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中,一切法和諸法是何意?為何掌握了四法印,便可通達一切法

2020-12-21 25史

「無常」與「無我」是佛教對「宇宙萬有」的總的解釋,也可以說是一切法的總法則。「法」梵語稱「達摩」,具有法則、規律、存在、事物等多層含義,佛教的具體解釋是「任持自性,軌生物解」。佛教認為,每一事物均有其自身所特有的性質與相狀,並有其定的規則、規範、規律,使人一看便知其為何物。在佛經中,「一切法」和「諸法」就是一切事物與「宇宙萬有」的同義語。「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與「涅槃寂靜」、「有漏皆苦」並稱「四法印」。

佛主頓悟圖

「印」就是印,相當於現在的公章。有了它,不但能夠證明文件的真實性,而且可以憑藉它通行無阻。以「法印」為喻,說明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有漏皆苦是真正的佛法。掌握了「四法印」,便可通達一切法而沒有障礙。

相關焦點

  • 佛教中「法印」是什麼意思呢?
    「印」就是印璽。國王的印璽可以證明文件的真實,有通行無阻的作用,藉以比喻某種教義以符合「法印」而證明其為真正佛法。「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並稱「三法印」,或加上「有漏皆苦」(「漏」即煩惱),稱為「四法印」。作為禪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的真實,主要指諸法的「真如」而言。
  • 小乘佛法的四法印與大乘佛法四法印有巨大差別
    四法印有小乘四法印、大乘四法印。小乘四法印是苦、空、無常、無我,或者說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有求皆苦、涅槃寂靜。而大乘的四法印和小乘的四法印對苦、空、無常、無我和涅槃的理解是天壤之別的。大乘的四法印是什麼呢?首先看無常。
  • 你聽說過佛教的「四法印」嗎?「法印」到底是什麼意思
    你聽說過佛教的「四法印」嗎?「法印」到底是什麼意思?「印」,就是「印章」、「印璽」,一份文件加蓋了印章,就證明了它的真實性和通行力,而佛教借用這個「印」字,意在表明佛教教義是真正的佛法,是可以通行天下的。
  • 你聽說過佛教的「四法印」嗎?「法印」到底是什麼意思?
    你聽說過佛教的「四法印」嗎?「法印」到底是什麼意思?歷來都有「三法印」、「四法印」和「五法印」之說,我們今天的這篇文章,就取其「平均數」,來聊一聊其中的「四法印」是怎麼回事。事實上,在佛教中,「法」指的就是宇宙間的萬象萬物,也就是一切事物和一切現象,這一點,與上面的「行」,含義基本一致。
  • 淺談佛教因緣法,佛教說一切法由「因緣」而起,那因緣又何意呢?
    淺談佛教說一切法由「因緣」而起,是佛陀教導我們的積極人生觀,那因緣又何意呢?佛家主張因緣法,即「萬法唯心所造,因緣而起。」因緣又何意呢?而佛教則認為,這個問題說不清也道不明,它就是因緣法。對於基督教這一觀點按佛家的觀點這就是我執和法執,為什麼呢?如果第一隻雞不是雞蛋生的,那是怎麼來的呢?是否有確切答案呢?法爾如是。因緣又何意呢?在佛教大德高僧淨慧長老一書中說到:「因緣是什麼東西呢?因是一切事物存在,發展的內在根據,緣就是外在的條件。」
  • 一切諸法以七十五法括之立七十五法者以一切諸法不外有為無為二種
    七十五法一切諸法,可以七十五法括之。立七十五法者,以一切諸法,不外有為無為二種。有為法者,略分四種:一者色法,二者心法,三者心所法,四者不相應行法。第一色法,有十一種。一者五根,二者五境,三者無表色。第三心所法有四十六,分為六:一者大地法,二者大善地法,三者大煩惱地法,四者大不善地法,五者小煩惱地法,六者不定地法。一、大地法有十:一受、二想、三思、四觸、五欲、六慧、七念、八作意、九勝解、十三摩地。一、受 受謂三種領納,苦樂俱非,有差別故。
  • 要怎麼用「三法印」來印證,才能知道哪部佛經才是最適合你的
    但如今網絡的發達引來了信息量的爆炸,由於初學的緣故,或許你並沒能記住最初緣遇的那部佛經,從而失之交臂。由於信息量的豐富,對佛法有興趣的人一定會從信息流中知道許多盛行於世的佛經經目,那就還需有所選擇。前輩大德用「三法印」來甄別佛經的真偽,那麼現在我們就用「三法印」來幫著甄選出適合自己的佛經吧。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 「佛教常識100問」第20問:「法印」是什麼?
    印就是印璽。國王的印璽可以證明文件的真實(有通行無阻的作用),藉以比喻佛教的主要教義,也以符合「法印」而證明其為真正佛法(掌握了它,便能對一切法通達無礙),所以稱為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並稱三法印,或者加上「有漏皆苦」,亦稱「四法印」。
  • 佛教三法印指的是什麼?三法印的有何作用?
    佛教三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佛教用三法印來辨別佛法的真假。佛教認為但凡是符合三法印的,就可以稱為佛正法。三法印的作用如同世間的公文,憑藉印鑑即可辨別公文的真假,故名法印。一切法若是與三法印相合,即便不是出自佛陀之口,也可以視作佛法。反之,一切法若與三法印相違,即便是佛陀親口所說,也是不了義。佛教經典《雜阿含經》上說:「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
  • 看似並非印可關鑰的「涅槃寂靜」,為什麼會是三法印中的一條
    記載著佛陀說法的佛經是法舍利,散播佛經、宣揚佛法是佛家弟子的責任,在如今網絡發達的時代,人們接觸到佛經的機會非常地多,接觸過佛經、學習過佛經的人數應當是遠遠地大於以往的年代。似乎當下並非末法時期,而當下卻是末法時代。這說明了,學習過佛經並不能等同於掌握了佛法真諦。
  • 為何說佛教的「四法印」,道盡了人生的真相,如何理解?
    從探討人生意義這個角度來說,佛教的深度是其它宗教無法比擬的,有時候甚至可以說,佛教的某些概念,道盡了人生的直相,如佛教的」四法印「。那麼,為何說佛教的「四法印」,可以道盡了人生的真相呢?何謂「四法印」?在佛教之中,「四法印」就是一切皆苦,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 為何一切法空不可得?(《佛說老母經》解讀)
    佛經原文:佛言。諸法亦如是。譬如兩木相鑽出火。火還燒木木盡火便滅。佛問老母言。是火本從何所來。滅去至何所。老母報佛言。因緣合會便得火。因緣離散火即滅。解讀:佛說:「一切法也是這樣,比如鑽木取火,兩個木頭相鑽就會出火,所出之火還會燃燒木頭,木頭燒完火就滅了。」佛問老婆婆:「兩木相鑽所出的火本來從哪裡來的?
  • 星雲大師:什麼是「三法印」——衡量正法邪法的標尺
    星雲大師:什麼是「三法印」——衡量正法邪法的標尺本平臺每天分享公認祖師大德開示,權威實用,歡迎關注,歡迎分享,自利利他!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諸法無我一切法沒有我體,沒有不變的我體。我有人我、有法我。人是五蘊身合起來的,是假的。一切法是因緣生法,離不開因緣變化,如幻如化,其本體是空的。因此就要空去那個我執。
  • 佛理:什麼是「三法印」,為什麼說它是判定佛法真偽的標準?
    釋迦牟尼滅度以後,他的弟子迦葉尊者在王舍城召集了佛陀其他500名弟子,把佛陀所說的經典,進行一番背誦、審定,系統地記載下來,才有了我們後世所說的佛經。但是文字也只是假名而已,怎麼樣來判定什麼才是佛陀所講的真正的佛法呢?於是就有了這「三法印」的理論。
  • 佛法講什麼:緣起法,三法印
    佛陀講法四十九年,講的是什麼法?大致可歸納為:緣起法,三法印。懂得這兩樣,基本就懂得佛陀的說法了。佛教說「緣起法」是一種客觀理法,自存常在,覺悟「緣起法」,了知諸法空相,才得以成佛。【三法印】佛陀以「緣起」分析世間萬象,發現世間萬有變化無常,緣聚則有,聚散則滅,並且永遠處於由生到滅的變化過程中;一法印謂諸法無常。
  • 佛教三法印:正法與邪說的判定依據
    《大智度論》又云:「得佛法印故,通達無礙;如得王印,則無所留難。問曰:何等是佛法印?答曰:佛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法無我;三者、寂滅涅槃。」,又作一切行無常印、一切有為法無常印,略稱無常印。一切世間有為諸法概皆無常,眾生不能了知,反於無常中執常想,故佛說無常以破眾生之常執。」又說:「『行』有遷流之義,謂『有為法』;言一切之有為法,念念生滅而無常也;是為『諸行無常印』。」
  • 佛法的核心是般若,修學「般若」一法,通達「一切法」
    佛教修行有所謂的漸修和頓悟,大乘佛法中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中的前五度屬漸修範疇,機緣成熟悟入自性即是般若,頓悟了自性也還需要漸修,六祖慧能於黃梅五祖接法後,隱於獵人隊伍中十五載,才出來開東山法門,這就是悟後起修。
  • 一切無非能量:佛經演繹了科學還是科學演繹了佛經?
    幾乎所有的佛經,都以「如是我聞」開首,來證信此經是佛所說,而不是外道人所說。說法者本來無法可說,演繹解說無可厚非,偽造佛經要不得,要不得,要不得!查了一些資料,發現作者基本的科學概念有些糾纏不清。受呂尚啟發,班門弄斧,戰戰兢兢解析佛教三法印,原來一切無非能量。姜子牙的名字也叫呂尚。
  • 佛陀開示一切法的本質
    【原文】觀一切法,皆無所有,猶如虛空,無有堅固。不生不出,不動不退,常住一相,是名近處。——《法華經》【注釋】「觀一切法,皆無所有,猶如虛空,無有堅固」:要靜觀一切諸法,本來都無法可得,好似虛空一樣;虛空是沒有自體的,所以它沒有堅固。「不生不出,不動不退」:也不生、也不出,也不動、也不退。「常住一相」:在長行的經文裡說「實無所有」,這兒怎麼又說「常住一相」呢?
  • 佛教的「四法印」道盡了人生真相
    佛教中的「四法印」就是一切皆苦、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法」,泛指一切事物或者客觀存在。因此,在佛教的「四法印」之中,「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是對佛教基本理論「緣起性空」最根本的解讀,也道出了萬事萬物的生成都是因緣和合的產物,沒有自性,更沒有永恆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