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即將遠行,岑參寫下一首詩送別,最後一句是千古名句!

2020-12-10 慶餘說詩詞

自古以來,詩人對於離別總是歌吟不絕。以唐代為例,著名詩人李白、王維、王昌齡等,都留下了流傳千古的送別詩篇。而除了濃濃的感傷之外,送別詩中也有一些別具一格的詩歌作品。它們或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勵勸勉,或用以抒發友情。如岑參的送別詩《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

岑參,唐代著名邊塞詩人,與高適並稱「高岑」,又與高適、王昌齡合稱「邊塞三大詩人」。其詩雄健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便是其中一首經典詩篇。它是岑參在武威送朋友劉判官(名單)赴軍前所作的一首送別詩。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岑參的這首《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馬去疾如鳥。 都護行營太白西,角聲一動胡天曉。

首句「火山五月行人少」,岑參便開門見山,點明了其朋友劉判官赴軍遠行的季節和所去之地。即劉判官將在五月去往火焰山。「火山」,指的是火焰山,在今新疆吐魯番。火焰山,山如其名,氣候炎熱,尤其是五月份,更是「火雲滿山凝未開,鳥飛千裡不敢來」,自然也就「行人少」了。但它卻是劉判官此行必經之路,可見行路之難。

次句「看君馬去疾如鳥」,則是根據首句中的行路難,來突出劉判官有過人之勇。這句詩的意思是說,雖然火焰山道路艱難,但我要看你劉判官騎馬迅疾如飛鳥。由此可見,本是「鳥飛千裡不敢來」的火焰山,在劉判官的腳下疾如飛鳥。足見他一往無前的氣概。其實從這句詩便可以看出岑參筆力雄健的一面,也能看出唐代特有的時代精神。

接下來的一句「都護行營太白西」,點明了劉判官此行的目的地,即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的臨時軍營遠在太白星的西邊。這句詩當然是一種誇張的藝術表達,岑參這裡如此下筆,主要便是為了配合軍隊莊嚴雄壯的感覺。另外,「太白」,亦稱金星,古人認為它的出現在某種情況下便預示著敵人的敗亡。這點可見《史記·天官書》中記載的「其出西失行,外國敗」。

最後一句「角聲一動胡天曉」是千古名句,它與後來李賀的千古奇句「雄雞一聲天下白」可媲美。從字面意思來看,這句詩是岑參遙想軍營早晨的情景。按正常說,應是拂曉到來軍營便會吹響號角。但在岑參的想像下,卻是一聲號角將胡天驚曉。這樣一表達,它的意思便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使人能夠感受到唐軍將士震撼天地的凌雲壯志,仿佛已經是勝利在握。

綜觀岑參的這首詩,與傳統送別詩的區別,便在於它沒有直接寫惜別之情和對朋友此行戰爭勝利的祝願,而僅僅是通過語言表達技巧,來展現出這一面。這就在送別詩中堪稱別具一格了,其見於言外的表達技巧,也令人拍案叫絕。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王勃的一首送別詩,僅有40字,卻有兩句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然而感情真摯,情誼深厚,不失為送別詩中的精品。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首,唐代詩人王勃寫的一首送別詩。全詩僅有40個字,卻有兩句成為送別詩中的千古傳誦的名句。這首詩就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朋友即將遠行奔赴戰場,王維在送別之時,寫下的這首詩氣勢磅礴
    其中著名的邊塞詩人有王昌齡、岑參、高適、盧綸等等,他們詩很有特色,有很多的名篇佳作,可謂是婦孺皆知。不過他的邊塞詩也寫得不錯,除了前面介紹的那首之外,還有這首《送韋評事》,也是邊塞詩的名篇,同樣寫得氣勢磅礴,同時還充滿了理想;當時他送別朋友韋評事去邊塞奔走戰場,於是寫下了這麼一首經典之作。那這裡的韋評事不是人名,只是一種官職,所以王維好友的名字,我們不得而知,他也只是用官職來代替。這首詩創作時間不詳,沒有任何的記載,也就無從考證。
  • 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意境優美,最後7字為千古名句,人人皆知!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詩就是王昌齡在送別自己的好友辛漸時所作。這首詩就是著名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首詩其實很多人都很熟悉,而最後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壺」,更是千古名句,歷來深受世人所稱道。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這句話本意是說:送別的晚上剛好外面下著雨,正好能與好友有更多的時間相處。推開窗戶向外望去,陰雨綿綿水天相連。
  • 王昌齡在江邊送別朋友,寫下一首經典的送別詩,通篇描繪的很悽美
    等等,那都是經典名句。其實王昌齡詩風多變,而且他寫過很多不同類型的題材,各種各樣的題材到了他的手中,都被他描寫的很是傳神,特別是他的送別詩,那同樣的也是別具一格,最為著名的還是他的這首《芙蓉樓送辛漸》,這也是詩人在江邊送別朋友時,寫下的一首經典送別詩,通篇描繪的很是悽美,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最值得我們一讀。
  • 李商隱最令人絕望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最後一句神來之筆
    當杜牧流連花叢,寫下「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時,寄居在外的李商隱卻給妻子寫下了「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商隱的另一首絕美情詩,詩名《無題四首。其一》。這是李商隱最絕望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最後一句更是神來之筆,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無題四首。其一》唐.李商隱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燻微度繡芙蓉。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 兩場送別,成就兩句千古名句,你更喜歡哪一句?
    今天我們分享的是王維和高適不同風格的兩首送別詩。王維作為山水田園詩人,他多將感情寄託於山水之間。如「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樣美妙的山水詩。同時王維也有邊塞經歷,所以又能寫出邊塞詩的豪氣。比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樣的千古名句。
  • 王昌齡送別友人寫下一首詩,孤獨而又悽美,尤其最後2句震古爍今
    唐詩中的名句甚多,名人也是不少,有我們熟知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也有李冶、劉採春、魚玄機等女流之輩。他們在唐詩中的造詣震古爍今,一直到了今天,依舊被我們深深地銘記在心。 唐詩的種類和題材有很多,而送別詩作為其中的一個大類,一直佔有著一席之地。昔日李白和好友汪倫告別,曾吟唱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真摯友誼。
  • 李白別具一格的送別詩,短短40個字渾然天成,其中10個字千古名句
    如果硬要將這些經典拿來比一比,那在小編眼裡大致是這樣的:最美的送別詩,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最悠遠的送別詩,王昌齡「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最大氣的送別詩,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影響力最大的送別詩,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唐詩三百首》中一首送別詩,催人淚下,最後一句細品餘韻無窮!
    在唐代詩歌中,送別詩是最常見的題材之一,也是最能引起人們共鳴的題材之一。無論是王維說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還是高適說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亦或是王勃口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都是送別詩中的千古名句,這些大家隨口就能吟出的文字,不知潤溼過多少送別的淚眼,亦不知觸動過多少離客的魂魄。總而言之,送別詩從來都不缺乏其特有的魅力。
  • 唐人的一首送別詩,留下的千古名句,成為我們今天贈別必說的話
    位列「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年少多才,他的一篇《滕王閣序》,辭採華茂,字字珠璣,句句生輝,成為流傳千古的不朽名篇。此外,他的一些小詩亦文採斐然,多有名言佳句傳世。其中,他在十八歲左右寫的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更是膾炙人口,此詩一反送別的黯然銷魂基調,代之以豁達豪邁的風格,為送別詩開拓了一片新天地。
  • 王昌齡意象很美的一首詩,最後7字是千古名句,人人皆知!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一首《芙蓉樓送辛漸》,來體會一下詩詞的意象美。《芙蓉樓送辛漸》是王昌齡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寫於王昌齡被貶為江寧(今江蘇南京)縣丞時。對於這首詩,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甚至可以說人人皆知。畢竟這首詩的最後7字「一片冰心在玉壺」,是千古名句,歷來深受世人所稱道。
  • 岑參的一首白雪送別詩,是唐詩邊塞詩的頂峰,極富感染力!
    唐朝的著名邊塞詩人有岑參、高適、王之渙、王翰等。在諸多邊塞詩人的作品中,傑出的邊塞詩不在少數;其中,岑參的一首白雪送別詩最為著名,可謂唐朝邊塞詩的壓卷之作。此詩就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其原文如下: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王勃的一首五律經典,其中一句是吟詠友誼的千古名句,你一定知道
    王勃「初唐四傑之首」,年少成名,20歲時就寫下了駢文史上堪稱完璧的《滕王閣序》,留下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這樣震古爍今的名句,可謂是少年英發。今天筆者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王勃的一首五言律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這首詩作是送別詩中的經典作品,其中一句是吟詠友誼的千古名句,最為驚豔,你一定知道。
  • 王昌齡最經典的一首詩,最後一句是至理名言,值得一讀再讀!
    與高適、岑參合稱「唐代三大邊塞詩人」。王昌齡以七言絕句著稱,在七絕上與李白齊名。詩歌風格緒密而思清,有著「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美譽,後人又稱王昌齡為「七絕聖手」。其詩現存181首,經典詩作有《出塞》、《從軍行七首》、《閨怨》等。小編今天向大家推薦的這首詩,便是王昌齡的經典詩作《芙蓉樓送辛漸》。這首詩是王昌齡貶為江寧(今江蘇南京)縣丞時所作的一首送別詩。
  • 王維送別朋友時寫下一首詩,因情感真摯、構思精巧,成為傳唱千年不...
    《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維在渭城送別好友出使安西時寫得一手送別詩,此詩寫出了送別的真情厚誼,能引起人心底的共鳴。詩作因構思巧妙,當時就被人們廣為傳誦,還被編入樂府。一個「更」字形神兼備地寫出了不忍與朋友就此別過,將依依不捨的無限深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勸酒餞別,借酒將離別的愁緒抒發出來。 「西出陽關無故人」,陽關離渭城很遠,而安西更在陽關之外,可以想像王維對朋友的即將遠行是多麼的不舍,此時此刻難為情。
  • 唐詩裡最經典的一首送別詩,可謂句句經典,最後兩句更是千古名句
    說到送別詩也是比比皆是,那其中有一首詩相信大家一定非常熟悉,那便是高適的《別董大二首.其一》,這也是詩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這首詩中,我們除了看到一位講義氣,同時又極為深情的詩人之外,更多的還是感受到詩人的那份細膩。詩人在這首詩中除了表達出了那份深厚的友誼之外,同時還在詩作中不停地安慰朋友,僅僅是這一份情感,已是足以令人感動。
  • 王昌齡的一首唯美送別詩,雖然有些冷門,卻不失為一首千古絕唱
    在歷史上,王昌齡的詩雖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適、岑參數量多,但每首詩的質量很高,佳作不斷。例如,人們熟知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等,都是千古傳誦的名句。除了邊塞詩,王昌齡其他題材的詩作也很不錯,例如閨怨詩和送別詩。一句「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真是讓人拍案叫絕。
  • 岑參最經典的一首詩,堪稱描寫雪景的巔峰之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岑參的一首經典詩作。這首詩以描寫西北地區八月飛雪的壯美景色,和抒寫詩人雪中送別之情為主。這首詩雖然是一首邊塞送別詩,但卻沒有其他送別詩裡的傷感,反而充滿了詩人的奇思異想,把雪景描寫的瑰麗浪漫,氣勢蓬勃,堪稱描寫雪景的巔峰之作!
  • 不愧為「七絕聖手」,一首送別詩千古傳唱,最後一句無人不知!
    不愧為「七絕聖手」,一首送別詩千古傳唱,尤其最後一句,無人不知,無人能敵!洋洋《全唐詩》,囊括了近五萬首詩歌。其中,送別詩佔了很大的比例,這其中不乏名篇佳句。但王昌齡的這首《芙蓉樓送辛漸》,也絕對稱得上是此類詩中的精品,尚品,很是獨具匠心,別具一格。詩云: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性情豪放,不拘小節,說話隨意,所以常遭人詬病。
  • 大詩人遠涉邊塞,寫了一首感人至深的詩篇,最後2句成千古名句
    岑參想到自己出來這麼久了,也應該給家人捎一封書信,於是就寫下了這首溫情十足的詩篇: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這是一首暗含著思鄉之情和渴望功名之情的詩,一邊是對未來的憧憬,一邊是對家人的掛念。詩中第一句說「故園東望路漫漫」,交代了地點,「故園」代表著長安的家,而詩人「東望」其實是指明了長安的位置。離故鄉越遠,越能引發人們對家鄉的想念,詩人此時的心情已經躍然紙上,鮮活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