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暑|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2020-08-25 鴻HUNG


盛夏的午後,綠蔭下的老頭們圍坐在石墩上下象棋,衝泡一杯甘草水,熱氣騰騰,抿一小口,卻是一陣甘涼。穿著短褲,輕搖竹扇,夏天的感覺。

有關大暑節氣,我國有不少地方還在遵從著老一代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而且根據地域不同,各地區的習俗也有很大的差別。


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

大暑正值中伏前後,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南方天氣潮溼,人體的水分消耗極快,而仙草按傳統中醫說法正好有清暑、解渴、除熱毒的功效,很多人就靠它度過炎炎夏日,所以過去稱之為仙人草。

但仙草畢竟是種草,人們不能啃著食用,於是就用水把仙草煮飲。神奇的是,人們偶然間發現仙草煮熟後放涼不是液體狀,而是可以凝固成塊,所以在廣東一帶又叫仙草為&34;。後來也就形成了南方的傳統做法,將仙草的莖葉曬成幹,再下鍋熬煮至濃稠狀,待其濾汁冷卻後就會凝結成果凍狀。凍成塊的仙草晶瑩剔透,這也是&34;的由來。

如今燒仙草已傳入北方,成了大街小巷熟知的飲品。不論是作奶茶喝還是僅僅為消暑,都可有健脾胃、美容養顏。


磨刀霍霍喝暑羊

相傳,在山東魯南一帶,世世代代有著大暑喝暑羊的習俗。其源於戰國範蠡。在幫助越王勾踐滅掉吳國後,內心厭倦了政治的勾心鬥角,來到今山東魯南地區隱居。在隱居的過程中範蠡發現當地的牧草肥沃,非常適合養殖羊群,因此他引進山羊品種,教授當地的老百姓如何養羊,而範蠡所在的地方也因為這件事得名&34;,成為了山東魯南地區的山羊養殖發源地。

因為年輕時期常年奔波勞碌,身體虛弱不堪,在他引進山羊的第一個年頭,山羊還未長成,而他自己就已經撐不住了,家人為了讓他了卻心願,不顧當時的大暑天,精心為範蠡烹製羊湯。誰知連續喝了幾天熱羊湯後,又經家人的悉心照料,範蠡的身體居然日漸康復起來,最後更是活到了八九十歲的高齡。

後人學著範蠡在大暑天烹製羊湯享用,久而久之,在大暑天&34;的也就流傳了下來。


大暑送船,除卻災病

清同治年間,浙江椒江葭沚一帶常有病疫流行,尤以大暑節前後為甚。人們認為是兇神所致,遂決定在大暑節集體供奉,並用漁船將供品沿江送至椒江口外,以盼驅病消災。

傳說有一年大暑船出海後,因船上之燭火使海盜誤以為商船,追趕就近喝令停船,可船行依舊。盜船遂開槍射擊以逼令停船,前船竟也開槍還擊,令盜船無法接近。追了一夜,至天明時追上,跳上一看,竟是空無一人的大暑船。嚇得海盜驚慌萬狀,連忙俯伏甲板,朝船上神龕連連磕頭,請求饒恕。後來,送大暑船的習俗就沿襲下來,成了當地的節日盛會。


大暑已至,過後便是立秋。飲仙草,喝暑羊,送暑船,抓住夏天的尾巴,盡情地享用自然的饋贈。

相關焦點

  •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今日大暑看這裡了解下大暑的由來?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今日大暑看這裡了解下大暑的由來?時間:2020-07-22 11: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今日大暑看這裡了解下大暑的由來? 今日大暑。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 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大暑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大暑 2020-07-22 1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暑|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說得真好,今年的大暑卻真的不好過,即是脫貧攻堅的時日,也是每天祈禱其他各地被暴雨所侵擾的地方儘快的恢復起來。歲月這把刀常常會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給我們闢出繁華天地,也會給我們災難重重,這都是歲月饋贈的驚喜,讓我們在感謝中珍惜美好的一天吧!
  • 今日大暑:欣賞十首與大暑有關的古詩詞,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因為其炎熱程度勝過小暑,故稱為「大暑」。顧名思義,大暑中的「暑」是指炎熱的意思,而大暑,即炎熱之極,炎熱之盛,在一年裡面,大暑是最熱的節氣,「溼熱交蒸」到達頂點。大暑的氣候特徵總結幾點為:高溫、酷熱、雷暴。
  • 今日大暑 |赤日幾時過 清風無處尋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幹支歷未月的下半月;到達時間在公曆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120°時。《通緯·孝經援神契》:「小暑後十五日鬥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後為小,望後為大也。」
  • 7月22日16時37分「大暑」:清風無處尋,知了叫不停
    新華社天津7月20日電(記者周潤健)「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7月22日16時37分迎來「大暑」節氣。「大暑」即大熱,此時節熱浪滾滾,酷暑難熬。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每年陽曆7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20度時「大暑」開始,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今年的7月22日至8月6日為「大暑」節氣,正值「三伏」裡的「初伏」和「中伏」。「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 7月22日16時37分「大暑」:清風無處尋,知了叫不停
    新華社天津7月20日電(記者周潤健)「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7月22日16時37分迎來「大暑」節氣。「大暑」即大熱,此時節熱浪滾滾,酷暑難熬。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每年陽曆7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20度時「大暑」開始,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 今日大暑:炎炎夏日長,詩中尋清風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我國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在這個炎熱的季節,不妨跟著詩人們一起過大暑哦。
  • 大暑丨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大暑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也是最熱的節氣。炎熱之極,炎熱之盛,一年在這裡,「溼熱交蒸」到達頂點。中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火;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溼;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溼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 知識窗|「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大暑
    ,正值二伏前後,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大暑經常出現40℃的高溫天氣,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這個節氣雨水多,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要注意防汛防澇。大暑的節日習俗1喝暑羊山東南部地區有在大暑到來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在棗莊市,不少市民大暑這天到當地的羊肉湯館「喝暑羊」。
  • 十首大暑詩詞:何以銷煩暑,詩中尋清風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何以銷煩暑,詩中尋清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也是夏天的最後一個節氣。大暑至,秋將到,雖然空氣還是一貫的悶熱,但詩人們自有消暑之法,有人小酌一杯,有人庭下乘涼,有人吃瓜皆渴。雖形式各異,但都清涼有趣,在這個炎熱的季節,不妨跟著詩人們一起過大暑哦。
  • 大暑:蟬聲起夏正濃!清風無處尋
    大暑夏正濃大暑宋·曾幾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大暑SUMMER2020年三伏天從哪天開始初伏: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共10天中伏: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共20天末伏
  • 今日大暑|尋一處清涼,安然度長夏
    「大暑運金氣,荊揚不知秋」2020年7月22日時光流轉中夏季最後一個節氣大暑來啦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古人認為,螢火蟲乃腐草所變》宋·曾幾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翻風適自亂,照水復成妍。歸視窗間字,熒煌滿眼前。
  • 今日大暑關於大暑的圖片 大暑習俗有哪些?關於大暑詩句諺語
    今日大暑關於大暑的圖片 大暑習俗有哪些?大暑詩句諺語  月墜西樓夜影空,透簾穿幕達房櫳。  流光堪在珠璣列,為火不生榆柳中。  時光悄悄來到了  夏天的最後一個節氣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  今日5時0分  我們迎來  大暑  大暑有三候  一候腐草為螢  陸生的螢火蟲卵  從枯草上慢慢孵化出螢火蟲  飛舞在大地  就像滿天繁星  二候土潤溽暑
  • 大暑:炎炎仲夏日,何處尋清涼
    炎炎夏日,心中多麼期盼有涼風吹過,飄飄然吹起我的衣衫。今日大暑。《說文解字》:「暑,熱也。從日、者聲。」大暑,就是一個大寫的「熱」了!太陽像個火球高掛在空中,萬物都被炙烤,大地泛著白光,捲起層層熱浪,小狗把舌頭長長吐在外面,身體懶洋洋地躺在路邊的草叢裡。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 大暑|赤日幾時過 清風無處尋 安度炎夏請注意這些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7月22,迎來大暑節氣炎炎盛夏,今則熱氣猶大天氣烈於小暑>故稱大暑大暑正值「三伏」中氣溫最高,日照最強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在古人看來大暑的標誌性物候有三一候腐草為螢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卵化而出故古人認為螢火蟲由腐草變化而成二候土潤溽暑土壤浸潤,空氣溼熱
  • 大暑至,看古今畫家如何消暑,內附高清名家蔬果作品圖,收藏吧!
    仁美名師高學年先生教你《石榴的畫法》大暑(宋)曾幾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今日大暑,人稱桑拿天。每逢大暑,總是驕陽似火,熱浪襲人。古書中說,大暑,乃炎熱至極也。這樣的感受,詩人曾幾也一定深有體會。他的詩《大暑》第一句便是: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 今日大暑|萬物榮華,浮瓜沉李
    大DA SHU暑2019年7月23日窗外,驕陽似火,蟬聲四起。這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古書中說,大者,乃炎熱之極也。「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 大暑來臨三秋近,詩中清風送涼意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二個節氣,大暑來臨,意味著春夏即將落幕,秋冬悄悄登場。雖然日近秋日,但大暑節氣仍處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大暑時,農作物生長最快,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等習俗,夏日旺盛的生命力在最後盛放。今天,你有沒有感受到空氣中升騰的暑氣?古人們在大暑時也被炎熱擾得心煩,卻從陣陣「清風」中感到了平靜。不如我們就讀幾首有「清風」的大暑詩詞,一起追一份涼吧。
  • 2020年大暑是幾月幾日星期几几點?
    今日,大暑!全年最熱的時候來了  2020年大暑是幾月幾日星期几几點?2020年7月22日星期三16時37分,大暑至。「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大暑時節,中國大部分地區處於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多喝水,多吃新鮮果蔬;大暑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再過16天,就是立秋!  2020年7月22日大暑  ①今日16時37分,太陽到達黃經120度,大暑至;  ②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