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賽德克·巴萊》大陸遇冷 影評人集體為其叫屈
《賽德克·巴萊》劇照。 本報記者 周南焱 在臺灣電影金馬獎上獲得最佳影片獎的《賽德克·巴萊》上周四在大陸上映,這部獲得影評人褒獎的電影,連日來在影院卻遭到冷遇,排片場次少得可憐,首周四天票房僅400萬元。影院把絕大部分場次給了《超級戰艦》和《復仇者聯盟》等好萊塢大片,導致不少導演、影評人紛紛在微博上為《賽德克·巴萊》叫屈,呼籲影院為有誠意的華語片增加場次。
-
《賽德克·巴萊》來了!
在臺灣電影金馬獎上擊敗《桃姐》獲得「最佳影片」的《賽德克·巴萊》10日在內地上映,這部獲得影評人「交口」的電影,在影院卻頗受冷遇,本就排片不多,上映(第二日)的排片場次因為3部新片的上映,幾乎被腰斬,僅餘6%左右。《賽德克·巴萊》以歷史上的「霧社事件」為藍本,講述了臺灣原住民賽德克族人在頭目莫那·魯道的帶領下,與日軍激戰,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熱血故事。
-
《賽德克·巴萊》在臺灣成功是因為臺灣電影界的默契
圖為《賽德克·巴萊》劇照。道澤群屯巴拉社頭目鐵木·瓦力斯(右)與日本巡警小島源治(左)一直保持友好關係,但公學校衝突事件發生後,小島強迫鐵木·瓦力斯出兵協助日方討伐莫那·魯道,後者掙扎之後同意了。臺灣電影界的默契東方早報:《賽德克·巴萊》在大陸上檔以來電影票房不是太理想,這跟它在臺灣的表現反差很大,你怎麼看?陳儒修:我覺得不是很意外,這與兩岸關係和歷史問題沒有關係。《賽德克·巴萊》在大陸上映的時候,正好遇到幾部好萊塢大片的夾擊,這就很難在票房上有所突破。就算在臺灣也是這樣。
-
《賽德克·巴萊》:臺灣的孤兒
《賽德克·巴萊》,第48屆金馬獎最佳影片。該片在今年威尼斯電影節華麗亮相時,伴隨著西方觀眾的嘖嘖驚嘆和掌聲。
-
經典電影《賽德克·巴萊》觀後感
導語:經典電影《賽德克·巴萊》觀後感《賽德克·巴萊》這樣的電影容易陷入兩個誤區:因為是少數民族原始部落的題材,易於弄成民族風情的表面化展覽。很難想像,文戲《海角七號》的導演如何一轉眼就拍出了《賽德克·巴萊》裡的開創型武戲前文所述的一切於本片而言只是鋪墊,在片中前1/4的時間內交代完畢。鏡頭一轉,青年莫那魯道嘯叫著被按倒在頭顱骨堆裡,賽德克人進入臣服於日本人的時代。上一鏡頭還是反抗得勝,這個鏡頭已是無奈屈服,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那駭人的顱骨又是誰人所留?影片並沒有做出交代。為何會有這樣的跳躍感?
-
臺灣電影《賽德克·巴萊》
資料圖:《賽德克·巴萊》海報 《賽德克·巴萊》是《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所執導的史詩英雄巨作,該片籌劃長達十二年、跨國動員兩萬人拍攝電影將分為《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和《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兩部分。影片講述的是1930年,臺灣在日本統治之下,原住民賽德克族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率眾反抗日本政府而發動霧社事件的故事。
-
《賽德克·巴萊》藍光碟評 臺灣的英雄悲歌
憑藉著《海角七號》在臺灣地區掀起狂潮的魏德聖,不僅是催熟了「超過世代」的崛起,還無形中促進了臺灣本土電影的復興,無疑是新世紀來臺灣電影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事件,而他的耗資7億新臺幣的野心之作《賽德克·巴萊》則是一曲臺灣原住民英雄的悲歌。
-
臺灣少數民族抗日電影《賽德克·巴萊》在臺首映
新華網臺北9月4日電(記者李寒芳 李凱)耗資新臺幣7億元的《賽德克·巴萊》結束在威尼斯影展的首映式後,於4日晚在臺北凱達格蘭大道前舉行盛大的首映會。《賽德克·巴萊》由吳宇森監製、曾執導過《海角七號》的臺灣青年導演魏德聖導演。講述1930年臺灣在日本統治之下,臺灣少數民族賽德克人莫那魯道,率領部族反抗日本殖民統治而發動霧社起義的故事。
-
《賽德克·巴萊》臺灣賽德克族有血性的名族!
請點擊輸入《賽德克·巴萊》是《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所執導的史詩英雄巨作,該片籌劃長達十二年、跨國動員兩萬人拍攝。電影在臺灣上映將分為《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和《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兩部分:《賽德克·巴萊》也是臺灣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電影。
-
野蠻與文明對抗,看過賽德克·巴萊後我更敬重野蠻
圖片來自網絡十二年磨一劍2000年,霧社事件被臺灣著名導演魏德聖改編成電影劇本,題為《賽德克·巴萊》。暫停該片拍攝的魏德聖在2008年轉而投拍《海角七號》,卻不想《海角七號》上映是反響極好,大獲好評,這無形中為《賽德克·巴萊》的重啟拍攝奠定了基礎。此後由於魏德聖的堅持,以及這部電影本身所反映的那些在我們的文明世界裡早已消逝的純粹感召了越來越多的人,像徐若瑄未要一分片酬擔綱主演,而周杰倫更是大方借出4000萬元臺幣,而且只收1元利息。
-
拍《賽德克·巴萊》是一個什麼狀態?
有服務生倒茶,他會客氣地雙手接過,用好聽的臺灣腔連說「謝謝」,謙遜但不做作。他跟讀者交流朗讀時,會靦腆地搓手解釋「不好意思,我念書跟唱歌一樣,對不住大家了」。他總說自己其實是個很無趣的宅男,平時唯一的樂趣就是一家三口出去逛逛街。沒錯,眼前這個毫無大導演架子的男人真的是魏德聖。繼不久前受蔡琴邀請來杭州散心後,昨天是他第二次踏上杭城之地。
-
《賽德克·巴萊》票房回升 魏德聖寫親筆信謝觀眾
信報訊(記者唐雪薇)由魏德聖執導的《賽德克·巴萊》自5月10日在大陸上映後,首周僅獲得400萬左右的票房。但由於該片口碑強勁,上映的第二周,排片量、上座率和票房均出現反彈。《賽德克·巴萊》上映的首周,票房數字並不理想,僅有400多萬元。但很多影評人及明星在看過該片後,紛紛給出好評,並在微博上力挺。觀眾也對該片的評價頗高。在輿論一片叫好聲中,以萬達院線為首的部分院線也做出回應,宣布全力支持這部大片。其中,萬達院線全線對《賽德克·巴萊》增加排片,該片的上座率從第一周的不到10%,一路飆升到36%。附:魏德聖親筆信《看見彩虹了嗎?》
-
《賽德克·巴萊》獲贊震撼
《賽德克·巴萊》籌劃長達12年,有兩萬人參與拍攝。影片講述了1930年,臺灣在日本統治之下,原住民賽德克族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率眾反抗日本政府而發動霧社事件的故事。該片在臺灣上映了4個半小時完整版,昨天的媒體看片會上放映的是2個多小時的剪輯版本。
-
《賽德克·巴萊》創國內特效製作紀錄
近日,北京水晶石影視傳媒科技有限公司視效總監杜家駒、《賽德克·巴萊》特效項目經理王海波在京接受本報專訪。他們透露,總長5個小時的《賽德克·巴萊》包含特效鏡頭有1675個,特效製作鏡頭累計1小時44分鐘,「這104分鐘甚至超過了一部長片的長度,創造了國內特效製作的紀錄」。
-
電影《賽德克·巴萊》 背後的人文糾纏
《賽德克·巴萊》劇照◎ 深圳特區報記者 王樽臺灣電影史上投資最大的巨製《賽德克·巴萊》5月10日登陸內地各大院線。該片是臺灣導演魏德聖籌劃多年、跨國動員兩萬人拍攝完成,上下兩集共長達4小時40分,分為《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和《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該片在參加威尼斯電影節競賽時,放映的是兩個半小時的「國際版」,5月10日在內地公映的與威尼斯電影節的「國際版」基本一致。
-
《賽德克·巴萊》票房破三億 魏德聖大喊還不夠
《賽德克·巴萊》導演魏德勝、主演馬志翔主演馬志翔臺上耍大刀 最近臺灣掀起「賽德克·巴萊」風潮,大家都開始學起賽德語,29日 《賽德克·巴萊》在臺北西門町舉辦感謝見面會,魏德聖導演帶著身穿族服的馬志翔一同現身記者會
-
《賽德克·巴萊》導演:李登輝親日那只是他家的事
微笑過後,魏德聖聽見老婆說:「你不是又要拍《賽德克·巴萊》麼?」話題突然就變得沉重起來。「我們又回歸理性了。」導演《海角七號》讓魏德聖暴得大名,拍攝期間因借貸而產生的困擾也都成了回憶時會心的佐料。但魏德聖決定即刻投身下一部影片《賽德克·巴萊》的拍攝中去:「我要履行承諾。我並沒有因為《海角七號》的成功,就忘了這件事。當初說要做,我就真的會做。」
-
《賽德克·巴萊》:展現了日據時代的可怕,告誡我們銘記歷史
雖然《賽德克·巴萊》在島內的票房收入沒能達到贏利點,但是,魏德聖拍攝了前所未有的臺灣大片。要談論《賽德克·巴萊》,那開篇部分必然會是不同版本的考證。因為觀看的版本不同,那也會直接影響對電影本身的評價。簡而言之,如果《賽德克·巴萊》仍舊沿用上下集的模式,我會覺得上集不錯,有新意更有銳氣,其格局比《海角七號》要大出太多,耗費導演不少心力。但是評價一旦落到下集,那當真是又臭又長,硬傷無數,只想快進。我們常說,大片不只是大投資、大導演,更不是搬來一堆巨星,那就能拱出個好來。對《賽德克·巴萊》而言,大片並不一定就要276分鐘的片長。
-
「十大華語電影」揭曉 《賽德克·巴萊》登頂
「十大華語電影」揭曉 《賽德克·巴萊》登頂 時間:2013.04.1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靖宇
-
《賽德克·巴萊》上映 12年時間打造一部影片
電影海報5月10日下午13:00,騰訊大豫網小編在鄭州奧斯卡大上海影城觀看了,由《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籌備12年時間、耗資7億新臺幣打造、包攬金馬獎六大獎項的戰爭史詩影片《賽德克··巴萊》。從去年亮相威尼斯影展開始,《賽德克·巴萊》至今版本多達5個,其中參展威尼斯版本已被魏德聖親手毀掉。在臺灣公映的版本最長,上、下兩集時長276分鐘。此次在大陸公映版本與北美等地放映版本相同,時長154分鐘。魏德聖為此重新剪輯,突出故事主線,節奏更快。這一版本也得到廣泛認可,高曉松在微博感慨,自己從小看到大的抗日影片中,「《賽德克·巴萊》目前排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