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哉:「我」和「我們」,是「藝術」與「設計」的最大區別

2020-12-10 鳳凰衛視

「設計是一種幻想出來的假想構思。」

——原研哉

時間回放到原研哉步入設計領域之初,他在1977年(19歲)考入武藏野美術大學造型學部(department of science of design),師承向井周太郎(Syutarou Mukai,1932~)學習設計基礎。25歲獲得武藏野美術大學設計碩士學位之後,進入日本設計中心就職。

他說,直到在大學裡接觸到設計之後,他才意識到自己對設計的喜愛。對設計的興趣並不在於對圖形,技術的研究,而是關注到一個更加深刻的問題:對於目前人類所創造的環境,他們的腦子裡究竟需要有什麼樣的知識背景?也就是說他更關注於設計哲學。他非常贊同曾經聽到的一句話:「藝術」與「設計」的區別,在於藝術的主題是「我」而設計的主題是「我們」。原研哉對於設計的認識,體現在對大眾生活的關注之上,他並不在意平面、圖像、空間設計的分類,站在更廣義的角度,去關心自然而然的事物。

前篇提到,原研哉對於文化的看法:某種程度上來說,全球性的文化並不存在,文化的精髓依賴於地域的滋養。我們應該去尊重文化的地域性,再將其推廣到一個全球化的語境中。

將日本的產品及品牌,以一種全球化的語言去消化傳播,便獲得了國際的關注和認可。而我們也都知道,中國的文化對日本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專訪中,原研哉對我們提到,他對中國市場的各種工作都有著濃厚興趣。

2017年,他為一家開在北京的茶室,做了整體的視覺設計,店面中簡約自然風格,也迅速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我做過各種各樣的中國的工作。主要原因是我喜歡中國,特別是對中國茶很感興趣。我認為做中國茶館一定可以走向世界。」

這間茶室的業主最初只希望邀請原研哉為這裡設計平面視覺系統,而原研哉卻出乎意料地包下了室內所有的設計,如今的這間茶室,不僅僅是空間,甚至是每一個文字都有蘊含著他獨有的設計風格。

「我呢,雖說是設計領域的,但並不是專業的空間設計師,不過對於空間而言,我認為有緊張感就會產生空間。所謂空間並非是被四角的床以及天井所包裹的空間。很久以前,在桌子上,立著一根煙,然後就有了緊張感,像煙這樣的很細的一根立起來,有可能會倒。僅僅是一根煙立起來,就產生了很強的緊張感。」

「比如說椅子的腿,儘可能細,所以選擇用鐵做細的腿。我不希望椅子的腿太影響空間,雖然細的話有點不穩定,但是這部分從全部的空間上來說,會有空氣感,會有一種寬敞的感覺。所以呢,就是這個感覺。把椅子的造型以一種元素進行統一,並且不失統一後的空間平衡,再來延伸做其他內容的設計。」

為了完成統一、完整的視覺感受,同時也出於對茶文化的濃厚興趣,他也親手設計了白瓷燒制的茶具,希望從這裡開始的中國茶文化也可以慢慢地走向世界。

「如果不去統一整體會感覺很無聊。僅僅對於內部的話,食器用其他的造型,或者包裝材料用完全不一樣的材料也是沒什麼不可以。但是統一出一個思路,並且連續性地進行設計,將統一的整體感覺最大化是我的想法。這點我還是想儘可能去做。」

「如果可以的話,我認為在這裡用來喝茶的壺,大概有三種:比如深的、淺的、大的、小的。杯子也是一樣。可以一邊欣賞一邊體驗。因為杯子不同,所以茶的香氣,味道也就會隨之變化。我知道目前只設計出一個杯子。其實也沒有關係,中國茶的多樣性,不拘泥於形式,能有這樣的店我相信會很值得期待。其實喝茶就是藉口,主要是與人溝通,自己放鬆下來和別人說話。在這樣的空間裡該是多好的感覺。」

原研哉說,有機會的話他想將世界上所有的器具都設計一番,大師的任性背後隱藏了什麼樣的思考,還需要我們各自斟酌。

END

主持人:郭洋子 導演:王言竹 攝影:劉崢

編輯:設計娘、蒙小度

相關焦點

  • 原研哉:「再設計」一個「家」
    日本的「空」和西方的「極簡主義「究竟有什麼區別?作品是最直接的表達。原研哉展示了兩把看上去都符合簡約設計風格的刀,一把是德國的刀,一眼望去很簡單,唯獨刀把上對拇指的位置進行了設計。另一把是日本的刀,刀把沒有任何處理,如何使用完全依賴於使用者的技術。    相比西方「極簡」刨除複雜設計後保留的功能性,日本的「空」更強調無限的可能性。
  • 這些LOGO 經過了原研哉的重設計
    原研哉這個名字,似乎已經成為日系設計中極簡、留白、自然之美的代名詞了。若一個設計作品來自於原研哉,大家都會變得小心翼翼,掠過表面的評價「好看」或是「我不喜歡」,而更多是深入去理解精神層面的美感。這或許也算是設計大師的地位,帶來的氣質力量吧。
  • 良渚文化村何以打動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
    「無印良品」藝術總監原研哉   「良渚文化村應該放到更高的層次和視界去看待它,它不僅是杭州的,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原研哉是誰?很多人知道「無印良品」,卻不知道「原研哉」,而他正是這個知名品牌的藝術總監,日本中生代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當代日本最具思辨力的日本設計師。其設計領域泛於長野冬季奧運會開、閉幕式節的節目紀念冊和2005年愛知縣萬國博覽會的文宣設計中,展現了深植日本文化的設計理念。在銀座的松屋百貨更新設計中,橫跨空間到平面實踐整體設計的方向。
  • 原研哉「設計的設計」中國展滬上人氣火爆(圖)
    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設計的設計」中國展上海站正在這裡展出,吸引了國內無數藝術愛好者和設計師。  原研哉,被譽為當下最具思辨能力的日本平面設計師。「設計到底是什麼?」是原研哉給自己提出的思考命題,他一邊帶著這樣的思考,一邊在實踐中尋找答案,這樣也就有了現在呈現在大家面前的豐富的作品。
  • 原研哉:設計是一種靜默的力量(組圖)
    當天,由這位知名設計師策劃發起,由包括它本人的14組國際明星建築師、產品設計師、互動設計師參與的「設計:為了愛犬」巡展正式抵達上海並揭幕。  「這次展覽其實是想讓人們重新認識一些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事物,為未來生活的創造提供更多素材。」原研哉在展覽現場這樣說道,「我們大部分人都對狗非常熟悉,並且喜歡狗。我想藉此展覽發問,倘若我們的世界是根據狗的尺寸而形成的,那人的體會將是什麼樣的?
  • 《白》:領略原研哉先生的藝術美學
    原研哉先生是日本中生代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日本設計中心代表、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無印良品(MUJI)藝術總監。 光看這些名頭就足夠炫目了,但是想要了解無印良品的魅力,就不得不細細說說原研哉先生的設計美學。
  • 原研哉: 最美的設計是虛無的
    每天都是一次新的旅行,每一個和我們走過一段的人都值得感激。若說一輩子是場修行那麼,短的是旅行,長的是人生原研哉聲音平和、低沉,他說,終其一生他都在思考,設計到底是什麼。這個一頭銀髮戴著設計極簡的銀絲眼鏡的中年人無時無刻不在觀察著生活的變遷和世界的變 化。
  • 日本設計師原研哉——設計是一種教養
    設計應該是一種教養,就像是公德心、禮貌般,是能隨時掛在嘴邊,是能環繞在日常生活之中,是能無聲無息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的。在上一回透過設計浪人的採訪中,原研哉除了暢談展覽『SUBTLE』 PAPER SHOW的策展理念外,更難得地聊起了自己對於設計的諸多想法,也給予年輕設計師一些創作上的建議,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進入原研哉的設計世界裡吧。
  • 原研哉 通過自己設計的作品 讓人們感到一種覺醒
    原研哉微微一笑,「對目一望,只是點點頭,心靈的溝通已經實現。看似是極簡,實際上在設計過程中融入了非常多的努力和探索。」當人們看到世界很多大品牌時,似乎能聽到一種聲音:「趕緊喜歡我吧。」無印良品卻並非如此,它告訴人們,「我是有用的」。
  • 日本設計師原研哉:設計應隱隱透出批評的味道
    作為日本設計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無印良品(MUJI)藝術總監,他在長野冬季奧運會開、閉幕式的節目紀念冊和2005年愛知縣萬國博覽會的文宣設計中,展現了深植日本文化的設計理念。  由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主辦的「設計的設計—原研哉中國展·上海」於2012年3月10日至4月10日在上海證大當代藝術空間內呈現。
  • 採訪:日本設計師原研哉——設計是一種教養!
    設計應該是一種教養,就像是公德心、禮貌般,是能隨時掛在嘴邊,是能環繞在日常生活之中,是能無聲無息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的。 在上一回透過設計浪人的採訪中,原研哉除了暢談展覽 『SUBTLE』 PAPER SHOW 的策展理念外,更難得地聊起了自己對於設計的諸多想法,也給予年輕設計師一些創作上的建議,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進入原研哉的設計世界裡吧。
  • 【王小拿看書】第五期:讀《設計中的設計》有感,走進原研哉的設計...
    所以,如果我希望這篇文章能引發更多共鳴,就必須要事先「設計」好,這和第二期裡面的「分解」觀點相吻合。《設計中的設計》自二00三年出版以來在日本先後加印十七次,而我手中這本是2006年11月第一版,2015年4月第19次印刷。如此暢銷的書肯定有它獨特的魅力,不僅在日本,在中國也有這麼多人喜歡原研哉大師。所以,接下來我將用自己的理解來談談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魅力。
  • 原研哉:設計影響消費模式 無印良品"這樣就好"
    日上午十點半,搜狐文化是原研哉上海展開幕當日唯一安排的媒體,到達上海偏郊區的軍工路上海證大當代藝術空間,走進藝術園區內就被打扮時髦的年輕人,包括不少無印良品的粉絲們所震撼,展廳入口處排著近兩百人的長隊,基本都是青年學生,聽說, 浙江大學設計專業的學生更是包了一輛大巴到上海「朝聖」,對這位大師仰慕已久的國內設計師,上海周邊城市的藝術青年不會錯過這次和偶像作品零距離接觸的機會。
  • 日本原研哉設計作品:無印良品的海報
    原研哉,提到這個名字,我想大部分中國設計師都是懷著敬畏的心情,並豪不吝嗇將各種溢美之詞用於他的設計。的確,看原研哉的作品,有序、精緻、嚴肅而從容,你能從中感受到他的思考,好像一個時間羅盤,一圈一圈的將觀者帶回到一個最本原的世界,發現原始之美。看原研哉的書,那些隨處可見的啟發、蒙示、思省和反芻每每都給人以醍醐灌頂般的酣然。
  • 從原研哉的哲學中學習海報設計
    梁木東:我寫的這篇文章,是出於某一位平面設計界的大師的敬仰,他的每一張海報我都琢磨過很長一段時間。這位大師是原研哉。 提及平面設計界的大師,原研哉是其中我最敬仰的一位,我非常喜歡原研哉的設計作品,他的設計既簡單卻蘊含豐富的情感。
  • 設計家|大師原研哉:從「平面」到全人類的設計傳播旅途
    原研哉(Kenya Hara),1958年06月11日出生於日本,是日本中生代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日本設計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無印良品(MUJI)藝術總監。在《設計家》節目的專訪中,他說自己是個設計的傳播者。
  • 原研哉的設計到底牛X在哪裡?
    這位看起來酷酷的蜀黍就是原研哉本尊,文藝青年、做設計的小夥伴門肯定都認識他。他是日本中生代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無印良品MUJI的藝術總監,也是愛知世博會文宣、長野冬季奧運開閉幕式節目紀念冊的設計師,也是大名鼎鼎的蔦屋書店代官山旗艦店的品牌設計師。
  • 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2020新作來拉!還有超多設計作品整理趕快收藏!
    說起原研哉 恐怕設計師沒有不知道的吧 他的著作《設計中的設計》 已經成為設計行業必讀書 還是日本MUJI(無印良品)首席設計總監 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
  • 站酷攜手設計大師原研哉 探索未來設計新理念
    站酷創始人、CEO梁耀明、長城會聯席CEO郝義現場致辭,包括諸多站酷推薦設計師在內的兩百餘名設計行業精英到場聆聽。  國際頂尖大師分享設計心得,探索未來生活新理念  原研哉,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日本設計中心董事長、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無印良品(MUJI)藝術總監,曾獲東京ADC金獎、日本每日設計獎、龜倉雄策獎等多項日本國內外大獎。
  • MUJI藝術總監原研哉:性冷淡之神的不冷淡人生
    他曾是個被老師訓斥的學生,一度想逃離設計行業?今天的原研哉(Kenya Hara),作為日本設計師的搖籃武藏野美術大學的教授,無印良品「藝術總監」和日本設計中心代表,在設計界的地位毋庸置疑。無印良品藝術總監:原研哉(Kenya Hara)無印良品的「設計總監」深澤直人曾說:「原研哉做的,是在修正現存的設計概念,將設計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