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撿到石器時代逆天文物,專家1.5元收走,現代大師都無法複製

2020-09-13 藝展中國

在上個世紀20年代,考古學家吳金鼎在山東歷城縣龍山鎮發現了舉世聞名的城子崖遺址,後稱之為「龍山文化」。它大約出現在43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主要分布於黃河中、下遊地區。龍山文化填補了仰韶文化和殷商之間的空白,是非常重要的發現。因為在當時,西方考古學家認為仰韶文化出土的彩陶和歐洲彩陶很相似,並因此認為中國文化是西方傳入的,直到龍山文化的發現才徹底破碎了這些別有用心的猜想。

龍山文化出現了大量城址,是中國文明的史前期之一,它最為突出的代表就是工藝超絕的黑陶文化。龍山人製造的黑陶有多牛呢?1928年考古專家僅僅發現了幾塊碎片,就記錄下它們的特點:「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硬如瓷。」並且專家認為,這種技術拿到現代,都是非常先進的。要知道那可是石器時代,連個像樣的工具都沒有,古人的智慧實在無法想像。不過僅僅幾塊碎片,還是不能作為參考依據,它完整的時候是什麼模樣?在之後的發現中才見端倪。

1978年的一天,山東日照圖書館專家老楊照例來到一個叫東海峪村的地方考察,因為這裡也發現了遺址,老楊的職責就是發現和保護文物。那時候人們基本沒有文物保護的意識,地裡挖出來什麼東西往往直接丟倉庫裡忽略,可能會導致文物損壞。老楊不厭其煩的諮詢每一個生產隊,想搞清楚有沒有哪個村民挖出來古代的東西。其中一個大隊書記馬上想起來,隊裡一位牟姓老農,好像真的撿到一件又輕又黑又長的杯子,當時大家都沒在意,也不覺得這東西是什麼稀罕物。但老楊立馬感覺不簡單,趕緊跑到這位老農家裡。

果然沒讓老楊失望,牟姓老農家裡的那件黝黑高柄陶黑杯,又輕又薄,前些年就出土過一些,只不過都沒這件精緻大氣,絕對的國寶級文物!老楊拿出來1.5元,說這是重要文物,自己要帶回去研究。老農也歡天喜地,因為他根本不知道這東西有什麼用,剛好交給專家,自己還有錢拿,真是兩全其美。這件文物就是著名的「蛋殼黑陶杯」,如今是山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之所以在前面加個蛋殼,是因為它最薄的地方僅有0.2毫米,比蛋殼還薄,4000多年前如此逆天的技術怎樣不讓專家興奮!

在前面加個蛋殼二字,其實挺委屈這件國寶的,因為蛋殼的平均厚度在0.5毫米,我們生病時在醫院打針的最小針孔,也是0.5毫米。而「蛋殼黑陶杯」卻比蛋殼和針孔薄了一半都不止!不僅薄如蟬翼,黑漆如新,它的質地還非常堅硬,整體通高19釐米,口徑4.5釐米,細長柄中段被工匠做成凸起的鏤空鼓腹,表面布滿整齊均勻的細小鏤孔,腹部藏有陶丸,能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這樣的器型在眾多龍山文化遺址當中,只有大型墓葬才會發現,顯然是貴族才能用的禮器。技術高超,精美絕倫,再加上是4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完整保留下來的文物,它給研究專家們留下了一個最大謎團:「蛋殼黑陶杯」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

根據遺址裡出土的工具可知,當時人們已經發明了轉速高達200轉/分鐘的陶輪,能精密控制轉速和轉向。但那個年代用最原始的工具,是怎麼做到精準控制溫度,還把表面打磨拋光到0.2毫米,並且用另一種黑科技「封窯滲碳技術」,將碳分子滲透到胎體微孔裡,讓它時隔這麼多年依然發出黝黑如金屬般的光澤。這可是陶器,哪怕是玉石,細到一定程度也是一碰就碎。而且除了「蛋殼黑陶杯」,在其他龍山文化遺址裡均發現不少器型完全不一樣的黑陶杯,同樣能做到上述幾點,這也說明黑陶杯曾大量生產,排除了集全族之力打造一件精品的說法,古人是怎麼做到的?專家只給出兩個字:無解!

博物館曾經邀請一位資深制陶大師,完全使用原始工具,試圖仿製出來「蛋殼黑陶杯」,但成品率慘不忍睹,一千件都不一定能做出一件,最後就算器型仿出來了,但最薄處怎麼也達不到0.2毫米!4000多年前的技術,連現代大師都無法複製出來,讓人們的想像力陷入了困境,古人的高超技藝,還有多少我們沒有發現的呢?可惜的是,在龍山文化之後,就進入了厚重大氣的青銅時代,黑陶技術也就此失傳,但毋庸置疑,龍山人製作的黑陶,是中國歷史上制陶工藝的巔峰!


(來源:收藏大視界)

相關焦點

  • 老農撿到石器時代逆天文物,專家1.5元收走,現代大師都無法複製
    1928年考古專家僅僅發現了幾塊碎片,就記錄下它們的特點:「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硬如瓷。」並且專家認為,這種技術拿到現代,都是非常先進的。要知道那可是石器時代,連個像樣的工具都沒有,古人的智慧實在無法想像。不過僅僅幾塊碎片,還是不能作為參考依據,它完整的時候是什麼模樣?在之後的發現中才見端倪。
  • 曾侯乙墓發現「逆天」文物,現代科技無法複製,專家:嘆為觀止
    幸虧當時湖北省考古專家力排眾議要挖掘,就這樣一座震驚考古界的曾侯乙墓就現世了,曾侯乙墓那是能比肩長沙馬王堆漢墓的超級墓葬,這裡出土了大量青銅器文物,共計文物有數萬件,而且其中國寶級文物就有不少,像曾侯乙編鐘、四龍曾徽、十六節龍鳳玉佩、編磬、鹿角立鶴、聯禁銅壺等等。
  • 老農拿出「祖傳」水瓢,專家說是文物,多次勸說後上門8元收走
    專家是怎麼推測的。河北一帶歷代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在戰國時期屬於較為富裕的燕趙之地,到了漢代時期更是富可敵國的分封國。尤其是老農所在地的滿城一點,這裡的山丘有著不少的漢代古墓,其中我國最為著名的古墓——「中山靖王墓」就是在這一帶。也就是說,專家推測老農家裡這件青銅水瓢其實是從古墓中得到的。至於是被盜出土,還是民間無意間發現就不得已而知了。
  • 1978年湖北出土逆天國寶,鑄造技術精湛,現代技術都無法複製
    事實上,當時考古專家在發現這件文物時,已是驚嘆不已的,尤其是在了解它的構造方式後,更是令人驚嘆不已。由於這件文物的重要性和唯一性,專家建議複製它,再把複製品帶到博物館展出,湖北工匠黃金洲花了20年時間,在電、烙鐵的幫助下,用失蠟法仿製了1:1的曾侯乙尊盤。
  • 中國史上4件逆天文物,其中2件來歷不明,一件至今都無法複製
    世界上有五大最出名的逆天文物,分別是漢穆拉比法典、西漢透光鏡、曾侯乙青銅尊盤、圖坦卡蒙黃金匕首、丹德拉星座石板。其中西漢透光鏡、曾侯乙青銅尊盤這兩件文物是來自中國的,而圖坦卡蒙黃金匕首還是一件非「地球之物」,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介紹這4件逆天文物。
  • 古代的逆天文物,都那麼像現代東西,難道是穿越?
    中華文明悠久的歷史,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創造了多少燦爛的文明和文化,也出土了大量的文物,有一些比較出名的文物,也很好地反映了當時的生產技術與文化背景。下邊給大家介紹幾件不可思議的「逆天」文物,它們的亮相,不知驚豔多少觀眾的目光。在幾千年後的現代社會也一點也不落伍!
  • 老農撿到「長白髮」的石頭,專家鑑定後,立馬讓人封鎖整個村莊
    石器時期的人類還會使用燧石生火,同時對石頭的利用也愈加豐富,石刀、石片、石鏃等等,皆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但無論石頭的用途如何,人類知道這種資源是沒有生命的,無法像人類那般有著生命活動。然而居住在海邊的一位老農,卻發現了一塊「有生命」的石頭。
  • 上世紀河南爆發大洪水,衝出一件「逆天」文物,現代技術無法複製
    杜莆在《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中寫道:「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雲閒今古同。」中華五千年歷史,源遠流長。不管是從史書雜記的記載,還是從現在的考古工作中,都能夠感覺到我國歷史的深蘊厚重。 所以現代很多文物發掘後,專家常常稱讚古人的智慧令人佩服。
  • 拾荒老農撿7斤金疙瘩,熔掉當黃金賣了1200元,專家:3個億沒了
    有這麼一個拾荒老農,他就走了好運,撿到7斤金疙瘩,他把這金疙瘩熔掉,當黃金賣了1200元,專家們得知後稱,3個億沒了。我國幅員遼闊,只要是古人生活過的地方,通常都會有使用過的痕跡。在我國民間有人撿到文物的情況也比較常見,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有一位在內蒙古的拾荒老農,他就無意中撿到一件珍貴文物,但是因為他不識貨,所以就把文物毀掉後當黃金賣了。
  • 5300年前「玉人」被發現,專家:現代科技都難以複製
    令人驚詫的是,還處於石器時代的遠古遺址中,「玉」仍舊是不可或缺的一類珍貴文物。隨後十餘年中,考古隊又數次對「凌家灘」展開擴大性發掘,每一次發掘均有新的發現和不同時期的珍貴文物;簡單來講,考古隊對凌家灘遺址進行了5次發掘,共發現了墓葬4座,墓坑內擺放隨葬品約400多件,灰坑3個,玉器、石器作坊遺址1處,出土文物400多件。
  • 中國古代一件逆天文物,至今無法複製,古人的智慧超乎想像
    文章《中國古代一件逆天文物,至今無法複製,古人的智慧超乎想像》系百家號冰河拾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文/madao7777戰國是怎樣的一個朝代,有人說這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大周的天子失去了權威,野心勃勃的諸侯王們你方唱罷我登場,輪流稱霸;有人說這是中華文明之源,這個時代百家爭鳴,誕生了無數聖人先哲,誕生了儒家,墨家,道家等學派,影響中國文化數千年。
  • 安徽發現神秘「玉人」,專家鑑定後發現超前微雕技術,至今都是謎
    這點其實在大量的考古工作中已經給出答案了,許多出土的文物我們至今的科技都無法複製,甚至根本無法下手,想一想大家都覺得驚訝,可是事實就是如此,比如逆天級別的淅川雲紋銅禁,還有那把自帶「記憶」的秦俑寶劍等等文物,這些文物中的謎團至今我們都無法揭曉。
  • 老農撿到個金片,上交給了文物局,專家破譯後震驚考古界
    老農撿到個金片,上交給了文物局,專家破譯後震驚考古界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擁有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隨著朝代的不斷變遷跟更替,文化及歷史背景也在不斷的加深,當然也留下了很多珍貴的文物。很多價值連城的文物被作為隨葬品埋到了地下,其中有一些文物在發生戰亂的時候,遺失在了中原大地上。所以一些有心的人很容易撿到這些文物,但是能夠無意間撿到國寶級文物是非常罕見的。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國寶級別的文物,這個文物是河南老農發現的,而且價值連城。
  • 中國現存六件「逆天」文物,技術早已失傳,現代科技都無法復原
    從中國古代先輩們給我們留下的眾多文物上看,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工藝,其中有些工藝是現代科技都達不到的水平,讓人們捉摸不透,一些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古代文物受到毀損,國家想要用現代科技去修補都很困難,甚至無法復原。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一些古代傳說中黑科技產物。
  • 中國古代一件「逆天文物」,至今無法複製,老祖宗的智慧超乎想像
    中國古代一件「逆天文物」,至今無法複製,老祖宗的智慧超乎想像你們覺得自己聰明嗎?你們覺得你們比古人還聰明嗎?我們的古人那也是相當的聰明,自古以來給我們留下了多少歷史文物,他們在歷史當中創造了無數個奇蹟,想想那長長,想想那秦始皇陵想想呢,秦兵馬俑個個都是世界上的奇蹟。今天小編給他們講一個中國古代的一件「逆天文物」,至今我們都沒有無法去複製的一個文物,它就是曾侯乙建鼓府座,看完發現老祖宗的智慧真的是超乎想像啊。
  • 村民在乾魚塘隨手撿到2塊石頭,專家:是寶貝,來自新石器時代!
    江蘇省常州溧陽市一名洙湯村村民,路過一個抽乾的魚塘撿到了兩塊石片,因為打磨精細,外型也被人為加工過,讓村民懷疑是不是什麼「古物」,文旅局專家在仔細觀察後給出了肯定答案,這兩塊其貌不揚的石片屬於「新石器晚期」,磨製工藝也非常高超,對當時的人來說可是相當珍貴的「寶貝」。
  • 安徽發現神秘「玉人」,專家鑑定後不可思議,直言這是微雕技術
    這點其實在大量的考古工作中已經給出答案了,許多出土的文物我們至今的科技都無法複製,甚至根本無法下手,想一想大家都覺得驚訝,可是事實就是如此,比如逆天級別的淅川雲紋銅禁,還有那把自帶「記憶」的秦俑寶劍等等文物,這些文物中的謎團至今我們都無法揭曉。
  • 中國史上3件逆天文物,其中2件來歷不明,一件至今都無法複製
    古人對科技的認知,雖然沒有形成像現代這麼多系統的理論,但是古人憑藉經驗,創造了無數震撼古今的稀世珍寶,很多重大文物的發現都刷新人類對古人的認知。隨著時間的流逝,古代很多的高超技藝都已經失傳了,即使現代的科學技術多麼發達、機器多麼先進,都很難去復原當時的技藝,一些文物即使憑藉現代的科技水平,依然無法生產出來。
  •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七大逆天文物,科技完爆現代,至今無法真正仿製
    到現在很多古代技術都失傳了,那些精美文物也變得絕無僅有。今天給大家說說這些中國自出土的逆天文物。蛋殼黑陶杯:蛋殼陶的含義是指器皿的厚度如蛋殼一樣,現在出土的蛋殼黑陶杯的完整品很少,最完整的一件由山東省日照市濰坊姚官莊出土,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最逆天的是此物屬於新石器時代!
  • 江蘇老農發現西漢文物,挖出40斤黃金,專家獎勵老農500元
    從歷史上看,郢爰和陳爰都是楚國的金幣,也是中國最古老的金幣。它的含金量超過90%,品質優良可達99%以上。用時,按需把金版或金餅切成零碎的小塊,然後通過特定的等臂秤,稱重使用。前秦時期由於沒有紙幣,人們經常用真金白銀來交易。郢爰和陳爰,也是我國考古史上發現最早最早流通的黃金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