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丨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2020-08-23 東方教具Sunrises

大暑熱難當,知了叫不停。

大暑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也是最熱的節氣。炎熱之極,炎熱之盛,一年在這裡,「溼熱交蒸」到達頂點。

中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火;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溼;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溼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大暑期間,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極端的高溫天氣。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等諺語。

對國內許多地方而言,夏季陽光強烈,雨水也比較豐沛,雖然有些溼熱難耐,但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同時,也需注意防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

此時節,暑熱難消,心氣容易虧耗,建議公眾保持安寧清靜的心境,如端坐閉目、聽聽舒緩的音樂,或到湖邊進行散步、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多吃一些具有清心降火、健脾祛溼功效的食物,如菊花、蓮子、百合、薏苡仁等。

大暑習俗

燒伏香

燒伏香接近於中醫的灸,在伏天裡用藥香燻烤特定的穴位,可冶多種頑疾。還有一說百姓在伏天燒香祈福,祈求風調雨順,百穀豐登。

飲伏茶

從古至今,民間都有大暑三伏天飲伏茶的習俗,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茶,這種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

曬伏姜

三伏天時,人們把生薑切片或者榨汁後,與紅糖攪拌在一起,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於太陽下晾曬。

喝暑羊

「喝暑羊」山東南部地區有在大暑到來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

賞荷採蓮

大暑所在的六月也稱「荷月」,此月多有賞荷的習俗。天津、江蘇、浙江等地以六月二十四為「荷花生日」,到那一天人們多結伴遊湖賞荷。在江蘇南京、蘇州,當日觀賞荷花。若遇雨而歸,常蓬頭赤足,故有「赤足荷花蕩」的戲稱。

吃仙草

大暑節氣,在廣東一些地方,流傳著「吃仙草」的習俗。公開資料顯示,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於其具有消暑功效,在夏日頗受歡迎。它還可以做成「燒仙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大暑養生

少動多靜,運動宜選早晚

大暑時期天氣酷熱,人體陽氣走於肌表,浮散於上,容易出汗,往往動即汗出,人體容易感覺疲勞。黃帝內經雲「春夏養陽」,暑熱天氣應遵循「少動多靜」的養生原則,注意顧護陽氣、保持體力。烈日酷暑應儘量避免外出,減少露天日曬下活動,以防暑熱高溫汗出過多,損人陽氣。

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慾,遠離溼熱,預防中暑。此外,苦味食物還可使人產生醒腦、輕鬆的感覺,有利於人們在炎熱的夏天恢復精力和體力。

飲食應注意清熱解暑

大暑時節的飲食,應增加健脾利溼類食物的攝入。綠豆湯是我國民間傳統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虛寒及體質虛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諸如荷葉、西瓜、蓮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虛患者的夏日食療佳品。

益氣養陰的食物不可少

大暑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此時,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因此,除了及時補水,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體質。如山藥、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豆漿、百合粥、菊花粥等。

切忌過涼飲食

夏季雖然天氣炎熱,但對過涼的冷飲、冰棒、冰啤和冰鎮水果等均不宜多食。。因為大量過冷食物會造成胃腸血管驟然收縮,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出現胃腸痙攣、腹痛、腹瀉、消化吸收障礙。尤其是某些慢性病患者,吃冷飲更要有所選擇和節制。

大暑詩詞

關於東方

上海東方教具有限公司始於1993年,深耕教育行業近30載,致力於現代教科設備、理化生實驗室、教育雲平臺等產品的研發與生產,是國內最大的教育設備解決方案提供者之一,並曾參與到相關行業的標準制定中。

東方教具擁有行業內一流的專業研發團隊,具備 教具品牌Labox萊博士與東方sky-docking等,同時享有多項智慧財產權。

一直以來,公司堅持「點滴做起,持之以恆」的理念,務實求真,以國家政策為依據,以客戶需求為準繩,運用先進的技術與理念,為教學提供更優質的設備與方案支持,致力於為學生、老師、學校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和諧的教學環境。

相關焦點

  •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大暑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大暑 2020-07-22 1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今日大暑看這裡了解下大暑的由來?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今日大暑看這裡了解下大暑的由來?時間:2020-07-22 11: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今日大暑看這裡了解下大暑的由來? 今日大暑。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 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 大暑|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說得真好,今年的大暑卻真的不好過,即是脫貧攻堅的時日,也是每天祈禱其他各地被暴雨所侵擾的地方儘快的恢復起來。歲月這把刀常常會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給我們闢出繁華天地,也會給我們災難重重,這都是歲月饋贈的驚喜,讓我們在感謝中珍惜美好的一天吧!
  • 今日大暑:欣賞十首與大暑有關的古詩詞,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因為其炎熱程度勝過小暑,故稱為「大暑」。顧名思義,大暑中的「暑」是指炎熱的意思,而大暑,即炎熱之極,炎熱之盛,在一年裡面,大暑是最熱的節氣,「溼熱交蒸」到達頂點。大暑的氣候特徵總結幾點為:高溫、酷熱、雷暴。
  • 今日大暑 |赤日幾時過 清風無處尋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幹支歷未月的下半月;到達時間在公曆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120°時。《通緯·孝經援神契》:「小暑後十五日鬥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後為小,望後為大也。」
  • 7月22日16時37分「大暑」:清風無處尋,知了叫不停
    新華社天津7月20日電(記者周潤健)「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7月22日16時37分迎來「大暑」節氣。「大暑」即大熱,此時節熱浪滾滾,酷暑難熬。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每年陽曆7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20度時「大暑」開始,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今年的7月22日至8月6日為「大暑」節氣,正值「三伏」裡的「初伏」和「中伏」。「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 7月22日16時37分「大暑」:清風無處尋,知了叫不停
    新華社天津7月20日電(記者周潤健)「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7月22日16時37分迎來「大暑」節氣。「大暑」即大熱,此時節熱浪滾滾,酷暑難熬。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每年陽曆7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20度時「大暑」開始,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 知識窗|「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大暑
    ,正值二伏前後,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大暑經常出現40℃的高溫天氣,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這個節氣雨水多,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要注意防汛防澇。大暑的節日習俗1喝暑羊山東南部地區有在大暑到來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在棗莊市,不少市民大暑這天到當地的羊肉湯館「喝暑羊」。
  • 十首大暑詩詞:何以銷煩暑,詩中尋清風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何以銷煩暑,詩中尋清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也是夏天的最後一個節氣。大暑至,秋將到,雖然空氣還是一貫的悶熱,但詩人們自有消暑之法,有人小酌一杯,有人庭下乘涼,有人吃瓜皆渴。雖形式各異,但都清涼有趣,在這個炎熱的季節,不妨跟著詩人們一起過大暑哦。
  • 今日大暑|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有關大暑節氣,我國有不少地方還在遵從著老一代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而且根據地域不同,各地區的習俗也有很大的差別。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大暑正值中伏前後,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南方天氣潮溼,人體的水分消耗極快,而仙草按傳統中醫說法正好有清暑、解渴、除熱毒的功效,很多人就靠它度過炎炎夏日,所以過去稱之為仙人草。
  • 今日大暑:炎炎夏日長,詩中尋清風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我國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在這個炎熱的季節,不妨跟著詩人們一起過大暑哦。
  • 大暑:蟬聲起夏正濃!清風無處尋
    大暑夏正濃大暑宋·曾幾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大暑SUMMER2020年三伏天從哪天開始初伏: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共10天中伏: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共20天末伏
  • 大暑|赤日幾時過 清風無處尋 安度炎夏請注意這些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7月22,迎來大暑節氣炎炎盛夏,今則熱氣猶大天氣烈於小暑>故稱大暑大暑正值「三伏」中氣溫最高,日照最強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在古人看來大暑的標誌性物候有三一候腐草為螢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卵化而出故古人認為螢火蟲由腐草變化而成二候土潤溽暑土壤浸潤,空氣溼熱
  • 大暑:炎炎仲夏日,何處尋清涼
    炎炎夏日,心中多麼期盼有涼風吹過,飄飄然吹起我的衣衫。今日大暑。《說文解字》:「暑,熱也。從日、者聲。」大暑,就是一個大寫的「熱」了!太陽像個火球高掛在空中,萬物都被炙烤,大地泛著白光,捲起層層熱浪,小狗把舌頭長長吐在外面,身體懶洋洋地躺在路邊的草叢裡。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 大暑詩詞20首:何以消煩暑,詩中尋清風
    《大暑》宋•曾幾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蘭若靜復靜,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大暑時的太陽十分毒辣,不知何時才能落下,清風也似乎躲了起來,無處尋覓。幾卷經書聊以打發悠長的白日辰光,水中湃著的瓜果起起浮浮。「蘭若(re三聲)」佛教指森林,引申為寂靜之處。「茅茨」意為茅屋。表現了一種安謐寂靜的景象。詩人在末句指出,雖則天氣這般炎熱,更應愛惜光陰。
  • 大暑丨土潤何妨兼伏暑,火流行看放清秋
    大暑丨土潤何妨兼伏暑,火流行看放清秋       [來源:小一時空]      2017-07-22 10:18:42
  • 今日大暑|尋一處清涼,安然度長夏
    「大暑運金氣,荊揚不知秋」2020年7月22日時光流轉中夏季最後一個節氣大暑來啦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古人認為,螢火蟲乃腐草所變》宋·曾幾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翻風適自亂,照水復成妍。歸視窗間字,熒煌滿眼前。
  • 大暑至,看古今畫家如何消暑,內附高清名家蔬果作品圖,收藏吧!
    仁美名師高學年先生教你《石榴的畫法》大暑(宋)曾幾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今日大暑,人稱桑拿天。每逢大暑,總是驕陽似火,熱浪襲人。古書中說,大暑,乃炎熱至極也。這樣的感受,詩人曾幾也一定深有體會。他的詩《大暑》第一句便是: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 大暑來臨三秋近,詩中清風送涼意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二個節氣,大暑來臨,意味著春夏即將落幕,秋冬悄悄登場。雖然日近秋日,但大暑節氣仍處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大暑時,農作物生長最快,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等習俗,夏日旺盛的生命力在最後盛放。今天,你有沒有感受到空氣中升騰的暑氣?古人們在大暑時也被炎熱擾得心煩,卻從陣陣「清風」中感到了平靜。不如我們就讀幾首有「清風」的大暑詩詞,一起追一份涼吧。
  • 大暑:清風不肯來,烈日不肯暮「文末彩蛋」
    《大暑》宋代:曾幾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釋大暑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曆書》中說:「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當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