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多達300多的金魚,祖先竟然是中國野生鯽魚!淺談金魚的起源

2020-12-15 金魚之家

中國金魚飼養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晉朝。作為歷史最為悠久的觀賞魚類,金魚從野生鯽魚發展到今天,已經擁有18個大品系的300多個品種。今天我就根據古籍史料的記載,談談金魚的起源。

中國金魚是歷史最為悠久的觀賞魚

根據2000多年前的古書《山海經》的記載,野生鯽魚中偶有金色或紅色的鯽魚出現。南北朝時期祖衝之在《述異記》中這樣記載:「晉桓衝遊廬山,見湖中有赤鱗魚。」「赤鱗魚」也就是紅色魚,很有可能就是紅黃色的金鯽魚。除此「赤鱗魚」的記載之外,另外還有潛說有在《鹹淳臨安志》中,有「金魚池,在開化寺後山澗水底,有金銀魚。」的記載;祝穆在《方輿勝覽》中有「嘉興府,陸瑁池,唐刺史丁延贊得金鯽魚於此,即今之西湖」的記載。

祖衝之《述異記》中有發現赤鱗魚的記載

自晉朝發現赤鱗魚之後,在我國不斷有野生的紅黃色鯽魚被發現。「金鯽」一詞也在我國古籍中多次記載,比如北宋詩人蘇舜欽有《六和寺詩》云:「沿橋待金鯽,竟日獨遲留。」可見金鯽在當時多麼受人喜愛;蘇軾在1089年遊西湖時有「我識南屏金鯽魚」的詩句。即使到了近代,浙江嘉興、杭州和華北等地,仍然把紅黃色鯽魚稱為金鯽魚或者野金魚。

古籍中有很多金鯽魚的記載

以上這些都可以說明,金魚起源於中國,而且是由野生紅黃色鯽魚,也就是金鯽魚演變而來,金魚的祖先就是野生鯽魚。說金魚的祖先是野生鯽魚 ,其實這也是有科學實驗依據的。

第一,任何一種金魚都可以和野生鯽魚雜交,並且後代都具有正常的繁殖功能。一般情況下,種內雜交可以繁殖後代,種間雜交則不易成功,即使雜交成功,也會由於生殖細胞減數分裂時,染色體無法配對,而不能繁育後代。

金魚和鯽魚雜交的後代依然有繁殖能力

第二,金魚和鯽魚在胚胎發育時期,不光是形態完全相同,而且在同一溫度下,胚胎的發育速度也相同。而一些品種特徵的分化,比如龍睛眼、虎頭頭瘤、絨球、水泡眼和珍珠鱗等,都是在孵化出2-3個月之後,才會出現。

第三,金魚和鯽魚的血清沉澱也完全一樣,並且對金魚和鯽魚的染色體進行比較分析,金魚和鯽魚的染色體數量相同,都是47對。而且形態也十分相似,在相同實驗環境下,幾乎找不出金魚和鯽魚之間的差異。

科學實驗證明金魚的祖先就是野生鯽魚

總之,無論是從歷史古籍,還是科學實驗,都可以證明金魚的祖先是野生鯽魚,而且起源於中國。所以金魚絕對是我國名副其實的國粹。

相關焦點

  • 原來金魚發生了這10大變異,怪不得金魚品種多達300多種
    金魚作為觀賞魚類,無疑是品種最多的,多到甚至可以用「繁雜」來形容。我們知道,金魚的祖先是野生鯽魚,經過基因突變和人工雜交、選擇,今天的金魚和鯽魚相比,有10個地方發生了變異。今天就為各位魚友來盤點一下,從野生鯽魚演變成現在的金魚所發生的這10大變異。
  • 金魚的起源在哪裡?
    金魚的起源於中國,浙江的嘉興和杭州兩地。 據南北朝時期的《述異記》記載:「晉桓衝遊廬山,見湖中有赤鱗魚,後通過各方印證,此記載所說的「赤鱗魚」就是金魚的祖先——紅鯽魚。在晉朝時期 紅鯽魚是被當作天降神物,用於祈求好運。
  • 金魚從鯽魚演化而來?「國粹」金魚的前世今生—新聞—科學網
    用基因組「地圖」找尋「祖先」 金魚由鯽魚演化而來,這已經是學術界的共識。我國金魚研究先驅、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楨在1954年給出了理由:任何一種金魚都可以與野生鯽魚雜交,並且雜交的後代有正常繁衍能;而且草金魚與鯽魚的差別很小,胚胎和幼稚時期的單尾草金魚和鯽魚在形體上完全相同。
  • 金魚是鯽魚變的?「親子鑑定」或給出答案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本報記者 謝開飛 通 訊 員 曹佳奕 陳 旻 金魚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吉祥、富有的寓意,在世界範圍內也普遍受到人們的喜愛。但金魚從哪裡來?金魚馴化歷史如何?金魚那麼多性狀受哪些基因控制?這些問題人們一直在追尋答案。
  • 金魚從鯽魚演化而來 經驗之談獲得基因組「鑑定」
    金魚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吉祥、富有的寓意,在世界範圍內也普遍受到人們的喜愛。但金魚從哪裡來?金魚馴化歷史如何?金魚那麼多性狀受哪些基因控制?這些問題人們一直在追尋答案。11月2日,國際學術權威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揭開了金魚演化的神秘面紗。
  • DNA研究證明金魚祖先為鯽魚
    新華網東京8月19日電日本一個研究小組通過DNA比對研究證實,作為觀賞魚深受喜愛的金魚祖先是中國產的一種鯽魚,這種鯽魚後來形成了5大類形態各異的金魚。  據日本《產經新聞》19日報導,日本東海大學和國立遺傳學研究所的研究小組分析了不同品種金魚的DNA樣本,並和遺傳研究所的其他魚類資料進行比較,結果發現,金魚的祖先是中國產的一種名為銀鯽的鯽魚。  報導說,據推測金魚早在1500年前的中國大陸就已被發現,大約在16世紀初才被引入到日本。
  • 「國粹」金魚的前世今生
    用基因組「地圖」找尋「祖先」 金魚由鯽魚演化而來,這已經是學術界的共識。我國金魚研究先驅、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楨在1954年給出了理由:任何一種金魚都可以與野生鯽魚雜交,並且雜交的後代有正常繁衍能;而且草金魚與鯽魚的差別很小,胚胎和幼稚時期的單尾草金魚和鯽魚在形體上完全相同。
  • 魚的種類如此之多,最美不過金魚,養眼養心!
    金魚(Carassius auratus),隸屬於鯉形目,鯉科,鯽屬,鯽魚種,金魚亞種。它是由鯽魚改良而成的觀賞魚類的統稱,因此又稱金鯽魚。
  • 寵物金魚講解,金魚的起源和進化
    金魚的起源和進化金魚是由野生紅鯽和黃鯽(golden鯽魚)經過長期人工繁殖進化而來的,這一點已被眾多科研人員和專家所證實。野生鯽魚分布在我國大多數淡水水域。諸如此類的外部因素使紅色和黃色成為顯性基因,而灰色和黑色和銀灰色成為隱性基因,從而產生紅色和黃色鯽魚。史料記載的最早的紅黃金魚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的廬山地區,成為當時的珍品。此時佛教已由印度傳人中國,佛教講究「放生」,一般在寺廟中放養金魚。
  • 觀賞金魚種類識別,金魚的進化史,金魚觀賞價值的鑑賞
    一、金魚的家化史金魚的祖先是野生的鯽魚,經過從放生到家養,進行人工選擇和定向培育,逐漸產生了種類繁多的金魚品種。放生池始於唐朝至北宋末年(公元618-1126年),浙江嘉興南湖和杭州西湖等地最早放生金鯽魚,這即是金魚的半家養時期,此時金鯽魚除顏色不同外,其他性狀均與野生鯽魚相同。「放生池」中金鯽魚受到保護,並匯集成群體,這為金鯽魚提供了一個極好的生存、生長及繁衍後代的優良環境。
  • 色彩繽紛形態奇,頭上肉瘤水泡眼:「國粹」金魚的前世今生
    用基因組「地圖」找尋「祖先」金魚由鯽魚演化而來,這已經是學術界的共識。我國金魚研究先驅、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楨在1954年給出了理由:任何一種金魚都可以與野生鯽魚雜交,並且雜交的後代有正常繁衍能;而且草金魚與鯽魚的差別很小,胚胎和幼稚時期的單尾草金魚和鯽魚在形體上完全相同。
  • 金魚起源研究取得新進展
    以觀賞為目的的長期人工選擇,使得金魚的外部形態(眼、背鰭、尾鰭、體型、鱗片等)同其野生鯽魚相比存在著顯著的變異,這在動植物的變異中是相當罕見的,也引起了研究者的關注。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分子進化與進化基因組學研究組博士研究生王姝妍在張亞平院士、高雲和羅靜博士的指導下,收集了來自中國(昆明、杭州、北京、長春和蘭州)、加拿大、韓國和日本的234條金魚樣品,分別檢測了它們的線粒體控制區和細胞色素B序列,通過構建系統發育關係和分析各野生鯽魚群體和金魚間的遺傳差異,試圖揭示金魚的母系起源,以及最初的馴養地點。
  • 這真沒有多少人知道 金魚原來是我國首先完成馴化
    10月11日,科創板註冊企業博瑞醫藥保薦機構民生證券回復了證監會和上交所,博瑞醫藥實控人袁建棟在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24日這3年多內,花費了3228.5萬元用於購買和養殖錦鯉,據說其中更有數條從日本購進價值達300萬元每條的錦鯉
  • 金魚是中國原產寵物 宋代養龜成全民娛樂
    作為寵物魚來說,可能大家最熟悉的是金魚和錦鯉。此外現在越來越多的熱帶魚也成為水族箱裡的新寵。根據一項調查,我國目前常見的外來觀賞魚多達百種以上。  還有些人特愛養長壽而行動緩慢的龜類。這些「水族」和人類相處都有很長的時間了,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水族文化。
  • 它是最原始的金魚品種,也是最容易養活的金魚品種,尤其適合新手
    中國金魚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為了便于欣賞和鑑賞,根據金魚的不同特徵,我們一般將金魚分為五大類:草種金魚、文種金魚、龍種金魚、蛋種金魚以及後來新分離出來的龍背種金魚。其中草種金魚無疑是最容易養活的金魚,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草種金魚。
  • 杭州是金魚的故鄉 央視記者專程趕來拍金魚
    在杭州動物園裡,有個金魚園,是一條有著江南園林風味的長廊,裡頭展出了水泡、墨龍睛、鶴頂紅、珍珠鱗等40多個品種的金魚。  這兩天,動物園裡的金魚媽媽們,正在產卵。受精成功的魚卵,圓圓的,半透明,散落在水草之中,晶瑩剔透。
  • 【中國科學報】金魚或起源於長江下遊地區
    記者3月26日從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博士研究生王姝妍在張亞平院士、高雲和羅靜博士的指導下,研究發現金魚的母系起源和最初的馴養地點。該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 高雲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以觀賞為目的長期的人工選擇,使金魚的外部形態,如眼、背鰭、尾鰭、體形、鱗片等和野生鯽魚相比存在顯著變異。
  • 中國古人是怎樣創造一個新物種的,金魚簡史
    那麼唐代人在自然界中發現金色的鯽魚無疑是一種神奇,唐代官府甚至頁依託寺廟設立了許多放生池,放生池裡就有野外捕得的鯽魚,這种放生池使鯽魚由野生進入了半家養狀態,其實隔絕了可能產生的雜交。在唐代,鯽魚似乎並沒有發生太多的故事,歷史依然還在慢吞吞的前進,從宋代開始,鯽魚開始變成了金魚。
  • 中國金魚飼養史簡述
    總述   金魚源於中國,由「金鯽」演變而來。金鯽是一種紅黃色的野生變異鯽魚,也就是俗稱的「草金」。各種絢麗多姿、五彩斑斕的金魚品種就是金鯽經過漫長的人工飼養、雜交和選育而形成的。
  • 觀賞魚的起源與發展我國是金魚的起源地
    觀賞魚的起源與發展 金魚我國是金魚的起源地,堪稱金魚的故鄉。金魚的起源、發展經歷了悠久的歷史,根據史料分析,我國廬山西林寺是最早見到紅黃色卿魚的地方。這時的紅黃色娜魚是在自然條件下生活的,和銀灰色的娜魚處於同樣的野生環境中,只是由於體色的原因,才引起人們的特別注意。中國金魚的祖先,可能就是廬山西林寺池中的那種赤鱗卿魚以及同期各地的野生紅黃色卿魚。因此、中國金魚的飼養.最早就產生於廬山西林寺。我國金魚向外傳播首先是傳入東鄰日本,而後漸及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