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角楊貴媚喜歡泉州濃濃的人情味
泉州網1月11日訊(記者 張博)首部閩南語對白的電影《蕃薯澆米》於本周五在全國上映。作為咱厝導演葉謙跨界的第一部作品備受關注。據記者了解,泉州已經有很多電影愛好者買好票等著周末進影院看看設計師鏡頭下的閩南風情。
在電影上映之際,記者電話採訪了在片中飾演青娥好姐妹的金馬影后楊貴媚。楊貴媚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泉州對於她來說不是熟悉而是非常親切,「《蕃薯澆米》的閩南風情不一樣,值得大家進影院觀看」。
楊貴媚在北京的首映禮上
歸亞蕾是我的偶像
在上個世紀的臺灣影視行業誕生過一部堪稱票房神話的作品,這部電影佳作就是《媽媽再愛我一次》,本片亦是楊貴媚一炮而紅的代表作品,憑藉在影片中飾演的黃秋霞一角,楊貴媚在圈內受到廣泛關注。隨後,主演的電影獲得了一系列的獎項。演技精湛的楊貴媚成為《蕃薯澆米》女主角之一,被導演葉謙稱為「劇本拍板時就已想好的女主角」,並表示楊貴媚在拍攝時都是「一條過,不需要重來,即使想要再讓她拍兩次三次,還是覺得第一次最好」。
對於導演的評價,楊貴媚表示這是在學習演戲時早已養成的習慣,在拍攝之前就要和攝影師、燈光師溝通好,「精準地找好動線,自然能一氣呵成」。她解釋這也是源於以前拍戲底片很貴的原因,「以前拍電影都用一卷一卷的底片,每次都會被人提醒很貴,所以為了不給劇組找麻煩,一開始就要一次到位」。
一次就可以,年輕演員不會有壓力嗎?楊貴媚表示,《蕃薯澆米》中確實有很多年輕的演員,他們都非常努力,就是拍攝的時候有點緊張,「就好像看到我剛入行時的樣子,因此我會和他們說不要緊張。最好的方法就是和大家多相處,相互之間熟悉了自然就不緊張了」。
楊貴媚和歸亞蕾兩位影后在大銀幕雖然有4次相逢,但真正有對手戲的卻只有在這部《蕃薯澆米》中。楊貴媚說:「蕾姐是我學生時代的偶像,後來經常有合作,彼此之間就是老朋友,演對手戲非常自然。」
在回憶和歸亞蕾對手戲最難忘的一幕時,楊貴媚說應該是電影中那場靈魂的交流,「青娥把象徵精神釋放的腰鼓送給秀妹,就是希望她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重新出發。這場戲是兩個女人之間的默契,是女人的情感,我非常喜歡這場戲的感覺」。
對泉州很親切
對於首部在大銀幕上映的全閩南語電影,很多演員都是通過背閩南語臺詞來出演的。歸亞蕾為了在片中說好閩南語,整整花了7個月去學習。對於講閩南語的楊貴媚來說,用閩南語對白確實不難,難就難在她說的閩南語是不是泉州腔調,「好在導演非常貼心把戲裡的對白一句一句地錄給我,讓我可以先做功課。拍攝時還會經常和當地人交流,問問他們我講的對嗎?」她說,語言標不標準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電影好不好看」。
在泉州拍攝《蕃薯澆米》一個月的時間裡,楊貴媚說當地居民熱情善良,有著濃濃的人情味,她印象深刻的是一名房東奶奶:「我們電影的一個主場景需要這位阿婆的房子,久攻不下,最後阿婆知道我有參演,就欣然同意了。」後來見到楊貴媚,就一把抱住她,讓當時的她非常開心。
對於泉州,楊貴媚說其實有來過好多次,也有好多朋友在這裡,「所以泉州對我來說,不是熟悉,而是親切」。
蕃薯澆米的閩南風情
《蕃薯澆米》被葉謙稱為是最適合帶長輩去看的電影,因為它探討的就是人老去後的內心世界。葉導曾表示歸亞蕾和楊貴媚兩位金馬影后的演出讓這部方言電影有了不一樣的質感。
「電影用慢條斯理的鏡頭語言,展現了秀妹、青娥的生活;特別的閩南文化風情,可以看出葉導是一個溫暖善良的人,用他的情感和熟悉的家鄉,表現這樣一個社會話題,如此優雅純淨的電影值得大家都來看看。」楊貴媚在接受採訪時說。
電影中,楊貴媚演唱了影片的宣傳曲《新勸世歌》,演唱這首歌的初衷就是閩南語音樂如此美麗,「這是美的文化,值得大力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