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窗|「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大暑

2020-12-15 瀟湘名醫

「大 暑」

氣/溫/升/高 注/意/避/暑

22/7

July 22th

星期三

Wednesday

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正值二伏前後,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大暑經常出現40℃的高溫天氣,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這個節氣雨水多,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要注意防汛防澇。

大暑的節日習俗

1

喝暑羊

山東南部地區有在大暑到來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在棗莊市,不少市民大暑這天到當地的羊肉湯館「喝暑羊」。

2

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活動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是浙江沿海地區的民間傳統習俗,台州好多漁村都有這樣的習俗,其意義是把「五聖」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時,還會伴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表演。

3

吃荔枝「過大暑」

福建荔枝莆田人在大暑時節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荔枝含有果糖和多種維生素,富有營養價值,所以吃鮮荔枝可以滋補身體。先將鮮荔枝浸於冷井水之中,大暑時刻一到便可以取出品嘗。

大暑的飲食養生

01

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慾。不僅讓溼熱之邪對您敬而遠之,還可預防中暑,可謂一舉兩得。此外,苦味食物還可使人產生醒腦、輕鬆的感覺,有利於人們在炎熱的夏天恢復精力和體力,減輕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適。

02

增加清熱解暑

健脾利溼食物的攝入。綠豆湯是我國民間傳統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虛寒及體質虛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葉、西瓜、蓮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虛患者的夏日食療佳品。

03

益氣養陰的食物不可少

大暑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此時,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因此,除了及時補水,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體質。如山藥、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豆漿、百合粥、菊花粥等。

大暑農事詩

向上滑動查看大暑農事詩

大暑處在中伏裡,全年溫高數該期。

洪澇災害時出現,防洪排澇任務急。

春夏作物追和耪,防治病蟲抓良機。

玉米人工來授粉,棒穗上下籽粒齊。

棉花管理須狠抓,修追治蟲勤鋤地,

頂尖分次來打掉,最遲不宜過月底。

大搞積肥和造肥,漚制綠肥好時機。

雨季造林繼續搞,成片零星都栽齊,

早熟蘋果揀著摘,紅荊綿槐到收期。

高溫預防畜中暑,查治日曬和爛蹄。

水中缺氧魚泛塘,日出之前頭浮起,

礬水潑灑鹽水噴,全塘魚患得平息。

上業推薦

還想了解其他民俗知識嗎?

看這裡

獲取海量資源

《文化易點通》是一款24小時自助服務型智慧文化產品。上業科技在「全民藝術修養」「數字移動視聽」的時代背景下,重磅推出文化藝術修養產品:「文化易點通」,秉承「打通最後一公裡的數字文化圈」的核心理念,集「傳統文化與現代化技術、創新視聽體驗與知識服務」為一體,為市民、讀者提供數位化文化視聽服務。

【來源:山亭區圖書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今日大暑看這裡了解下大暑的由來?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今日大暑看這裡了解下大暑的由來?時間:2020-07-22 11: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今日大暑看這裡了解下大暑的由來? 今日大暑。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 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大暑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大暑 2020-07-22 1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暑|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說得真好,今年的大暑卻真的不好過,即是脫貧攻堅的時日,也是每天祈禱其他各地被暴雨所侵擾的地方儘快的恢復起來。歲月這把刀常常會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給我們闢出繁華天地,也會給我們災難重重,這都是歲月饋贈的驚喜,讓我們在感謝中珍惜美好的一天吧!
  • 今日大暑:欣賞十首與大暑有關的古詩詞,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因為其炎熱程度勝過小暑,故稱為「大暑」。顧名思義,大暑中的「暑」是指炎熱的意思,而大暑,即炎熱之極,炎熱之盛,在一年裡面,大暑是最熱的節氣,「溼熱交蒸」到達頂點。大暑的氣候特徵總結幾點為:高溫、酷熱、雷暴。
  • 今日大暑 |赤日幾時過 清風無處尋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幹支歷未月的下半月;到達時間在公曆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120°時。《通緯·孝經援神契》:「小暑後十五日鬥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後為小,望後為大也。」
  • 7月22日16時37分「大暑」:清風無處尋,知了叫不停
    新華社天津7月20日電(記者周潤健)「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7月22日16時37分迎來「大暑」節氣。「大暑」即大熱,此時節熱浪滾滾,酷暑難熬。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每年陽曆7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20度時「大暑」開始,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今年的7月22日至8月6日為「大暑」節氣,正值「三伏」裡的「初伏」和「中伏」。「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 7月22日16時37分「大暑」:清風無處尋,知了叫不停
    新華社天津7月20日電(記者周潤健)「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7月22日16時37分迎來「大暑」節氣。「大暑」即大熱,此時節熱浪滾滾,酷暑難熬。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每年陽曆7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20度時「大暑」開始,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 十首大暑詩詞:何以銷煩暑,詩中尋清風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何以銷煩暑,詩中尋清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也是夏天的最後一個節氣。大暑至,秋將到,雖然空氣還是一貫的悶熱,但詩人們自有消暑之法,有人小酌一杯,有人庭下乘涼,有人吃瓜皆渴。雖形式各異,但都清涼有趣,在這個炎熱的季節,不妨跟著詩人們一起過大暑哦。
  • 今日大暑:炎炎夏日長,詩中尋清風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我國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在這個炎熱的季節,不妨跟著詩人們一起過大暑哦。
  • 大暑丨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大暑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也是最熱的節氣。炎熱之極,炎熱之盛,一年在這裡,「溼熱交蒸」到達頂點。中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火;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溼;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溼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 今日大暑|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有關大暑節氣,我國有不少地方還在遵從著老一代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而且根據地域不同,各地區的習俗也有很大的差別。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大暑正值中伏前後,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南方天氣潮溼,人體的水分消耗極快,而仙草按傳統中醫說法正好有清暑、解渴、除熱毒的功效,很多人就靠它度過炎炎夏日,所以過去稱之為仙人草。
  • 大暑:蟬聲起夏正濃!清風無處尋
    大暑夏正濃大暑宋·曾幾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大暑SUMMER2020年三伏天從哪天開始初伏: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共10天中伏: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共20天末伏
  • 大暑:炎炎仲夏日,何處尋清涼
    炎炎夏日,心中多麼期盼有涼風吹過,飄飄然吹起我的衣衫。今日大暑。《說文解字》:「暑,熱也。從日、者聲。」大暑,就是一個大寫的「熱」了!太陽像個火球高掛在空中,萬物都被炙烤,大地泛著白光,捲起層層熱浪,小狗把舌頭長長吐在外面,身體懶洋洋地躺在路邊的草叢裡。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 大暑|赤日幾時過 清風無處尋 安度炎夏請注意這些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7月22,迎來大暑節氣炎炎盛夏,今則熱氣猶大天氣烈於小暑>故稱大暑大暑正值「三伏」中氣溫最高,日照最強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在古人看來大暑的標誌性物候有三一候腐草為螢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卵化而出故古人認為螢火蟲由腐草變化而成二候土潤溽暑土壤浸潤,空氣溼熱
  • 大暑詩詞20首:何以消煩暑,詩中尋清風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大暑總是炎熱的時節,而詩人白居易卻能悠然處之。他居住在小院之中,雖然貧窮身無長物,但是臨風窗下,心靜了,暑氣自然消退,室內東西不多很是清爽。此詩讀來也是清爽宜人,為苦夏的人們送來一絲清涼。
  • 大暑來臨三秋近,詩中清風送涼意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二個節氣,大暑來臨,意味著春夏即將落幕,秋冬悄悄登場。雖然日近秋日,但大暑節氣仍處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詩人白居易端坐在庭院之中,只有窗戶下吹來的徐徐清風幫他消除燥熱。
  • 關於大暑的詩詞,這一票詩人都寫過
    2018年7月23日,正式迎來大暑。夏天的命是空調給的。古人沒有空調,如何消暑?我們從其詩歌裡可以發現端倪。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心靜自然涼,老先生自然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的消暑方式就是:端坐院中,什麼都不想。
  • 俯人間、大暑少清風,多炎熱: 大暑詩詞15首,你都讀過嗎?
    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鬥指丙;太陽黃經為120°;公曆7月22—24日交節。「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溼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
  • 今日大暑|尋一處清涼,安然度長夏
    「大暑運金氣,荊揚不知秋」2020年7月22日時光流轉中夏季最後一個節氣大暑來啦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古人認為,螢火蟲乃腐草所變》宋·曾幾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翻風適自亂,照水復成妍。歸視窗間字,熒煌滿眼前。
  • 大暑至,看古今畫家如何消暑,內附高清名家蔬果作品圖,收藏吧!
    仁美名師高學年先生教你《石榴的畫法》大暑(宋)曾幾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今日大暑,人稱桑拿天。每逢大暑,總是驕陽似火,熱浪襲人。古書中說,大暑,乃炎熱至極也。這樣的感受,詩人曾幾也一定深有體會。他的詩《大暑》第一句便是: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