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釉瓷價格開始起步 收藏重點關注三個窯口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黑釉瓷價格開始起步 收藏重點關注三個窯口

2014-08-13 15:23:08來源:羊城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張明燕

宋 建窯油滴天目盞,拍賣成交126.5萬港元

  中國陶瓷自出現以來,就一直按照傳統審美的思路發展,追求顏色的清淺、形體的秀雅。而黑釉瓷恰恰走了一條相反的路子:顏色深沉、形體厚重,是反向思維的代表。因此黑釉瓷的收藏市場在過去20年裡基本上被忽略,直到最近幾年價格才開始起步。

  在廣州古玩城「集雅觀妙文化之旅」近日舉辦的《中國古陶瓷鑑賞手冊》新書籤售會上,著名古陶瓷鑑賞家樓鋼告訴羊城晚報記者:收藏黑釉瓷重點關注三個窯口:磁州窯類型的黑釉瓷和建窯、吉州窯黑釉瓷。目前黑釉瓷也成了贗品的重災區,收藏者需要打起精神百倍警惕。

  黑釉瓷受關注度低

  黑釉瓷目前在國內拍賣成交的最高紀錄,是2002年香港佳士得上拍的一件北宋定窯黑釉鷓鴣斑盌,成交價1239.41萬港元,與宋官窯、哥窯等名窯瓷器的拍賣成交價相比毫不遜色。除此之外,絕大多數的黑釉瓷成交價位多在幾十萬元左右,上拍數量相對青花瓷、白釉瓷而言也是很少的。

  為什麼不受重視?廣州中國古陶瓷研究會副會長樓鋼告訴記者:「中國陶瓷自出現以來,就一直按照傳統審美的思路發展,在器物的外觀上追求顏色的清淺,顏色由黑變醬、再青、再白、再透明而無色;在器物的形體上追求秀雅輕薄,在保證實用功能的基礎上強化其裝飾性。而黑釉瓷恰恰走了一條相反的路子:顏色深沉、形體厚重,是反向思維的代表。」

  收藏重點關注三個窯口

  據樓鋼介紹,中國的黑釉瓷器是由青釉瓷器演變而來的。在兩宋和夏遼金時代,中國的黑釉瓷迎來了發展的高峰,各主要黑釉瓷窯場均湧現出大量精美的作品,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窯場是北方的磁州窯及磁州窯系,南方的建窯和吉州窯,而最具有風情特色的是西夏黑釉瓷器。

  「黑釉瓷的收藏市場20年裡基本上沒有大的變化,但近年來卻出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態勢,這其中的龍頭就是磁州窯類型的黑釉瓷和建窯、吉州窯黑釉瓷。這與這三個窯口的歷史文化地位和價值是相符合的,收藏愛好者應該將目光集中在這三個窯口上。」

  以建窯黑釉瓷為例,其主要特點在其獨特的釉裝飾工藝,包括兔毫絲、大小油滴斑、西瓜皮和鷓鴣斑。其中,兔毫絲和大小油滴斑是以同一種釉面配方和施工工藝製作的。建盞的胎土富含鐵,當窯溫達到1300℃以上時,胎土中的鐵質以及其他金屬粒子部分溢出釉面。如果此時驟然降溫,則這些金屬粒子收縮凝固結晶,在釉面形成大小油滴斑狀;如果此時保持窯溫,穩定一段時間,則金屬粒子受重力作用向下垂流,拉出條條絲毫。這就要求窯工們要嚴格掌握窯爐內的溫度、降溫的時機和降溫的時間,而當時人們既無精確的計時工具,又無可探測溫度的儀器,一切均要憑藉窯工們的經驗來控制,如此高超的技藝確實令人讚嘆。

  黑釉瓷也成贗品重災區

  但隨著近幾年黑釉瓷的關注度日益上升,拍賣價格開始上漲,黑釉瓷也成為了贗品的重災區,收藏者需要打起精神百倍警惕。

  樓鋼提醒:「目前市面上有許多高仿建窯油滴盞,主要是仿雨點油滴和鱗片油滴,仿品外觀肉眼初看與真品幾無二致,但是置於放大鏡下細看,則可看到其油滴是二次上釉而形成的,油滴凸出於底釉之上,且如水滴般下垂,因此還是不難辨別。」

  「吉州窯由於木葉貼花盞十分珍貴,目前市面上贗品較多。贗品通常有兩種情況,一是新燒,二是以木葉貼花瓷片為基礎修復而成。真品葉片纖維已燒失,僅餘葉脈,葉脈清晰,與釉面呈熔融狀,並有正常細碎紋片。新燒的贗品與真品相比較,木葉脈絡模糊,凸起於釉面之上。後一種贗品,因修復部分與真品有較大差異,且多為冷黏結,細心觀察亦不難辨別。」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許悅 實習生 麥迪安

相關焦點

  • 只知道福建建窯建盞,其他省份都有多少古代窯口競相模仿黑釉瓷?
    直到宋朝,釉瓷才遇到最好的時代。因點茶需要,以建盞為代表的黑釉茶碗成為宋代茶人首選。規模化燒制黑瓷的窯口遍布宋土。雖然黑瓷到明代又遭冷遇,但其獨特的藝術風格與宋代茶史的關鍵地位,令它在當代又吸引茶人藏家的目光。除建窯之外,還有哪些歷代瓷窯燒制黑釉瓷?分別是什麼藝術風格?
  • 別具風韻的黑釉瓷
    黑釉瓷  ■邱裕華我覺得,瓷器中的黑釉瓷,就像是黑妹子一樣,黑得流光溢彩,黑得別具風韻。自然,最著名的黑釉瓷當數吉州窯製作的。吉州窯是宋代南方著名的民間瓷窯,窯址在吉安的永和鎮。隋至宋朝,吉安稱吉州,故名吉州窯。又因燒造地點在永和鎮,也稱永和窯。它集北宋各窯制瓷技術之大成,對中國陶瓷發展史有著重要貢獻。該窯以黑釉瓷和彩繪瓷為代表,尤其是黑釉瓷中的各種釉斑、木葉紋、刻花和剔花等獨樹一幟,特色明顯。黑白兩色,是大自然的原始之色。中國人的太極圖,也是黑白兩色。
  • 遼金黑釉瓷器吧!
    在克日的《中國古陶瓷鑑賞手冊》新書籤售會上,古陶瓷鑑賞家樓鋼體現,對於黑釉瓷器的珍藏要關注三個窯口:即磁州窯類型的黑釉瓷和建窯、吉州窯黑釉瓷。到現在為止,市場上的黑釉瓷已經成為贗品重災區,珍藏者一定要打起精神來謹防受騙。
  • 黑釉瓷的發展與歷變
    黑釉瓷器由青釉瓷器演變而來。最早的黑釉瓷出現在東漢中晚期的東南窯場,此時黑釉並不穩定,與青瓷同窯燒制,含鐵量約為4%~5%,所以是否定義為黑釉器還是含鐵量偏高的青瓷器,仍可商榷。兩晉開始出現真正的黑瓷,浙江西部的德清窯在東晉時期燒制的黑釉器釉面滋潤光澤,色黑如漆,幾可與漆器媲美。此時釉料中含鐵量為8%左右,大大超過青釉器含鐵量,可見已經正式形成黑釉專用配方。
  • 山西古窯:榆次窯為層隔瓷發源地 懷仁窯黑釉為主
    八義窯始燒於北宋年間,所產瓷器品種較多,有純白瓷器、白瓷紅綠彩器、白瓷黑花器、白瓷黑彩器、黑瓷器等,其中紅綠彩瓷的比例約為三分之一,是其一大特色。長治縣八義窯為紅綠彩瓷的重點燒造區域,河南當陽峪窯和河北磁州窯也有少量燒造。  八義窯的紅綠彩瓷,彩繪線條纖細柔弱,但整體器型頗具北方瓷器的粗獷風貌,這種剛柔相濟的風格在南北方瓷器格局中獨樹一幟,是其獨有的特點。
  • 耿寶昌來深解析黑釉瓷
    他表示,此次「北方黑釉瓷精品展」屬業界難得的一流展覽,所展藏品均為黑釉瓷當中的上乘之作,「黑釉瓷是古代陶瓷中的特色品種。在古代瓷器收藏漸熱的當下,觀眾可以通過鑑賞唐宋以來的黑釉瓷精品,感悟隋唐宋元的審美情趣及人文面貌。」耿寶昌說。 開幕式結束後,「北方黑釉瓷精品文物展」研討會在深圳迎賓館舉行。
  • 黑釉茶碗為何以建盞為首?是否能與青瓷、白瓷「三分天下」?
    在青花瓷、白瓷、彩瓷作為主流收藏器的今天,誰能想到在宋代,黑釉建盞風靡整個宋朝,不僅普通老百姓在用,皇帝士大夫們也非常追捧。傳到東瀛之後,更是被日本人尊稱為「無上神品」,即便現在,曜變盞還是日本官方欽定的國寶瓷器。那建盞這一隻小小的黑碗到底有何魔力,為何能成為釉瓷的代名詞?建盞與青瓷、白色三分天下是否言過其實?
  • 高古瓷如何收藏?專家給您支招(三):盯著出身——大窯口的精品
    我們請了著名古陶瓷收藏鑑賞家、清華大學特聘古陶瓷講師汪幫宏先生,進行了兩次深入的分析,這次就大窯口藏品的收藏再請汪幫宏先生給予解答,歡迎廣大藏友關注【古紅堂】,多和我們互動。還有吉州窯的黑釉盞,有的價值幾十萬,有的價值幾千元。儘管造成價格差異的原因很多,但窯口之別是其重要原因。
  • 單色釉,瓷器中的大家閨秀
    從收藏角度來看,單色釉因更符合西方現代的審美需求而備受海外藏家喜愛,早期單色釉的拍賣主要集中在我國香港地區,但隨著內地經濟的崛起,藏家的購買力逐漸提升及審美趣味愈加成熟,收藏單色釉的「潮流」開始轉向內地。 單色釉被認為是瓷器收藏的最高境界。萬物由簡至繁,由繁歸簡,賞瓷器如此,看一色千秋,萬彩歸一。
  • 鑑古器(瓷器篇)黑釉瓷
    必須對古器有興趣的同道中人關注我和收藏我的文章,我才可以繼續做下去。黑軸是古代瓷器的一種釉色,當釉中鐵含量高達8%-10%,經高溫燒成便會呈現墨褐色澤,此即古代金匠們認識了青袖的呈色原理後在釉中增加鐵的含量,就燒成了黑瓷。黑軸瓷器的燒制始於東漢的早期越窯,但其色不純。
  • 遇林亭窯黑釉瓷與建窯有何區別?
    遇林亭窯過去常被描述成建窯的姊妹窯,而這樣說法確實值得商榷,原因是建窯黒釉瓷在宋代成名之後,帶動了周邊不少窯廠生產黒釉盞,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建窯系窯口。然而,由於建窯所在地區的釉料和瓷土成分特殊,使得黒釉瓷成為建窯的獨屬瓷器,周邊的窯口都沒有能燒出相媲美的兔毫盞。所以這些窯口的匠人只能另闢蹊徑,找尋富有特色的產品。
  • 古瓷---釉下氣泡鑑賞
    三、死亡氣泡狀態與瓷器鑑定以死氣泡的狀態鑑定瓷器,必須具備相對的同等條件,如不同朝代的瓷器,同是傳世品青花瓷或同是出土青花瓷;同時傳世品釉裡紅或同是出土釉裡紅,同是汝瓷(包括仿汝),同是定窯瓷(包括仿定瓷)等.方可比較。
  • 令人無限遐想的單色釉,瓷器中的大家閨秀
    從收藏角度來看,單色釉因更符合西方現代的審美需求而備受海外藏家喜愛,早期單色釉的拍賣主要集中在我國香港地區,但隨著內地經濟的崛起,藏家的購買力逐漸提升及審美趣味愈加成熟,收藏單色釉的「潮流」開始轉向內地。單色釉被認為是瓷器收藏的最高境界。萬物由簡至繁,由繁歸簡,賞瓷器如此,看一色千秋,萬彩歸一。桃花的粉,初陽的紅,翡翠的綠,深海的藍……至純至簡,歸於本真,最為純粹的美。
  • 中國古陶瓷窯口大全 篇三
    「瓷」這個字在漢以前指「瓦器」,許慎《說文解字》中解釋「瓷」為:「瓦器,從瓦次。」《隋書·何稠傳》記載的「匠人無取清意,稠以綠瓷為之」......接著我們的《中國古陶瓷窯口大全篇一、篇二》今天繼續為大家帶來,河南、河北、遼寧、江蘇等地方窯口及其特徵。
  • 專業收藏知識:中國瓷器歷史上的100個窯口匯總(江西窯口)!
    了解窯口,對收藏鑑賞甄別瓷器具有很大益處,小編就為廣大藏家奉上這份史上最全窯口匯總,滿滿的乾貨,值得收藏!景德鎮窯景德鎮窯實際上由多個窯口組成,故又稱景德鎮窯系。七裡鎮的產品有青釉,白釉,影青釉和黑釉等品種。青釉胎質堅細,胎色灰暗,釉呈蟹殼青,有細小開片,帶有砂粒。白釉,影青瓷胎質細膩,火候甚高,叩之聲脆;釉厚呈乳白色,釉面光澤晶瑩。黑瓷製品較複雜,有黑釉,醬紅釉,醬褐釉,茶青釉,黑釉窯變等。但真正烏黑髮亮的黑釉不多,窯兔毫,玳瑁等斑紋也不太成功;胎呈暗紅或紫灰色。七裡鎮窯生產的器型多為碗、盤、盞、碟、罐、缽、壺等日用器,產品中還有部分外銷瓷。
  • 遇林亭窯黑釉瓷與建窯有何區別?
    遇林亭窯過去常被描述成建窯的姊妹窯,而這樣說法確實值得商榷,原因是建窯釉瓷在宋代成名之後,帶動了周邊不少窯廠生產釉盞,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建窯系窯口。然而,由於建窯所在地區的釉料和瓷土成分特殊,使得釉瓷成為建窯的獨屬瓷器,周邊的窯口都沒有能燒出相媲美的兔毫盞。
  • 專業收藏知識:中國瓷器歷史上的100個窯口匯總(江西窯口)
    中國歷史上,古今窯口,總計238個。東漢伊始,制瓷窯口,相繼誕生。經長時間大小窯口互相競爭模仿,至宋代,中國陶瓷遂已形成「八大窯系」的鼎足局面,直至今日。了解窯口,對收藏鑑賞甄別瓷器具有很大益處,小編就為廣大藏家奉上這份史上最全窯口匯總,滿滿的乾貨,值得收藏!
  • 中國黑釉瓷的代表稱建盞,在日本叫天目嗎?3點秒區別建盞與天目
    建盞,黑釉瓷代表,是中國宋代八大名瓷之一,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多是口大底小,形如漏鬥,造型古樸,手感較沉。建陽窯以燒黑釉瓷聞名於世,小碗最多,胎骨烏泥色,釉面多條狀結晶紋,細如兔毛,稱&34;,也有燒成&34;&34;等。 宋人喜歡點茶、鬥茶,為顯茶色白,建盞一度成為鬥茶的珍品。
  • 定窯黑釉瓷稀有價高 黑定一現即天價
    定窯以燒制白釉瓷著稱,但也燒制高質量的黑釉瓷,即黑定。  兩宋鬥茶器皿的首選  關於黑定的文獻記載比較重要的有,明曹昭《格古要論》:「有紫定色紫,有墨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價高於白定,俱出定州。」明張應文《清秘藏》:「定窯有光素凸花二種,以白色為正,白骨而加以釉水有如淚痕者佳,間有紫色、黑色者,不甚珍也。」
  • 55圖鑑賞中國黑釉瓷器,為什麼黑瓷能在宋代逆襲成為經典?
    直至,宋代建窯的出現,創燒以實用與藝術結合的嶄新黑釉瓷,將中國黑釉瓷推向巔峰。55圖欣賞中國黑色瓷器,原來黑瓷可以這樣夢幻,如同宇宙裡的黑洞,神秘而玄妙。雖然諸多窯口均有燒制黑釉器物,但仍處於默默無聞狀態。越窯青瓷的「飲茶」適用性大於黑色瓷器,而被推向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