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淄:齊國故都,文物璀璨的一座城市!

2020-12-21 悅谷娛

臨淄作為「春秋五霸之首、戰國七雄之一」的齊國都城長達800餘年,有著博大精深的齊文化,悠久的歷史為古城遺留了臨淄故城及其周圍浩繁的文物古蹟,被譽為「地下博物館」。

臨淄位於山東省中部,地處魯中山地與平原的交接地帶,屬山東省淄博市轄區。從公元前11世紀,武王滅商,封姜太公於營丘,建立齊國開始,經春秋桓公稱霸,戰國威宣稱雄,至西晉廢齊,臨淄作為諸侯王國的都城累計1300餘年。臨淄原名營丘,因東臨淄河,被齊獻公更名為臨淄。

臨淄作為三代齊國的故都,兩漢齊國的王城,是齊文化的主要發祥地。齊人多好經術,矜功名,足智謀,人才輩出,戰國時期,齊桓公至威宣王間設於臨淄稷門外的稷下學宮,匯集當時各學派的代表人物,開中國百家爭鳴之先聲,其兼容並包、思想自由的學風對中國知識界影響深遠。

這一時期,出現了姜尚、管仲、鮑叔牙、晏嬰等明君賢相;司馬穰苴及其《司馬法》、孫武及其《孫子兵法》、孫臏及其《齊孫子》及田單等兵家和兵書;扁鵲、淳于意等醫藥學家;甘德、薛鳳祚等天文和數學家;有賈思勰及其《齊民要術》等農學家和農學著作;有左思、左芬、段成式等詩人和文學家

條久的歷史為臨淄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蹟,如桓公臺、孔子聞韶處、晏嬰墓、東周墓殉馬坑、臨淄古墓群等,被譽為「地下博物館」。

齊國故城遺址位於臨淄區西北部,約在公元前9世紀中葉,齊國第七個國君齊獻公由薄姑(山東博興)遷都於此,自春秋戰國至公元前221年秦滅齊止,先後作為姜齊與田齊的國都達638年,是當時東方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列國中最繁華的都城之一。

現故城遺址分大城和小城兩部分,小城嵌築在大城的西南隅,兩城巧相銜接。大城即外城,古時稱郭,是官吏、平民及商人的居住地;小城即王城,是國君居住地。兩城總面積1575平方千米,設有城門13座,現故城殘牆多數已被湮沒地下,僅存一些斷垣殘跡。城內道路縱橫交錯,已探明幹道10條,多與城門相通。

古齊都整個排水系統設計合理,砌築嚴密,這在200年前的城建工程中是十分罕見的,當時人工挖掘的排水溝、護城河同天然河流有計劃地結合在一起,構成了完整地排水和城防系統。

故城內文化遺存豐富,已發現煉銅、鑄錢、冶鐵和制骨作坊遺址多處。小城西北有高臺,名「桓公臺」,傳說是齊桓公會見諸侯和檢閱兵馬的地方,現此處建有多處陳列館。

齊國歷史博物館是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首館,外觀系古城堡式建築,是全國十大異型博物館之共分15個展廳,展示文物精品300餘件。館內展示了齊國的輝煌歷史和燦爛文化,是全國最佳陳列設計之一。

中國古車博物館坐落在後李文化遺址上,是當代中國首家最系統、最完整、車馬遺址與文物陳列融為一體的博物館。該館包括春秋殉馬車展廳和中國古車陳列展廳兩部分。其中後李春秋殉馬車、規模之大、配套之齊全、馬飾之精美,為居全國之冠,為全國十大教研發現之一。

另外,齊國故城內外還有150多座齊王和名士陵墓,被稱為臨淄墓群。墓群主要分布在臨淄區城關、孫婁、敬仲、皇城、路山等9個鄉鎮周圍幾十裡的範圍內。著名的有姜太公衣冠冢、二王冢、四王冢、管仲墓、三土冢、晏嬰墓以及一個大型殉馬坑。

姜太公衣冠冢位於臨淄東郊,封土高約18米,南北50米,東西55米。史書載:「太公葬於周,齊人思其德,葬衣冠於此。」1992年依託姜太公衣冠冢建起了姜太公祠。

位於齊國故城東北部,有一座「甲」字形石槨大墓,這是齊國第二十五代國君齊景公之墓,環繞於這座墓的周圍有一座大型殉馬坑。馬坑全長約215米,寬5米,深2米,東、西、北三面相連,呈馬蹄形,蹄口朝南。

除豐富的文化遺蹟外,臨淄還是我國著名五大陶瓷產地之一,日用陶瓷、陶瓷雕刻、琉璃雕刻、內畫壺和淄硯等暢銷國內外。

相關焦點

  • 山東臨淄齊國文字博物館:忠實記錄齊文字發展歷程
    臨淄出圖的齊國刀幣(王倩 攝)臨淄出土的齊國瓦當(王倩 攝)一名遊客正在齊國文字博物館參觀(王倩 攝) 坐落在齊國故都—山東臨淄的齊國文字博物館通過5000餘件珍貴藏品忠實地記錄了齊國文字發展的歷史變遷與文化內涵。
  • 視頻丨發現新「齊跡」採訪團首站走進臨淄
    三千年滄海橫流,八百年縱橫捭闔,幾經風雲變幻,臨淄依然是世界文明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12月15日上午,尋訪齊文化的改革開放基因 見證高質量發展的淄博作為——發現新「齊跡」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首站來到臨淄區,一起「聆聽」這裡的高質量發展最強音。
  • 臨淄成古文化地下博物館 野外文物配"貼身保鏢" ——專訪臨淄區...
    原標題:臨淄成古文化地下博物館 野外文物配"貼身保鏢" ——專訪臨淄區文物管理局局長韓偉東   中國山東網9月15日訊(記者 董理 )15日,中國山東網「孔子故鄉中國山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採風活動採訪團行至齊國故都、齊文化的發祥地臨淄。
  • 臨淄的記憶——發現故都之美
    臨淄是國家園林城市,淄河、牛山的清秀讓人沉醉其中,太公湖、玫瑰谷的旖旎讓人流連忘返,馬蓮臺、天堂寨的風光讓人心曠神怡。臨淄,一座讓我們自豪的城市春秋首霸、戰國稱雄,千古第一宗師——子牙在這裡建國稷下學宮、百業興盛,世界第一運動——足球於這裡誕生
  • 山東淄博臨淄具有氣文化博物館,尤其是親民,不收費
    眾所周知,山東淄博臨淄是齊國的首都,歷史悠久。從大汶口文化到後李文化,到春秋時期姜子牙到姜子牙到五霸;從古至今,齊國古都臨淄。的臨淄,是飛速發展,全新的面貌,很難找到古風。這個地方顯示了齊風,你可以找到你想知道的齊國秘密的答案。
  • 「群星」在故都閃耀——第四屆臨淄齊國商城隕石展
    11月29日,第四屆臨淄齊國商城隕石展在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舉行,來自萊蕪、新泰、煙臺、濰坊、濟南、濱州及淄博本地的40多家隕石收藏、星友參展。本次展會,精品隕石讓人耳目一新,隕石製品琳琅滿目,讓齊國故都大放異彩。
  • 山東淄博臨淄有個齊文化博物館,特別親民,不收費
    眾所周知,山東淄博臨淄是齊國故都,歷史悠久。從大汶口文化、後李文化;再到姜子牙封齊地、任國君;春秋五霸之主齊桓公;從古至今,齊國故都臨淄,一展雄姿。但是泱泱齊風都在這一個地方展現,你想知道的齊國的秘密都能尋找到答案。這就是齊國齊文化博物館。有個朋友從外地遷來臨淄不久,對臨淄的歷史一無所知,約我一起去博物館遊覽,了解一下齊國故都。周末閒來無事,一起前往齊文化博物館,大約遊覽半天,來一次文化之旅,去探尋了臨淄悠久的歷史。
  • 走進齊都故裡—山東臨淄,感受齊國文化,這裡曾經是足球誕生地!
    臨淄,這裡曾經是周代齊國故都,漢代齊王首府,三國為青州沼所,隋、唐為大郡駐地,此後為縣。臨淄區位於淄博市東北部,區內溫度變化基本上反映了溫帶大陸性氣候的特徵。 臨淄區歷史悠久,曾作為「春秋五霸之首、戰國七雄之一」的齊國都城長達800餘年,是燦爛輝煌的中國齊文化的發祥地,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悠久的歷史為臨淄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蹟,被譽為「地下博物館」。現在讓我們一起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一起去發現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 齊國國都在臨淄,為何山東省會卻在濟南?
    他把齊國的國都從薄姑(山東省博興市附近)遷到了營丘,後改名臨淄(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田氏取代姜齊後,國都還在臨淄,直到公元前221年,田齊為秦始皇所滅。這麼一算,(兩個)齊國在臨淄定都約有六百多年的歷史。當時的山東有很多諸侯國,其中以齊國最為強大,堪稱是山東的核心。而臨淄作為齊國國都,自然可以說是山東的中心城市(就實力而言,如果就文化而言,應該是魯都曲阜)。
  • 發現新「齊跡」|淄博臨淄區:數字賦能新時代 成就老工業城市華麗轉身
    齊文化博物館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展陳、保護、研究、教育、休閒功能於一體的綜合博物館,依託原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齊國歷史博物館)建設,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擁有文物3萬餘件,上展文物4100餘件(套)。主要展示齊地特色的文物專題陳列並進行齊地非物質文化遺產、風土人情研究保護,同時展示臨淄區當前發展成就以及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劃前景。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齊國故都的探訪(七)臨淄東孫戰國墓
    雙節期間去臨淄博物館,參觀東孫戰國殉葬墓地。2013年2月,文物部門在齊都文化城民博聚落區域進行文物勘探時發現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墓葬及殉車馬坑,經有關部門論證及審批,就地保護、就地建館這些都是殉葬墓的陪葬人
  • 發現新「齊」跡|走進齊文化博物館擁抱歷史 聆聽齊國故事
    臨淄身處古齊大地,坐擁璀璨的齊國歷史,這是值得每一個淄博人引以為豪的事。而要想了解齊國千年歷史,齊文化博物館是一個不得不來的地方。齊文化博物館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展陳、保護、研究、教育、休閒功能於一體的綜合博物館,依託原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齊國歷史博物館)建設,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擁有文物3萬餘件,上展文物4100餘件(套)。主要展示齊地特色的文物專題陳列並進行齊地非物質文化遺產、風土人情研究保護,同時展示臨淄區當前發展成就以及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劃前景。
  • 齊都臨淄
    這種生產專門化的分工,說明當時齊國手工業的水平和規模已達到相當可觀的程度;《考工記》對車輛製造、弓箭和樂器製作、染色及皮革加工、金屬冶煉、城市和宮室的規劃設計等,都作了詳細的記述。公元前202年,西漢高祖劉邦封他的庶長子劉肥為齊悼惠王,都臨淄,傳多代西漢齊王於漢末。35年,東漢光武帝劉秀封劉璋為齊王,都臨淄,傳數代東漢齊王於206年。由上述可知,臨淄齊國故城作為「三齊故都,兩漢王城」,在中國歷史上,特別是先秦兩漢時期,是聲名顯赫、地位極其重要的。   臨淄久負盛名,在東漢以前一直是全國最大、最富庶的工商業都市之一。
  • 臨淄齊國古城文化綜合開發項目籤約 計劃投資30億元
    ,儀式上,臨淄區與深圳地區10個合作項目完成籤約,總投資89.33億元,其中包括臨淄齊國古城文化綜合開發項目。十個項目包括:歸國留學生電子商務與移動電子商務雙創孵化中心山東中心項目,該項目由中國中小企業信息網與臨淄區共同組建,並由山東萬德廣場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出資、招商、運營;臨淄齊國古城文化綜合開發項目,該項目總投資30億元,以齊國古城為載體,將齊地、齊人、齊物等各類齊文化內容進行集中展示,打造集景觀、旅遊、影視、教育等主題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產業基地;60兆瓦荒山光伏電站項目,該項目總投資5.61億元,年均發電量為
  • 臨淄:沉澱千年齊文化古都的「前世今生」
    特派記者 周夢瑩 攝  華龍網9月15日21時50分訊(特派記者 周夢瑩)「臨淄之中,七萬戶,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戰國策》一書中,齊國故都臨淄的繁華盛景被描寫得酣暢淋漓。
  • 第三屆臨淄齊國商城隕石展將於10月25日開展
    承接著8月首屆展會、9月第二屆展會勝利閉幕的東風,10月25日,第三屆臨淄齊國商城隕石展又將在齊國故都臨淄齊國商城如期進行。臨淄齊國商城隕石展由淄博市隕石愛好者協會、齊魯文化市場聯合推出8月30日、9月27日的兩屆展覽成效顯著,來自全省5個地市的參展商、收藏家達100多人,前來參觀的星友及市民近千人,成為魯中乃至山東常態化的隕石展會。
  • 臨淄齊國商城隕石展8月30日開展
    為促進隕石愛好者文化交流,普及隕石科學知識,推動隕石文化產業發展,淄博市隕石愛好者協會、齊魯文化市場聯合推出「齊國商城隕石展展覽時間定為每月最後一個星期日,地點在臨淄齊國商城。時間:每月最後一個星期日地點:臨淄齊國商城主辦單位:淄博市隕石愛好者協會 山東齊魯文化市場承辦單位:淄博市隕石愛好者協會臨淄分會
  • 壹點直擊|文旅大會路演,臨淄區委書記朱正林這樣推介臨淄
    餘秋雨先生曾在《尋覓中華》中寫道:「考察中國古代的精神主脈,泰山腳下的話題實在太多……若只留一處……那就給齊國吧……那裡有太多太多的精彩」 。三千年滄海橫流,八百年縱橫捭闔,幾經風雲變幻,臨淄依然是世界文明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首霸春秋」的齊國在這裡建都。「鹹陽不足稱,臨淄孰能擬」。
  • 發現新「齊跡」——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走進齊國故都臨淄
    12月15日,中共淄博市委網信辦主辦的「尋訪齊文化的改革開放基因,見證高質量發展的淄博作為」——發現新「齊跡」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啟動,首站採訪團來到了齊國故都臨淄,實地了解齊文化傳承、培育新經濟
  • 好消息:臨淄齊國商城隕石展今日(8月30日)開展
    8月29日,由淄博市隕石愛好者協會、齊魯文化市場聯合推出的「齊國商城隕石展」各項籌備工作基本就緒,部分隕石展品已陸續到會,今天(30日)上午將如期開幕。為促進隕石愛好者文化交流,普及隕石科學知識,推動隕石文化產業發展,淄博市隕石愛好者協會、齊魯文化市場聯合推出「齊國商城隕石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