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名麵條"陝西落選 網友調侃:biang字打不出

2020-12-06 中國網

中國十大麵條揭曉:熱乾麵炸醬麵刀削麵等入選

近日,由商務部、中國飯店協會首次評選的「中國十大名麵條」出爐。據介紹,這次評出的「中國十大名面」為:武漢熱乾麵、北京炸醬麵、山西刀削麵、河南蕭記燴麵、蘭州拉麵、杭州片兒川、崑山奧灶面、鎮江鍋蓋面、四川擔擔麵、吉林延吉冷麵。

此前,民間一直將武漢熱乾麵、北京炸醬麵、山西刀削麵、蘭州拉麵、四川擔擔麵並稱為「中國五大麵條」。據了解,在我國餐飲行業,由專業機構評選「中國十大麵條」還是首次。(據楚天都市報)

陝西無緣"十大麵條" 網友調侃:biang字打不出來

剛剛在杭州落幕的第二屆中國飯店文化節暨首屆中國麵條文化節評選出了「中國十大麵條」。除了民間「五大麵條」外,還包括河南蕭記燴麵、杭州片兒川、崑山奧灶面、鎮江鍋蓋面和吉林延吉冷麵等特色麵條。作為麵條有上百種吃法的陝西,竟沒有入圍「十大麵條」,這個結果讓很多網友 「驚呆了」,紛紛表示「評選不科學」。

浙江佔兩席完敗北方麵食大省 陝西麵條意外落選

這份「中國十大麵條」是在中國飯店協會、浙江省商務廳和杭州市人民政府舉辦聯合舉辦的「中國首屆麵條文化節」上評選出來的。

在這份「十大麵條」名單中,武漢熱乾麵與北京炸醬麵、山西刀削麵名列「中國十大麵條」前三甲,蘭州拉麵、四川擔擔麵名列第四、第五。此外,「十大麵條」還包括河南燴麵、杭州片兒川、崑山奧灶面、鎮江鍋蓋面和吉林延吉冷麵等特色麵條。

記者注意到,可能是由於此次評選結果是在浙江省產生的緣故,杭州片兒川和崑山奧灶面,這兩種浙江麵食同時入選,讓浙江省在「中國十大麵條」中獨佔兩席,完敗眾多北方麵食大省。而臊子麵、biangbiang面等陝西特色麵食更是無一入選。

網友調侃:「沒有陝西面入圍,是因為biangbiang面打不出來吧。」

面對這樣一個榜單,網友們紛紛「驚呆了」,表示「沒有陝西的各種面,這不科學!」

網友「phyllis倩兮如是」 說:「居然沒有陝西面?我這個喜歡吃陝西面的河南妹子驚呆了!」「理學院高啟航」哀怨的說:「竟然沒有岐山臊子麵?我自尊心受挫了。」網友「MrsWangChina」覺得評選結果很不科學,她說:「陝西正宗的麵食之鄉,要是這麼評,陝西的方便麵都穩入前十。」

曾來西安旅遊的網友「你的春天他的夏天我的秋天」也替陝西人民不值,他說:「竟然沒有岐山臊子麵?竟然沒有biangbiang面!去過西安的人替陝西人民表示不服啊」

網友「叫我軟綿綿」被這份榜單「驚呆了」,他說:「憑啥沒有陝西的百種面中的任何一款?誰總結的?有沒有知識量啊?沒知識也要有常識啊!沒常識也要看電視啊!不看電視你好歹都吃過再說啊!這是鄙視老陝呢?」

網友「姜子愚」認為「中國十大麵條」竟無一陝西麵條是對陝西麵條業和數十萬麵條從業者及數十種麵條的強烈蔑視!他希望主辦方能重評。

網友「曹寧-」談定的表示:岐山哨子面笑而不語,深藏功與名。而更有網友對這份榜單進行了調侃。網友「使命召喚A」說:「居然沒有陝西biangbiang面?!我和我的陝西小夥伴都驚呆了。小編不會寫這兩個字吧?」網友「 宋若梟老宋」也調侃:沒有陝西面入圍,是因為biangbiang打不出來吧。

相關焦點

  • 陝西面落選十大麵條 網友:因biang字打不出
    作為麵條有上百種吃法的陝西,竟沒有入圍「十大麵條」,這個結果讓很多網友「驚呆了」,紛紛表示「評選不科學」。而主辦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活動評選的是「中國十大麵條名店」,並未評選「中國十大麵條」。  在這份「十大麵條」名單中,武漢熱乾麵與北京炸醬麵、山西刀削麵名列「中國十大麵條」前三甲,蘭州拉麵、四川擔擔麵名列第四、第五。此外,「十大麵條」還包括河南燴麵、杭州片兒川、崑山奧灶面、鎮江鍋蓋面和吉林延吉冷麵等特色麵條。而臊子麵、biangbiang面等陝西特色麵食更是無一入選。  面對這樣一個榜單,網友們紛紛「驚呆了」,表示「沒有陝西的各種面,這不科學!」
  • 「中國十大名麵條」評選結果出爐
    近日,由商務部、中國飯店協會首次評選的「中國十大名麵條」出爐。此前,民間一直將武漢熱乾麵、北京炸醬麵、山西刀削麵、蘭州拉麵、四川擔擔麵並稱為「中國五大麵條」。據了解,在我國餐飲行業,由專業機構評選「中國十大麵條」還是首次。陝西無緣"十大麵條" 網友調侃:biang字打不出來剛剛在杭州落幕的第二屆中國飯店文化節暨首屆中國麵條文化節評選出了「中國十大麵條」。
  • 習近平宴請連戰親自教寫「biang」字
    陝西本地的網友則齊刷刷地有了一句新口號:走,回民巷喋泡饃去!眾所周知,陝西地道的泡饃多在回坊中,知名的老字號就有多家,平常已是門庭若市。  網友:你會寫biang字不?  據悉,在習近平設宴款待連戰夫婦時,因陝西著名的biangbiang面筆畫眾多,習近平還特別用小紙條寫下來給連戰。
  • 能把老外急死的漢字:biang
    「biang」,巴娘切,音調為第二聲(陽平),象聲詞。筆畫複雜,多達56畫。 用於陝西關中地區流傳的一種麵食,即biangbiang面,類似於扯麵,但要比通常的扯麵寬出許多。其讀音漢語普通話中無,乃象聲詞,謂用力扯麵中麵條擊打案板之聲。
  • 最難的biang字怎麼來的,biang字怎麼寫(記憶口訣)
    說起最難寫的字,大家是不是會想到biang這個字,這個biang字在輸入法中無法打出來,在字典中也查不到。但是biang字卻是真實存在的,一般是指的陝西著名的小吃,那麼biang到底是怎麼來的呢,而這其中,還有兩個歷史小故事。
  • 「biang」字入字典 你覺得可嗎?
    留個勾搭掛麻糖推著車車進鹹陽……作為一個陝西人這個順口溜可是一點兒都不陌生但這個字由上等麵粉精製而成,用醬油、醋、味精、花椒等佐料調入麵湯,撈入麵條,淋上燒熱的植物油即成。1月4日,陝西省倉頡文化研究會2019年年會暨「biang」字入字典倡議活動在西安舉行,陝西省倉頡文化研究會70餘位會員出席會議見證了「biang」字入字典倡議的正式發布。
  • biangbiang面丨傳統的關中美食,小編都打不出這個字!
    這就是我們大陝西著名的「biangbiang面」的「biang」。為什麼是拼音而沒有打出漢字呢?這是因為它是合體字,電腦上是打不出來了,而且製作過程中有biang、biang的聲音而得名,就用作「biangbiang面」了。這是我們陝西關中特色傳統風味麵食,也俗稱褲帶面。
  • biangbiang面的biang字怎麼寫
    biangbiang面是陝西特產麵食小吃,陝西十大怪中「麵條像褲帶」就是指這種面。但是這個字在正規字典裡都查不到,所以外地人很多都不認識,「biangbiang」的發音是擬聲詞,讀二聲。相傳在秦朝的時候就有biangbiang面,還有一首詩寫biangbiang面的:推車鹹陽街頭轉,遇見官府老爺漢,稟告君王好御膳,君王知曉要接見,端來一碗biang biang面。biangbiang面柔韌筋道,滋味濃鬱,香氣四溢,對於無面不歡的陝西人來說,biangbiang面是一道割捨不下的人間美味。
  • 2000人明宮齊寫biang字 大筆揮灑陝西文化
    2014年04月13日,陝西省西安市,2000名老陝在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御道廣場一齊揮筆,寫下biang字,用一筆一划勾畫出陝西特有的漢字,抒寫這獨特的陝西文化。
  • 「biang」字入字典 你覺得行嗎?
    留個勾搭掛麻糖推著車車進鹹陽……作為一個陝西人這個順口溜可是一點兒都不陌生但這個字你會寫它嗎?據悉,陝西倉頡文化研究會秉著嚴謹的治學理念和為大眾服務的態度,走街串巷收集民間資料,拜訪眾多文字研究家,對「biang」字做了深入的調查和研究,大家一致認為, 「biang」字寓意豐富,影響廣泛,倡議將「biang」字錄入字典、詞典、辭海等工具書中。
  • 陝西師大教授:biang字由10個文化元素組成(圖)
    由於兩人是陝西老鄉,在席間還用家鄉話交談,家宴的飯菜則是具有陝西特色的羊肉泡饃、肉夾饃以及「biang今biang面」等美食。biang今biang面的「biang」字筆畫眾多,為此,習近平還特意用小紙條寫下來交給連戰。「習連會」後,肉夾饃、biang今biang面等陝西美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而與「biang」字有關的故事也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心。
  • 極富有陝西特色的「biang」字有望入字典
    字聖「倉頡」根據鳥獸跡首創了漢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使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陝西省倉頡文化研究會作為學術性、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將主要從事倉頡本體精神價值、倉頡造字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係以及漢字文化等方向的研究,並就和倉頡文化有關的民俗文化和民間文學進行整理傳承與研究。
  • 陝西biang biang面文化解讀
    原文配圖:biang字。  草根講壇:「Biang」字為何人所造?心字底,月字旁,拴鉤搭掛麻糖。推著車車走鹹陽。」這是一首在陝西關中城鄉流傳很廣的歌謠,唱的是一個字的寫法,說的是一種老少皆知的小吃名稱——Biang和BiangBiang面。這是一個字典未錄、字庫裡也沒有的字,但它作為陝西地方獨有的漢字,其歌訣卻久唱不衰;這是一種手工擀制,寬似褲帶的麵條,長二尺有餘,調以各色臊子、油潑辣子,香饞誘人,關中農村婦孺皆知,家家會做,人人喜食。
  • 習近平宴請連戰親自教寫"biang"字 你會寫不?
    biangbiang面的biang字,你會寫不?有網友認為,陝西的肉夾饃、泡饃或許會像慶豐包子一樣就此走紅,同時,因泡饃、肉夾饃、biangbiang面等陝西美食本就有較為深遠的文化溯源,網友在享受之餘,也能更好地感受陝西文化。網友「鎮江太守」說,習主席中午的便餐就讓「慶豐」包子名揚四海,門庭若市,何況有著深厚文化底蘊又是家宴招侍貴賓的陝西名吃?陝西泡饃、肉夾饃、梆梆面想不火都不行。
  • 苗阜春晚捧紅bia字 盤點走紅的陝西方言
    於是乎朋友圈裡已經開始一大波轉發「bia」字的人,很多外地人都覺得這個字實在是太有意思了。  而這個字和陝西著名的方言「biang」字都是一個以聲定字的字。「biang字來源於唐朝,在唐朝人們把麵條叫做湯餅,而陝西人喜歡吃長的湯餅,於是長餅長餅的叫著就成了biang,還有就是做這種麵條的時候會發出啪啪的聲音,也就有了biang字,而bia和biang一樣也是以聲定字,人們在牆上貼東西的時候會有啪啪的聲音,所以bia字也體現了這個意思。」
  • 「biang」字如果收入字典……
    這是陝西地方特色美食「biang biang面」的「biang」字的寫法口訣,猶如歌謠一般廣為傳唱。記者從昨日舉行的陝西省倉頡文化研究會2019年年會上獲悉,「biang」字曾被選入國家有關部委和單位舉辦的「我們的文字——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文字書寫與傳播」專題展覽中,還被收入任克編注的《關中方言考詞語釋》、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陝西卷編輯委員會編注的《中國諺語集成·陝西卷》等書中。
  • 老師罰遲到者抄千遍"biang"字 學生畫百個兵馬俑
    陝西民間自創的「biang」字,因為biangbiang面而走紅,這個50多畫的字,被譽為漢字中筆畫最多的字。如果把這個字抄上1000遍,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最近,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的一些學生就親身體驗了一盤——因為上課遲到,他們被輔導員罰抄1000遍「biang」字。
  • biang被稱為中國筆畫最多的字 你認得它嗎?
    它念「biang」(第二聲)被稱為中國筆畫最多的字河南商報訊(記者 宋曉珊)最近在騰訊微博上,不少人都見到過這樣一個字。這是被稱為中國筆畫最多的字,念「biang」,繁體共56畫。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刊社的官方微博轉播了這條微博,更多網友表示:「長見識了,收藏。」而記者翻閱了《新華字典》、《康熙字典》都沒見到這個字的蹤影。曾去過西安的李先生說,陝西方言讀biang(第二聲),陝西街頭有種特色小吃叫「biang biang面」,其中還有個傳說。
  • 陝西專家倡議將「biáng」字入字典詞典
    記者從1月4日在西安召開的「陝西省倉頡文化研究會2019年年會暨『biang』字入字典倡議活動」現場獲悉:經過走街串巷收集民間資料,拜訪眾多文字研究專家深入調研後,陝西多位文化學者正式發出了將「biang」字錄入字典、詞典、辭海等工具書的倡議。陝西關中民間傳統麵食「biáng biáng面」的產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 聽到名字就流口水的四碗麵條,陝西這一碗,因為名字而走紅
    其實麵條起源於中國,仔細數來已有四千年的歷史,各個地方,因為地域的差異,麵條種類也大不相同,今天要跟單大家分享的呢,就是聽到名字,就直咽口水的幾種麵條,看看你吃過多少吧。蘭州牛肉麵首先就是蘭州牛肉麵,第一眼很多人會看成是蘭州拉麵,其實兩者之間還是有一些差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