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2019年茶葉質量會議在福建安溪舉行。
這是自2002年起,八馬茶業連續舉辦18年的產品質量與安全工作大會,出席人員涵蓋政府部門、行業技術機構、專家學者、合作商及基地茶農。
會議還特邀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加工研究室主任、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劉仲華,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常務副主任劉新、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孫雲等多位行內專家,解讀茶葉衛生安全標準及管控措施,分享最新綠色生產技術,探究茶葉品牌品質特點,為茶行業發展建言獻策。
▲劉仲華教授分享「茶葉品質要素與茶的營銷亮點」
▲劉新常務副主任解讀「中國茶葉食品安全注意事項」
▲孫雲教授分享「中國茶葉(烏龍茶)最新加工技術」
八馬茶業董事長王文禮在大會上用大事記的方式回顧了不平凡的2018年,他說,「心無旁騖做好茶,就是我們的本分」。
堅持做好茶
「做實體經濟,實實在在地、心無旁騖地做一個主業,這個還是本分。」在這次會議上,談到當下在民營企業家中流傳的領導人話語,王文禮董事長感觸頗深。
在他看來,八馬茶業多年來勤勤懇懇就只在做一件事:做好茶。「這是我們的本分,更是機會」。
在回顧2018年八馬茶業大事記的過程中,王文禮表示,正因為一直心無旁騖抓好茶葉生產和質量管理,八馬茶業在2018年才成為首家入選央視大國品牌、同時也是唯一入選央視「改革開放40年40品牌」的茶企。
「我們是具有三百年歷史傳承,致力於國茶復興、為世界喝好茶的民營茶企」。從八馬的角度來說, 「讓天下人享受茶的健康與快樂」是公司必須肩負的使命。
正是由於對於主業的堅持,才讓八馬茶業連續三年上榜「中國品牌價值500強」。同時,也讓作為中國茶代表的八馬,有幸服務於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海絲國際藝術節、中印東湖茶敘等國事活動,從另一個高度逐步實現「讓世界愛上中國茶」的宏偉目標。
行業要品牌
作為茶業的故鄉,現在中國的茶產業走到了一個轉折路口。
想要打造行業品牌,重點需要的就是行業標準。在這方面,以「百年匠心做國茶」為宗旨的八馬茶業,走到了市場的前邊。
八馬茶業率先在行內提出中國好茶四大標準:安全、對口、正宗、穩定。由於市場認同,這四大標準現在已成為整個行業沿用的規範。同時,為了為豐富茶業產品結構,八馬茶業還在全國布局十大名茶基地,將種植生產經驗推廣到中國各產茶區,以標準體系進行管控。
八馬茶業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做好一杯中國茶。
質量是根本
王文禮在會議上表示,「食」字,是「人」和「良」的組合。 「做食品的人要有良心,茶葉作為一種入口的飲品,得實實在在才能對得起消費者」。他認為,八馬茶業要堅持狠抓茶葉質量,心無旁騖做好茶。
這正是八馬茶業目前品牌塑造的關鍵,也是其最大的市場優勢。
「沒有質量就沒有市場」,因此,八馬一直以來堅持嚴格的質量管控。
八馬還建立了「可溯源」體系,通過一流的基地、設備、技術、管理體系,保證了從基地種植到茶品生產、從營銷到售後全流程各環節的品質標準。
在這個過程中,八馬還在不遺餘力推行標準化茶園建設,並獲得了國家農業部「烏龍茶GAP生產示範基地」認證。同時茶葉出口通關,連續多年通過了檢測嚴苛的日本276項農殘和微生物檢測。
同樣因為這樣重視產品質量,才使得八馬茶業的市場和品牌認同度年年提升,也才讓八馬茶業自2013年以來連續6年成為鐵觀音原產地(安溪)的納稅第一名,僅安溪鐵觀音品類,八馬在全國銷量已遙遙領先。
正如王文禮董事長在講話中不斷強調的那樣,八馬茶業始終如一地把「做好一杯中國茶」作為主業,堅持「百年匠心做國茶」。
也正因此,這樣的中國茶企,前景可期。