西蘭小鎮名揚海內外,而《泰囧》帶火了國內的泰國旅遊線路……隨著影視旅遊的升溫發酵,以影視劇帶動旅遊效應,已成為推動文旅發展的新引擎。

「《一個都不能少》在聚焦脫貧攻堅的同時,也為展示甘肅的山山水水搭建起很好的平臺,而在央視一套的平臺播出,會給當地的文化旅遊形成一種代入感,這種代入感通過劇情把觀眾帶入景點之中,從而吸引更多的人到甘肅來。」《一個都不能少》編劇曹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從某種意義上講,這部劇在講好甘肅故事的同時,也將成為甘肅的一張文化名片。

在文化和旅遊產業不斷融合的背景下,如何打好「影視+旅遊」牌,從而帶來產業延伸和創意體驗?「用影視手段推介旅遊業,我做了很長時間的嘗試。我最初是從舞臺劇做起的,隴劇《官鵝情歌》可以說是以文化帶動旅遊發展的成功範例,隴南的官鵝溝已經打造為國家4A級景區,目前正在衝5A級景區。後來我又寫了《麥積聖歌》《西狹長歌》,但是舞臺劇畢竟受限於劇場,經過冷靜思考和研究,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一種藝術的模式重拳出擊,產生井噴效應,讓甘肅展示在全國人民面前,影視劇無疑是很好的方式。」曹銳說。

導演白永城與主演陳瑾

「張掖丹霞小鎮讓我很震撼!」

在《一個都不能少》中,「丹霞村」的原型南臺村,依託國家地質公園、5A級旅遊景區七彩丹霞這張靚麗名片,隨著旅遊開發持續發力,已由遠近聞名的貧困村變成全國知名的旅遊示範村。目前,南臺村的丹霞口旅遊度假小鎮已基本打造成集特色美食、主題演藝、精品民宿、情景商業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旅遊度假特色小鎮,其中小鎮主題演藝秀——大型歷史情景劇《回道張掖》,自去年7月上演以來,已成為展示張掖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發展鄉村旅遊、振興鄉村經濟,陝西的袁家村是一個成功的範例。袁家村一天的遊客量達到了20萬人次,但是我覺得它的文化注入還不夠,不是說歷史文化不夠厚重,而是當下文化賞析的東西還不夠。而張掖南臺村不僅有一座丹霞口旅遊度假小鎮,當地農民企業家還在小鎮上建起能容納2400名觀眾的丹霞大劇院,這讓我很震撼。」曹銳說,當時我就想通過電視劇把這個事推介出去,「他們有前瞻性,把通過文化發展鄉村旅遊、振興鄉村經濟,當作小鎮發展的命脈,《回道張掖》儘管在藝術水準上還有提升空間,但是由農民企業家自掏腰包引進團隊打造旅遊演藝,這種模式是值得推薦和宣傳的。」曹銳說,《一個都能少》中本來沒有這一筆,她臨時決定為這個小鎮和丹霞大劇院增加一條線,在劇本即將完成之際做了非常艱難的顛覆性修改。

主演黃品沅與裕固族演員

好戲還在後面,張掖美景應接不暇

張掖不僅擁有綺麗多彩的西部風光和特殊的地質地貌,還有太平鼓、剪紙、社火、河西寶卷等寶貴的文化財富,這些優質的文化旅遊資源吸引了不少著名導演來此取景。姜文的電影《太陽照常升起》、張藝謀的賀歲喜劇《三槍拍案驚奇》和奇幻動作片《長城》等,都將張掖美景收入鏡頭之中,對於當地旅遊業的推廣,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談及正在播出的《一個都不能少》,導演白永成透露說,好戲還在後面,除了聲名遠揚的張掖丹霞地貌,觀眾隨後還能看到冰溝峽谷地貌等西部美景。

「影視旅遊是古已有之的旅遊發展模式,也是影視深入人心的副產品。很多電影拍完,外景地便成為了吸引遊客的網紅打卡地。」西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院長把多勳表示,甘肅以獨特的黃土高原、無垠戈壁和草原風光,吸引不少著名導演來此拍攝影片,《英雄》《天下無賊》《神話》等電影,對拍攝地旅遊業的影響力是顯而易見的。「接下來應該思考的是,如何通過影視作品讓影視與旅遊形成合力,從而真正達到宣傳甘肅、讓河西走廊成為旅遊打卡地的目的。」

旅遊周刊帶你

「預覽」《一個都不能少》取景地

平山湖大峽谷景區

2019年8月16日,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在平山湖大峽谷景區開機拍攝,並在景區舉辦開機儀式。平山湖大峽谷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也是中國離城市最近的集自然奇觀、峽谷探險、地質科考、民族風情、自駕越野等於一體的複合性旅遊景區,海拔高度1500米至2550米。景區地質構造屬於紅層地貌,是中生代侏羅紀至新生代第三紀沉積形成的紅色巖系,一般稱為「紅色沙礫巖」,距今已有一億八百萬年至兩億四千萬年。峽谷以流水溝壑為基本特徵,山勢低且平緩,以沙石山為背景,主要以紅白和赭紅色為主色調,色彩略顯灰暗,多呈圓錐或柱狀,造型奇特,給人一種悲壯蒼涼之美。大峽谷從谷底到頂部分布著從寒武紀到新生代各個時期的巖層,又被稱為「活的地質史教科書」。

為了配合劇組拍攝,景區開發建設了5號觀景臺——夾道圈部落,在這裡,您可近觀千奇百怪、形象各異的石林美景,遠眺神秘「羅浮宮」和綿延起伏的萬裡長城。

地理坐標:張掖市平山湖蒙古族鄉

出行路線:從張掖市區駕車56公裡,車程50分鐘

門票:景區門票100元,景區交通車30元。

張掖七彩丹霞景區

張掖七彩丹霞旅遊景區東距張掖市區40公裡,北距臨澤縣城20公裡,景區總面積50平方公裡。張掖七彩丹霞旅遊景區作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地質公園,曾被《國家地理雜誌》譽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之一」。

獨特的自然風光使其成為眾多電影藝術家心目中理想的影視創作基地,張藝謀的《三槍拍案驚奇》,羅傑·斯波蒂伍德的《黃石的孩子》、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李仁港的《見龍卸甲》等一批極具影響力的影視作品,均在張掖七彩丹霞旅遊景區進行外景實景拍攝。

地理坐標:張掖市臨澤縣倪家營鄉南臺村

出行路線:在張掖汽車西站乘坐大巴車到達景區西入口,大巴車運營時間為7:00—17:30,每半小時一班,票價10元/人;在張掖市區打車前往丹霞景區,單程費用為80—120元。

門票:75元(含觀光車20元和1元保險)

張掖冰溝丹霞景區

冰溝丹霞以「雄險神奇」而著稱,素有「赤壁千仞」的美譽。冰溝丹霞景區現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景區以砂巖地貌遺蹟景觀為主體,是國內窗欞狀宮殿式丹霞發育最好、規模最大的地質地貌遺蹟,是「砂巖窗欞狀構造」的命名地,被評為「窗欞狀宮殿式丹霞地貌中國第一」,有極高的觀賞和研究價值,是中國乾旱地區最完整、造型最為奇特的丹霞地貌之一。

冰溝丹霞景區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神探狄仁傑(第三部)》、《紫霞》等影視作品都曾在此取景,該景區先後被《中國地理雜誌》和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和「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之一。

地理坐標: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康樂鎮

出行路線:張掖市區向西駛入S213張肅公路,直行約50公裡抵達景區門口;張掖市汽車西站,乘坐肅南旅遊大巴,冰溝丹霞景區門口下車即到。

門票:40元

丹霞口旅遊度假小鎮

丹霞口旅遊度假小鎮,地處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南臨張肅公路,北臨近流沙河和東乾渠,東靠臨澤縣丹霞快速通道,西側為梨園新村,集旅遊接待、休閒觀光、商務洽談、藝術交流、作品展示、劇目演藝、影視文化創作為一體,是河西唯一的以古城風格融入民族文化的精品旅遊文化產品。

大型歷史情景劇《回道張掖》以河西走廊的重大歷史事件為主線,由「天賜丹霞」、張國臂掖、古邑甘州、煬帝西巡和邦國會盟五幕組成,劇目演出後受到觀眾一致好評。

地理坐標:張掖七彩丹霞北入口與張肅公路交會處

出行路線:張掖西汽車站乘坐旅遊大巴至七彩丹霞與張肅公路交會處

《回道張掖》門票:160元—280元(根據觀演效果,丹霞口大劇院座位分為A、B、C三區)

他們說

《一個都不能少》成為張掖文化旅遊的靚麗名片

張掖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傳媒科技信息科科長 張華:

我參與了《一個都不能少》從洽談到開機,從拍攝到播出的全過程。當看到電視劇中呈現的丹霞景區絕美畫面,當看到我們熟悉的鄉村小樓,當回想起和劇組人員因劇結下的深厚友誼時,心中感慨萬千。

該劇作為一部「緊扣時代脈搏的脫貧劇」,在聚焦當下脫貧攻堅中的難點、焦點、矛盾時不落窠臼,通過文化的視角、精神的高度,在「扶智」上下功夫。最重要的是,該劇全程在張掖取景拍攝,在緊扣張掖市脫貧攻堅實際的同時,將張掖的文化旅遊資源通過一幀幀高清的生動畫面,藉助央視的超大平臺,向觀眾做了很好的宣傳,對於打造張掖文化旅遊靚麗名片、推動張掖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必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希望大家「追劇」後來張掖旅遊

臨澤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易曉梅:

《一個都不能少》於2019年8月16日開機並進入我縣選景拍攝以來,臨澤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選派了兩名幹部協調劇組工作,我就是其中的一名選派幹部。

當我懷著忐忑的心情進入劇組跟拍時,發現劇組導演和演員們工作都非常敬業,且待人隨和謙遜。他們在劇中飾演扶貧幹部,在生活中也艱苦樸素。演員老師們辛苦,群眾演員有時候一站一天都毫無怨言,因為他們明白,這部劇對於大家的意義。大家希望,通過此劇向全國宣傳我們張掖美景、臨澤風光,帶動當地旅遊發展。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荊雯

本版圖片由張掖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提供

相關焦點

  • 《一個都不能少》讓張掖旅遊火上加火 觀眾直呼「每一幀都像明信片...
    原標題:《一個都不能少》讓張掖旅遊火上加火 觀眾直呼「每一幀都像明信片」「想去張掖看看」  《一個都不能少》劇組成員在張掖  以張掖丹霞美景入鏡,國家廣電總局脫貧攻堅重點劇目《一個都不能少》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熱播,觀眾爭相點讚「大美甘肅」,徐崢、張嘉譯、鄭愷、張國強等眾多明星也紛紛為這部甘肅大劇打
  • 每幀都像明信片 《一個都不能少》讓張掖旅遊火火火
    主演黃品沅與裕固族演員導演白永城與主演陳瑾《一個都不能少》劇組成員在張掖以張掖丹霞美景入鏡,國家廣電總局脫貧攻堅重點劇目《一個都不能少》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熱播,觀眾爭相點讚「大美甘肅」,徐崢、張嘉譯、鄭愷、張國強等眾多明星也紛紛為這部甘肅大劇打call。
  • 傳承與創新一個都不能少?從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看張掖非物質...
    傳承與創新一個都不能少——從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看張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張掖日報記者王瑞雲每日甘肅網4月23日訊 據張掖日報報導 全程在甘肅張掖創作拍攝的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後,電視劇中張掖的剪紙、木偶戲、裕固民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 ...從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看甘肅張掖旅遊影視產業融合發展⑥
    全程在甘肅張掖創作拍攝的脫貧攻堅題材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3月16日起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以來,持續佔據收視率排行榜前三位,並於4月3日問鼎收視率榜單冠軍,直播關注度高達1.50%,市場佔有率達7.40%,這部緊扣時代主旋律的電視劇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和追捧。
  • 為了一個都不能少 ——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宣傳工作綜述
    《一個都不能少》拍攝完成後,張掖市在蘭州舉行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時代精神影視劇目創作情況新聞發布會,向全國媒體詳細介紹了《一個都不能少》劇目,藉助全國、全省各級媒體宣傳該劇。該劇首播前,省委宣傳部下發通知,要求各市州幹部群眾積極收看《一個都不能少》,全省各級媒體聚焦宣傳《一個都不能少》。
  • 從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看甘肅張掖特色餐飲業
    特色餐飲助力打造「舌尖」張掖——從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看甘肅張掖特色餐飲業張掖日報記者王晶晶每日甘肅網4月24日訊 據張掖日報報導 日前,全程在甘肅張掖創作拍攝、由國務院扶貧辦重點推薦、國家廣電總局確定的脫貧攻堅題材重點劇目《一個都不能少》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的播出後,引起全市廣大幹部群眾的熱烈反響。
  • 多彩張掖「鏡」中看?從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看張掖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楊紅麗七彩丹霞臨澤新華鎮花鎮豐收節花車近日,全程在張掖創作拍攝的脫貧攻堅題材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正在央視一套熱播。「哎,你看花絮沒,後期劇裡還有臨澤丹霞大劇院《回道張掖》沙秀演出呢!」「是啊,這下全國人民都能看到咱們臨澤了……」精彩的劇情成了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
  • 暢享祁連冰雪 圓夢多彩丹霞 愛上冬日張掖不需要理由
    張掖七彩丹霞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田蹊 攝  冰溝丹霞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 田蹊攝  絲路文化品鑑遊  張掖宗教寺院眾多,其中張掖大佛寺、馬蹄寺、文殊寺等聞名全國。張掖大佛寺是全國僅存的四大皇家寺院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馬蹄寺始建於北涼,石窟藝術獨特,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
  • 跟著《一個都不能少》深度遊張掖
    跟著《一個都不能少》深度遊張掖 2020-03-21 15: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甘肅張掖是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的拍攝地,也是「甘」字由來地
    當前正在中央電視臺一套熱播的脫貧攻堅題材的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成為很多人熱議的話題。劇中圍繞保護生態環境、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等主題展開拍攝,講述了西部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取得的顯著成效和典型經驗。劇中出現了甘肅張掖的七彩丹霞、冰溝丹霞、平山湖大峽谷、扁都口、甘州府城等景區景點。
  • 蘭州晨報·少兒周刊·少年派丨娃娃們的木刻版畫好看不?
    蘭州晨報·少兒周刊·少年派◆ ◆ ◆ ◆ ◆◆ ◆ ◆ ◆ ◆◆ ◆ ◆ ◆ ◆◆ ◆ ◆ ◆木刻版畫要經過草稿、轉印、刀刻、滾油墨、印作品等環節,其中最難的就是用刀在木板上刻畫的環節,因為涉及點、線、面的運用,刻畫的每一刀都要經過醞釀和構思。安樂村小學的木刻版畫課固定在每周三、五的下午,偶爾,周六的上午也有一堂。
  • 民俗文化綻放異彩——從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看甘肅張掖豐富...
    全程在甘肅張掖創作拍攝的脫貧攻堅題材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播出後,劇中展現的剪紙、木偶戲、太平鼓、裕固民俗等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引發熱議。這些散落在河西走廊的文化瑰寶彰顯了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民俗價值,成為人們進一步了解張掖、了解甘肅文化的重要元素。
  • 跟著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食味張掖
    甘肅張掖近日,全程在甘肅張掖創作拍攝的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正在中央一套黃金時段熱播,劇情正酣,隨著石頭城竣工,美食城項目成為追劇新引擎,張掖特色美食隨即成為熱門話題,「浪張掖,食美味」這股食尚新風更入佳境。
  • 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張掖神奇美景,並非只有丹霞?
    本專題以筆者所在的城市——成都市為起點,沿著高鐵走遍全國100個旅遊城市(線路不重複,一條線走完),每座城市一個疑問,一個主題,一篇文章,深度挖掘該城市的自然人文旅遊文化。但張掖並非只有丹霞美景,這裡還有祁連山的冰川奇峰、亞洲最大的山丹軍馬場、氣勢恢宏的異域佛寺、美不勝收的原生態城市溼地,被譽為「塞上江南」、「戈壁水鄉」。
  • 開啟旅遊發展「黃金時代」 ——張掖文化旅遊全民宣傳行動回眸(圖)
    中國甘肅網、每日甘肅網、蘭州晨報等省內媒體每年都要在張掖市開展集中宣傳活動,形成了良好的傳播效應。  同時,活動形式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豐富。2014年以來,各縣區、市直各部門舉辦的各類賽事、文化藝術活動逐年增多,品牌宣傳活動效益明顯。
  • 蘭州至張掖三四線中川至武威段高鐵項目設計方案通過評審
    蘭州至張掖三四線中川至武威段高鐵項目設計方案通過評審  每日甘肅網11月22日訊(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歐陽海傑)11月21日,從蘭州市發改委傳來好消息,蘭州至張掖三四線中川機場至武威段高鐵項目初步設計方案原則上通過了專家評審,這也意味著此段鐵路距離開工建設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 滬至張掖旅遊包機月末開通 遊覽"塞上江南"
    原標題:滬至張掖旅遊包機月末開通  東方網6月5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今年暑假,「絲綢之路」河西走廊旅遊產品將降價四分之一,市民還能深入「塞上江南」,欣賞絲綢明珠。昨日,張掖市旅遊局、春秋旅遊聯手宣布,今年6月24日至8月31日,春秋將首次開通上海至張掖的旅遊包機,每周三班,周一、周三、周六執行,往返機票570元起。  記者了解到,張掖地處河西走廊中部,東連蘭州、西通新疆、北達內蒙、南至青海,是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有「塞上江南」之稱。此前,絲綢之路河西走廊的旅遊產品大多從蘭州或敦煌進出,而上海至敦煌的機票價格昂貴,火車則耗時過長。
  • 蘭州至張掖三四線 中川機場至武威段高鐵3月開工
    原標題:國家部署2019年鐵路建設項目前期重點工作和任務:甘肅4個項目在列  蘭州至張掖三四線 中川機場至武威段高鐵3月開工  中國甘肅網2月19日訊 據蘭州晨報報導(記者 歐陽海傑)春節前,國家發改委召開了第八次鐵路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協商會
  • 蘭州出發,沿著G30高速一路向西,遊遍河西走廊的瑰麗美景
    甘肅,是一個擁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擁有著奇崛瑰麗美景的省份,沒來過這裡,就永遠體會不到他真正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當你開著車沿著G30高速公路甘肅省內的路段一路向西,那些壯麗的雪山,那些色彩繽紛的山川,原來,甘肅的美,不止是甘南的鬱鬱蔥蔥,粗獷野性的美景獨有一番風味…… 線路推薦 沿著G30高速選擇從蘭州出發,向著河西走廊,一路開到敦煌。
  • 蘭州西寧瑪多張掖山丹軍馬場具體行程路線方案探討
    6.10  中午到達蘭州,蘭州可住在水電四局招待所,火車站對面的公交起點站,坐車到汽車總站就到了。  6.11  蘭州---劉家峽(炳靈寺石窟):甘肅三大石窟之一,乘車前往劉家峽水庫(車程1.5小時),乘船到達水庫西南端的炳靈寺石窟遊覽,遊覽時間約4小時。  蘭州---西寧,晚宿西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