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執筆/南方張氏義工群
濮陽《書》強調:「天下張姓出清河的口號與張姓起源地是兩碼事……這樣的口號多了去了……都是一個時期的榮譽說法,是定格一時的歷史現象。」
天!為了黑個「天下張姓出清河」,你把東西南北各地的「口號」通通否定了一遍,值得這樣得罪一大片嗎?
那些地方各有亮點,唯獨夾在中間的濮陽什麼都沒有,就妒嫉得要死,以「一個時期的榮譽說法、定格一時的歷史現象」借作說辭,一概加以否定!?
其實小孩都知道,那些「口號」,本就是強調某地某時期的人文特點。張姓清河祖源當然是形成於上古某一時期,沒有誰愚蠢地認為那地方幾千年一直在起源再起源再再起源,更沒人蠢到因為清河並非持續不斷起源至今,就不認作祖源地。出將相、出英才的地方,其事其理也跟清河相類似。以所謂「定格一時」為藉口,系統否定傳統公認的地緣人文特點,手段夠笨夠黑惡的,其心可誅!!
這麼抹黑,自知心虛沒道理,於是濮陽《書》又推斷:「『清河堂』先祖人才興盛曾經『一門五相』稱『萬石張家』『三戟張家』,張姓也被譽稱為『唐十大國柱姓之首』,其後人曾以此自炫。如果現在『清河堂』族人拿來編造個詞兒『天下張姓出清河』再炫一下也無妨。但它和『天下美女出蘇杭』的說法一樣,且不可以此否定別家,攻擊別家,如同蘇杭人炫說『天下美女出蘇杭』而不能否認他地有美女,不能說王昭君、楊貴妃、陳圓圓、陳曉旭等美女也出蘇杭一樣。……『清河堂』的先祖還是從河南遷入的。你『清河堂』的先祖都出自現在的河南,都不出自清河,你又有什麼資格什麼理由來綁架『天下』?」
好啊!你濮陽終於不得不承認,清河曾經如此興旺顯赫!
於是,要否定清河,只得另出怪招,只得從抹黑周邊轉到抹黑海隅蘇杭。
「出清河」與「出蘇杭」,句式一模一樣啊,黑了蘇杭,清河就被黑到家了。
是的,是、是、是的!你列舉的那些美女,的確出於蘇杭之外。但你有沒有「學術論證」,充分證明那些美女不是蘇杭美女的後裔?她們的祖母以及祖母的祖母們,是不是蘇杭美女?!
哈哈哈!這麼強大的「費米悖論」,你怎麼應付?!只費點米米,養些「流威師」,那必定搞不定!
其實,如果別處拿個偶爾出現的什麼牛人,來否定那些傳統的將相才子地域稱譽,人家也可以用上述反問來應對的。那時候,你至少在輩份上吃虧了吧,呵呵呵呵,真是笑死人!
依你們所說,清河堂「自炫」時節,是從外地遷去的,且當時張姓已有幾十個堂號。仍如你們所說,更早時遷往清河一帶的名族還有先秦的武信君、漢初的留候世家等等。請問他們為什麼紛紛相繼遷去清河,卻不遷到更為近便的河南「帝都」濮陽?這麼大的矛盾,你怎麼不給「論證」清楚?
只要不是腦殘,都會明白,一代代張姓顯族接踵遷去,就因清河一帶久積張氏人文底蘊,有大量不曾顯赫的張家人,可為金字塔底,利於人才走上塔尖。連那播遷復返的張氏,或如「一門五相」諸家,趨承厚重薰陶而得顯貴;或如留候等顯族,重返世澤旺地而得長興。正因世世代代人心所向,倍加鍾靈毓秀,清河一帶終成眾望所歸的張姓祖源地。
這種顯族接連而生、接踵而聚的景象,你那偉大「帝都」何曾有過?!你那裡的張氏,是什麼時候遷去的?有郡望嗎?有堂號嗎?有顯族嗎?有家譜嗎?有祠堂嗎??知道自己十代以上的祖宗姓什名誰來自哪旮旯嗎??!
你那裡什麼都沒有!竟有臉否定積澱深厚的正脈祖源!什麼搞法這都?!
再退一步說,假設如你所願,「口號」果真可以否定,那又如何呢?
天下張姓出清河,遠遠不只有那句「口號」。幾千年來無數族譜家乘、庭堂門楹、郡望堂號、牌坊地標、家神牌位、祖塋墓碑,以及典籍書刊、媒體頁面、庭訓家教,以及日常口語等等廣有記載、銘刻、稱號、口碑。這樣強大豐富的歷史傳承與現實存在,你怎麼抹得乾淨?你如何否定得
逞?!
再看濮陽,你有什麼呢?有清河那樣的記載與口碑嗎?有那樣的顯族與高第嗎?你那旮旯連起碼的郡望、堂號、族譜、祠堂……統統都沒有!從來沒有過!!
你們唯一的能耐,就是大行其盜。八桿子打不著的揮公墓、武信君及留侯故裡、公藝公故裡等等,一個個都盜了過去。甚至人家族譜白紙黑字寫明的山東鄄城張詠家族,也盜了去。但盜來的終是「見光死」,除了倍顯卑劣招唾罵,屁事不頂。
說到這裡,張姓祖源的那「口號」能不能否定,即使是一頭豬,只要沒腦殘,應該都能明白吧!
更要命的是,如果清河都被否定了,你那一無所有之地,還算得什麼玩意?當得什麼東西?!
這麼淺顯的道理,你那幫「一流權威大師」呢?咋就沒狠狠教教你!?
未完待續
更多笑評,敬請期待!
2020/10/9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