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中兩獲諾貝爾獎,全世界只有這四個人!

2020-12-14 科學雜貨店

迄今為止,全世界兩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只有四位,包括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各一次的波蘭裔法國科學家瑪麗·居裡,兩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國物理學家約翰·巴丁,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和和平獎各一次的美國化學家萊納斯·鮑林,以及兩獲諾貝爾化學獎的英國科學家弗雷德裡克·桑格。

他們既有光輝熠熠的成就,也留下了許多令人津津樂道的趣聞。

居裡夫人:元素釙(Po)和鐳(Ra)的發現者

法國籍波蘭裔科學家居裡夫人,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也是第一位兩次在不同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

1903年物理學獎:因為發現釙元素。瑪麗·居裡、皮埃爾·居裡(居裡夫人的丈夫)和亨利·貝克勒共同獲得193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居裡夫人

1911年化學獎:居裡夫婦從數噸殘渣中分離出十分之一克極純淨的氯化鐳RaCl2,並測得鐳原子量為225,後來得到的精確數為226。1911年,因分離出純的金屬鐳而獨自獲諾貝爾化學獎。

醫學研究發現,鐳射線對於各種不同的細胞和組織,作用大不相同,那些繁殖快的細胞,一經鐳的照射很快都被破壞了。這個發現使鐳成為治療癌症的有力手段。鐳療術被稱為居裡療法。

愛因斯坦說:「在所有的世界名人當中,瑪麗·居裡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

居裡夫人與好友愛因斯坦

萊納斯·鮑林:20世紀最偉大的化學家

萊納斯·鮑林自幼聰慧超群,被譽為科學奇才。是第一位以唯一獲得者身份兩次在不同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

1954化學獎:1954年鮑林因闡明了化學鍵的本質和分子結構的基本原理獲諾貝爾化學獎。把經典的化學理論與量子力學相結合,從而改寫了20世紀的化學。

1962和平獎:諾貝爾委員會把1962年和平獎授予了這位堅持不渝的反核鬥士。這是因為二戰結束後,他積極參與開展反戰活動。1958年,他還向聯合國秘書長遞交了他起草的《科學家反對核武器試驗宣言》。

萊納斯·鮑林

約翰·巴丁:電晶體之父,讓手機,電腦成為現實

約翰·巴丁是第一位兩次在物理學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他本該有張狂的底氣,但卻低調了一輩子。那麼他究竟能低調到什麼程度?著名作家張純如曾想為這位兩奪諾獎的傳奇人物著述立傳,但是卻遭到極力反對。

約翰巴丁
張純如曾給錢學森寫過傳記

1956物理學獎:約翰·巴丁因共同發明第一個半導體三極體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發明了電晶體,直接引發了一場電子工業革命,真正地改變了世界。若不是他,我們現在用的手機、電腦乃至一切電子產品,都仍是科幻小說的素材。

1972物理學獎:1957年因共同提出低溫超導理論,即通常所說的BCS理論獲獎。這也是發現超導現象以來的50年裡,人類首次取得的突破性進展。

超導現象發現於1911年

弗雷德裡克·桑格:生命天書的解密者

弗雷德裡克·桑格是第一位兩次在化學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基因組學之父,近代生物學的奠基人。他在訃告中把自己描述為「只是一個在實驗室裡搞亂的一個人」和「學術上不是很輝煌的一個人」。

1958化學獎:弗雷德裡克·桑格發明酶法測定人胰島素序列,從而確定胰島素的分子結構,開創了蛋白質測序的新領域。

1980化學獎:弗雷德裡克·桑格再次榮獲諾貝爾化學獎。他們的貢獻在於:分別使用不同的方法測定DNA的序列。

為了紀念桑格,人們將雙脫氧終止測序法稱為「桑格測序法」。桑格法後來成為主流,並用於人類基因組計劃(HGP)的測序。

1958年弗雷迪裡克在諾貝爾獲獎慶典上

相關焦點

  • 中國人什麼時候能再獲「諾貝爾獎」?
    這幾天,各個領域的諾貝爾獎陸續揭曉,特別是生理和醫學界、化學界、物理界的諾貝爾獎名單公布,都能引發全世界關注,因為這樣的大獎是全世界公認的,沒有多少爭議的。雖然說不同領域的諾貝爾獎,可能不會頒發給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但是每一個諾貝爾獎背後,都對社會生產和生活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毫無疑問是有非常大貢獻的。但是,作為全世界人口將近四分之一的中國,也擁有眾多的科研人員和科學家。
  • 繪畫界的諾貝爾獎,亞歷山大盧奇繪畫獎,中國只有他獲得過
    提起諾貝爾獎,大家都很熟悉,但是諾貝爾獎中並沒有繪畫這一方面。但是亞歷山大盧奇繪畫獎,卻被稱為繪畫界的諾貝爾獎,他是全世界繪畫界的最高獎項,也是畫家的夢想。在中國,只有一位畫家獲得過,那就是現代畫家李燕生。
  • 這4位中國科學家做出巨大貢獻,本應獲得諾貝爾獎,卻留下遺憾
    對於無數優秀的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等人才,都希望能獲得含金量高的獎項,這不僅可以帶來經濟上的效益,而且還是一項榮譽,是對自己成就的認可。提到世界上含金量高的獎項,就一定會想到諾貝爾獎。我國目前獲得諾獎的人並不多,其實還有一些優秀的人才因為種種原因錯失獲了獎項。
  • 「老弟,開門啊」 「你獲諾貝爾獎了」
    老弟,在家嗎,你得諾貝爾獎了即使拿諾貝爾獎拿到手軟的美國人,對於獲獎仍然是興奮不已。畢竟這是人類目前最重要的獎項,何況還有不菲的獎金。甚至,對於為什麼中國人獲諾貝爾獎的人數很少,還有人反酸「那是文藝青年在主導輿論」明明是單純12345的數學題,他非要給你上升到價值導向、敵我矛盾,隨時準備扣上一個「崇洋媚外」的帽子。
  • 重金投資科學領域 韓國民眾為獲諾貝爾獎著急
    [內容速覽]中國人鍾情諾貝爾獎,韓國人似乎痴迷更甚   「不要著急,欲速則不達」,韓裔科學家們曾用這句話告誡那些對諾貝爾獎充滿狂熱的韓國人。很多人認為獲得諾貝爾獎是增加民族自豪感的一種方法。邀請海外專家談經驗、提高科學家研究經費、瘋狂搜集諾貝爾獎有關資料,韓國上下似乎已形成一股追逐諾貝爾獎的熱潮。雖然金大中曾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但韓國人還是希望越多越好。  韓國人痴迷諾貝爾獎  2005年7月,韓國邀請多位被認為有實力奪得諾貝爾獎的海外韓裔科學家訪韓,就韓國的基礎科學發展獻計獻策。
  • 那個本應獲諾貝爾獎的作家 卻在唯美和浪漫中毀滅
    1963年、1965年和1968年,三島三次被提名為諾貝爾獎候選人,但卻三次失之交臂。在1968年最後一次被提名的時候,他呼聲最高,本以為板上釘釘,但因為太年輕,被諾貝爾獎委員會認為未來還有機會。就這樣,委員會就把獲獎得主換成了川端康成。
  • 諾貝爾獎評委清華暢談:什麼樣的人能夠獲諾獎
    諾貝爾獎評委清華暢談:什麼樣的人能夠獲諾獎    4位來自瑞典的諾貝爾獎評選團成員來到清華大學,為大學生詳細披露了諾獎評選的整個過程    什麼樣的科學家才能夠問鼎諾貝爾獎昨天在清華大學,由瑞典皇家工學院院長安德士·弗洛斯特姆與諾貝爾獎三位評委博吉·詹森、伯蒂弗·雷德霍姆、斯文·林丁做客「清華論壇」主講「諾貝爾獎與科學發現」,為在場的400餘名清華師生揭示了諾貝爾獎評選中的諸多事情,也探詢了諾貝爾獎與科學探索之間的關係。    諾貝爾科學獎從1901年首次頒獎至今,已走過了一百多個年頭。
  • 最牛的家族,一家5人獲得諾貝爾獎,全世界沒有第二家
    諾貝爾獎堪稱是世界科學家含金量最高的獎項,一個國家有時都很難出一個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但是在世界上卻有一個神奇的家族,他們一家之中有5人獲得了該獎,在全世界堪稱是獨一無二。居裡家族之中最享有盛譽的當屬居裡夫人,她一生之中獲得了兩次諾貝爾獎,不僅是世界上第一個獲得該獎的女子,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兩次獲得該獎的人。
  • 構建科學為仁 李嘉誠先生獲兩諾貝爾獎得主送贈複製版獎牌
    兩位諾貝爾得獎人同時宣布會將各自收到的三面複製版諾貝爾獎獎牌的其中一面,送予李嘉誠先生,令他一口氣獲得兩枚「諾貝爾獎獎牌」。據悉,每名諾貝爾獎得主會額外收到三面複製版獎牌作紀念,李嘉誠先生對於獲贈諾貝爾獎牌感到光榮。
  • 國醫大師梅國強:中醫或許還有人獲諾貝爾獎
    這也是梅國強一生的寫照。其父為鄉村名醫,其學則師從湖北醫林名宿洪子云教授。雖然如此,他卻不墨守成規,曾結合經方和時方創製柴胡蒿芩湯,治療某些外感高熱有佳效,也曾大膽用藥救下重病孕婦。雖然年近八旬,但梅國強仍堅持每周出診4次,堅持帶學生臨床實踐,其餘時間則整理醫案,一刻也不願意停下來。他這一生追求「無愧」二字,即無愧於學生,無愧於病友。
  • 第1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中國稱其居裡夫人,法國稱「波蘭蕩婦」
    文/玉濁清第1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中國稱其居裡夫人,法國稱其「波蘭蕩婦」大家對居裡夫人可能都不會陌生,她出生於華沙,世人稱其為居裡夫人,她的全名則為瑪麗居裡,是法國著名的波蘭一科學家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她算是一個功成名就的人,由於放射線的研究成果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後來又在1911年的時候發現了元素釙和鐳,所以再次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這也成為了世界上第1個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人。而在她的研究成果下,人們也第1次將放射性同位素這種成果用於醫學界。
  • 經濟學者張五常:諾貝爾獎為何不給我
    他說,「因此很多人勸我去寫武俠小說,但這太花功夫了,我達不到金庸那般的博雜。」但這卻並不妨礙張五常認為自己可以競爭諾貝爾文學獎。我認為自己不是天才見張五常又在發狂,記者索性順水推舟:「茅于軾說你是天才,你自己認為呢?」他說:「全世界都說我是天才,只有我認為不是。」「為什麼不是?」「天才先知先覺,而我後知後覺,卻可以舉一反三,由此及彼地迅速作出反應。」
  • 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包攬五分之一諾貝爾獎,3個人就影響全人類
    全世界現在的猶太人大約有1600萬,僅佔世界總人口的0.25%左右。可是猶太人卻包攬了全世界諾貝爾獎的5分之一,得獎比例遠高於其他的民族,大約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08倍。猶太人聰明的腦子,除了用在科學上,還大多用在經商上,在這方面他們的水平更是一流,據統計,猶太人佔全世界超級富豪的百分之五,這個數據足以證明一切。更甚至有人稱,猶太人裡的3個人,直接影響了全人類。
  • 獲諾貝爾獎的女性們:月光也有稜角
    在書的序言中,譯者柳向陽寫道:「她的詩歌的一個重要特點就在於她將個人體驗轉化為詩歌藝術,換句話說,她的詩歌極具私人性,卻又備受公眾喜愛。」這或許與她在耶魯大學擔任英語教授的經歷有關,寫詩如同教書,是以最簡潔的字句表達最綿長的情意。具有女性特有的氣質與目光,作為詩人的  Louise 就像是廣闊天空中的一隻飛鳥。
  • 請問,拿哪種諾貝爾獎,比較容易獨享獎金?
    她在博客中記錄了女孩被禁止上學、被炸毀的女子學校等在塔利班勢力籠罩下的日常生活,並在電視節目中公開呼籲女孩的受教育權。2012年放學途中,馬拉拉遭到塔利班分子暗殺,全世界的譴責和同情湧向巴基斯坦,促使巴基斯坦第一條教育權利法案通過。2014年,年僅17歲的馬拉拉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成為諾獎歷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
  • 新知丨量子怪傑狄拉克獲諾貝爾獎的經過
    我對文學不感興趣也不聽音樂。我腦子裡只有原子理論。記者:那麼在過去的八年間您所建立的科學世界有沒有影響您對日常事物的看法呢?狄拉克:我不是個瘋子。換句話說如果那樣(確實有影響)我早就瘋了。我休息的時候,當然也就是說當我睡覺或是散步或旅行的時候,那我會和我的工作和實驗完全隔絕。
  • 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女律師!國內媒體一片沉默
    2019年「生活方式楷模獎」四位獲獎者,左二為郭建梅律師小知識「諾貝爾替代獎」,諾貝爾替代獎又被稱為「正確生活方式獎」或「諾貝爾環境獎」。該獎專門獎勵在環境和生態保護以及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做出過傑出貢獻的自然和人文、社會科學家。在諾貝爾獎頒發的前一天,該獎在瑞典議會大廳頒發。
  • 天才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齊名愛因斯坦,同獲諾貝爾獎的男人
    天才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齊名愛因斯坦,同獲諾貝爾獎的男人我們都知道科技發展到今天,誕生了很多偉大的科學家,尤其是在二戰之後,為了快速的恢復到之前國家發展的高水平,出現了很多令人景仰的大神級人物。比如說愛因斯坦、愛迪生等等。
  • 愛你你就是全世界,能讓雙魚座快樂一生的,只有這兩個星座
    不爭不搶的雙魚座在戀愛中總是習慣處於被動一方,他們喜歡默默等待緣分,而機會到來時,又因為顧慮太多而不敢替自己好好爭取回來!讓人看著十分揪心。愛你你就是全世界,12星座中以下這兩個星座是雙魚座命中注定的愛情伴侶,一生只為快樂,我們只找對的人!
  • 經濟學中的諾貝爾獎:金融研究的角色(修訂)
    起初這個獎項是要頒發給,在頒獎典禮前一年,對該學科做出傑出貢獻的人,但是實際上這一規則從未實施過,因為獎項總是要頒發給較長時間內的發現,特別是在醫學、經濟學領域。的確,諾貝爾獎常常是一生努力的結果。在諾貝爾的遺囑中,沒有出現經濟學獎。關於授予這一享有盛譽的獎項動機,人們存在廣泛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