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老人說正月孩子不能剃頭,是迷信說法還是有科學依據?

2020-12-06 媽咪育兒天使

在有些農村裡,一直流傳著正月裡孩子們不能剃頭的習俗。小編自從有了兒子以後就知道有這個習俗了,還虧鄰居張大媽告訴我的,要不然正月初一那天就帶著兒子去剃頭了。張大媽只是告訴我正月裡孩子不能剃頭,至於為什麼不能剃頭她也沒有說出什麼所以然。不過聽了張大媽的好言相勸,我真的就一直沒有在正月裡給兒子剃頭過了。

後來才知道, 相傳有這樣一個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理髮匠,雖然有著剃頭的手藝,但是日子過得還是很貧窮,剃頭匠很孝順,特別是很孝順自己唯一的舅舅。自古以來都有正月走外婆、舅舅家的習俗。然而到了正月,理髮匠卻為沒有錢給舅舅買一件像樣的禮品而發愁。串親的日子到了,總不能空手去舅舅家的,理髮匠靈機一動,挑著剃頭挑子來到舅舅家,精心為舅舅剃頭刮臉。

等到舅舅出現在酒席前時,親朋們無不誇讚理髮匠手藝高超,說舅舅看上去年輕精神了許多。舅舅很高興,說這是送給他最好的過年禮物,還約定每年正月給他來理髮,看看手藝是否有新的長進。多年後,舅舅去世了。每到正月,理髮匠對著剃頭挑子淚如雨下,他為不能再向舅舅盡孝而傷心…… 故事原本講的是正月剃頭思舅舅 不知何時以訛傳訛,『思』變成了『死』,一字之差,害苦了多少人呀!」

其實正月裡剃頭是可以的,孩子剃頭也是可以的,只是一直遺留下來的風俗習慣,誰也不想打破。再說了,一般孩子在年前都會剃頭,全身上下收拾收拾,就一個正月不剃頭一點都不影響生活。再說正月剃頭有一種剃光剃光的,光光的說法,一般人都有點闢諧音的想法,就這樣遺傳下來了,正月孩子不能剃頭了。 你家鄉有這樣的說法?正月裡孩子不能剃頭,沒有的話就更好,有的話,現在你可以打破了,這只是一種保守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為啥不讓孩子在正月裡剃頭?是「思舊」還是「死舅」?
    文/玉濁清農村老人,為什麼不讓孩子在正月裡剃頭?是「思舊」還是「死舅」?在很多農村一進入正月,很多理髮店便開始陸續關門,即便開門客人也是寥寥無幾,其實這跟民間流傳的一句俗語有關:正月剃頭,外甥死舅,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們,可能對於這句話並不陌生,為了避免這種機會,人們寧願留長髮也不願意在正月裡剃頭,這也是對於自己舅舅的一種保護。
  • 誰說正月裡不能剪頭
    本報泰安2月18日訊(記者 白雪) 民間有「正月理髮死舅舅」的忌諱,不過泰城理髮店年後開業以來,普遍生意不錯,顧客以年輕人居多。民俗專家稱,「正月理髮死舅舅」是對「思舊」、「思舅」的誤傳,沒有科學依據。
  • 老人常說:「正月裡剃頭死舅舅」啥意思?剃頭和舅舅有什麼關係?
    文/歷史楠楠說大家應該從小都聽過老人常說:「正月裡剃頭死舅舅」這樣的說法吧,在小時候長輩們都會避免正月裡去剃頭,也會把這句略微帶點恐怖色彩的話警告給小輩,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具體了解過這樣的習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那麼這句俗語到底啥意思?
  • 老人並不適合和孩子一起睡?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老人並不適合和孩子一起睡?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由於孩子睡覺的問題,閨蜜最近和家人鬧得有點僵,儘管沒有吵起來,但家裡的氣氛還是明顯受到了影響。
  • 「正月剃頭死舅舅」,這個新年你剃頭了嗎?
    船老大把筷子稱「順風」,筷子諧音(快死);別人賭博玩牌打麻將,你千萬別拿著一本書裝斯文,在玩家們眼裡你這叫看書(看輸);送壽禮千萬別拿「鍾」作禮物,那叫送鍾(送終);百年好合的禮物不能送傘(散),預祝人家婚姻不久將散,勞燕分飛。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 農村俗語:「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怎麼來的?信還是不信?
    農村俗語:「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怎麼來的?信還是不信?唐朝詩人袁暉曾寫道:「正月金閨裡,微風繡戶間」,彼時詩人獨在異鄉為異客,思鄉心切,就像如今許多儘管已經訂好車票的遊子們卻仍然堅持在工作崗位上不能回家一樣,可謂聞者悲傷,見者落淚。
  • 古代許多人都說正月不能剃頭、這是為什麼呢!究竟哪個朝代制定?
    但又不能公開與清朝政府對抗,於是就有了"正月剪頭死舅舅"的說法,一直流傳到至今。民國二十四年版的《掖縣誌》卷二《風俗》揭出了習俗的謎底:"聞諸鄉老談前清下剃髮之詔於順治四年正月實行,明朝體制一變,民間以剃髮之故思及舊君,故曰'思舊'。相沿既久,遂誤作'死舅'。"正月不剃頭,原是"思舊"。正月為一年之始,有如一日之晨。正月一個月不剃頭,以緬懷傳統。
  • 為什麼說正月裡剃頭死舅舅?正月裡真的不能剃頭嗎?
    「正月裡剃頭——死舅舅」?這一句歇後語,讓無數的小孩子,還有迷信的老人們,真的不敢在正月裡剃頭!就怕真的死了人!但是,正月裡真的不能剃頭嗎?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正月裡剃頭——死舅舅」其實是取了諧音!「死舅」是「思舊」的意思!「思舊」又指的是啥呢?就是思念前朝!這個前朝指的是明朝!說到這,想必大家都猜出來了,這句話產自於清朝!
  • 春節為什麼不能剪頭髮?正月裡不能剃頭
    春節之所以不能剪頭髮,主要是因為民間流傳著「正月裡剃頭死舅舅」的說法,但實際上是沒有太大科學依據的
  • 為什麼會有「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原來真相是這樣
    在中國的地方有很多的習俗,比如臘八吃臘八粥.但是還有一種習俗,也是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正月為什麼不能剃頭,關於這種說法有很多爭論,但是最恐怖的答案就是正月剃頭會死舅舅,那這毫不相干的事為什麼會加在一起呢?並且讓人深信不疑。
  • 天黑不能帶寶寶出門?這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天黑不能帶寶寶出門?這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在育兒問題上,老年人往往有更多的避諱,而這些避諱有些是為了寶寶的健康,也有些是出於對寶寶的祝福,但也有些真的只是封建迷信。
  • 「懷孕不抱新生兒」老人說法有道理嗎?並非迷信,不妨用科學解釋
    文/好奇的萌娃控女人懷孕後就成了家中的「大熊貓」,被呵護保護著,生怕發生一點意外,傷害到孕婦和腹中的胎兒,尤其是家裡的老人,會告訴孕婦諸多的叮囑,而關於老人的叮囑,有的是有迷信的色彩,而有些則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
  • 正月不剃頭?正月不相親?這些年俗真相是這樣的...
    初八不能回家!」「媽,我想去理個髮」——「不行!正月不能剃頭!後來,「思舊」被訛傳為「死舅」,以訛傳訛,也就有了後來「正月裡剃頭死舅舅」的說法。正月裡不能相親民間流傳著「在正月裡相親不好,即使成功了也會出問題,不成功以後就不容易找到」的說法。其實,這完全是沒有依據的,小編建議大家不要在意這一說法。
  • 為何老人都說跑進家中的黃鼠狼不能殺?究竟是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
    而在我國那麼多年的歷史中,也是流傳下來了非常多的奇異事件,有很多到如今都無法解釋,很多都是無從考證,這些事件有著非常多的老人家會覺得很是忌諱,這不,為何老人都說跑進家中的黃鼠狼不能殺?究竟是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
  • 舅舅們必看:為什么正月裡不能剃頭?有什麼破解的方法嗎?
    相傳古代有個窮剃頭匠,他每年正月都會給自己心愛的舅舅剃頭。因為剃頭匠的工藝技能高超讓舅舅的髮型常常受到街坊鄰裡的誇獎,舅舅因此很高興。後來舅舅去世了,於是每年到正月的時候,剃頭匠就會睹物思人而傷心流淚,所以就有了"正月裡剃頭死舅舅"的俗話。可惜隨著人們口口相傳,竟然讓這個俗語出現了口誤,變成了"正月裡剃頭死舅舅",讓原本具備美好意義的俗語變成了可怕的禁忌。
  • 農村老人最迷信的8種忌諱,觸犯過3條以上的,都是嚇大的
    都說現在崇尚科學,天天嘴巴上掛著要相信科學,不要迷信。但是真格兒能做到的沒幾個。尤其在農村,很多老人張口閉口都是理,即使半信半疑也要服從到底,一旦觸犯小心老人教訓你。1、過年吃糖瓜,吃完多說吉利話。家中老人總是提醒孩子吃飯的時候不要把筷子插在碗中間。因為這樣很像是在燒香,而祭祀的時候也會燒香,因此老人會很在意,認為是很不吉利的做法。3、正月裡不要理髮。
  • 在農村,老人常說:「五月不剃頭」,這裡頭有啥道理你知道嗎?
    在農村,有很多禁忌,比如說什麼時候必須「忌腳」,不能出門;再比如大年初一不能掃地,這叫把財留住。這些習慣禁忌一代又一代的流傳下來,已經成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就連一些我們看起來很習以為常的事情,比如理髮,都是有很多講究的呢。說到理髮的講究,你們知道的有哪些?肯定很多人一下子就想到了「正月剃頭死舅舅」這一個說法。
  • 為何有時孩子見到某些老人會大哭?並非迷信,有一定科學依據
    大家都聽說過一句話叫做小孩子的眼睛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東西,其實我國農村一直流傳著這種說法,讓大家覺得小孩子應該有一種神秘的能力。有的時候我們在買房子的時候就會帶著小寶寶,如果在房子裡面小孩子哭鬧的話,就證明這個房間不乾淨。
  • 為什麼孩子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起源如此悲壯
    家中的老人和孩子也在為春節忙著打掃衛生,準備年貨。對了,差點忘記了,這時候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在年前幾天把頭髮修理一下,因為接下來的一個正月都是不能理髮的。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從小我就聽說過,而且多次受到舅舅的威脅,說我要是正月剃頭,來年肯定不給我壓歲錢了。等我長大了,我也開始要挾舅舅,要是紅包給的小,正月我就去理髮。
  • 為何會說「正月剃頭死舅舅」,這和舅舅有啥關係呢?
    為何會說「正月剃頭死舅舅」,這和舅舅有啥關係呢?文/歷史通心在我們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中,有許許多多令人受益匪淺的瑰寶。就比如說,獨具魅力的詩詞歌賦、或者是茶文化、對聯文化等等。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這樣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正月剃頭死舅舅」,為何會這樣說,這又和舅舅有啥關係呢?咱們就接著往下看吧據了解,這其中有一種說法是源於清軍入關,滿清貴族為了更好地鞏固封建統治,便對各族人民下達了剃髮令。甚至還有這樣一句口號「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畢竟,在那個年代人們的思想都十分傳統,而且還一直有著這樣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身體髮膚,受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